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0205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87663.6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104067964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624|||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中沃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少军; 徐康; 肖军; 罗凯坤; 刘筠; 晏佳; 李志茂; 王勇; 庞永军

地址: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代理人:

杨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本发明的孵化装置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效解决水质对鱼卵的影响,并能严格控制孵化水温度,有效提高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所述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设于自动恒温器的下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内设有浮球阀和连杆液位控制器,所述纤维过滤器内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上游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连通至一进水阀。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设有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所述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和压力表,所述纯水出水端的下游连接有一逆止阀,所述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和浓缩液冲洗阀。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和自动恒温器之间的管道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分水槽和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通至分水槽,所述分水槽均匀布设在分水盘的上方,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分水盘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相通的滴水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槽的截面呈U形,且分水槽在分水盘上方呈网格状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孵化托架由上自下设置有多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均为不锈钢格栅式开孔结构,鱼卵孵化托架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

9.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的底部设有汇水底盘,所述汇水底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输水管道连通至所述净水设 备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并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

说明书

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的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鱼卵的高效安全孵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渔业发展中,面临着自然鱼类资源减少的情况,也面临着供鱼苗孵化和健康养殖的水资源日益减少的状况,很有必要研制出更多高效、安全的鱼卵孵化设备,以生产更多健康的优质鱼苗。
我国很多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产的卵子属于粘性卵,如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都是产生粘性卵。由于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残留消毒剂、石油类物质等常存在超标的可能,在鱼卵孵化期,这些污染物容易导致鱼苗致畸,甚至死苗。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净水、安全的鱼类粘性卵孵化装置,以提高鱼苗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时保证鱼苗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孵化出来,这在本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单、可有效解决水质对鱼卵的影响、并能严格控制孵化水温度、有效提高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鱼类粘性卵孵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所述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所述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设于自动恒温器的下游。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内设有浮球阀和连杆液位控制器,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的进水连通至孵化器汇水底盘的排水口,孵化器废水水箱的出水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的出水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连通至纤维过滤器。所述纤维过滤器内设 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连通至一进水阀。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设有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所述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和压力表,所述纯水出水端的下游连接有一逆止阀,所述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和浓缩液冲洗阀。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和自动恒温器之间的管道上。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分水槽和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通至分水槽,所述分水槽均匀布设在分水盘的上方,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分水盘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相通的滴水孔。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分水槽的截面呈U形,且分水槽在分水盘上方呈网格状布置。采用优选的分水槽设置有助于纯水更均匀地分布到分水盘上,进而更均匀地滴至各层的鱼卵孵化托架上。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鱼卵孵化托架由上自下设置有多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均为不锈钢材质格栅式开孔结构,鱼卵孵化托架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
