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9538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36129.5

申请日:

2012.12.13

公开号:

CN102979069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B 17/02申请公布日:20130320|||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B 17/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436 上海市闸北区江场西路299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2号楼9层变更后:200436 上海市闸北区江场西路299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2号楼9层|||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17/02申请日:20121213|||公开

IPC分类号:

E02B17/02; E02D5/38; E02D27/52; E02D19/04

主分类号:

E02B17/02

申请人:

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学明; 文献; 杨刚; 陆锡振; 周慧丰; 陈选清

地址:

200436 上海市闸北区江场西路299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2号楼9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在栈桥的下游侧搭设构架式平台,构架式平台由若干钢管桩支撑,钢管桩通过注浆嵌岩锚固技术锚固于陡峭裸岩面内部;其后通过设置在构架式平台上的导向架限位下放钢护筒至陡峭裸岩面,之后在钢护筒内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形成稳定的水下围堰,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采用水下探测技术,减少深潜水作业量及施工风险;钢管桩通过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使构架式平台稳固于陡峭裸岩面上;通过钢护筒底部的钢围堰,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以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陡峭裸岩面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钻孔桩平台上游侧的栈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栈桥的下游侧搭设若干导向架,用于若干钢管桩上端部的限位,所述钢管桩下端固定支撑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    在所述钢管桩上开始架设构架式平台,并按照所述构架式平台延展方向依序继续设置所述导向架、设置钢管桩,并延展架设直至完成所述构架式平台的整体架设;
在所述构架式平台上固定设置所述钻孔桩钢护筒的导向架,用于所述钢护筒上端部的限位;确定所述钢护筒下端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护筒,并使钢护筒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在所述钢护筒安装端通过型钢支架焊接一钢围圈;    沉降所述钢护筒及其钢围圈于所述安装位,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使得所述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是首先确定钢管桩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管桩,并使钢管桩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以及钢护筒周围水域设置有水下探测仪。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步骤还包括:沉降所述钢管桩于所述安装位,并在其外围设置水下围堰,之后在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层,将所述钢管桩安装端与所述水下围堰和所述陡峭裸岩面与水下混凝土层合为一体,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达到施工标准后,沿所述钢管桩中心轴向钻制锚孔;所述的锚孔贯穿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并伸入至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中,最后在所述锚孔内安装锚杆并注浆锚固。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锚杆上捆绑有压浆管,通过一压浆机从所述压浆管中向所述锚孔底部压水泥浆,所述水泥浆压至所述钢管桩底部水下混凝土层顶面即可,以使所述锚杆同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及钢管桩锚固为一体。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高度不小于所述锚杆入岩深度,所述锚杆在陡峭裸岩面以上的长度不得小于其入岩长度。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式平台通过型钢与既有防撞桩连接为一体。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通过所述导向架用以限位下放至所述陡峭裸岩面,所述的导向架为双层导向架,在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纠偏千斤顶,当水下探测仪检查到所述钢护筒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存在偏差时通过所述纠偏千斤顶进行调节,直至所述钢护筒中心与设计安装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80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圈直径大于所述钢护筒直径1m~3m。

