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地板系统及电热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热地板系统及电热地板.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01145A43申请公布日20130130CN102901145ACN102901145A21申请号201110217246022申请日20110729F24D13/02200601E04F15/0220060171申请人葛林地址213000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广成路22幢乙单元401室72发明人葛林葛鑫琰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代理人翁坚刚54发明名称电热地板系统及电热地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系统,其要点在于包括电热地板、安装座、插接阻挡件和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线路和龙骨线路。在安装本发明的电热地板系统时,先将各个。
2、安装座由其长度方向沿前后向平行设置铺设在地面上,再将处理好的各相应的龙骨线路放入相应的安装座的插座槽部中,将各龙骨线路的第一龙骨插座与相应的供电线路的供电插头进行防水插接配合且电连接;最后通过插接阻挡件将各电热地板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安装座上,且电热地板通过其插头组件与相应的龙骨线路的龙骨插座相互防水插接配合且电连接,最终各电热地板则以并联的方式工作,当电源接通时,所有电热地板一起发热用来取暖,即便是某一块损坏,也不会影响其他的电热地板工作。51INTCL权利要求书9页说明书20页附图2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9页说明书20页附图20页1/9页21一种电热地板。
3、,包括底板(11)和上板(12),上板(12)由其下端面粘结固定在底板(11)的上端面上而构成地板主体(10);地板主体(10)在前后两侧设有使用时用于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前侧连接部和后侧连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热片(13)和插头组件(14);地板主体(10)在左右两侧各设有1个使用时间接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扣接槽部;2个扣接槽部的结构形状相对应,且均沿地板的短边方向贯穿地板主体(10);2个扣接槽部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扣接槽部和右侧扣接槽部;地板主体(10)还在左右两端各设有1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2个安装槽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安装槽和右侧安装槽;底板(1。
4、1)为基本呈长方体形的板体,底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部凹槽(111),上部凹槽(111)沿地板的长边方向贯穿底板(11),且上部凹槽(111)的左部与左侧安装槽相接通,上部凹槽(111)的右部与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电热片(13)是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电极的防水式薄片状电热器件;电热片(13)设置在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中;插头组件(14)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而分为左插头组件(141)和右插头组件(142);每个插头组件(14)均包括插头座(141)、导电铜片(142)和铜插针(143);插头座(141)为注塑一体件,包括插孔部(1411)和连接在插孔部(1411。
5、)上的引出部(1412),引出部(1412)的端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1413);铜插针(143)与导电铜片(142)电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插头座(141)注塑时与该插头座(141)形成一体式构件;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从插头座(141)中伸出而位于引出部(1412)的连接孔(1413)中;铜插针(143)铅垂设置,且铜插针(143)的尾部被密封在插孔部(1411)中,铜插针(143)的头部位于插孔部(1411)的内腔中;每个插头组件(14)设置在地板主体(10)的相应一个安装槽中,且由各自的插头座(141)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地板主体(10)上;电热片(。
