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锁定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02132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2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13536.5

申请日:

2005.10.12

公开号:

CN1760066A

公开日:

2006.04.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R 25/02申请日:20051012授权公告日:20090401终止日期:200911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5/02(2006.01); E05B65/12(2006.01)

主分类号:

B60R25/02

申请人: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谷本智弘

地址:

日本国广岛县

优先权:

2004.10.14 JP 2004-30023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张惠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具有:钥匙锁芯(5);根据钥匙锁芯(5)的转动而对转向轴(2)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9、10);根据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13)。上述钥匙锁芯(5)、转向锁定机构(9、10)和点火开关机构(13)被依次收容在外壳(4)内。外壳(4),设置在转向轴(2)的单侧侧方,并通过使其中间部位弯曲而形成弯曲部,以该弯曲部为界分别收容有钥匙锁芯(5)和点火开关机构(13),在该弯曲部设置有通过变换中心轴线的方向而将钥匙锁芯的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13)的转动传递部。本发明能改善转向锁定装置的设置,且不会导致较大的成本上升,由此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乘员进行保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利用钥匙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对沿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上述钥匙锁芯、转向锁定机构和点火开关机构收容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单侧侧方,并通过使其中间部位弯曲而形成弯曲部,以该弯曲部为界分别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和点火开关机构,且该弯曲部设置有通过变换中心轴线的方向将钥匙锁芯的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的转动传递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大致呈直角弯曲。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具有所述弯曲部并包围转向锁定机构的主体部,以及将该主体部安装在转动可能地支撑上述转向轴的转向轴套上的安装部,
上述安装部,包括与主体部设置成一体的第1安装部,以及通过与该第1安装部接合而与该第1安装部一起夹持转向轴套的第2安装部,该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具有向所夹持的转向轴套的径向外方突出的接合座,并通过该接合座进行组装接合,
上述各接合座指向转向轴的下方以外的方向。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座,在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分别设置2处,各接合座在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处于接合的状态下,分别指向所述转向轴的上方和所述转向轴的未设置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大致侧方。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还形成有能安装组合开关单元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在所述外壳的安装部的车辆后方一侧,具有用于形成在所述转向轴左右两侧的组合开关单元的托架。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以与钥匙锁芯的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被收容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能将转向锁定机构和钥匙锁芯插入外壳内部的插入口。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设置有所述弯曲部并包围所述转向锁定机构的主体部,将该主体部安装在转向轴上的安装部,以及能安装组合开关单元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

9、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钥匙锁芯,连接有不依赖钥匙即可允许该钥匙锁芯转动的免钥匙单元,
该免钥匙单元,设置成不向所述转向轴下方突出。

10、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构成为,使收容有点火开关机构的外壳的端部指向车辆前方。

