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95800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4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34837.3

申请日:

2012.06.25

公开号:

CN102995730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3D 11/02申请公布日:201303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D 11/02申请日:20120625|||公开

IPC分类号:

E03D11/02; E03D11/13

主分类号:

E03D11/02

申请人:

虞吉伟; 谢伟藩

发明人:

虞吉伟; 吴泽坤; 苏桂阳

地址:

316200 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华枫花园12幢2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平整流水台坐便器,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
其中,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
其中,所述流水台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所述流水台与所述坐圈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所述清洗凹口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
其中,从所述二个喷水口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所述流水台方向清洗所述便盆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所述二个清洗凹口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所述流水台及所述便盆内壁的死角。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00°至150°之间的夹角。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10°至140°之间的夹角。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20°至130°之间的夹角。

说明书

平整流水台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箱内的水清洗便器内部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坐便器的便盆上面都有坐圈,该坐圈作为流水通道,从水箱排出的水流入该坐圈后通过其下部的遍布整个坐圈的流水小孔而流入便盆,从而达到清洗坐圈下面便盆的目的;在水箱排水时,水流会对坐圈内部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再从其下部的流水小孔流出的水流对便盆的冲击力就相对小了很多,水流的冲量都作用在了坐圈内部,没有直接作用在便盆上。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沿与前述盆部(1)内直接面对的便器上缘的内侧壁面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的洗净水导水通路(16)”,和“使前述洗净水导水通路(16)的全周或其一部分朝着盆部(1)的内侧方悬伸”;
结合上述二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并不是一个很明显的流水台,所以才有后来的中国专利01810417.7与03819005.2,但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流水台,需从水箱中排出相当大的水流才能“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从而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从其下一句中的“导水通路(16)的全周”,再结合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说明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是整圈环绕便盆上缘的,而并不是分段的,这样在其第四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二股水流就会在便盆前端发生碰撞而隆起,也有可能会溅到便盆外。
在中国专利01810417.7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便盆内壁的上缘部且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环形凹部”,及“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以及配置在环形凹部的底部并沿着环形凹部喷出加压冲洗水,使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的第1冲洗水喷出机构”;
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环形凹部”象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但功效就不同了,再加上配置了“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的清洗效果就会很好;但需要配置特制的“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生产成本就会偏高。
在中国专利03819005.2权利要求1、15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在凸缘部和污物承结面之间的棚部”,及“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而形成旋流的第1喷水部;沿着与上述旋流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的第2喷水部”,以及“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
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棚部”也象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及后一份专利中的“环形凹部”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一周的,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只是功效不同而已;同样利用水箱水进行清洗,所述专利的“棚部”比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在相同用水量的情况下,显然清洗效果会好得多,也即在同样清洗效果下会更省水;
但要使从“第2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与从“第1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相同,且“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这样就还需要便盆后部的一段相当长的水道作为引水用,而不能只靠一段从水箱排水口到便盆的排水通道来达到目的,此水道实际上就是坐圈的一部分,所述专利看似取消了坐圈而实质上并没有完全取消,只是取消了便盆前段的一部分坐圈;另外,这样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难度。
在中国专利200810167471.6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盆部有“第1狭长开口”,“第2狭长开口”,“中央狭长口”,及“所述第1狭长开口、所述中央狭长口、所述第2狭长开口是连续的”;
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3个狭长开口实际上一条两端稍高中央稍低的长长的口子,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当大的水量才能清洗到便盆的前端。
结合上述5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不管是所述的“导水通路(16)”还是“环形凹部”还是“棚部”,它们的宽度变化也并没有明确的叙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从水箱中排放的少量水就能很好地全面清洗便盆内壁又生产工艺简单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
其中,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
其中,所述流水台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所述流水台与所述坐圈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所述清洗凹口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
其中,从所述二个喷水口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所述流水台方向清洗所述便盆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所述二个清洗凹口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所述流水台及所述便盆内壁的死角;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00°至150°之间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10°至140°之间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20°至130°之间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简单、清洗干净、不藏污纳垢、卫生清洁、节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图1中的A‑A剖面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图1中的A‑A剖面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在坐便器1中有水箱2、水箱2下部的排水口3、便盆4、排水通道5、坐圈6,其中,排水通道5连接排水口3与坐圈6;
参阅图2至图6,在坐圈6下面的便盆4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9,在流水台9上面的与排水通道5相连接处的坐圈6上有二个喷水口7,在二个喷水口7外的坐圈6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8;
其中,排水通道5只通过二个喷水口7与便盆4的内上部连通;
其中,流水台9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流水台9与坐圈6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清洗凹口8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
其中,从二个喷水口7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流水台9方向清洗便盆4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二个清洗凹口8阻拦后,清洗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流水台9及便盆4内壁的死角;
其中,二个喷水口7大致以坐便器中线A‑A呈对称分布;
其中,流水台9大致以坐便器中线A‑A呈对称分布,流水台9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
其中,二个喷水口7大致成120°之间的夹角,喷水口7呈圆形,直径约为15mm,清洗凹口8大约为8mm×8mm×8mm。
参阅图3、图4,当水箱2排水时,水流从排水口3流向排水通道5,再流向坐圈6上的二个喷水口7,从二个喷水口7喷出的大部分水流在流水台9上的流动过程中又有部分水流向下流动,清洗流水台9下面的盆面,最终有少量水流到达便盆4最前端的盆面,清洗便盆4的几乎整个内壁,少部分水流被二个清洗凹口8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7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流水台9及便盆4内壁的死角。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二个喷水口7直径约为15mm且大致成120°之间的夹角,清洗凹口8大约为8mm×8mm×8mm时,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只需要分配0.5升水就可以全面地并非常有力地清洗便盆4的所有内壁,而现有普通的及上述提到过的现有专利都起码需要分配2升以上水才能全面地清洗便盆4的所有内壁,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本发明着重介绍了便盆上部的流水台及坐圈上的二个喷水口加清洗凹口的结构,主要针对的是对坐便器便盆内壁的清洗;关于对便盆中污物的排放,如从水箱中排出的水一部分通过喷射管道流向便盆底部的喷射孔从而使污物通过排污管排出等等,这些都是已现有公知技术,所以在本发明中就不再多加说明,本发明的便盆上部的流水台及坐圈上的二个喷水口加清洗凹口的结构,可以与多种排污技术的结构组合。