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的底部设有汇水底盘,所述汇水底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输水管道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并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箱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一般来说,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直接连通至自来水管道即可,但考虑到孵化器进行大规模孵化时,为了节约用水,我们优选将孵化装置的出水通过输水管道和输送泵循环输送至孵化器废水水箱和净水设备原水箱,为了保证进水质量,还优选在输水管道上设置沉淀及其他预处理装置,使净水设备的进水满足净化处理的基本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孵化装置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稳定性强,而且能提高粘性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孵化育苗的畸形率。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孵化设备对鱼苗进行孵化,受精率和孵化率普遍提高了10%~20%,而且可以在大规模、大批量的鱼类育种实验中使用,提高了孵化效率。另外,水霉的生长一直是影响粘性鱼卵鱼苗孵化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发明的孵化设备在控制水质的同时,对孵化水温进行严格地监控,减缓了水霉的生长速率,保证了鱼苗的顺利孵化且降低了鱼苗的畸形率。本发明的孵化设备除了可用于鲤鱼、鲫鱼、团头鲂、鲌和鲴等自然鱼种的繁殖,在鲫鲤、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湘云鲫2号、四倍体鲫鲂、三倍体鲫鲂、鲂鲌、鲌鲂、翘嘴鳊、鲫鲴、鲫鲌和 鲴鲌等杂交鱼苗的孵化中也可被广泛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杂交实验鱼卵的孵化率(较普通孵化设备普遍提高10%~20%;对于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的杂交鱼类,孵化率提升更明显)。
我们的实验表明,使用本发明的高效安全孵化设备孵化粘性鱼卵,已成功获得一批培育难度较大的品质优良的杂交新品种鱼,这在大规模孵化一些普通自然鱼类、珍稀自然鱼类、以及人工杂交鱼和多倍体鱼品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孵化装置中净水设备的连接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孵化装置中孵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纤维过滤器;11、总进水口;2、活性炭过滤装置;21、废水水箱浮球阀;22、孵化器废水水箱;23、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4、原水箱浮球阀;25、净水设备原水箱;26、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7、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3、反渗透过滤装置;31、进水电磁阀;32、增压泵;33、第一压力表;34、第二压力表;35、浓缩液冲洗阀;36、浓缩液调节阀;37、废水流量计;38、纯水流量计;39、逆止阀;4、蓄水装置;41、调节阀;5、自动恒温器;51、取水电磁阀;52、纯水出水口;6、进水管;61、纯水进水口;62、球阀;63、分水管;7、分水盘;71、分水槽;72、渗水孔;73、滴水孔;8、支撑架;81、鱼卵孵化托架;82、培养皿;9、汇水底盘;9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试剂、原料、零部件均为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 或者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得的产品。
实施例:
一种本发明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图2所示的孵化器和图1所示的净水设备,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连通至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5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反渗透过滤装置3、蓄水装置4和自动恒温器5,且孵化器废水水箱22、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反渗透过滤装置3、蓄水装置4和自动恒温器5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11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25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52设于自动恒温器5的下游。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设有废水水箱浮球阀21,净水设备原水箱25设有原水箱浮球阀24和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纤维过滤器1内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活性炭过滤装置2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纤维过滤器1的上游通过专用管道最终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11,纤维过滤器1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连通至一进水电磁阀31。反渗透过滤装置3内装填有反渗透滤芯,且反渗透过滤装置3设有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32和第一压力表33,增压泵32连接至进水电磁阀31,第一压力表33设置在增压泵32和进水端之间。纯水出水端的下游依次连接有纯水流量计38和逆止阀39,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36和浓缩液冲洗阀35(电磁阀),浓缩液调节阀36和浓缩液排出口之间还设有第二压力表34,浓缩液调节阀36下游还设有废水流量计37。