说明书

转向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辆的转向轴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所使用的转向锁定装置,一般已知的有,包括由乘员进行转动操作的钥匙锁芯;对应于钥匙锁芯的操作对大致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对应于钥匙锁芯的操作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上述钥匙锁芯、转向锁定机构和点火开关机构,以此顺序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被收容在圆筒状的外壳内(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9-112099号、特开2001-278009号、特开2002-138729号)。
以往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向锁定装置,由于从将驾驶者的转向操作可靠地传递给操纵装置的转向轴的作用来看,不能以分断转向轴的状态设置,所以大多设置在大致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的上方或下方,从俯视看与该转向轴呈交叉状态。
并且,在转向锁定装置中,接近转向轴的部分,即外壳的长度方向中间部位收容有转向锁定机构,对应于钥匙锁芯的转动运作使卡合构件出入于转向锁定机构而与转向轴进行卡合、脱离,由此允许或限制该转向轴的转动。另一方面,点火开关机构,与钥匙锁芯和转向锁定机的轴线方向相一致而收容在外壳的一端部,因此通过收容在另一端部的钥匙锁芯的转动运作可在结构上简单地控制点火开关。
可是,在车辆中,转向轴多数是沿着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该转向轴的前端部设置有由乘员进行操作的方向盘。并且,在仪表面板上设置驾驶者可通过方向盘的内侧进行辨认的仪表时,为了提高仪表等的可视性,需要将仪表等接近于转向轴的上方进行设置。但是,当转向锁定装置设置在转向轴的上方时,就要将仪表等设置在转向锁定装置的上方,从而无法使仪表等与转向轴接近设置。因此,方向盘成为障碍而使仪表等的可视性恶化。
另一方面,当转向锁定装置设置在转向轴的下方时,在车辆发生冲撞时有可能使乘员的部等与转向锁定装置产生冲撞,因此,在采取措施来保护乘员的发面需要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改善转向锁定装置的设置,抑制成本上升,并可采取有效措施对乘员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利用钥匙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对沿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上述钥匙锁芯、转向锁定机构和点火开关机构收容在外壳内。
如上所述,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转向锁定装置被设置成:从上下方向看,即从俯视看与向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交叉。
但是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和所述点火开关机构的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单侧侧方,且该外壳的中间部位通过弯曲而形成弯曲部,并以该弯曲部为界分别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和点火开关机构,且该弯曲部设置有通过变换中心轴线的方向将钥匙锁芯的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的转动传递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所述转向锁定机构和所述点火开关机构的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单侧侧方,所以不会与转向轴产生干扰,即可设置在所需的高度位置,并且可以适当地设置转向锁定装置,使其不从转向轴向下方突出,因此可有效地保护乘员。当然,所述点火开关机构及转向锁定机构的原有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弯曲部大致呈大致直角弯曲。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壳包括具有所述弯曲部并包围转向锁定机构的主体部,以及将该主体部安装在转动可能地支撑上述转向轴的转向轴套上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包括与主体部设置成一体的第1安装部,以及通过与该第1安装部接合而与第1安装部一起夹持转向轴套地第2安装部,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具有向所夹持的转向轴套的径向外方突出的接合座,并通过该接合座进行组装接合,其上述各接合座指向转向轴的下方以外的方向。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的接合座,不会向转向轴的下方突出,因此能有效地保护乘员。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接合座在第1安装部和第2安装部分别设置2处,各接合座在第1安装部与第2安装部处于接合的状态下,分别指向所述转向轴的上方和所述转向轴的未设置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大致侧方。