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整流水台坐便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95730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7CN102995730ACN102995730A21申请号201210234837322申请日20120625E03D11/02200601E03D11/1320060171申请人虞吉伟地址316200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华枫花园12幢201室申请人谢伟藩72发明人虞吉伟吴泽坤苏桂阳54发明名称平整流水台坐便器57摘要一种平整流水台坐便器,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

2、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1/1页21一种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其中,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

3、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其中,所述流水台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所述流水台与所述坐圈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所述清洗凹口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其中,从所述二个喷水口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所述流水台方向清洗所述便盆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所述二个清洗凹口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所述流水台及所述便盆内壁的死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

4、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00至150之间的夹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10至140之间的夹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20至130之间的夹角。权利要求书CN102995730A1/4页3平整流水台坐便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箱内的水清洗便器内部的坐便器。背景技术000。

5、2现有的普通坐便器的便盆上面都有坐圈,该坐圈作为流水通道,从水箱排出的水流入该坐圈后通过其下部的遍布整个坐圈的流水小孔而流入便盆,从而达到清洗坐圈下面便盆的目的;在水箱排水时,水流会对坐圈内部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再从其下部的流水小孔流出的水流对便盆的冲击力就相对小了很多,水流的冲量都作用在了坐圈内部,没有直接作用在便盆上。0003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沿与前述盆部1内直接面对的便器上缘的内侧壁面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的洗净水导水通路16”,和“使前述洗净水导水通路16的全周或其一部分朝着盆部1的内侧方悬。

6、伸”;0004结合上述二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并不是一个很明显的流水台,所以才有后来的中国专利018104177与038190052,但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流水台,需从水箱中排出相当大的水流才能“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从而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0005从其下一句中的“导水通路16的全周”,再结合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说明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是整圈环绕便盆上缘的,而并不是分段的,这样在其第四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二股水流就会在便盆前端发生碰撞而隆起,也有可能会溅到便盆外。0006在中国。

7、专利018104177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便盆内壁的上缘部且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环形凹部”,及“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以及配置在环形凹部的底部并沿着环形凹部喷出加压冲洗水,使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的第1冲洗水喷出机构”;0007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环形凹部”象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但功效就不同了,再加上配置了“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的清洗效果就会很好;但需要配置特制的“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生产成本就会偏高。0008在中国专利0381900。

8、52权利要求1、15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在凸缘部和污物承结面之间的棚部”,及“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而形成旋流的第1喷水部;沿着与上述旋流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的第2喷水部”,以及“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0009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棚部”也象前说明书CN102995730A2/4页4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及后一份专利中的“环形凹部”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一周。

9、的,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只是功效不同而已;同样利用水箱水进行清洗,所述专利的“棚部”比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在相同用水量的情况下,显然清洗效果会好得多,也即在同样清洗效果下会更省水;0010但要使从“第2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与从“第1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相同,且“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这样就还需要便盆后部的一段相当长的水道作为引水用,而不能只靠一段从水箱排水口到便盆的排水通道来达到目的,此水道实际上就是坐圈的一。