6、13)的左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左部的与地板主体(10)的左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左插头组件(141)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的上方,将左插头组件(141)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左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右部的与地板主体(10)的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右插头组件(142)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
7、)的上方,将右插头组件(142)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2)包括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的主体部(121),位于主体部(121)前侧的插接榫部(123)、位于主体部(121)后侧的插接槽部(124)和位于主体部(121)左右两侧的扣接槽部(122);所述扣接槽部(122)分为左侧扣接槽部(1221)和右侧扣接槽部(1222);上板(12)的插接榫部(123)即为地板主体(10)的前侧连接部,上板(12)的插接。
8、槽部(124)即为地板主体(10)的后侧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2/9页3连接部,上板(12)的左侧扣接槽部(1221)即为地板主体(10)的左侧扣接槽部,上板(12)的右侧扣接槽部(1222)即为地板主体(10)的右侧扣接槽部;上板(12)的左右2个扣接槽部(122)包括均沿上部主体(12)的前后方向伸展的且长度相同的内侧限位部(1221)、下支撑部(1222)和上侧阻挡部(1223);各扣接槽部(122)均由各自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主体部(121)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左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从而。
9、使得左侧扣接槽部(1221)从左方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下支撑部(1222)从左侧连接在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左侧部的下部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上侧阻挡部(1223)从左侧连接在内侧限位部(1221)的左侧部的上部上,且该上侧阻挡部(1223)的下侧右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沿前后方向贯穿上板(12)的凹槽,从而在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上侧阻挡部(1223)、内侧限位部(1221)和下支撑部(1222)之间形成开口向左的左锁扣槽(125);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右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从而使得右侧扣。
10、接槽部(1222)从右方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下支撑部(1222)从右侧连接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右侧部的下部上;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上侧阻挡部(1223)从右侧连接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右侧部的上部上,且该上侧阻挡部(1223)的下侧左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沿前后方向贯穿上板(12)的凹槽,从而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上侧阻挡部(1223)、内侧限位部(1221)和下支撑部(1222)之间形成开口向右的右锁扣槽(1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
11、包括沿地板长度方向贯通底板的分前后设置的2条纵向槽;分别是前纵向槽(1111)和后纵向槽(1112),且前纵向槽(1111)和后纵向槽(1112)的大小相同;上部凹槽(112)的深度为03至11毫米;所述电热片(13)为长方形的薄片状电热器件,且电热片(13)的数量与上部凹槽(112)的纵向槽的数量相同;电热片(13)的厚度为02至10毫米;各电热片(13)下侧粘结固定在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相应的纵向槽的上端面上;各电热片(13)均包括1条方带状导电发热层(131)、2片长条形铜皮(132)、起绝缘隔离和保护作用的含有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外层(133)和2个焊点(134);导电发热。