蓄水装置4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4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41连接在反渗透过滤装置3和自动恒温器5之间的管道上。自动恒温器5与纯水出水口52之间连接有一取水电磁阀5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包括一不锈钢制的支撑架8,该支撑架8为一长180cm、宽80cm、高200cm的立体支架;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81。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7(长180cm×宽80cm×高10cm)、分水槽71(宽1.6cm×高1.0cm)和与进水管6(本实施例中管径为2cm)相连通的分水管63(本实施例中选用管径为1cm的软管),进水管6上设有球阀62,分水管63连通至分水槽71,分水槽71均匀布设在分水盘7的上方,分水槽71的截面呈U形,不锈钢材质,且分水槽71在分水盘7上方呈网格状布置。分水槽71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72,渗水孔72的孔径为5mm左右。根据分水槽71的长度,还可在每段分水槽71中间位置的槽底设置一个 漏水孔。分水盘7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81相通的滴水孔73,分水盘7底部开设的滴水孔73以阵列式分布,滴水孔73的孔径为1mm,每列滴水孔73之间的距离为10cm左右,每列中滴水孔73的间距为1cm左右。本实施例的鱼卵孵化托架81由上自下共设置有四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81均为不锈钢制的格栅式开孔板结构(每层孵化托架中,每列不锈钢制的格栅之间的间隙为2cm,增加了向下渗水的均匀度),鱼卵孵化托架81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82(培养皿的直径为18cm,培养皿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孵化器的底部设有一收集孵化废水的汇水底盘9(长200cm×宽100cm×高10cm),汇水底盘9设有排水口91,排水口91可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废水水箱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使孵化器废水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启动后,首先可将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11连通至自来水管道,连通后的自来水先进入净水设备原水箱25,其中净水设备原水箱25设有原水箱浮球阀24和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通过原水箱浮球阀24控制自来水进水启停,通过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控制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和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启停,净水设备原水箱25的水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输送至纤维过滤器1,其中的聚丙烯纤维滤芯可以去除水中的泥沙、铁锈、悬浮物等,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活性炭过滤装置2内设有的压缩活性炭滤芯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消毒剂、少量有机物质等;此后的出水先经过进水电磁阀31,再经过增压泵32,增压泵32用于给反渗透过滤装置3中的反渗透膜增压,增压泵32与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直接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表33,第一压力表33用于检测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入口压力;反渗透过滤装置3内装有反渗透过滤滤芯,其可去除水中胶体物质、离子物质、不反应的溶解气体、少量可反应的溶解气体、微生物、病毒、有机物质、残留消毒剂等,经过反渗透过滤装置3后的出水,其水质电导率低于10us/cm25℃;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浓缩液排出口接有第二压力表34,用于检测反渗透排出的浓缩液压力,第二压力表上34连接的浓缩液调节阀36用于控制反渗透运行压力,浓缩液调节阀36后接有的废水流量计37用于检测废水流量,浓缩液调节阀36与废水流量计37一起并联上浓缩液冲洗阀35,用于冲洗反渗透过滤滤芯;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纯水出水端接有纯水流量计38,用于检测纯水流量,纯水流量计38后接有逆止阀39和三通接头,三通一端接调节阀41用于切断蓄水压力桶的水,三通另外一端通往自动恒温器5,自动恒温器5后接有取水电磁阀51,取水电磁阀51打开后,纯水通过自动恒温器5后温控至22℃,并通过纯水出水口52和输水管道输送到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与进水管6相连接,进水管6上设置的球阀62可用来调节进水水流的大小;进水管6连接两根分水管63,纯水从分水管63 下方流至分水槽71,再从分水槽71底部的渗水孔72均匀地滴至分水盘7上;分水盘7上的水再通过滴水孔73流至培养皿82供鱼卵孵化;培养皿82中的孵化水则可从每一层鱼卵孵化托架81的格栅式空隙中往下渗流;从每一层鱼卵孵化托架81流出的孵化水最终将被收集到汇水底盘9中,汇水底盘9侧边设有排水口91,排水口91可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置于楼下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进水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
本实施例孵化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进行粘性鱼卵受精前,先将净水设备开启,自来水先后经过净水设备原水箱浮球阀24、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过滤装置3,去除了水中胶体物质、离子物质、不反应的溶解气体、少量可反应的溶解气体、微生物、病毒、有机物质和残留消毒剂等,获得电导率低于10us/cm25℃的纯水,并存储于密闭的蓄水装置4内;待亲鱼卵子成熟后,将粘性鱼卵干法受精并均匀地铺在多个盛水培养皿82中,卵子粘稳后将培养皿82中换注新水,并将其转移至支撑架8的鱼卵孵化托架81上;同时开启净水设备中的取水电磁阀51和孵化器进水管6上的球阀62,纯水经自动恒温器5温控至22℃后,依次通过进水管6、分水管63开始向分水盘7中的分水槽71注水,水流通过分水槽71底部的渗水孔72均匀流至分水盘7底部,分水盘7底部的纯水通过滴水孔73均匀地滴至放置在最上层的培养皿82中;当上层培养皿82中的水注满后会溢出,溢出的孵化水经过鱼卵孵化托架81上的空隙流至下一层培养皿82中,以此类推,每一层培养皿82不断有孵化水的注入,进而保证所有培养皿82中水的流动性,使得每个培养皿82中的鱼卵顺利孵化,孵化水由上往下最后汇集到底部的汇水底盘9,经由汇水底盘9上的排水口91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废水水箱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使孵化器废水循环利用。

