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20740 上传时间:2019-04-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9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55003.5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815333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30申请日:20161230|||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30; G06Q10/06(2012.01)I; G06Q10/10(2012.01)I; G06Q50/26(2012.01)I

主分类号:

G06F17/30

申请人: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发明人:

丁访杰; 马玉峰; 台宪青

地址: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200号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C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任月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网格员和市民作为事件上报人能够通过客户端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上报至应用服务器中的民情事件服务模块中,社区、街道、指挥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流转、处理,最终由事件上报人对整个事件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处于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都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追踪整个民情事件的处理进度情况,指挥中心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对处于上报的民情事件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本发明是一个集上报,审核,处理,反馈,评价为一体的闭环的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各类民情事件,提高管理者的对民情事件的处理速度,增加了群众的生活满意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1)、服务器(2)和数据库(3),其特征在
于:所述客户端(1)包括浏览器(10)和移动端应用(11),所述服务器(2)包括应用服务器
(20)和能够提供数字地图服务的GIS服务器(21),所述客户端(1)向应用服务器(20)发送请
求,应用服务器(20)接收并解析请求,从数据库(3)中取出相应的数据经过处理和计算,并
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1);
所述应用服务器(20)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模块(201)、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民情研
判服务模块(203)和网格考核服务模块(204);
所述数据库(3)包括人口数据库(30)、房屋数据库(31)、事件数据库(32)、考勤数据库
(33)、工作日志数据库(34)、消息数据库(35)、研判数据库(36)和考核数据库(37);
所述基础数据服务模块(201)能够通过客户端(1)来添加、更新或删除区域网格内基于
地理信息的人口、房屋信息,并将数据写入到人口数据库(30)、和房屋数据库(31)中,基础
数据服务模块(201)还能够从人口数据库(30)和房屋数据库(31)中获取数据,为客户端(1)
或其他模块提供网格区域内基础信息的查询;
网格员和市民作为事件上报人能够通过客户端(1)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上报
至应用服务器(20)中的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中,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将上报的事件
数据解析后写入到事件数据库(32)中,社区、街道、指挥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民情
事件进行审核、流转、处理,最终由事件上报人对整个事件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对事件的操
作会更新到事件数据库(32),处于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都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
中事件数据库(32)的数据追踪整个民情事件的处理进度情况,指挥中心能够根据网格化区
域管理系统对处于上报的民情事件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民情研判服务模块
(203)能够定期从事件数据库(32)获取一段时间的数据,统计分析网格区域中民情事件发
生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将统计结果写入到研判数据库(36),民情研判服务模块(203)还能够
从研判数据库(36)获取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将民情事件在时间、地点、种类三个维度上的分
布和趋势状况在客户端(1)呈现出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考核服务模块
(204)能够定期抽取人口数据库(30)、房屋数据库(31)、事件数据库(32)、考勤数据库(33)、
工作日志数据库(34)、消息数据库(35)中一段时间的数据,经过绩效考核算法计算将统计
分析结果存入考核数据库(37)中,网格考核服务模块(204)还能够从考核数据库(37)中查
询考核结果数据,通过客户端(1)能够显示考核的结果以及详细得分情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考勤数据库(33)用于存
储记录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的考勤记录;工作日志数据库(34)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自
己每天工作的总结数据;消息数据库(35)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接收到的通知查看和反
馈情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口数据库(30)用
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人口基本或变动信息的上报情况,以及上报数据正确性信息;房屋
数据库(31)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区域网格内房屋基本或变动信息上报情况以及上报
数据正确性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数据库(32)用
于存储记录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上报民情事件处理的详细信息,包括上报事件类型,事件处
理的时间,事件是否在规定的事件内处理完成,责任人相关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民情事件服务模块
(202)在上报使用过程中分为紧急民情事件处理区和普通民情事件处理区,紧急民情事件
能够直接由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并分发到相关职能部门或街道、社区进行处理;
普通民情事件由社区进行审核处理,若审核不通过,直接向上报者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若
审核通过但不能处理,将该普通民情事件由社区转至街道,街道进行审核和处理,若审核时
发现街道不能处理,则上报到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进行审核、分发、处理、挂起操作。