12、层的宽度为电热地板(1)的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纵向槽的槽宽的1/2至3/4;2片铜皮(132)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左侧铜皮和右侧铜皮;2片铜皮(132)分别从下方压贴在导电发热层的左端和右端之上而构成左电极和右电极,环氧树脂外层(133)整体覆盖在导电发热层(131)及铜皮(132)周围,且设有露出铜皮(132)的一段的缺口;2个焊点(134)分别密封设置在相应的露出的铜皮上;上板(12)从上方通过聚氨酯热熔胶与底板(11)上侧粘结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2)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2个圆柱形盲孔形式的插头孔(127);。
13、所述底板(11)的与上述插头孔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上下贯通的2个长条状通孔,该2个长条状通孔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3/9页4同而分为左侧插接孔(112)和右侧插接孔(113);底板(11)的左侧插接孔(112)与位于上方的上板(12)的左侧插头孔(127)共同形成地板主体(10)的左侧安装槽,且底板(11)的左侧插接孔(112)的位于上板(12)的左侧插头孔(127)下方的部位的形状与左侧插头孔(127)相对应;底板(11)的右侧插接孔(113)与位于上方的上板(12)的右侧插头孔(127)共同形成地板主体(10)的右侧安装槽,且底板(11)的右侧插接孔(113。
14、)的位于上板(12)的右侧插头孔(127)下方的部位的形状与右侧插头孔(127)相对应;各插头组件(14)的插头座(141)的引出部(1412)有2个,分别从插头座(141)的前后两侧连接在插孔部(1411)上;插头座(141)的插孔部(1411)与上板(12)的相应一个插头孔(127)相对应,且粘结固定在该插头孔(127)中,引出部(1412)与底板(11)的相应一个插接孔相对应;插孔部(1411)为开口向下的外形呈圆柱形的壳体,插孔部(1411)的内壁下部设有截面呈弓形的圆环状插头卡接槽(1414);插孔部(1411)的内部上侧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一密封圈槽(1415);各插头组件(14)的。
15、导电铜片(142)为主体呈U形的具有两翼的一体件;铜插针(143)的上端与导电铜片(142)的上部中央铆接固定电连接而构成电连接组件;导电铜片(142)的主体部被包覆在插头座(141)的插孔部(1411)的塑料材质中,导电铜片(142)的2个端头从插头座(141)中伸出而位于相应一个引出部(1412)的连接孔(1413)中;各相应的电热片(13)的电极通过焊点(134)分别与位于底板(11)的插接孔中的插头组件(14)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焊接固定电连接。5一种电热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热地板(1)、安装座(2)、插接阻挡件(31)和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线路(600)和龙骨线路(。
16、400);电热地板(1)的数量满足铺设面积的要求,各电热地板(1)包括底板(11)、上板(12)、电热片(13)和插头组件(14);上板(12)由其下端面粘结固定在底板(11)的上端面上而构成地板主体(10);地板主体(10)在前后两侧设有使用时用于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前侧连接部和后侧连接部;地板主体(10)在左右两侧各设有1个使用时间接与相邻电热地板相互连接的扣接槽部;2个扣接槽部的结构形状相对应,且均沿地板的短边方向贯穿地板主体(10);2个扣接槽部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扣接槽部和右侧扣接槽部;地板主体(10)还在左右两端各设有1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2个安装槽按照所处的左右。
17、位置的不同,分为左侧安装槽和右侧安装槽;底板(11)为基本呈长方体形的板体,底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上部凹槽(111),上部凹槽(111)沿地板的长边方向贯穿底板(11),且上部凹槽(111)的左部与左侧安装槽相接通,上部凹槽(111)的右部与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电热片(13)是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电极的防水式薄片状电热器件;电热片(13)设置在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中;插头组件(14)有2个,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而分为左插头组件(141)和右插头组件(142);每个插头组件(14)均包括插头座(141)、导电铜片(142)和铜插针(143);插头座(141)为注塑一体件。