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96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67964A21申请号201410287663622申请日20140624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湖南师范大学地址410081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申请人湖南中沃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少军徐康肖军罗凯坤刘筠晏佳李志茂王勇庞永军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代理人杨斌54发明名称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

2、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本发明的孵化装置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效解决水质对鱼卵的影响,并能严格控制孵化水温度,有效提高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7964ACN104067964A1/1页21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其特。

3、征在于所述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所述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设。

4、于自动恒温器的下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内设有浮球阀和连杆液位控制器,所述纤维过滤器内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上游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连通至一进水阀。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设有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所述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和压力表,所述纯水出水端的下游连接有一逆止阀,所述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和浓缩液冲洗阀。5根据权利要求1、。

5、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和自动恒温器之间的管道上。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分水槽和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通至分水槽,所述分水槽均匀布设在分水盘的上方,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分水盘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相通的滴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槽的截面呈U形,且分水槽在分水盘上方呈网格状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卵孵化托架由上自下设置有。

6、多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均为不锈钢格栅式开孔结构,鱼卵孵化托架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器的底部设有汇水底盘,所述汇水底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输水管道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并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权利要求书CN104067964A1/5页3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的养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鱼卵的高效安全孵化设备。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渔业发展中,面临着自然鱼类资源减少的情况,也面临着供鱼苗孵化和健康养殖的水资源日益减少的状况,很有必要研制。

7、出更多高效、安全的鱼卵孵化设备,以生产更多健康的优质鱼苗。0003我国很多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产的卵子属于粘性卵,如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都是产生粘性卵。由于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残留消毒剂、石油类物质等常存在超标的可能,在鱼卵孵化期,这些污染物容易导致鱼苗致畸,甚至死苗。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净水、安全的鱼类粘性卵孵化装置,以提高鱼苗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时保证鱼苗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孵化出来,这在本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单、可有效解决水质对鱼卵的影响、并能严格控制孵化水温度、有效提高鱼卵的。

8、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鱼类粘性卵孵化装置。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器和净水设备,所述孵化器的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所述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所述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0006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孵化器废水输送泵、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装置、反渗透过滤装置。

9、、蓄水装置和自动恒温器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设于自动恒温器的下游。0007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内设有浮球阀,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内设有浮球阀和连杆液位控制器,所述孵化器废水水箱的进水连通至孵化器汇水底盘的排水口,孵化器废水水箱的出水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所述净水设备原水箱的出水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连通至纤维过滤器。所述纤维过滤器内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所述活性炭过滤装置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纤维过滤器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连通至一进水阀。0008上述的鱼类粘性卵。

10、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设有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所述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和压力表,所述纯水出水端的下游连接有一逆止阀,所述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和浓缩液冲洗阀。说明书CN104067964A2/5页40009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蓄水装置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连接在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和自动恒温器之间的管道上。0010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分水槽和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连通至分水槽,所述分水槽均匀布设在分水盘的上方,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分水。

11、盘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相通的滴水孔。0011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分水槽的截面呈U形,且分水槽在分水盘上方呈网格状布置。采用优选的分水槽设置有助于纯水更均匀地分布到分水盘上,进而更均匀地滴至各层的鱼卵孵化托架上。0012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鱼卵孵化托架由上自下设置有多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均为不锈钢材质格栅式开孔结构,鱼卵孵化托架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0013上述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孵化器的底部设有汇水底盘,所述汇水底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输水管道连通至所述净水设备的孵化器废水水箱,并通过孵化器废水输。

12、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原水箱,净水设备原水箱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一般来说,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直接连通至自来水管道即可,但考虑到孵化器进行大规模孵化时,为了节约用水,我们优选将孵化装置的出水通过输水管道和输送泵循环输送至孵化器废水水箱和净水设备原水箱,为了保证进水质量,还优选在输水管道上设置沉淀及其他预处理装置,使净水设备的进水满足净化处理的基本要求。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孵化装置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稳定性强,而且能提高粘性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孵化育苗的畸形率。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孵化设备对鱼苗进行孵化,受精率和孵化率普遍提高了1020,而且可。

13、以在大规模、大批量的鱼类育种实验中使用,提高了孵化效率。另外,水霉的生长一直是影响粘性鱼卵鱼苗孵化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发明的孵化设备在控制水质的同时,对孵化水温进行严格地监控,减缓了水霉的生长速率,保证了鱼苗的顺利孵化且降低了鱼苗的畸形率。本发明的孵化设备除了可用于鲤鱼、鲫鱼、团头鲂、鲌和鲴等自然鱼种的繁殖,在鲫鲤、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湘云鲫2号、四倍体鲫鲂、三倍体鲫鲂、鲂鲌、鲌鲂、翘嘴鳊、鲫鲴、鲫鲌和鲴鲌等杂交鱼苗的孵化中也可被广泛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杂交实验鱼卵的孵化率较普通孵化设备普遍提高1020;对于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的杂交鱼类,孵化率提升更明显。0015我们的实验表明,使用本。

14、发明的高效安全孵化设备孵化粘性鱼卵,已成功获得一批培育难度较大的品质优良的杂交新品种鱼,这在大规模孵化一些普通自然鱼类、珍稀自然鱼类、以及人工杂交鱼和多倍体鱼品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说明书CN104067964A3/5页5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孵化装置中净水设备的连接结构原理图。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孵化装置中孵。