说明书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便捷交通的需求愈加强烈,建造于各种地质上的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深水桥梁钻孔灌注桩基钻孔作业平台是必须建造的临时施工设施,可以用浮箱船只拼装成浮式水上平台,但是需大量绳锚、定位船等设施;也可利用钢围堰先堰后桩、钢围笼或钢吊箱兼做固定式作业平台。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是钢管桩、型钢、贝雷桁架或万能杆件拼装成固定式作业平台。
以往的桥梁一般都建造在具有较厚覆盖层的江河和湖泊上,在这种地质条件下,钻孔桩的施工一般采用传统的“钓鱼法” 进行,即将钢护筒就位后,通过打桩锤插打钢护筒至覆盖层设计标高。但是,有很多江河、湖泊和海洋地质状况为倾斜裸岩面和浅覆盖层倾斜岩面,在此种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的难点是钢护筒的定位安装以及护筒底口漏浆处理,如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由于水流、风浪和风荷载的作用和影响,钢护筒桩基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钢护筒的安全性能和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
针对上述无覆盖层陡峭裸岩的地质情况,现有技术常采用水下爆破、人造覆盖层、导管架、岩面预成孔嵌埋钢管等方案。
水下爆破:武广客运专线某重点大桥工程,水中墩位处水深18m,裸岩面倾斜成35°,采用钻孔平台方案,首先将倾斜的岩面爆破整平,再布置钢护筒,向河床上抛填沙袋埋设护筒,依托近墩处的已有桩来稳定平台,从而形成钻孔桩平台。此方案需水下爆破,清渣工作量大,周期大,造价高,并需既有桩来维持平台的稳定。
人造覆盖层:柳州柳江上某大桥工程,水中墩位处水深15m,裸岩面倾斜成15°,采用钻孔平台方案,先在墩位处抛填3m厚土袋,再插打钢管桩。人造覆盖层方案需在平台范围内抛填大量土袋,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
导管架:上海某海上大桥近岛段工程,桥位海床为浅覆盖层和裸岩,采用导管架栈桥为水中施工通道,采用导管架平台作为水中主墩的钻孔平台,施工时用多根直径1.1m的钢管在陆上连成导管架,再船运至墩位处,用大1500t吊船吊放安装,此方案需大吨位吊船和工作船,用钢量大,施工周期较长。
岩面预成孔嵌埋钢管:浙江某大桥的水中墩施工水深26m,河床无覆盖层,岩面呈45°倾斜,栈桥、平台施工采用预成孔嵌埋钢护筒固定的施工方案,即在栈桥钢管桩位置用大于管桩直径的冲击钻机预成孔,放入钢管桩后在预成孔内的管桩外浇注水下混凝土,将其直接稳固在岩层中,钢护筒也采用类似方法布置。此方案施工周期较长,需在浮式平台上作业,水位需较稳定,流速不大。
综上所述,以上方案均存在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成本大等缺点。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一种可有效解决在陡峭坚硬裸岩河床上钻孔平台施工的方案,同时可以达到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水下测深技术在岸上预先将所述钢护筒以及钢管桩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相匹配的形状,将构架式平台的钢管桩与陡峭裸岩面注浆嵌岩锚固,以达到解决钢管桩在陡峭坚硬裸岩上的锚固、抗滑稳定问题,同时在钢护筒底部、钢护筒与钢围圈之间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钢护筒的水下围堰,以使所述钢护筒稳固于陡峭裸岩面上,方便后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陡峭裸岩面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钻孔桩平台上游侧的栈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栈桥的下游侧搭设若干导向架,用于若干钢管桩上端部的限位,所述钢管桩下端固定支撑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     在所述钢管桩上开始架设构架式平台,并按照所述构架式平台延展方向依序继续设置所述导向架、设置钢管桩,并延展架设直至完成所述构架式平台的整体架设;
在所述构架式平台上固定设置所述钻孔桩钢护筒的导向架,用于所述钢护筒上端部的限位;确定所述钢护筒下端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护筒,并使钢护筒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在所述钢护筒安装端通过型钢支架焊接一钢围圈;     沉降所述钢护筒及其钢围圈于所述安装位,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使得所述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
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是首先确定钢管桩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管桩,并使钢管桩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
所述钢管桩以及钢护筒周围水域设置有水下探测仪。
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步骤还包括:沉降所述钢管桩于所述安装位,并在其外围设置水下围堰,之后在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层,将所述钢管桩安装端与所述水下围堰和所述陡峭裸岩面与水下混凝土层合为一体,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达到施工标准后,沿所述钢管桩中心轴向钻制锚孔;所述的锚孔贯穿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并伸入至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中,最后在所述锚孔内安装锚杆并注浆锚固。
在所述的锚杆上捆绑有压浆管,通过一压浆机从所述压浆管中向所述锚孔底部压水泥浆,所述水泥浆压至所述钢管桩底部水下混凝土层顶面即可,以使所述锚杆同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及钢管桩锚固为一体。
所述钢管桩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高度不小于所述锚杆入岩深度,所述锚杆在陡峭裸岩面以上的长度不得小于其入岩长度。
所述构架式平台通过型钢与既有防撞桩连接为一体。
