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轮廓标.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0010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98839.X

申请日:

2009.11.17

公开号:

CN101768927A

公开日:

2010.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F 9/00公开日:201007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F 9/00申请日:20091117|||公开

IPC分类号:

E01F9/00; G09F19/12

主分类号:

E01F9/00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王俊骅; 张兰芳; 方守恩; 陈雨人; 陆斯文; 郭强

地址:

200092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吴林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插入式轮廓标,包括被附着设施、底座部分、反光部分,底座部分与被附着物固定连接,反光部分卡合在底座部分上。底座部分呈“ㄩ“形,结构上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设有插槽,第二侧板上设有钩状结构。反光部分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与底板部分叠合的一面缺省,结构上分为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反光面、以及另一肋板和另一侧壁,第一接触面为反光部分一端侧壁,其上的卡纹与插槽相卡合;第二接触面为反光部分中部一肋板,其上的小孔与钩状结构相卡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在简化轮廓标更换程序的同时,提高了防锈性能,进而降低了使用成本,大大提升了轮廓标的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插入式轮廓标,包括被附着设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部分、反光部分,底座部分与被附着设施固定连接,反光部分卡合在底座部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分呈“ㄩ“形,结构上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设有插槽,第二侧板上设有钩状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分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分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分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与底板部分叠合的一面缺省,由骨架和反光材料组成,反光材料粘贴在骨架的两侧壁上,骨架结构上分为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反光面、以及另一肋板和另一端壁,第一接触面为骨架一端端壁,其上与所述插槽对应位置设有突出的卡纹,卡纹与所述插槽相卡合;第二接触面为骨架中部一肋板,其上与所述钩状结构对应位置设有小孔,小孔与所述钩状结构相卡合;骨架的其他端壁与肋板均采用平板结构,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同设置在反光部分内部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整体采用PVC材料制作。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材料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轮廓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材料采用新型粘结剂固定在骨架所述反光面上。

说明书


插入式轮廓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涉及一种轮廓标的结构。

    背景技术

    轮廓标是以指示道路线形轮廓为主要目的,设置于道路边缘的设施,用在无照明路段的道路边缘,显示道路轮廓,引导行车方向,确保行车安全的交通安全设施,鉴于它的重要性,在道路系统中,轮廓标的设置服役情况就直接关系到夜间行车的安全性。现在我国的各种道路都已经广泛使用轮廓标,但轮廓标的性能却参差不齐。

    在我国,轮廓标作为视线诱导设施的一种,广泛使用的轮廓标主要包括柱式轮廓标,梯形轮廓标以及矩形轮廓标。根据其附着方式不同又分为柱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当路边无构造物时,轮廓标为柱体,独立设置于路边土路肩中。当路边有护栏、桥梁栏杆、侧墙等构造物时,轮廓标就附着于构造物的适当位置上。由于是连续设置,50米一根的柱式轮廓标又可作为百米桩使用。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使用轮廓标来引导夜间车辆,在使用轮廓标后,夜间行车危险性与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近年来,随着各项材料技术及机械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轮廓标的发展变化也非常大。对于柱式轮廓标而言,早期的主体基材为水泥预制件,成本便宜,但是有两大缺点:当车辆撞击时,对车辆有二次伤害;色泽不明显,反射器同水泥表面不易附着。后来的柱体用钢板制成,表面镀锌再刷漆,这种情况下反射器可以比较方便的连接到立柱表面上,但是仍有成本高,有较大二次伤害问题和易生锈3大缺点。

    对于附着式轮廓标来说,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老式的,用螺丝钉锚固在路侧混凝土防撞护栏上的普通常用轮廓标的缺点就慢慢显示了出来,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一点,就是在交通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由于轮廓标设置的室外露天性,一般的轮廓标在使用一年左右就老化得非常严重,反光部分反光量不足,与混凝土侧梁联结处失稳及轮廓标结构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设置在转弯和事故多发地段的轮廓标,由于车辆擦挂,撞击等情况,更是容易损坏。但是现在的轮廓标,由于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一般是依靠两颗螺丝钉固定在混凝土护栏上,不易取下。