15、化器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例说明00201、纤维过滤器;11、总进水口;2、活性炭过滤装置;21、废水水箱浮球阀;22、孵化器废水水箱;23、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4、原水箱浮球阀;25、净水设备原水箱;26、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7、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3、反渗透过滤装置;31、进水电磁阀;32、增压泵;33、第一压力表;34、第二压力表;35、浓缩液冲洗阀;36、浓缩液调节阀;37、废水流量计;38、纯水流量计;39、逆止阀;4、蓄水装置;41、调节阀;5、自动恒温器;51、取水电磁阀;52、纯水出水口;6、进水管;61、纯水进水口;62、球阀;63、分水管;7、分水盘;71、分水槽;7。

16、2、渗水孔;73、滴水孔;8、支撑架;81、鱼卵孵化托架;82、培养皿;9、汇水底盘;91、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002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0023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

17、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4除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试剂、原料、零部件均为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的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得的产品。0025实施例0026一种本发明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包括图2所示的孵化器和图1所示的净水设备,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连通至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52。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净水设备包括相互串联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反渗透过滤装置3、蓄水装置4和自动恒温器5,且孵化器废水水箱22、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

18、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反渗透过滤装置3、蓄水装置4和自动恒温器5在净水设备内为依次串联。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11设于净水设备原水箱25的上游,净水设备的纯水出水口52设于自动恒温器5的下游。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设有废水水箱浮球阀21,净水设备原水箱25设有原水箱浮球阀24和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纤维过滤器1内设有聚丙烯纤维滤芯,活性炭过滤装置2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纤维过滤器1的上游通过专用管道最终连通至净水设备的总进水口11,纤维过滤器1的下游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连通至一进水电磁阀31。反渗透过滤装置3内装填有反渗透滤芯,且反渗透过滤装置3设有进水。

19、端、纯水出水端和浓缩液排出口,进水端的上游连接有增压泵32和第一压力表33,增压泵32连接至进水电磁阀31,第一压力表33设置在增压泵32和进水端之间。纯水出水端的下游依次说明书CN104067964A4/5页6连接有纯水流量计38和逆止阀39,浓缩液排出口的下游管道连接有浓缩液调节阀36和浓缩液冲洗阀35电磁阀,浓缩液调节阀36和浓缩液排出口之间还设有第二压力表34,浓缩液调节阀36下游还设有废水流量计37。蓄水装置4为一蓄水压力桶,该蓄水装置4的进水口通过一调节阀41连接在反渗透过滤装置3和自动恒温器5之间的管道上。自动恒温器5与纯水出水口52之间连接有一取水电磁阀51。0029如图2所示。

20、,本实施例中的孵化器为立式分层结构,包括一不锈钢制的支撑架8,该支撑架8为一长180CM、宽80CM、高200CM的立体支架;孵化器的顶部设有分水组件,分水组件下方设有至少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81。分水组件包括分水盘7长180CM宽80CM高10CM、分水槽71宽16CM高10CM和与进水管6本实施例中管径为2CM相连通的分水管63本实施例中选用管径为1CM的软管,进水管6上设有球阀62,分水管63连通至分水槽71,分水槽71均匀布设在分水盘7的上方,分水槽71的截面呈U形,不锈钢材质,且分水槽71在分水盘7上方呈网格状布置。分水槽71的底部开设有渗水孔72,渗水孔72的孔径为5MM左右。根据分。

21、水槽71的长度,还可在每段分水槽71中间位置的槽底设置一个漏水孔。分水盘7上密布有与下方鱼卵孵化托架81相通的滴水孔73,分水盘7底部开设的滴水孔73以阵列式分布,滴水孔73的孔径为1MM,每列滴水孔73之间的距离为10CM左右,每列中滴水孔73的间距为1CM左右。本实施例的鱼卵孵化托架81由上自下共设置有四层,且每一层的鱼卵孵化托架81均为不锈钢制的格栅式开孔板结构每层孵化托架中,每列不锈钢制的格栅之间的间隙为2CM,增加了向下渗水的均匀度,鱼卵孵化托架81上表面放置有多个盛装鱼类粘性卵的培养皿82培养皿的直径为18CM,培养皿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孵化器的底部设有一收集孵化废水的汇水底盘。

22、9长200CM宽100CM高10CM,汇水底盘9设有排水口91,排水口91可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废水水箱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使孵化器废水循环利用。0030本实施例的鱼类粘性卵的孵化装置启动后,首先可将净水设备的自来水总进水口11连通至自来水管道,连通后的自来水先进入净水设备原水箱25,其中净水设备原水箱25设有原水箱浮球阀24和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通过原水箱浮球阀24控制自来水进水启停,通过原水箱连杆液位控制器26控制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和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启停,净水设备原水。