所述钢护筒通过所述导向架用以限位下放至所述陡峭裸岩面,所述的导向架为双层导向架,在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纠偏千斤顶,当水下探测仪检查到所述钢护筒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存在偏差时通过所述纠偏千斤顶进行调节,直至所述钢护筒中心与设计安装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80mm。
所述钢围圈直径大于所述钢护筒直径1m~3m。
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水下探测技术并通过探测的位置参数在岸上预切割钢管桩底口以及钢护筒底口使其与陡峭裸岩面相匹配,安全快捷,减少深潜水作业量,降低施工风险;(2)构架式平台结构中用以支撑平台的钢管桩与陡峭裸岩面连接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依靠水下混凝土浆体与锚杆、桩底混凝土以及河床基岩的握裹力,以使钢管桩牢固锚固于陡峭裸岩面上,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3)钢护筒底部由钢围圈以及水下混凝土构成的钢围堰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以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同时钢护筒内混凝土找平了陡峭裸岩面,便于钻进时斜面开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通过导向架架设构架式平台的钢管桩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钢管桩沉降于陡峭裸岩面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延伸入陡峭裸岩面内部基岩的锚孔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进行注浆嵌岩锚杆技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钢管桩底部锚固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立面布置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平面布置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导向架上的纠偏千斤顶布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钢护筒底部的水下围堰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上的钻孔桩钢护筒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13,图中标记1‑24分别为:导向架1、钢管桩2、栈桥3、陡峭裸岩面4、水下混凝土层5、干拌混凝土袋6、锚孔7、压浆管8、地质钻机9、锚杆10、水泥浆11、构架式平台台面12、构架式平台13、桩间联接系14、上游侧防撞桩15、下游侧防撞桩16、河心侧防撞桩17、导向架18、纠偏千斤顶19、钢护筒20、钢围圈21、干拌混凝土袋22、水下混凝土层23、主墩24。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本实施例将结合黔江特大桥工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工程位于广西黔江,江深水急,河流两侧岸坡地形起伏大,岸坡局部见基岩外露,河床岩面倾斜为25°~60°之间不等;其主桥为106+200+10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3#、4#墩是连续刚构的水中主墩,两墩结构相同,承台为纺锤形轮廓,每墩布置3排共15根φ2.5m嵌岩钻孔桩,桩基要求整体嵌入完整中风化白云岩(frk=80MPa)不小于10m,采用水下C40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的钻孔桩平台具体包括构架式平台和钻孔桩钢护筒,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搭设了构架式钻孔平台;用永久防撞桩作为作业及渡汛时的锚桩,解决了构架式平台在湍急深水河流中的稳定问题;应用水下探测技术成功布设大直径钢护筒;应用水下围堰技术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保证了深水大直径钻孔桩施工顺利完成。
如图1‑13所示,以下为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的具体步骤:
(1)首先在栈桥3的下游侧边上设置双层导向架1,使用测深仪沿导向架1四周测得钢管桩2着床处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根据测得的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在岸上接长钢管桩2,同时将钢管桩2的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形状,做好方向标记,避免钢管桩2入水后发生偏转,桩底与陡峭裸岩面4不吻合;同时在陡峭裸岩面4上安装架设一水下探测仪,该水下探测仪可以将水下岩面情况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具体用于后续的钢管桩2的水下安装、水下混凝土层5的浇筑工程中,检查钢管桩2的着床情况以及水下混凝土层5的浇筑情况,代替了潜水员的作业。
(2)起重机通过导向架1整长吊装第一排定位支撑钢管桩2,钢管桩2着床后将钢管桩2上部临时固定于导向架1上,在第一排钢管桩2上部之间设置桩间联接系14形成整体;之后安装第二排钢管桩2或以后各排钢管桩2,将钢管桩2与导向架1临时固定后,迅速焊接相邻两排钢管桩2之间的桩间联接系14,局部形成稳定体系。
(3)派潜水员入水沿钢管桩2的底口外侧堆码一圈干拌混凝土袋6;采用垂直导管法在钢管桩6内灌注水下C30混凝土,随着混凝土在钢管桩2内上升,混凝土在内外压差作用下,顺着钢管桩2与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向外流出,填充于干拌混凝土袋6之间,形成一个水下围堰,同时在钢管桩6的底口形成水下混凝土层5,水下混凝土层5的高度不小于其后锚杆10嵌岩的深度;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可利用水下探测器对钢管桩2内外混凝土浇筑情况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或浇筑完成后,及时安排潜水员对桩底情况进行确认检查。
