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0311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34291.4

申请日:

2005.12.16

公开号:

CN1804255A

公开日:

2006.07.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1/35申请日:20051216授权公告日:20080227终止日期:20141216|||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B 1/3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张国梁变更后权利人:北京支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87号2号楼309变更后权利人: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九号院一号楼一门603号登记生效日:201005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35(2006.01); E02D27/12(2006.01); E04B1/58(2006.01); E04B1/18(2006.01)

主分类号:

E04B1/35

申请人:

张国梁;

发明人:

张国梁

地址:

100089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87号2号楼309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该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可无需开挖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施工效率提高。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是这样进行的: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该建筑物的下部结构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上往下逐层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制作作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直支撑部件的复合桩柱(1),在该复合桩柱(1)中,其下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3),其上部为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4),两者上下结合;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按照顺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施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该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是这样进行的: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
该建筑物的下部结构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上往下逐层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制作作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直支撑部件的复合桩柱,在该复合桩柱中,其下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其上部为该刚性柱,两者上下结合;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按照顺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准面为地面、正负零、地下某层楼板,在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下部结构的施工时,外墙采用地下连续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下部结构的施工时,每层的楼板采用密肋梁,其与外侧的连续墙共同构成对复合桩柱起稳定作用的刚度较大的水平支撑体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的施工时,对其周围地基进行旋喷处理,从而实现旋喷地基和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或桩群共同承受荷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柱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这样制作的,安装钢管,将管底部与桩顶部连接;制作管内高强混凝土柱芯;在钢管外制作钢筋笼;在钢管外,浇注混凝土。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底部与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的顶部的结合施工中,在安放钢柱时,在孔口处设置可调式孔口安装仪,以利于钢柱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调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柱为格构柱或型钢。

说明书

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
发明所属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
已有技术的描述
过去的建筑物施工包括有逆作施工法,按照该逆作施工法,进行基础逆作,在建筑物主体需要较大承载时,由于在逆作的基础部分时,由于基础未完全施工好,在高层建筑物的场合,此时无法承受上部结构的增加累加的巨大荷载,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无法同时施工,此时,在该部分,仍需要开挖而留出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即建筑物主体顺作的空间,在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建筑物的顺作,本来逆作施工法的本意是打算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一起施工,从而节省工期,但是如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物的场合,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无法同时施工,开挖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花费时间和成本,从而效率低,还需要开挖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该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可无需开挖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施工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该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是这样进行的: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
该建筑物的下部结构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上往下逐层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制作作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直支撑部件的复合桩柱,在该复合桩柱中,其下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其上部为刚性柱,两者上下结合;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按照顺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下往上逐层进行施工。
按照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由于采用底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其顶部为该刚性柱这两者上下结合而组合成的复合桩柱,故使得在逆作施工建筑物的下部结构的同时,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逐渐累加的竖向荷载,由此,可实现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这样,施工效率高,施工工期大大缩短,地下层数越多,地上层数越多,施工工期越节省,特别适合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在逆作时,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较短,容易施工,发挥了该桩的优势。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中,最好上述基准面为地面、正负零、地下某层楼板,在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下部结构的施工时,外墙采用地下连续墙。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中,最好,在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下部结构的施工时,每层的楼板采用密肋梁,其与外侧的连续墙共同构成对复合桩柱起稳定作用的刚度较大的水平支撑体系。按照该方式,可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水平刚度。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中,最好,在上述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的施工时,对其周围地基进行旋喷处理,从而实现旋喷地基和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或桩群共同承受荷载。按照该方式,可实现桩土的共同受力,进而可承受更大的上部荷载。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中,最好,上述刚性柱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当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时,由于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竖向承载力特别大,故特别适合制作超高层的建筑物。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中,最好,上述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这样制作的,安装钢管,将管底部与桩顶部连接;制作管内高强混凝土柱芯;在钢管外制作钢筋笼;在钢管外,浇注混凝土。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中,最好,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底部与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的顶部的结合施工中,在安放钢柱时,在孔口处设置可调式孔口安装仪,以利于钢柱的水平与垂直方向地调整。
在上述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法中,最好,上述刚性柱为格构柱或型钢。当采用格构柱时,可适合于局部结构构造,比如,电梯井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进行具体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1阶段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2阶段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3阶段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4阶段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5阶段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6阶段图。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所施工的对象为地下结构具有4层,上部为具有裙房的高层楼房的建筑物,如图1所示,此状态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1阶段图,在该阶段,进行地下连续墙2的施工,制作作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直支撑部件的复合桩柱1,在该复合桩柱1中,其下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3,其上部为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4,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4的底部插入带有承力盘和/或分支的桩3的顶部中,然后,第1土方采用盆式明挖,地需连续墙2的高度与室外地坡高度相当,预留盆边土约10m,按照1∶1进行土方放坡,随挖随浇注混凝土垫层5(厚度在150~200mm)。
接着,进行图2所示的阶段,此阶段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2阶段,在该阶段,在已浇注好的混凝土垫层5上,支立模板,浇注地下一层顶板6,预留出土口7,对该部位进行局部加强。
然后,进行图3所示的阶段,此阶段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3阶段,在该阶段,抽条挖盆边土,随挖随浇该部位的混凝土垫层5,在该部位支模板架而浇注施工地下一层楼板8和核心筒剪力墙,预留出土口7,对该部位进行局部加强,同时顺作施工地上一、二层裙房结构14。
之后,进行图4所示的阶段,此阶段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4阶段,在该阶段,逆作暗挖第二层土,随挖随浇该部位的混凝土垫层5,在该部位支模板架而浇注施工地下二层楼板9和核心筒剪力墙,预留出土口7,对该部位进行局部加强,在上述逆作下部结构的同时,顺作施工地上三、四层裙房结构10。
接着,进行图5所示的阶段,此阶段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5阶段,逆作暗挖第三层土,随挖随浇该部位的混凝土垫层5,在该部位支模板架而浇注施工地下二层楼板11和核心筒剪力墙,预留出土口7,对该部位进行局部加强,在上述逆作下部结构的同时,顺作施工地上五、六层裙房结构12。
之后,进行图6所示的阶段,此阶段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的第6阶段,逆作暗挖第四层土,随挖随浇该部位的混凝土垫层5,在该部位支模板架而浇注施工地下室底板13和核心筒剪力墙,在上述逆作下部结构的同时,顺作施工地上七~九层裙房结构15,并且进行装饰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开始顺作施工内衬墙,核心筒剪力墙内部结构。

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该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可无需开挖建筑物上部主体施工孔洞,施工效率提高。本发明的建筑物的逆作施工方法是这样进行的: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该建筑物的下部结构按照下述逆作方式进行施工,即,相对基准面,从上往下逐层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制作作为建筑物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竖直支撑部件的复合桩柱(1),在该复合桩柱(1)中,其下部为带有承力盘和/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