18、,包括插孔部(1411)和连接在插孔部(1411)上的引出部(1412),引出部(1412)的端头部位设有上下贯通的连接孔(1413);铜插针(143)与导电铜片(142)电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电连接组件,该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插头座(141)注塑时与该插头座(141)形成一体式构件;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从插头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4/9页5座(141)中伸出而位于引出部(1412)的连接孔(1413)中;铜插针(143)铅垂设置,且铜插针(143)的尾部被密封在插孔部(1411)中,铜插针(143)的头部位于插孔部(1411)的内腔中;每个插头组件(14)设置在地板主体(10)的。
19、相应一个安装槽中,且由各自的插头座(141)通过粘结剂粘结固定在地板主体(10)上;电热片(13)的左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左部的与地板主体(10)的左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左插头组件(141)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的上方,将左插头组件(141)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左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设有朝向下方的露出部位,该露出部位位于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右部的与地板主体(。
20、10)的右侧安装槽相接通的部位,且该暴露部位位于右插头组件(142)的基座的连接孔(1413)的上方,将右插头组件(142)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与电热片(13)的右侧电极电连接固定在一起,并在所述电连接处覆盖防水密封胶,从而使得该电连接处的所有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位均处于封闭防水状态;安装座(2)的条数由电热地板(1)的数量和安装座(2)自身的长度所确定,且每条安装座(2)是单个的安装座(2),或者是由数个安装座(2)前后相接构成;每个安装座(2)均为长条状的挤塑件经后加工得到的塑料一体件,安装座(2)包括2个插座槽部和1个燕尾槽部(22),2个插座槽部按所处的左右位置不同而分为左插座槽部(。
21、21)和右插座槽部(23),并且左插座槽部(21)、燕尾槽部(22)和右插座槽部(23)按照从左至右的次序依次设置;左插座槽部(22)设有前后向的开口向上的左插座槽(211),燕尾槽部(22)设有前后向的开口向上的位于上部的燕尾槽段(221)和位于下部的截面呈矩形的安装槽段(222),右插座槽部(24)设有前后向的开口向上的右插座槽(231);插接阻挡件(31)的数量与电热地板(1)的数量相对应,各插接阻挡件(31)均包括位于上部的阻挡部(311)和位于下部的插接部(312),且下部的插接部(312)的左右外侧形状与安装座(2)的燕尾槽部(22)的燕尾槽段(221)的形状相对应,上部的阻挡部(。
22、311)的上部的左右外侧形状与相应的电热地板(1)的锁扣槽的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将插接阻挡件(31)的插接部(312)插入安装座(2)的燕尾槽部(22)中,形成相互在上下方向上的卡接结构;供电线路(600)有1条,供电线路(600)包括多个形状结构相同的供电插头(6)和2根电线;2根电线分为第一电线(71)和第二电线(72);每个供电插头(6)均包括座体(61)和供电插钉(62);座体(61)为注塑一体件,供电插钉(62)固定在座体(61)中;第一电线(71)依次与各个呈单数设置的供电插头(6)的供电插钉(62)电连接在一起,第二电线(72)依次与各个呈双数设置的供电插头(6)的供电插钉(62。
23、)电连接在一起;第一电线(71)在使用时作为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中的一个电极进行电连接的线路,并且座体(61)与相应的第一电线(71)的伸出部位的外表之间密闭固定连接;第二电线(72)在使用时作为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中的另一个电极进行电连接的线路,并且座体(61)与相应的第二电线(72)的伸出部位的外表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线(71)和第二电线(72)均为在铜丝绞合线外包覆塑料皮而构成的电线;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5/9页6龙骨线路(400)的数量与供电线路(600)的供电插头(6)的数量相同;每条龙骨线路(400)均包括多个形状结构相同的龙骨插座(4)和一根电线(5);每个龙骨。
24、插座(4)均包括插座座体(41)和铜套(42);插座座体(41)是注塑一体件,铜套(42)固定在插座座体(41)中,与电线(5)电连接,并且插座座体(41)与电线(5)的伸出部位的外表之间密闭固定连接;所述电线(5)为在铜芯线外包覆塑料皮而构成的电线;各龙骨线路(400)的位于前端的第一龙骨插座(41)的铜套(42)的内径与供电线路(600)的供电插头(6)的供电插钉(62)的外径相对应,各龙骨线路(400)的其余龙骨插座(4)的铜套(42)的内径与电热地板(1)的插头组件(14)的铜插针(143)的外径相对应;使用时,各龙骨线路(400)位于将供电线路(600)的各供电插头(6)插在各龙骨线。