(4)待钢管桩2内水下混凝土层5浇筑强度达到70%后,安装构架式平台台面12。之后地质钻机9移至导向架1处,在钢管桩2内钻孔;地质钻机1的钻头在通过钢管桩2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5后,宜慢速钻井,防止钻头跑偏;钻头进入坚硬岩层50cm后,可通过配重,加大钻压,加快钻进速度;在进入基岩时,应取芯检查,确认岩层面的起始点及深度,成孔过程中,当岩层节理裂隙密集、破碎严重时,应先采取压注高强水泥浆使岩体固结,待浆体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钻孔,直至锚孔7至设计标高。
(5)在锚杆10上捆绑耐压塑料压浆管8,通过地质钻机9的钻杆将锚杆10安放至锚孔7内,随后拆除所述地质钻机9的钻杆。对锚孔7内压水泥浆11,压浆开始时,拌制并储备好水泥浆11,保证压浆过程的连续性,水泥浆11搅拌均匀后,用压浆机从塑料压浆管8中向锚孔7底部压浆。为满足钻孔锚固段裂隙水泥浆11的渗漏和防止顶部水泥浆的水侵,灌注量的大小由现场实验确定。压浆过程中利用水下探测器观察压浆情况,水泥浆11压至钢管桩2内的水下混凝土层5顶面即可。其后进行锚杆10抗拔静载试验。当钢管桩2底部水泥浆11锚固体抗压强度达到70%时,拆除导向架1。
(6)按上述步骤①—⑤,对所有钢管桩2进行注浆嵌岩锚固施工,完成整个构架式平台13的搭设。其中当构架式平台13搭设到一半或有足够空间后,进行防撞桩施工,构架式平台13通过型钢分别与既有的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上游侧防撞桩15、下游侧防撞桩16以及河心侧防撞桩17进行连接。
(7)在构架式平台13上设置双层导向架18,第一层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顶面,第二层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底面,在导向架18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纠偏千斤顶19用以调节钢护筒20的位置,其中导向架18位于钢护筒20的河床安装位的正上方。
(8)在钢护筒20安装之前,将测深仪的探头及导线固定在金属杆上,其探头设于水面下30cm,沿已安装好的导向架18八等分点测量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根据测得的各点水深可确定钢护筒20的长度及其底口高差,根据该底口高差在岸上将钢护筒20的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的形状;同时在陡峭裸岩面4上安装架设一水下探测仪,该水下探测仪可以将水下岩面情况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具体用于后续的钢护筒20的水下安装、水下混凝土23的浇筑工程中,检查钢护筒20的着床情况以及水下混凝土23浇筑情况,代替了潜水员的作业。
(9)选择水流平稳时安装钢护筒20,起重机通过导向架18安装底节钢护筒20,下放至水面,小型运输船装载钢围圈21至钢护筒20的底口,焊接型钢支架,将钢围圈21固定在钢护筒20的底口;起重机继续下放钢护筒20,将底节钢护筒20固定在构架式平台13顶面,接长钢护筒2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钢护筒20、钢围圈21着床;其中所述的钢围圈21由钢板卷制而成,其亦根据水下测深仪所测得的数据在岸上将其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的形状,其半径小于1/2钻孔桩中心距离,大于钢护筒20的半径0.5~1.5m,根据陡峭裸岩面4的倾斜状况,最小高度不小于80cm。
(10)检查钢护筒20平面位置、垂直度,若有偏差通过导向架18上的对角纠偏千斤顶19进行调节,直至满足钢护筒20的中心与钻孔桩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80mm,钢护筒20在竖直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利用水下探测器检查钢护筒20、钢围圈21的着床情况;之后派潜水员利用干拌混凝土袋22封堵钢围圈21与陡峭或倾斜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
(11)通过垂直导管法浇筑钢围圈21与钢护筒20之间、钢护筒1内水下C30混凝土5,在水下混凝土5浇筑过程中利用水下探测器观察混凝土浇筑状况;当灌注至钢围圈2的顶部时即停止,其后继续灌注钢护筒1内水下混凝土5,以利钻进过程中,抵抗陡峭裸岩面4。最后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至此,完成钻孔桩平台的施工。
本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归为以下几个特点:
①注浆嵌岩锚杆技术:钢管桩2安装在陡峭裸岩面4上后,封闭钢管桩2底口与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在钢管桩2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利用地质钻机9在钢管桩2内钻锚孔7,伸入陡峭裸岩面4内部基岩,安装锚杆10后注浆锚固。依靠水泥浆体11与锚杆10、桩底水下混凝土层5、河床基岩的握裹力,解决钢管桩2在陡峭坚硬裸岩上的锚固、抗滑移稳定问题。
②锚桩:在枯水期迅速搭设栈桥3、构架式平台13,在平台上游侧先行施工2根永久防撞桩,将防撞桩与构架式平台13进行联接,解决构架式平台13在湍急深水河流中的稳定问题,确保作业及渡汛施工安全。
③水下探测技术:用水下测深仪测量钢护筒20着岩处河床高差,在构架式平台13上提前切割钢护筒20底口代替深潜水切割,使钢护筒20底口着床后与陡峭或倾斜陡峭裸岩面4基本吻合;在钢护筒20安装、水下围堰施工过程中,用水下探测器遥控检查代替深潜水检查。 
④水下围堰技术:安装钢护筒20时,在底节护筒底口安装钢围圈21,钢围圈21与钢护筒20一样,预先根据河床底高差进行切割,随钢护筒20一同安装到位,形成水下围堰,再在围堰内、钢护筒20底口浇筑水下混凝土以锚固钢护筒20,解决钻孔桩钢护筒20底口固定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同时护筒内混凝土找平了陡峭裸岩面4,便于钻进时斜面开孔。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79069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0CN102979069ACN102979069A21申请号201210536129522申请日20121213E02B17/02200601E02D5/38200601E02D27/52200601E02D19/0420060171申请人中铁上海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00436上海市闸北区江场西路299弄中铁中环时代广场2号楼9层72发明人刘学明文献杨刚陆锡振周慧丰陈选清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4代理人徐小蓉54发明名称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桥梁。

