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9838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78948.7

申请日:

2011.11.11

公开号:

CN103104224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43/20申请公布日:20130515|||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0

主分类号:

E21B43/20

申请人:

刘旭

发明人:

刘旭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该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本发明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说明书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注水是油田开发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它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确保油田高产、稳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注水本身也是一个能耗大户,注水系统的耗电量是巨大的,约占我国油田生产用电的33%~56%。而且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上升注水能耗还将急剧上升。因此,注水系统的节能降耗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统计,我国注水泵运行效率平均为75.2%,国内先进值为79.9%(大庆),国外为80%~85%。国内注水用电单耗平均为6.94kW·h/t,先进值为6.15kW·h/t,国外为5.6~6.0kW·h/t。全国平均注水系统效率为47.8%。由此可见,提高注水系统效率,节能降耗,有着重大意义。
注水系统效率是一项反映油田注水系统地面工程综合性经济技术的指标,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原油生产成本的高低。随着油田开发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各油田在注水系统上已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油田各种类型油藏、不同注水压力、不同水质特点的满足油田注水开发需要的地面工艺技术,为油田的稳产、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大部分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该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
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
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
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
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
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
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来自水源的水通过流量计以后,进入水罐,然后通过注水泵增压以后,进入配水间的配水管,进而通过实际需求调节注水管网,最终进入到注水井内,且在配水间内设置有配水回路,从而对水流量可实现调节。
综上,本发明便于调整注水管网,配水间可与油气计量站合一,便于管理。这种流程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大的大面积注水开发的区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04224A43申请公布日20130515CN103104224ACN103104224A21申请号201110378948722申请日20111111E21B43/2020060171申请人刘旭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72发明人刘旭54发明名称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该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本发明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51INTCL权利。

2、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04224ACN103104224A1/1页21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权。

3、利要求书CN103104224A1/2页3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背景技术0002注水是油田开发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它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确保油田高产、稳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注水本身也是一个能耗大户,注水系统的耗电量是巨大的,约占我国油田生产用电的3356。而且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上升注水能耗还将急剧上升。因此,注水系统的节能降耗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统计,我国注水泵运行效率平均为752,国内先进值为799大庆,国外为8085。国内注水用电单耗平均为694KWH/T,先进值为615KWH。

4、/T,国外为5660KWH/T。全国平均注水系统效率为478。由此可见,提高注水系统效率,节能降耗,有着重大意义。0003注水系统效率是一项反映油田注水系统地面工程综合性经济技术的指标,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原油生产成本的高低。随着油田开发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各油田在注水系统上已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油田各种类型油藏、不同注水压力、不同水质特点的满足油田注水开发需要的地面工艺技术,为油田的稳产、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大部分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该应用于油田。

5、开采的配水系统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0006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0007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0008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000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层测试方便,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较大的行列注水开发区块。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

6、施方式不仅限于说明书CN103104224A2/2页4此。0012实施例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应用于油田开采的配水系统,主要由注水站、配水间、以及一个注水井构成,所述注水站与水源相连,配水间与注水站相连,注水井与配水间相连。0014所述配水间通过一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0015所述配水间设置有配水回路。0016所述配水回路上设置有流量计。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来自水源的水通过流量计以后,进入水罐,然后通过注水泵增压以后,进入配水间的配水管,进而通过实际需求调节注水管网,最终进入到注水井内,且在配水间内设置有配水回路,从而对水流量可实现调节。0018综上,本发明便于调整注水管网,配水间可与油气计量站合一,便于管理。这种流程适用于油田面积大,注水井多,注水量大的大面积注水开发的区块。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10422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0422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