25、路(400)的相应的龙骨插座(4)上,形成相互密封连接固定,且各供电插头(6)的供电插钉(62)插入各相应的龙骨插座(4)的铜套(42)中,形成过盈配合且电连接;将各电热地板(1)的插头组件(14)插在各龙骨线路(400)的相应的龙骨插座(4)上,形成相互密封连接固定,且各插头组件(14)的铜插针(143)插入各相应的龙骨插座(4)的铜套(42)中,形成过盈配合且电连接;在安装电热地板系统的过程中,各条安装座(2)由其长度方向沿前后向铺设固定在地面上,各条安装座(2)相互间平行设置;在固定各个安装座(2)前,在各条安装座(2)的左插座槽部(21)和右插座槽部(23)中各穿入一条龙骨线路(400。
26、);各条龙骨线路(400)的位于前端的第一龙骨插座(41)位于各相应安装座(2)的前端上,且在左右方向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龙骨插座(4);并在安装座(2)中设置相应数量的插接阻挡件(31);将电热地板(1)以与安装座(2)相垂直的方式设置在安装座(2)上,也即电热地板(1)按其长度方向沿左右向放置,并且设置在装有龙骨线路(400)的从左至右依次相邻而称为左侧安装座、中间安装座和右侧安装座的3条安装座(2)上;从上向下将所述电热地板(1)的左侧插头组件(14)插入位于左侧的安装座(2)的右插座槽部(23)中的相应的龙骨线路(400)的相应的龙骨插座(4)上,将所述电热地板(1)的右侧插头组件(14。
27、)插入位于右侧的安装座(2)的左插座槽部(21)中的相应的龙骨线路(400)的相应的龙骨插座(4)上;所述电热地板(1)的中部则坐落在位于中间安装座(2)上;再分别按照同样的方法安装位于所述电热地板(1)右侧的右侧电热地板和位于所述的电热地板(1)左侧的左侧电热地板;当安装好右侧电热地板和左侧电热地板后,所述电热地板(1)的右端部位与右侧电热地板的左端部位之间形成与插接阻挡件(31)的上部外轮廓形状相对应形状的右卡槽,所述电热地板(1)的左端部位与左侧电热地板的右端部位之间形成与插接阻挡件(31)的上部外轮廓形状相对应形状的左卡槽;然后将已经位于右侧安装座(2)的燕尾槽(231)中的位于最前端。
28、的一个右侧的插接阻挡件(31)沿燕尾槽(231)从后向前移动到上述右卡槽中,将已经位于左侧安装座(2)的燕尾槽段(221)中的位于最前端的一个左侧的插接阻挡件(31)沿燕尾槽段(221)从后向前移动到上述左卡槽中,从而所述电热地板(1)的右端部位被相应的插接阻挡件(31)锁定在右侧安装座上,并且形成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固定连接;所述电热地板(1)的左端部位被相应的插接阻挡件(31)锁定在左侧安装座上,并且形成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固定连接;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完成在左右方向上的同一排上的各个电热地板的安装;再按照上述方法完成各排的电热地板(1)的安装,前后相邻的2排电热地板(1)之。
29、间,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6/9页7各电热地板(1)还与相邻的电热地板(1)通过位于主体部(121)前侧的插接榫部(123)和位于主体部(121)后侧的插接槽部(124)相互插接连接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包括左侧板(21)、左连接板(22)、第一中侧板(23)、中间连接板(24)、第二中侧板(25)、右连接板板(2)6和右侧板(27);安装座(2)的左侧板(21)、第一中侧板(23)、第二中侧板(25)和右侧板(27)均沿前后向铅垂设置,且在长度上相等;安装座(2)的左连接板(22)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从右方连接在左侧板(21)的右侧中。
30、部上,左连接板(22)还从左方连接在第一中侧板(23)的左侧中部上;安装座(2)的中间连接板(24)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从右方连接在第一中侧板(23)的右侧中部靠下的部位上,中间连接板(24)还从左方连接在第二中侧板(25)的左侧中部靠下的部位上;中间连接板(24)开有沿前后向分布的圆心位于中间连接板(24)中部上的多个用于固定安装座(2)的上下贯通中间连接板(24)的固定孔(241);安装座(2)的右连接板(26)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从右方连接在第二中侧板(25)的右侧中部上,右连接板(26)还从左方连接在右侧板(27)的左侧中部上,且在水平高度上与左连接板(22)的水平高度相等;上述结构使。
31、得左侧板(21)的上部、左连接板板(22)和第一中侧板(23)在相互之间共同形成了安装座(2)的左插座槽部(21)以及相应的左插座槽(211),使得第一中侧板(23)、中间连接板(24)和第二中侧板(25)在相互之间共同形成了安装座(2)的插接部的燕尾槽部(22)以及相应的燕尾槽段(221)和安装槽段(222),使得右侧板(27)的上部、右连接板(26)和第二中侧板(25)在相互之间共同形成安装座(2)的右插座槽部23以及相应的右插座槽(231);第一中侧板(23)的上部为燕尾槽左部,第一中侧板(23)的上部的右侧设有燕尾槽左槽,该燕尾槽左槽由前后向的向右上方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231)和位于。