2、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在栈桥的下游侧搭设构架式平台,构架式平台由若干钢管桩支撑,钢管桩通过注浆嵌岩锚固技术锚固于陡峭裸岩面内部;其后通过设置在构架式平台上的导向架限位下放钢护筒至陡峭裸岩面,之后在钢护筒内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形成稳定的水下围堰,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采用水下探测技术,减少深潜水作业量及施工风险;钢管桩通过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使构架式平台稳固于陡峭裸岩面上;通过钢护筒底部的钢围堰,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以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

3、2页说明书6页附图1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1页1/2页21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陡峭裸岩面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钻孔桩平台上游侧的栈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栈桥的下游侧搭设若干导向架,用于若干钢管桩上端部的限位,所述钢管桩下端固定支撑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在所述钢管桩上开始架设构架式平台,并按照所述构架式平台延展方向依序继续设置所述导向架、设置钢管桩,并延展架设直至完成所述构架式平台的整体架设;在所述构架式平台上固定设置所述钻孔桩钢护筒的导向架,用于所述钢护筒上端部的限位;确定所述钢护筒下端。

4、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护筒,并使钢护筒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在所述钢护筒安装端通过型钢支架焊接一钢围圈;沉降所述钢护筒及其钢围圈于所述安装位,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使得所述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是首先确定钢管桩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管桩,并使钢管桩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

5、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以及钢护筒周围水域设置有水下探测仪。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步骤还包括沉降所述钢管桩于所述安装位,并在其外围设置水下围堰,之后在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层,将所述钢管桩安装端与所述水下围堰和所述陡峭裸岩面与水下混凝土层合为一体,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达到施工标准后,沿所述钢管桩中心轴向钻制锚孔;所述的锚孔贯穿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并伸入至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中,最后在所述锚孔内安装锚杆并注浆锚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