    由于一般轮廓标所在位置均为事故高发区域,轮廓标极易被车辆擦划,并且由于大部分轮廓标均位于户外露天的地方,非常容易老旧,而老旧后反光部分反光不明显,不均匀,也容易造成行车危险,因此轮廓标需要定期更换。附着在其他各类侧墙上的轮廓标目前是用螺栓把轮廓标直接安装在侧墙上,破损后更换需清除旧的轮廓标后,重新在侧墙上打孔安装,施工很不方便,造成大量轮廓标破损后不能及时更换,影响行车安全。即使更换也必须全部拆除再安装一批新的轮廓标,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并且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轮廓标损坏后,负责轮廓标生产的公司却由于更换困难,投入人力物力过多而不愿更换,导致要么轮廓标在损坏后超期服役,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潜在威胁;要么道路管理方出资将路上轮廓标全部卸下,再更换上一批全新的轮廓标,造成了相当的浪费。如何在保证轮廓标使用性能的条件下降低因更换轮廓标而造成的财政支出,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轮廓标的使用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式轮廓标,可以实现对轮廓标进行方便的更换,保证轮廓标的使用性能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入式轮廓标,包括被附着设施,底座部分、反光部分,底座部分与被附着设施固定连接,反光部分卡合在底座部分上。

    所述底座部分呈“ㄩ“形,结构上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设有插槽,第二侧板上设有钩状结构。

    所述底座部分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孔。

    所述底座部分整体采用不锈钢材料。

    所述反光部分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与底板部分叠合的一面缺省,由骨架和反光材料组成,反光材料粘贴在骨架的两侧壁上,骨架结构上分为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反光面、以及另一肋板和另一端壁,第一接触面为骨架一端端壁,其上与所述插槽对应位置设有突出的卡纹,卡纹与所述插槽相卡合;第二接触面为骨架中部一肋板,其上与所述钩状结构对应位置设有小孔,小孔与所述钩状结构相卡合;骨架的其他端壁与肋板均采用平板结构,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同设置在反光部分内部空间。

    所述骨架整体采用PVC材料制作。

    所述反光材料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

    所述反光材料采用新型粘结剂固定在骨架所述反光面上。

    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本发明的基本理念是:将轮廓标由一个整体拆分为两部分:底座部分和反光部分。底座部分和现行普通轮廓标类似,由两颗螺丝钉固定在路侧护栏上,但与普通轮廓标又稍有区别,因为底座上有一个供反光部分固定在其上的插槽,而反光部分上有相应的卡纹,能直接插入底座上。本发明设计理念的优点是:在轮廓标损坏或反光部分由于沙尘影响而导致反光能力不足时,可以不用将螺丝拔出而整体更换轮廓标,只需要将损坏或老化的反光部分拔出底座,再换上新的轮廓标反光部分即可,更换过程方便快捷,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由于更换的简易,降低了轮廓标提供厂家的更换抵触情绪,道路管理方还可以与轮廓标提供厂家签订协议,定期更换反光部分,能极大程度的降低道路维护支出,并保证道路系统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基于上述中提到的设计理念,参照我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及其他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实现了以下技术效果:

    1.关于插入式轮廓标底座与反光部分连接处的防锈:

    插入式轮廓标具有普通轮廓标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和易更换性,但考虑到轮廓标一般安装在户外,且有许多安装在气候恶劣地区,如何保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顺利,便捷地更换掉已经损坏的轮廓标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轮廓标的底座部分,同时在底座部分涂上防锈涂层,这样保证了轮廓标在一段时间的使用期过后,还是能够顺利,快捷的更换轮廓标反光部分而不致因接触部位生锈而难以拔出。

    2.本发明与旧式轮廓标性能进行对比:

    1)新旧轮廓标的适用性对比

    旧式轮廓标现今已广泛使用在我国各主要公路,适用性良好,但在某些地区,例如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以及人烟罕至地区,轮廓标安全使用寿命短,需定时更换。对于普通轮廓标而言,由于拆装繁琐,定期养护十分繁琐,将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道路管理方或轮廓标养护方放弃养护,最终导致轮廓标的彻底无用。而且在这些地区,由于路线长,轮廓标数量大,全部更换这些轮廓标将造成数额巨大的财政支出,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而新式轮廓标由于分为了两个结构,而且接触处采用了密合性相当良好的防锈材料,抗老化能力比旧式轮廓标强。即使因为老化需要更换,由于它的结构是分开的,只需要拔出老化的反光部分,再将新的反光部分插入底座上即可。而底座部分由于被反光部分包裹,抗老化能力强,因此不需更换,这在更换简易性,耐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强于旧式轮廓标。