32、第一斜面(231)下方的前后向的朝向上方的第一支撑面(232)组成,第一斜面(231)与第一支撑面(232)之间由内凹的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斜面(231)与水平面的夹角1为20度至70度;第二中侧板(25)的上部为为燕尾槽右部,第二中侧板(25)的上部的左侧设有燕尾槽右槽,该燕尾槽右槽由前后向的向左上方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251)和位于第二斜面(251下方的前后向的朝向上方的第二支撑面(252)组成,第二斜面(251)于第二支撑面(252)之间由内凹的圆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二斜面(251)与水平面的夹角2为20度至70度,燕尾槽左槽和燕尾槽右槽属于燕尾槽段(2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
33、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2)包括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形的主体部(121),位于主体部(121)前侧的插接榫部(123)、位于主体部(121)后侧的插接槽部(124)和位于主体部(121)左右两侧的扣接槽部(122);所述扣接槽部(122)分为左侧扣接槽部(1221)和右侧扣接槽部(1222);上板(12)的插接榫部(123)即为地板主体(10)的前侧连接部,上板(12)的插接槽部(124)即为地板主体(10)的后侧连接部,上板(12)的左侧扣接槽部(1221)即为地板主体(10)的左侧扣接槽部,上板(12)的右侧扣接槽部(1222)即为地板主体(10)的右侧扣接槽部;上板(12)的左右2个。
34、扣接槽部(122)包括均沿上部主体(12)的前后方向伸展的且长度相同的内侧限位部(1221)、下支撑部(1222)和上侧阻挡部(1223);各扣接槽部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7/9页8(122)均由各自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主体部(121)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左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从而使得左侧扣接槽部(1221)从左方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下支撑部(1222)从左侧连接在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左侧部的下部上;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上侧阻挡。
35、部(1223)从左侧连接在内侧限位部(1221)的左侧部的上部上,且该上侧阻挡部(1223)的下侧右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沿前后方向贯穿上板(12)的凹槽,从而在左侧扣接槽部(1221)的上侧阻挡部(1223)、内侧限位部(1221)和下支撑部(1222)之间形成开口向左的左锁扣槽(125);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从右侧连接在主体部(121)上,从而使得右侧扣接槽部(1222)从右方连接在主体部(121)上;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下支撑部(1222)从右侧连接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右侧部的下部上;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上侧阻挡部(122。
36、3)从右侧连接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内侧限位部(1221)的右侧部的上部上,且该上侧阻挡部(1223)的下侧左部设有开口向下的沿前后方向贯穿上板(12)的凹槽,从而在右侧扣接槽部(1222)的上侧阻挡部(1223)、内侧限位部(1221)和下支撑部(1222)之间形成开口向右的右锁扣槽(12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包括沿地板长度方向贯通底板的分前后设置的2条纵向槽;分别是前纵向槽(1111)和后纵向槽(1112),且前纵向槽(1111)和后纵向槽(1112)的大小相同;上部凹槽(112)的深度为03至11毫米;所述电热片(1。
37、3)为长方形的薄片状电热器件,且电热片(13)的数量与上部凹槽(112)的纵向槽的数量相同;电热片(13)的厚度为02至10毫米;各电热片(13)下侧粘结固定在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相应的纵向槽的上端面上;各电热片(13)均包括1条方带状导电发热层(131)、2片长条形铜皮(132)、起绝缘隔离和保护作用的含有玻璃纤维的环氧树脂外层(133)和2个焊点(134);导电发热层的宽度为电热地板(1)的底板(11)的上部凹槽(111)的纵向槽的槽宽的1/2至3/4;2片铜皮(132)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左侧铜皮和右侧铜皮;2片铜皮(132)分别从下方压贴在导电发热层的左端和右端。