6、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锚杆上捆绑有压浆管,通过一压浆机从所述压浆管中向所述锚孔底部压水泥浆,所述水泥浆压至所述钢管桩底部水下混凝土层顶面即可,以使所述锚杆同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及钢管桩锚固为一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高度不小于所述锚杆入岩深度,所述锚杆在陡峭裸岩面以上的长度不得小于其入岩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式平台通过型钢与既有防撞桩连接为一体。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

7、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护筒通过所述导向架用以限位下放至所述陡峭裸岩面,所述的导向架为双层导向架,在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纠偏千斤顶,当水下探测仪检查到所述钢护筒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存在偏差时通过所述纠偏千斤顶进行调节,直至所述钢护筒中心与设计安装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8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权利要求书CN102979069A2/2页3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围圈直径大于所述钢护筒直径1M3M。权利要求书CN102979069A1/6页4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

8、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便捷交通的需求愈加强烈,建造于各种地质上的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深水桥梁钻孔灌注桩基钻孔作业平台是必须建造的临时施工设施,可以用浮箱船只拼装成浮式水上平台,但是需大量绳锚、定位船等设施;也可利用钢围堰先堰后桩、钢围笼或钢吊箱兼做固定式作业平台。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是钢管桩、型钢、贝雷桁架或万能杆件拼装成固定式作业平台。0003以往的桥梁一般都建造在具有较厚覆盖层的江河和湖泊上,在这种地质条件下,钻孔桩的施工一般采用传统的“钓鱼法”进行,即将钢护筒就位后,通过打桩锤插打钢护筒至覆盖层设计标高。但是,有很多江河、湖泊和海。

9、洋地质状况为倾斜裸岩面和浅覆盖层倾斜岩面,在此种地质条件下钻孔桩施工的难点是钢护筒的定位安装以及护筒底口漏浆处理,如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由于水流、风浪和风荷载的作用和影响,钢护筒桩基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影响钢护筒的安全性能和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0004针对上述无覆盖层陡峭裸岩的地质情况,现有技术常采用水下爆破、人造覆盖层、导管架、岩面预成孔嵌埋钢管等方案。0005水下爆破武广客运专线某重点大桥工程,水中墩位处水深18M,裸岩面倾斜成35,采用钻孔平台方案,首先将倾斜的岩面爆破整平,再布置钢护筒,向河床上抛填沙袋埋设护筒,依托近墩处的已有桩来稳定平台,从而形成钻孔桩平台。此方案需水下爆破,清。

10、渣工作量大,周期大,造价高,并需既有桩来维持平台的稳定。0006人造覆盖层柳州柳江上某大桥工程,水中墩位处水深15M,裸岩面倾斜成15,采用钻孔平台方案,先在墩位处抛填3M厚土袋,再插打钢管桩。人造覆盖层方案需在平台范围内抛填大量土袋,工程量大,施工成本高。0007导管架上海某海上大桥近岛段工程,桥位海床为浅覆盖层和裸岩,采用导管架栈桥为水中施工通道,采用导管架平台作为水中主墩的钻孔平台,施工时用多根直径11M的钢管在陆上连成导管架,再船运至墩位处,用大1500T吊船吊放安装,此方案需大吨位吊船和工作船,用钢量大,施工周期较长。0008岩面预成孔嵌埋钢管浙江某大桥的水中墩施工水深26M,河床无。

11、覆盖层,岩面呈45倾斜,栈桥、平台施工采用预成孔嵌埋钢护筒固定的施工方案,即在栈桥钢管桩位置用大于管桩直径的冲击钻机预成孔,放入钢管桩后在预成孔内的管桩外浇注水下混凝土,将其直接稳固在岩层中,钢护筒也采用类似方法布置。此方案施工周期较长,需在浮式平台上作业,水位需较稳定,流速不大。0009综上所述,以上方案均存在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成本大等缺点。说明书CN102979069A2/6页50010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一种可有效解决在陡峭坚硬裸岩河床上钻孔平台施工的方案,同时可以达到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的目的。发明内容0011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深水急流。