    2)新旧轮廓标的选材对比

    旧式轮廓标一般由普通的工程用塑料制造,在两侧面贴上反光片。由于固定螺丝钉外露,极易造成螺丝钉生锈而导致其体积膨胀,在需要更换或拆卸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新式轮廓标底座选材采用整体不锈钢材料,结构刚性好,强度高。反光部分采用反光膜,反光部分与底座连接部分选用不锈钢材料。由于固定螺丝只固定底座部分,外部有反光部分包裹,实际并不外露,因此防锈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即使某天底座也需要更换,拆卸也比旧式轮廓标方便。

    3)新旧轮廓标造价对比

    现在市场上一般的轮廓标价格为5到10元一个。

    根据目前已作出的成品,新式轮廓标底座估计价格在3元,轮廓标整体估计价格10元左右,但是对比新旧轮廓标的使用寿命,且旧式轮廓标需要整体更换,而新式轮廓标只需要部分更换,因此在经济性方面新式轮廓标更占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底座部分的正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方向看到底座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1中B方向看到底座的侧视图。

    图4为将图1所示实施例底座部分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反光部分的侧视图。

    图6为图5所示C位置示图的放大视图。

    图7为反光部分的中空部分朝上时的视图。

    图8为沿图7中D方向看到的反光部分截面视图。

    图9为沿图7中E-E方向看到的反光部分截面视图。

    图10为沿图7中F-F方向看到的反光部分截面视图。

    图11为沿图7中G-G方向看到的反光部分截面视图。

    图12为沿图7中H方向看到的反光部分截面视图。

    图13为图1所示实施例反光部分与底座部分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插入式轮廓标底座部分和反光部分示意图,本发明主要由底座部分和反光部分两部分组成。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底座部分的示意图,底座部分为“ㄩ“形状,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和底板3,第一侧板1上设有插槽4,第二侧板2上设有钩状结构5;底板3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孔6,可用螺钉将底板固定在路侧护栏上。

    如图5-12所示,为本发明反光部分的示意图,反光部分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与底板部分叠合的一面缺省,由骨架和反光材料组成,反光材料粘贴在骨架的两侧壁上,骨架包括第一接触面9,第二接触面10,反光面11,以及另一肋板和另一端壁。第一接触面9为骨架一端端壁,与底座部分插槽4相邻,其上对应位置设有突出的卡纹7,插槽4可以与卡纹7相卡合;第二接触面10为骨架中部一肋板,与底座部分钩状结构5相邻,其上对应位置设有小孔8,钩状结构5可以与小孔8相卡合,进而实现底座和反光部分的固定;骨架的其他端壁与肋板均采用平板结构,与第一接触面9和第二接触面10同设置在反光部分内部空间。

    底座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其外部涂有防锈层。壁厚为1.5mm,底座底板长160mm,宽18mm,两定位孔中心间距100mm,直径8mm;第一侧板1侧板长20mm,宽14mm,插槽长10mm,宽7mm;第二侧板2形状上呈“凸”形,上侧板部分长5mm,宽6mm,下侧板部分宽14mm。

    反光部分的骨架整体采用PVC材料制作,两反光面11上采用新型粘结剂粘贴有亚克力材料制作的反光膜。骨架长度为185mm,截面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为11mm,下底长度为40mm,两腰处的截面厚度为3mm。。

    将底座安装在道路旁固定物的固定螺钉,由于使用时外部有反光部分包裹,并不外露,因此其防锈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即使底座需要更换时,拆卸也比旧式轮廓标方便。

    另外,由于采用新型粘结剂固定反光膜,提升了轮廓标的反光性能,同时,因材料老化造成的色泽不明显问题有明显改进,使轮廓标的使用持久性增强。

    进一步,进行初始安装时,先用螺钉将底座按插槽4在上、钩状结构5在下的方位固定在所需位置,然后将底座上钩状结构插入反光部分小孔,随后使卡纹与插槽相卡合,使钩状结构钩在小孔上,即可将反光部分插入底座上;若反光部分老化需要更换,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是分开的,只需更换反光部分,即只需将老化的反光部分拔出,再将新的反光部分插入底座上即可,底座部分可反复使用,使更换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于本发明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插入式轮廓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插入式轮廓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插入式轮廓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插入式轮廓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入式轮廓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插入式轮廓标,包括被附着设施、底座部分、反光部分,底座部分与被附着物固定连接,反光部分卡合在底座部分上。底座部分呈“形,结构上分为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设有插槽,第二侧板上设有钩状结构。反光部分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体,与底板部分叠合的一面缺省,结构上分为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反光面、以及另一肋板和另一侧壁,第一接触面为反光部分一端侧壁,其上的卡纹与插槽相卡合;第二接触面为反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