38、之上而构成左电极和右电极,环氧树脂外层(133)整体覆盖在导电发热层(131)及铜皮(132)周围,且设有露出铜皮(132)的一段的缺口;2个焊点(134)分别密封设置在相应的露出的铜皮上;上板(12)从上方通过聚氨酯热熔胶与底板(11)上侧粘结固定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2)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下的2个圆柱形盲孔形式的插头孔(127);所述底板(11)的与上述插头孔的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上下贯通的2个长条状通孔,该2个长条状通孔按照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而分为左侧插接孔(112)和右侧插接孔(113);底板(11)的左侧插接孔(112)与位于上方的。
39、上板(12)的左侧插头孔(127)共同形成地板主体(10)的左侧安装槽,且底板(11)的左侧插接孔(112)的位于上板(12)的左侧插头孔(127)下方的部位的形状与左侧插头孔(127)相对应;底板(11)的右侧插接孔(113)与位于上方的上板(12)的右侧插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8/9页9头孔(127)共同形成地板主体(10)的右侧安装槽,且底板(11)的右侧插接孔(113)的位于上板(12)的右侧插头孔(127)下方的部位的形状与右侧插头孔(127)相对应;各插头组件(14)的插头座(141)的引出部(1412)有2个,分别从插头座(141)的前后两侧连接在插孔部(1411)上。
40、;插头座(141)的插孔部(1411)与上板(12)的相应一个插头孔(127)相对应,且粘结固定在该插头孔(127)中,引出部(1412)与底板(11)的相应一个插接孔相对应;插孔部(1411)为开口向下的外形呈圆柱形的壳体,插孔部(1411)的内壁下部设有截面呈弓形的圆环状插头卡接槽(1414);插孔部(1411)的内部上侧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一密封圈槽(1415);各插头组件(14)的导电铜片(142)为主体呈U形的具有两翼的一体件;铜插针(143)的上端与导电铜片(142)的上部中央铆接固定电连接而构成电连接组件;导电铜片(142)的主体部被包覆在插头座(141)的插孔部(1411)的塑料。
41、材质中,导电铜片(142)的2个端头从插头座(141)中伸出而位于相应一个引出部(1412)的连接孔(1413)中;各相应的电热片(13)的电极通过焊点(134)分别与位于底板(11)的插接孔中的插头组件(14)的导电铜片(142)的端头焊接固定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热地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座体(41)包括主体部(411)、连接部(412)和注塑连接部(413);主体部(411)的形状为工字形,连接部(412)是使用时能与相应的电热地板(1)的插头组件(14)相互插接配合的部位,连接部(412)设有与电热地板(1)的插头组件(14)的插头卡接槽(1413)相应的作为插头卡接部。
42、(4121)的环形凸出部位,连接部(412)还具有位于插头卡接部(4121)的上方的能设置第二密封圈的第二密封圈槽(4122);将多个相同的铜套(42)焊接固定且电连接在电线(5)的被剥去相应一小段塑料皮的裸铜线上而构成相应的电连接组件,将各铜套(42)和电线(5)的包括一个裸铜线部位在内的相应的一段长度所构成的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插座座体(41)注塑时与该插座座体(41)形成一体件,其中的铜套(42)位于插座座体(41)的内腔中,且铜套(42)的下部外侧被紧密包围在插座座体(41)的主体部(411)中,铜套42的上部从上方与插座座体(41)的外部相通,插座座体(41)的主体部(411)与电线。
43、(5)的伸出插座座体(41)的主体部(411)的部位的外表之间通过因注塑而连为一体的注塑连接部(413)而密闭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相应一个龙骨插座(4);连接在同一根电线(5)上的各个龙骨插座(4)构成一条相应的龙骨线路(400);龙骨线路(400)的长度根据安装座(2)的长度进行设置,裸露出的引出线的电线(5)的端头部分进行绝缘密封处理;供电线路(600)的供电插头(6)的座体(61)包括座体主部(611)、连接套部(612)和注塑连接部(613);连接套部(612)从下方连接在座体主部(611)的下侧上;连接套部(612)的内壁下部上设有与龙骨插座(4)的连接部(412)的插头卡接部(412。
44、1)相应的卡接槽(6121);将一组多个供电插钉(62)按电热地板(1)的长度的一半的距离等间隔钉在护套线(7)中的第一电线(71)的,且供电插钉(62)的尾部向下依次穿过护套线(7)的位于上方的表皮、第一电线(71)的位于上方的表皮、第一电线(71)中的铜丝绞合线、第一电线(71)的位于下方的表皮和护套线(7)的位于下方的表皮后,其头部由于径向尺寸较大而被阻挡在护套线(7)的位于上方的表皮的上方;将另一组多个供电插钉(62)按电热地板(1)的长度的一半的距离等间钉在护套线(7)中的第二电线(72)的上,供电插钉(62)的尾部向下依次穿过护套线(7)的位于上方的表皮、第二电线(72)的位于上方。