由此,能确保外壳的强度。另外,还能提高该转向锁定装置安装在转向轴上的布局容易性。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壳还形成有能安装组合开关单元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接合座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上方和所述转向轴的未设置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大致侧方,而不是相对于转向轴呈180°相反设置,故在将外壳安装在转向轴上时,将外壳的安装部(第1安装部)套入转向轴套并加以滑动即可。而且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无需设置在转向轴套上,因袭能排除将外壳的安装部套入转向轴并加以滑动的安装作业中所存在的障碍。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在所述外壳的安装部的车辆后方一侧,具有用于形成在所述转向轴左右两侧的组合开关单元的托架。
由此,不会导致成本上升,即可提高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刚性。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转向锁定机构以与钥匙锁芯的中心轴线一致的状态被收容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能将转向锁定机构和钥匙锁芯插入外壳内部的插入口。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是从所述外壳的一端组装转向锁定机构,故能提高组装性能,并能通过钥匙锁芯进行封闭以防止转向锁定机构外露。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壳包括设置有所述弯曲部并包围转向锁定机构的主体部,将该主体部安装在转向轴上的安装部,以及能安装组合开关单元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安装组合开关单元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与外壳形成一体,故能减少零件个数,并能提高组装作业性能。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钥匙锁芯连接有不依赖钥匙而允许该钥匙锁芯转动的免钥匙单元,该免钥匙单元设置成不向所述转向轴的下方突出。
采用上述结构,不会使免钥匙单元向转向轴的下方突出,由此可有效地保护乘员。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弯曲部构成为使收容有点火开关机构的外壳的端部指向车辆前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是下方,故能更有效地避免点火开关机构与乘员的膝部产生干扰。另外,由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也不是上方,所以无点火开关机构与仪表也不会产生干扰,从而能维持仪表的可视性。此外,由于点火开关机构设置于外壳的车辆前方一侧,并从其前方通过配线与车辆的蓄电池和各车载电气构件连接,从而能使点火开关机构尽量接近电池及各电气构件,以缩短配线。
本发明的另一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利用钥匙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对沿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有选侧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上述钥匙锁芯、转向锁定机构和点火开关机构收容在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单侧侧方,其中间部位通过大致呈直角的弯曲以形成弯曲部而使该外壳的一端部指向车辆前方,该外壳的上述端部收容有点火机构,并以上述弯曲部为界在外壳的另一端部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且该弯曲部设置有通过变换中心轴线的方向将钥匙锁芯的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的转动传递部。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利用钥匙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对沿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对应于所述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上述钥匙锁芯、转向锁定机构和点火开关机构收容在外壳内,其中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单侧侧方,其中间部位通过大致呈直角的弯曲以形成弯曲部而使外壳的一端部指向车辆前方,该外壳的上述端部收容有点火机构,并以上述弯曲部为界在外壳的另一端部收容有所述钥匙锁芯,且该弯曲部设置有通过变换中心轴线的方向将钥匙锁芯的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的转动传递部,所述外壳设置有与钥匙锁芯连接且不依赖钥匙即可允许该钥匙锁芯转动的免钥匙单元,该免钥匙单元设置成不向所述转向轴下方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装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装置安装在转向轴套上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形成有组合开关单元用安装部的转向锁定装置例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免钥匙单元在转向锁定装置上的安装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另外,附图上方表示车辆前方,附图下方表示车辆后方。