12、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水下测深技术在岸上预先将所述钢护筒以及钢管桩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相匹配的形状,将构架式平台的钢管桩与陡峭裸岩面注浆嵌岩锚固,以达到解决钢管桩在陡峭坚硬裸岩上的锚固、抗滑稳定问题,同时在钢护筒底部、钢护筒与钢围圈之间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钢护筒的水下围堰,以使所述钢护筒稳固于陡峭裸岩面上,方便后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0012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陡峭裸岩面以及一设置于所述钻孔桩平台上游侧的栈桥,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栈桥的下游侧搭设若干导向架,用于若干钢管桩上端部。

13、的限位,所述钢管桩下端固定支撑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在所述钢管桩上开始架设构架式平台,并按照所述构架式平台延展方向依序继续设置所述导向架、设置钢管桩,并延展架设直至完成所述构架式平台的整体架设;在所述构架式平台上固定设置所述钻孔桩钢护筒的导向架,用于所述钢护筒上端部的限位;确定所述钢护筒下端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护筒,并使钢护筒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在所述钢护筒安装端通过型钢支架焊接一钢围圈;沉降所述钢护筒及其钢围圈于所述安装位,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使得所述水下混凝土填充满所述钢护筒底部及钢围圈内部,之后完成后续钻孔桩施工。0013。

14、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是首先确定钢管桩在所述陡峭裸岩面上的安装位,并测量其位置形状参数;选择钢管桩,并使钢管桩安装端的底口形状参数与所述安装位的位置形状参数匹配。0014所述钢管桩以及钢护筒周围水域设置有水下探测仪。0015所述钢管桩下端的固定支撑步骤还包括沉降所述钢管桩于所述安装位,并在其外围设置水下围堰,之后在所述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层,将所述钢管桩安装端与所述水下围堰和所述陡峭裸岩面与水下混凝土层合为一体,待所述水下混凝土层达到施工标准后,沿所述钢管桩中心轴向钻制锚孔;所述的锚孔贯穿所述水下混凝土层并伸入至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中,最后在所述锚孔内安装锚杆并注浆锚固。0016在所。

15、述的锚杆上捆绑有压浆管,通过一压浆机从所述压浆管中向所述锚孔底部压水泥浆,所述水泥浆压至所述钢管桩底部水下混凝土层顶面即可,以使所述锚杆同所述陡峭裸岩面的内部基岩及钢管桩锚固为一体。0017所述钢管桩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高度不小于所述锚杆入岩深度,所述锚杆在陡峭裸岩面以上的长度不得小于其入岩长度。0018所述构架式平台通过型钢与既有防撞桩连接为一体。0019所述钢护筒通过所述导向架用以限位下放至所述陡峭裸岩面,所述的导向架为双说明书CN102979069A3/6页6层导向架,在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纠偏千斤顶,当水下探测仪检查到所述钢护筒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存在偏差时通过所述纠偏千斤顶进行调节,直至所述。

16、钢护筒中心与设计安装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80MM。0020所述钢围圈直径大于所述钢护筒直径1M3M。0021本发明的优点是,(1)采用水下探测技术并通过探测的位置参数在岸上预切割钢管桩底口以及钢护筒底口使其与陡峭裸岩面相匹配,安全快捷,减少深潜水作业量,降低施工风险;(2)构架式平台结构中用以支撑平台的钢管桩与陡峭裸岩面连接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依靠水下混凝土浆体与锚杆、桩底混凝土以及河床基岩的握裹力,以使钢管桩牢固锚固于陡峭裸岩面上,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安全高效;(3)钢护筒底部由钢围圈以及水下混凝土构成的钢围堰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以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同时钢护筒内混凝土找平了陡峭裸。

17、岩面,便于钻进时斜面开孔。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中通过导向架架设构架式平台的钢管桩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钢管桩沉降于陡峭裸岩面上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延伸入陡峭裸岩面内部基岩的锚孔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在钢管桩内进行注浆嵌岩锚杆技术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钢管桩底部锚固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立面布置图;图10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平面布置图;图11为本发明中导向架上的纠偏千斤顶布置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钢护筒底部的水下围堰示意图;图1。