说明书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属于城市数字化管理的应用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城市管理的滞后性与单一性,各个部门责任不清晰,造成城市管理混乱,
出现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等不良现象;各个部门之间对责任内的事情相互推诿,
对事件的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民众参与城市管理程度不
高,严重打消了民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城市管理,急
需要一种全民参与和监督的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加强各部门之
间的联系和责任过渡,及时解决民众身边的大事小情。网格化区域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城
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
对各个单元网格的管理,从而形成对整个管理区域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依托
统一的数字化GIS平台,将管理单元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
格的巡查,以民情事件为主体,建立事件上报和处理的数字化平台从而实现一种监督和处
理互相分离的管理形式,实现管理者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民情问题,提高了对整个
区域的管理能力和对民情事件的处理速度,增加区域内群众的生活满意度。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
数据库,所述客户端包括浏览器和移动端应用,所述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和能够提供数
字地图服务的GIS服务器,所述客户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应用服务器接收并解析请
求,从数据库中取出相应的数据经过处理和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

所述应用服务器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模块、民情事件服务模块、民情研判服务模块和网
格考核服务模块;

所述数据库包括人口数据库、房屋数据库、事件数据库、考勤数据库、工作日志数据库、
消息数据库、研判数据库和考核数据库;

基础数据服务模块能够通过客户端来添加、更新或删除区域网格内基于地理信息的人
口、房屋信息,并将数据写入到人口数据库、和房屋数据库中,基础数据服务模块还能够从
人口数据库和房屋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为客户端或其他模块提供网格区域内基础信息的查
询;

网格员和市民作为事件上报人能够通过客户端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上报至
应用服务器中的民情事件服务模块中,民情事件服务模块将上报的事件数据解析后写入到
事件数据库中,社区、街道、指挥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流转、处
理,最终由事件上报人对整个事件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对事件的操作会更新到事件数据库,
处于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都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中事件数据库的数据追踪整
个民情事件的处理进度情况,指挥中心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对处于上报的民情事
件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进一步,所述民情研判服务模块能够定期从事件数据库获取一段时间的数据,统
计分析网格区域中民情事件发生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将统计结果写入到研判数据库,民情
研判服务模块还能够从研判数据库获取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将民情事件在时间、地点、种类
三个维度上的分布和趋势状况在客户端呈现出来。

进一步,所述网格考核服务模块能够定期抽取人口数据库、房屋数据库、事件数据
库、考勤数据库、工作日志数据库、消息数据库中一段时间的数据,经过绩效考核算法计算
将统计分析结果存入考核数据库中,网格考核服务模块还能够从考核数据库中查询考核结
果数据,通过客户端能够显示考核的结果以及详细得分情况。

进一步,考勤数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的考勤记录;工作日志数
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自己每天工作的总结数据;消息数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
员对接收到的通知查看和反馈情况;

进一步,所述人口数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人口基本或变动信息的上报情况,
以及上报数据正确性信息;房屋数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工作人员对区域网格内房屋基本或变
动信息上报情况以及上报数据正确性信息。

进一步,所述事件数据库用于存储记录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上报民情事件处理的详
细信息,包括上报事件类型,事件处理的时间,事件是否在规定的事件内处理完成,责任人
相关信息。

进一步,所述民情事件服务模块在上报使用过程中分为紧急民情事件处理区和普
通民情事件处理区,紧急民情事件能够直接由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并分发到相
关职能部门或街道、社区进行处理;普通民情事件由社区进行审核处理,若审核不通过,直
接向上报者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若审核通过但不能处理,将该普通民情事件由社区转至
街道,街道进行审核和处理,若审核时发现街道不能处理,则上报到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
进行审核、分发、处理、挂起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是基于民情事件与
GIS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以民情事件为主导,能够方便网格员和市民通过各个渠道对民情事
件进行上报,对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各个部门对责任内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和立案,派遣到
相关职能部门,最终结案,并向上报者反馈,从而形成一个集上报,审核,处理,反馈,评价为
一体的闭环的管理模式。同时对网格区域内发生的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各网格区域民
情事件的分布和发生趋势,给予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并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网格考
核系统,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的考核,使管理者对工作人员的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础数据管理服务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民情事件服务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民情事件服务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中民情研判服务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网格考核服务模块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客户端1、服
务器2和数据库3,客户端1包括浏览器10、移动端应用11,服务器2包括应用服务器20和能够
提供数字地图服务的GIS服务器21,客户端1向应用服务器20发送请求,应用服务器20接收
并解析请求,从数据库3取出相应的数据经过处理和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1;

应用服务器20包括基础数据服务模块201、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民情研判服务模块
203和网格考核服务模块204;

数据库3包括人口数据库30、房屋数据库31、事件数据库32、考勤数据库33、工作日志数
据库34、消息数据库35、研判数据库36和考核数据库37;