图中,1是转向锁定装置,2是转向轴套,沿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向轴3转动可能地支撑在该转向轴套2中。在该转向轴3上,于附图下方安装有未图示的方向盘。又,5a是使用者所持有的钥匙。
转向锁定装置1,如以往那样,从俯视看不与转向轴3交叉,并设置在转向轴3的单侧(例如图1的右侧)的大致侧方。
若以往的转向锁定装置,仅采用上述结构而单纯地位于转向轴3的侧方,可以说该锁定装置的功能无法实现,且布局也无法成立。这是因为以往的转向锁定装置,其中呈圆筒状的外壳的一端部收容有利用钥匙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在其另一端部收容有根据钥匙锁芯的转动进行运作的点火开关机构,另外在沿该外壳的轴线方向的钥匙锁芯与点火开关机构之间的外壳的中间部,设置有根据该钥匙锁芯的转动进行运作的转向锁定机构,在具有转向锁定机构的中间部,必须以采取从俯视看与转向轴交叉的布局为前提。
关于这一点,本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装置1,由于采用其外壳4的中间部通过大致呈直角的弯曲而形成弯曲部的结构,故设置在转向轴3的单侧的大致侧方的布局可充分成立。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外壳4的一端部的轴线,设置成相对于车宽方向稍向后方倾斜的状态,夹着弯曲部的另一端部设置成指向车辆前方的状态。即,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为朝向车辆前方。采用该结构,即由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不是指向下方,故能消除点火开关机构13与乘员的膝产生干扰的可能性。又,由于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也不是指向上方,故在仪表面板内也无点火开关机构13与仪表产生干扰的可能性,所以能将仪表与转向轴设置得非常接近,从而能保持仪表的可视性。还有,由于点火开关机构13设置于外壳的车辆前方一侧,并从其前方通过配线与车辆的蓄电池和各车载电气构件连接,从而能使点火开关机构13尽量与电池及各电气构件接近,以缩短配线。
转向锁定装置1的各结构要素,被设置在圆筒形状钢管等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通过弯曲而形成的外壳4内。即在外壳4的内部收容有:利用钥匙5a进行转动的钥匙锁芯5;对转向轴3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以及根据钥匙锁芯5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未图示)进行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13。
外壳4,具有收容转向锁定装置1的各结构要素的主体部22和将该主体部22安装在转向轴套2上的安装部20,上述部件由钢铁材料一体形成。主体部22,其一端部23收容有钥匙锁芯5,另一端部24收容有点火开关机构13,上述端部23和端部24之间形成有大致呈直角弯折的弯曲部27,在该外壳4的中间部,即弯曲部27,收容有转向锁定机构和后述的转动传递部。另外,构成外壳4的原材料不限定于钢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铁材或硬质合成树脂等。
具体地说,在外壳4(主体部22)的一端部23,钥匙锁芯5以被锁芯外侧部件6保持的状态而予以收容。锁芯外侧部件6,可转动自如地保持钥匙锁芯5,通过销14a、14b固定在外壳4的内部。
在具有上述弯曲部27的外壳4的中间部,设置有与钥匙锁芯5一体转动可能地予以连接的第1连接杆7;同心固定在该第1连接杆7上而产生从动的凸轮9;以及对转向轴3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并随着该凸轮9的运作通过转向轴套2上所形成的贯穿孔与转向轴3上所形成的凹部卡合的锁定构件10。即,通过上述第1连接杆7、凸轮9和锁定构件10构成转向锁定机构。对于该转向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与转向轴3的锁定及其解锁的运作一起在后面叙述。
又,在外壳4的端部24上,设置有点火开关机构13。该点火开关机构13,呈圆柱状,通过输入以其轴线为中心的转动力,可以接通和断开、即构成ON/OFF的状态,该转动力,通过传递而来的由钥匙锁芯5所引起的以其轴线为中心的转动力而予以形成。
即,该点火开关机构13,为了对应于与其转动中心轴不一致的钥匙锁芯5的转动而与点火开关连接,还设置以下的机构。首先,在第1连接杆7与凸轮9之间,设置有轴支承在第1连接杆7上的第1齿轮8和与该第1齿轮8啮合的第2齿轮11。这里,第1和第2齿轮8、11,是伞齿轮(bevel gear),分别具有相对于转动轴方向呈45°倾斜的齿轮面。并且,第2齿轮11的转动轴12,作为第2连接杆被固定在点火开关机构13上。因此,在从钥匙锁芯5至点火开关机构13的转动传递路径上,通过设置伞齿轮的第1和第2齿轮8、11,能在具有不同的转动中心轴的第1和第2连接杆7、12之间传递转动。即,通过该伞齿轮,夹着该伞齿轮而位于上下游侧的转动中心轴方向就可进行转换。
以上结构的第1齿轮8和第2齿轮11以及第2连接杆12,可作为将以钥匙锁芯5的转动轴为中心的转动转换成不同的转动轴方向的转动并将该转动传递给点火开关机构13的转动传递部而发挥功能。
上述转动传递部,对实现具有上述弯曲部27的结构起到支持作用。采用该结构,能一边维持布局性、一边将转向锁定装置1设置在转向轴3的单侧侧方,并可不与转向轴3产生干扰而对其设置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该转向锁定装置1,不会从转向轴3向下方突出,并且以不妨碍仪表等的可视性的状态适当地予以设置。
接着,通过图2,对上述的转向锁定机构的转向轴3的锁定及其解锁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转向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A)表示转向轴锁定被解除的状态,(B)表示转向轴被锁定的状态。