45、的表皮,第二电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9/9页10线(72)中的铜丝绞合线、第二电线(72)的位于下方的表皮和护套线(7)的位于下方的表皮后,其头部由于径向尺寸较大而被阻挡在护套线(7)的位于上方的表皮的上方,且分属于不同组的相邻近的两个供电插钉(62)之间的沿护套线(7)长度方向间的距离等于安装座(2)的2个插座槽部之间的距离;将各供电插钉(62)和护套线(7)的包括一股裸铜线部位在内的相应的一段长度所构成的电连接组件作为嵌件在座体(61)注塑时与该座体(61)形成一体件,且供电插钉(62)的上端的头部被包覆在座体主部(611)的塑料材质中,供电插钉(62)的向下穿过护套线(7)的。
46、下部则位于连接套部(612)的轴线部位上;座体(61)与相应的护套线(7)的伸出座体(61)的部位的外表之间通过因注塑而连为一体的注塑连接部(613)而密闭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相应一个供电插头(6);使用时,护套线(7)中的2根电线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从而使得同一组的两个供电插头(6)的一个成为正极供电插头,另一个成为负极供电插头;安装时,插头组件(14)的插头座(141)的第一密封圈槽(1415)中设有相应的密封圈;龙骨插座(4)的插座座体(41)的第二密封圈槽(4122)中设有相应的密封圈;各龙骨插座(4)的插座座体(41)的连接部(412)的插头卡接部(4121)位于电热地板(1)的相应。
47、的插头组件(14)的插头座(141)的插头卡接槽(1414)中,形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各龙骨插座(4)的插座座体(41)的连接部(412)的插头卡接部(4121)位于相应的供电插头(6)的座体(61)的连接套部(612)的卡接槽(6121)中,形成相互卡接配合结构。权利要求书CN102901145A101/20页11电热地板系统及电热地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潢领域的产品,具体涉及一种电热地板系统及其电热地板。背景技术0002目前,电热地板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取暖方式,它是将电热材料铺设在地板下面,通过对电热材料加热而使地板供热。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34826C(申请号92。
48、1145543)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该地板是在地板块中设有水平方向的2个通孔,将电热线穿入通孔中,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通孔的端口采用喇叭口。为了更加安全,地板块可加入阻燃材料,或者地板块采用木粉、石棉粉和适量粘合剂压制而成。虽然该文献未对如何进行电热线的接线进行描述,但从上述“为了防止相邻地板块的通孔错位而磨断电热线”内容中可以推断其电热线是逐块穿过地板块的,不仅安装麻烦,而且在安装中也会损坏电热线,还有就是一旦某处的电热线有损坏而不导通,则所有地板块都不能发热。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495931Y公开了一种发热地板,该地板是由具有绝缘性能的强化地板块和盘旋预埋在其中。
49、的电发热导线构成,在强化地板块的左端面上有纵向凸起,右端面上有纵向凹槽,纵向凸起可与纵向凹槽相匹配,在强化地板块上端面的左右两边各安有一个插头,下端面与上端面插头对应位置各安有一个插座,插头与插座相匹配,且上下端面的左右两组插头和插座分别与电发热导线的两端相连,在导线中串联有热保护器。这种电热地板系统的不足在于在相邻地板之间采用插头插座的供电方式不可靠,这是因为地板的厚度通常不超过12厘米,要在这样一个高度之中设置插头和插座,必须设计专门的插头与插座,即使是这样插头与插座相互接触的距离也很短,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接触不好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发热,而且会造成安全隐患。这种结构的地板系统一旦某处的插头插座不导通,则会造成一排电热地板块都不能发热。0005中国专利文献CN101078295A公开了一种电热地板,包括实木地板基层、地板基层下的防潮层,地板基层上依次设置的铝箔反射层、环氧树脂绝缘层、远红外线电发热层、环氧树脂绝缘传热层、实木面板层以及耐磨面漆层,远红外线电发热层采用的是红外线发热纸制作,并塑封在绝缘层和绝缘传热层中,只将电源连接线留在塑封层的外端。在通过聚氨酯胶将上述环氧树脂塑封与实木地板基层及实木面板层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电热地板结构;该电热地板使用时铺设在室内地面上,再将其中的电源连接线并联连接,然后根据需要串联一带有开关的温度控制器,实现自动控温,地板表面温度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