23、箱25的水通过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输送至纤维过滤器1,其中的聚丙烯纤维滤芯可以去除水中的泥沙、铁锈、悬浮物等,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过滤装置2,活性炭过滤装置2内设有的压缩活性炭滤芯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消毒剂、少量有机物质等;此后的出水先经过进水电磁阀31,再经过增压泵32,增压泵32用于给反渗透过滤装置3中的反渗透膜增压,增压泵32与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直接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表33,第一压力表33用于检测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入口压力;反渗透过滤装置3内装有反渗透过滤滤芯,其可去除水中胶体物质、离子物质、不反应的溶解气体、少量可反应的溶解气体、微生物、病毒、有机物质、残留消毒剂等,经过反渗透过滤装置。

24、3后的出水,其水质电导率低于10US/CM25;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浓缩液排出口接有第二压力表34,用于检测反渗透排出的浓缩液压力,第二压力表上34连接的浓缩液调节阀36用于控制反渗透运行压力,浓缩液调节阀36后接有的废水流量计37用于检测废水流量,浓缩液调节阀36与废水流量计37一起并联上浓缩液冲洗阀35,用于冲洗反渗透过滤滤芯;反渗透过滤装置3的纯水出水端说明书CN104067964A5/5页7接有纯水流量计38,用于检测纯水流量,纯水流量计38后接有逆止阀39和三通接头,三通一端接调节阀41用于切断蓄水压力桶的水,三通另外一端通往自动恒温器5,自动恒温器5后接有取水电磁阀51,取水电磁阀5。

25、1打开后,纯水通过自动恒温器5后温控至22,并通过纯水出水口52和输水管道输送到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孵化器的纯水进水口61与进水管6相连接,进水管6上设置的球阀62可用来调节进水水流的大小;进水管6连接两根分水管63,纯水从分水管63下方流至分水槽71,再从分水槽71底部的渗水孔72均匀地滴至分水盘7上;分水盘7上的水再通过滴水孔73流至培养皿82供鱼卵孵化;培养皿82中的孵化水则可从每一层鱼卵孵化托架81的格栅式空隙中往下渗流;从每一层鱼卵孵化托架81流出的孵化水最终将被收集到汇水底盘9中,汇水底盘9侧边设有排水口91,排水口91可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置于楼下的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

26、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进水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0031本实施例孵化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在进行粘性鱼卵受精前,先将净水设备开启,自来水先后经过净水设备原水箱浮球阀24、净水设备原水箱25、净水设备原水输送泵27、纤维过滤器1、活性炭过滤装置2和反渗透过滤装置3,去除了水中胶体物质、离子物质、不反应的溶解气体、少量可反应的溶解气体、微生物、病毒、有机物质和残留消毒剂等,获得电导率低于10US/CM25的纯水,并存储于密闭的蓄水装置4内;待亲鱼卵子成熟后,将粘性鱼卵干法受精并均匀地铺在多个盛水培养皿82中,卵子粘稳后将培养皿82中换注新。

27、水,并将其转移至支撑架8的鱼卵孵化托架81上;同时开启净水设备中的取水电磁阀51和孵化器进水管6上的球阀62,纯水经自动恒温器5温控至22后,依次通过进水管6、分水管63开始向分水盘7中的分水槽71注水,水流通过分水槽71底部的渗水孔72均匀流至分水盘7底部,分水盘7底部的纯水通过滴水孔73均匀地滴至放置在最上层的培养皿82中;当上层培养皿82中的水注满后会溢出,溢出的孵化水经过鱼卵孵化托架81上的空隙流至下一层培养皿82中,以此类推,每一层培养皿82不断有孵化水的注入,进而保证所有培养皿82中水的流动性,使得每个培养皿82中的鱼卵顺利孵化,孵化水由上往下最后汇集到底部的汇水底盘9,经由汇水底盘9上的排水口91将孵化废水导出孵化器到孵化器废水水箱22,通过孵化器废水水箱22的废水水箱浮球阀21控制孵化器废水的启停,然后通过孵化器废水输送泵23输送至净水设备原水箱25使孵化器废水循环利用。说明书CN104067964A1/2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67964A2/2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796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