如该图所示,凸轮9是在圆筒上形成有凸轮槽的圆筒槽凸轮。又,锁定构件10,作为凸轮从动体,呈曲轴状,其一端与凸轮9的槽相卡合,同时沿圆筒槽凸轮9的轴线方向以从外壳4进出的方向受到螺旋弹簧15的压靠,通过圆筒槽凸轮9的正反转动,可以沿着该凸轮9的轴线方向予以进退。该螺旋弹簧15,其一端固定在形成于外壳4内侧表面的凸部4a上。而螺旋弹簧15的另一端,插通于向沿着凸轮9的转动轴的方向突设在锁定构件10的与凸轮9的槽卡合的一端侧的折弯部上的凸部10a中。这时,螺旋弹簧15,以压缩状态予以设置,并且,锁定构件10,通过形成于外壳4的内侧表面上的导向构件4b而限制向沿着凸轮9转动轴的方向以外的方向进行运作。因此,锁定构件10,通过螺旋弹簧15而处于向与设置在转向轴2上的凹部卡合的位置进行压靠的状态。
又,图2(A)表示通过利用钥匙5a使钥匙锁芯5向点火ON的位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转向轴锁定予以解除。此时,锁定构件10,在凸轮9的槽内予以引导,克服螺旋弹簧15的压靠力而使其前端部进入外壳4内,由于与转向轴3凹部的卡合被解除,故可允许转向轴3进行转动。另一方面,图2(B)表示通过利用钥匙5a使钥匙锁芯5转动到ACC OFF的位置而使转向轴予以锁定。在从(A)状态向(B)状态转移时,由于凸轮9通过第1连接杆7而与钥匙锁芯5一体转动,故随着钥匙锁芯5的转动,凸轮9也予以转动。于是,向转向轴3的凹部予以压靠的锁定构件10,通过凸轮9的转动,其前端部可进出外壳4内而与转向轴3的凹部卡合。由此,能限制转向轴3的转动,以实现防盗。
接着,对上述的转向锁定装置1安装在转向轴套2上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转向锁定装置及其安装,确保防盗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允许工具等容易进入的结构不适合于转向锁定装置及其安装。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外壳4,一体形成有至少在包围转向锁定机构的同时,能将转向锁定装置1安装在转向轴套2上的安装部。
该安装部20,大致包括一体设置在主体部22上的第1安装部26;通过与该第1安装部26接合而与该第1安装部26一起夹持转向轴的第2安装部21,第1和第2安装部26、21,通过向所夹持的转向轴套2(转向轴3)的径向外方突出的接合座26a、21a进行组装接合,各接合座26a、21a指向转向轴套2的上方和侧方。
第1安装部26,沿转向轴套2外周呈圆弧状,并且与转向轴套2紧贴,同时与第1安装部26相同而呈圆弧形状的托架,即第2安装部21与第1安装部26接合固定,以此夹持该转向轴套2。该固定,可采用使用螺栓的紧固固定。
又,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转向锁定装置1,被设置在转向轴3的单侧侧方,此时,所述第1安装部26和第2安装部21的各接合座26a、21a的接合部,设计成指向上述转向轴3的下方以外的方向。
从安装在转向轴套2上的组装容易性的观点来看,该接合部设置在转向轴3的上方和下方是有利的。但是,该接合座26a、21a需要设置用于螺栓紧固的孔,从而该部分不得不采用突出的形状。虽然该突出部分即接合座26a、21a的突出量相对较小,但从可靠地避免该接合座26a、21a与乘员的膝产生干扰的观点来看,最好是使该突出方向向转向轴3下方以外突出。
从以上的研究可知,外壳4的第1安装部26与第2安装部21的接合座26a、21a,最好是设置成指向转向轴3下方以外的方向。由此,就不存在向转向轴3下方突出的部分,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图3表示将外壳4的第1安装部26与作为托架的第2安装部21的接合部设置在转向轴3下方以外的部分的一个例子。图中,26是安装保持转向轴套2(未图示)的第1安装部,与外壳4形成一体。另一方面,21是与该第1安装部26接合的第2安装部。如上所述,第1安装部26与第2安装部21的接合座26a、21a,通过螺栓予以紧固固定,但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接合座26a、21a,其中一端的顶端部设置成指向转向轴3的上方,另一端的顶端部设置成以转向轴2为界而位于与转向锁定机构相反一侧的侧方,即指向转向轴3未设置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侧方。由此,既能确保外壳4的强度,又能提高该转向锁定装置安装在转向轴套上的布局容易性。
然而,外壳4的第1安装部26与第2安装部21的接合座26a、21a的各顶端部,若设置成指向转向轴上方和下方,虽然可以从转向轴2的侧方予以夹持的状态固定接合部,但如图3所示,接合座26a、21a的各顶端部,设置成指向转向轴3的上方和转向轴3未设置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侧方,所以只要从跟前(安装方向盘的一侧)将上述安装部20套入未安装方向盘的转向轴套2并加以滑动,即可完成安装。
但是,一般情况下,安装在转向轴套上的构件除转向锁定装置外,还包括组合开关单元。而且,组合开关单元一般安装在车辆后侧(方向盘侧),并在转向轴套上设置有安装该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座。
这样,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座成为障碍,使上述结构的安装部20无法套入转向轴套。
因此,最好是在外壳4上还形成用于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
图4是表示形成有上述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的转向锁定装置的例图。图中,25是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该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25,大致与第1安装部26的形状相同,并与第1安装部26形成一体,而向车辆后方(方向盘侧)突出。这样,外壳4自身可兼用作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25,从而无需如以往那样在转向轴套2上预先设置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座。由此,该转向锁定装置1套入转向轴套2并加以滑动,就能容易地进行安装。