基础数据服务模块201能够通过客户端1来添加、更新或删除区域网格内基于地理信息
的人口、房屋信息,并将数据写入到人口数据库30、和房屋数据库31中,基础数据服务模块
201还能够从人口数据库30和房屋数据库31中获取数据,为客户端1或其他模块提供网格区
域内基础信息的查询;

网格员和市民作为事件上报人能够通过客户端1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上报至
应用服务器20中的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中,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将上报的事件数据解析
后写入到事件数据库32中,社区、街道、指挥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民情事件进行审
核、流转、处理,最终由事件上报人对整个事件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对事件的操作会更新到
事件数据库32,处于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都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中事件数据库
32的数据追踪整个民情事件的处理进度情况,指挥中心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对处
于上报的民情事件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如图2所示,为基础数据管理服务模块201的工作示意图,客户端1基于GIS服务器
21提供的数字地图,在数字地图上标定所要添加的人口、房屋所在的地理信息,并向应用服
务器20发送操作请求,应用服务器20解析请求,并更新数据库3中相应的基础数据。客户端1
能够查询网格区域内的基础信息,客户端1通过向应用服务器20发送查询请求,应用服务器
20通过查询数据库将查询结果返回给客户端1,客户端1在数字地图上显示所查询到的数
据。

如图3所示,为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的工作示意图,网格员或者市民作为事件上
报人能够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通过浏览器10或者移动端应用11上报至应用服务
器20,事件上报时需要在数字地图上标定地理位置,指定事件种类,填写事件发生时间,应
用服务器20接收到上报请求以后,解析接收到的事件信息存入事件数据库32,并启动民情
事件的处理流程。事件处理结束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上报人,上报人通过客户端1对事件
处理结果进行评价。

如图4所示,为民情事件服务模块202的工作流程图,整个民情事件的处理流程中
的角色包括网格员、社区办事处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和职能
部门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市民发现民情事件后,通过客户端1进行民情事件的上报,上报事
件分为紧急民情事件和普通民情事件,紧急民情事件直接上报至指挥中心。对于普通民情
事件上报到社区;社区办事处工作人员对上报至社区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通
过,则直接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如果审核通过并且可以处理,则将民情事件处理完成后反
馈给上报者,由上报者对民情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审核通过但不能处理,则由社
区上报到街道;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上报至街道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
则直接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如果审核通过并且可以处理,则将民情事件处理完成后反馈
给上报者,由上报者对民情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审核通过但不能处理,则由街道
上报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对上报至指挥中心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
通过,可以直接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也可以直接结束民情事件流程并解释结束原因,如果
审核通过并且可以处理,则将民情事件分发给相应的职能部门、街道或者社区进行处理。对
于那些比较紧急或社区无法处理的民情事件,网格员或者市民可以直接上报到指挥中心,
由指挥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事件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后分发到相关职能部门、街道
或社区进行处理,如果审核不通过,可以直接驳回并解释驳回原因。整个民情事件处理流程
最终都要反馈到上报人,由上报人对事件处理的结果和处理的时效性进行评价打分,评价
结果将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形成了闭环的事件处理流程和评价机制。

如图5所示,为民情研判服务模块203的工作示意图,所述民情研判服务模块203定
期获取一段时间内事件数据库32的数据,根据民情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理位置、事件种
类、审核时间、处理事件等方面对取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的结果存入研判数据
库36中。客户端1通过向服务器2发送请求,服务器2将从研判数据库36中查询到数据返回给
客户端1,客户端1以图表的形式将民情事件在时间、地点、种类三个维度上的分布和趋势状
况表现出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图表来分析区域内各个网格中民情事件发生的分布情况和
发展趋势。

如图6所示,为网格考核服务模块204的工作示意图,通过定期抽取人口数据库30、
房屋数据库31、事件数据库32、考勤数据库33、工作日志数据库34、消息数据库35中一段时
间的数据,经过绩效考核算法计算后,并将统计分析结果格式化后存入考核数据库37中。通
过客户端1能够查看各个科室和员工考核的结果以及详细得分情况。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网格员和市民作为事件上报人能够通过客户端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民情事件上报至应用服务器中的民情事件服务模块中,社区、街道、指挥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报的民情事件进行审核、流转、处理,最终由事件上报人对整个事件处理结果进行复核,处于流程中各个阶段的人员都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追踪整个民情事件的处理进度情况,指挥中心能够根据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对处于上报的民情事件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