10、部分,所述专利看似取消了坐圈而实质上并没有完全取消,只是取消了便盆前段的一部分坐圈;另外,这样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难度。0011在中国专利2008101674716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盆部有“第1狭长开口”,“第2狭长开口”,“中央狭长口”,及“所述第1狭长开口、所述中央狭长口、所述第2狭长开口是连续的”;0012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3个狭长开口实际上一条两端稍高中央稍低的长长的口子,这种情况下需要相当大的水量才能清洗到便盆的前端。0013结合上述5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不管是所述的“导水通路16”还是“环形凹部”还是“棚部”,它们的宽度变化也并。

11、没有明确的叙述。发明内容001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从水箱中排放的少量水就能很好地全面清洗便盆内壁又生产工艺简单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0015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有排污管道、水箱、坐圈、便盆、排水通道、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在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之间,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坐圈,在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接处的所述坐圈上有二个喷水口,在所述二个喷水口外的所述坐圈上各有一个清洗凹口,在所述坐圈下面的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0016其中,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二个喷水口与所述便盆内上部连通;0017其中,所述流水台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所述流。

12、水台与所述坐圈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所述清洗凹口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0018其中,从所述二个喷水口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所述流水台方向清洗所述便盆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所述二个清洗凹口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所述流水台及所述便盆内壁的死角;0019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0020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大致以坐便器中线呈对称分布0021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从靠近说明书CN102995730A3/4页5。

13、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0022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流水台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0023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00至150之间的夹角;0024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10至140之间的夹角;0025作为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喷水口大致成120至130之间的夹角。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简单、清洗干净、不藏污纳垢、卫生清洁、节水。附图说明0027图1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

14、器的俯视图。0028图2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主视图。0029图3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左视示意图。0030图4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右视示意图。0031图5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图1中的AA剖面侧视图。0032图6是本发明的平整流水台坐便器的图1中的AA剖面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3参阅图1,在坐便器1中有水箱2、水箱2下部的排水口3、便盆4、排水通道5、坐圈6,其中,排水通道5连接排水口3与坐圈6;0034参阅图2至图6,在坐圈6下面的便盆4内上部有一个流水台9,在流水台9上面的与排水通道5相连接处的坐圈6上有二个喷水口7,在二个喷水口7外的坐圈6上各有一个清洗凹。

15、口8;0035其中,排水通道5只通过二个喷水口7与便盆4的内上部连通;0036其中,流水台9为一个平滑整面,无明显的凹凸部位,流水台9与坐圈6的连接曲面为平滑的曲面,除与清洗凹口8的连接处外其他处也无明显的凹凸部位;0037其中,从二个喷水口7喷出的大部分水流沿流水台9方向清洗便盆4的大部分内壁,少部分水流被二个清洗凹口8阻拦后,清洗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流水台9及便盆4内壁的死角;0038其中,二个喷水口7大致以坐便器中线AA呈对称分布;0039其中,流水台9大致以坐便器中线AA呈对称分布,流水台9从靠近水箱的后部至前部的宽度渐渐变小,在便盆的前端不相连;0040其中,二个喷水口7大致成120。

16、之间的夹角,喷水口7呈圆形,直径约为15MM,清洗凹口8大约为8MM8MM8MM。0041参阅图3、图4,当水箱2排水时,水流从排水口3流向排水通道5,再流向坐圈6上的二个喷水口7,从二个喷水口7喷出的大部分水流在流水台9上的流动过程中又有部分水流向下流动,清洗流水台9下面的盆面,最终有少量水流到达便盆4最前端的盆面,清洗便说明书CN102995730A4/4页6盆4的几乎整个内壁,少部分水流被二个清洗凹口8阻拦后,清洗二个喷水口7之间的大部分水流清洗不到的流水台9及便盆4内壁的死角。004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当二个喷水口7直径约为15MM且大致成120之间的夹角,清洗凹口8大约为8MM8M。

17、M8MM时,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只需要分配05升水就可以全面地并非常有力地清洗便盆4的所有内壁,而现有普通的及上述提到过的现有专利都起码需要分配2升以上水才能全面地清洗便盆4的所有内壁,节水效果非常明显。0043本发明着重介绍了便盆上部的流水台及坐圈上的二个喷水口加清洗凹口的结构,主要针对的是对坐便器便盆内壁的清洗;关于对便盆中污物的排放,如从水箱中排出的水一部分通过喷射管道流向便盆底部的喷射孔从而使污物通过排污管排出等等,这些都是已现有公知技术,所以在本发明中就不再多加说明,本发明的便盆上部的流水台及坐圈上的二个喷水口加清洗凹口的结构,可以与多种排污技术的结构组合。说明书CN102995730A1/6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2/6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3/6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4/6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105/6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116/6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95730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