又,如图4所示,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25最好是,不同于第1安装部26的接合座顶端部指向转向轴3的上方,而是在转向轴3的左右两侧形成接合座25a。采用此结构,无需改变接合座25a形状即可安装以往的组合开关单元。即,该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部25,可作为以往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座或托架而发挥功能。因此,不会导致较大的成本上升,并可提高组合开关单元的安装刚性。
然而,近年的一些汽车,搭载有免钥匙系统。该系统,在作为钥匙的便携机与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机(免钥匙单元)之间进行认证通信,在该认证成功时,执行车门的锁定/解锁控制及允许发动机起动,采用该系统,无需机械式钥匙即可进行车辆的一系列操作。
该免钥匙系统,包括经过认证通信后解除转向锁定,即允许钥匙锁芯转动操作的控制。因此,一般情况下,包含使转向锁定机构运作的电磁螺线管的免钥匙单元,被安装在转向锁定装置中。
图5表示将免钥匙单元安装在转向锁定装置上的例子。在图示的例子中,将免钥匙单元30安装在转向锁定装置1的上部。这里,如将该免钥匙单元30安装在转向锁定装置1的下方,很有可能在车辆发生冲撞时乘员的膝等对免钥匙单元产生干涉,从而需要采取对策以保护乘员,所以存在需要提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免钥匙单元30最好是设置成至少不向转向轴3下方突出的状态。
接着,对以上说明的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转向锁定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的组装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具有在中间部位设置有弯曲部27。因此,在组装该装置时,首先,需要将转向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设置在中间部位。这里再参照图1,最好是将设置有钥匙锁芯5的外壳4的一端,作为转向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的安装插入口。外壳4的安装部20,采用上述结构时,即第1和第2安装部26、21的接合座26a、21a的顶端部,设置成指向转向轴3的上方和转向轴3的未设置转向锁定机构一侧的侧方时,虽然是通过安装部20来套入转向锁定机构的构成部件,使安装部20成为障碍而难以进行组装,但是此为从一端直线插入,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安装。
另外,以上说明的转向锁定装置,是本发明装置的一个实施形态,该装置的具体结构等,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变更,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安装部2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即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安装部20在转向轴3的上方和侧方被分割而构成第1和第2安装部26、21,该第1和第2安装部26、21的分割部分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安装部20也可在转向轴3的上下各方进行分割而构成第1和第2安装部。
此时,形成于各分割部分的接合座,不仅向转向轴3的径向延伸,也可以设定成相对于该径向倾斜规定角度(例如45度)。这样,接合座、特别是设置在转向轴3下方的接合座,被设定成相对于转向轴3的径向而倾斜规定角度时,能使各接合座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安装部趋于小形化,并能控制该接合座向下方的突出量。
(2)外壳4弯曲部27的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没有特别限定,可在与转向轴3的周边所设置的车载构件不产生干扰的范围内作适当设定。即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外壳4的一端部23相对于车宽方向而向后方稍微倾斜,另一端部指向车辆前方,但也可以使外壳4的另一端部指向上方。
(3)又,图5所示的免钥匙单元30是安装在外壳4的主体上,但也可以设置在图4所示的组合开关单元安装部上。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能使转向锁定装置不向转向轴的下方突出,因此不会导致较大的成本上升,即可采取有效措施对乘员进行保护。

转向锁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转向锁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转向锁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向锁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锁定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具有:钥匙锁芯(5);根据钥匙锁芯(5)的转动而对转向轴(2)有选择地进行锁定和解锁的转向锁定机构(9、10);根据钥匙锁芯的转动而使点火开关接通断开的点火开关机构(13)。上述钥匙锁芯(5)、转向锁定机构(9、10)和点火开关机构(13)被依次收容在外壳(4)内。外壳(4),设置在转向轴(2)的单侧侧方,并通过使其中间部位弯曲而形成弯曲部,以该弯曲部为界分别收容有钥匙锁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