18、3为本发明中构架式平台上的钻孔桩钢护筒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13,图中标记124分别为导向架1、钢管桩2、栈桥3、陡峭裸岩面4、水下混凝土层5、干拌混凝土袋6、锚孔7、压浆管8、地质钻机9、锚杆10、水泥浆11、构架式平台台面12、构架式平台13、桩间联接系14、上游侧防撞桩15、下游侧防撞桩16、河心侧防撞桩17、导向架18、纠偏千斤顶19、钢护筒20、钢围圈21、干拌混凝土袋22、水下混凝土层23、主墩24。0024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

19、施工方法。本实施例将结合黔江特大桥工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工程位于广西黔江,江深水急,河流两侧岸坡地形起伏大,岸坡局部见基岩外露,河床岩面倾斜为2560之间不等;其主桥为106200106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3、4墩是连续刚构的水中主墩,说明书CN102979069A4/6页7两墩结构相同,承台为纺锤形轮廓,每墩布置3排共15根25M嵌岩钻孔桩,桩基要求整体嵌入完整中风化白云岩(FRK80MPA)不小于10M,采用水下C40混凝土。0025本实施例中的钻孔桩平台具体包括构架式平台和钻孔桩钢护筒,采用注浆嵌岩锚杆技术搭设了构架式钻孔平台;用永久防撞桩作为作业及渡汛时的锚桩,解决了构架式平台。

20、在湍急深水河流中的稳定问题;应用水下探测技术成功布设大直径钢护筒;应用水下围堰技术解决了钻孔桩钢护筒底口固定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保证了深水大直径钻孔桩施工顺利完成。0026如图113所示,以下为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的具体步骤(1)首先在栈桥3的下游侧边上设置双层导向架1,使用测深仪沿导向架1四周测得钢管桩2着床处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根据测得的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在岸上接长钢管桩2,同时将钢管桩2的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形状,做好方向标记,避免钢管桩2入水后发生偏转,桩底与陡峭裸岩面4不吻合;同时在陡峭裸岩面4上安装架设一水下探测仪,该水下探测仪可以将水下岩面。

21、情况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具体用于后续的钢管桩2的水下安装、水下混凝土层5的浇筑工程中,检查钢管桩2的着床情况以及水下混凝土层5的浇筑情况,代替了潜水员的作业。0027(2)起重机通过导向架1整长吊装第一排定位支撑钢管桩2,钢管桩2着床后将钢管桩2上部临时固定于导向架1上,在第一排钢管桩2上部之间设置桩间联接系14形成整体;之后安装第二排钢管桩2或以后各排钢管桩2,将钢管桩2与导向架1临时固定后,迅速焊接相邻两排钢管桩2之间的桩间联接系14,局部形成稳定体系。00283派潜水员入水沿钢管桩2的底口外侧堆码一圈干拌混凝土袋6;采用垂直导管法在钢管桩6内灌注水下C30混凝土,随着混凝土在钢管桩2内。

22、上升,混凝土在内外压差作用下,顺着钢管桩2与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向外流出,填充于干拌混凝土袋6之间,形成一个水下围堰,同时在钢管桩6的底口形成水下混凝土层5,水下混凝土层5的高度不小于其后锚杆10嵌岩的深度;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可利用水下探测器对钢管桩2内外混凝土浇筑情况进行监控,出现异常情况或浇筑完成后,及时安排潜水员对桩底情况进行确认检查。00294待钢管桩2内水下混凝土层5浇筑强度达到70后,安装构架式平台台面12。之后地质钻机9移至导向架1处,在钢管桩2内钻孔;地质钻机1的钻头在通过钢管桩2底部的水下混凝土层5后,宜慢速钻井,防止钻头跑偏;钻头进入坚硬岩层50CM后,可通过配重,加大钻。

23、压,加快钻进速度;在进入基岩时,应取芯检查,确认岩层面的起始点及深度,成孔过程中,当岩层节理裂隙密集、破碎严重时,应先采取压注高强水泥浆使岩体固结,待浆体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钻孔,直至锚孔7至设计标高。00305在锚杆10上捆绑耐压塑料压浆管8,通过地质钻机9的钻杆将锚杆10安放至锚孔7内,随后拆除所述地质钻机9的钻杆。对锚孔7内压水泥浆11,压浆开始时,拌制并储备好水泥浆11,保证压浆过程的连续性,水泥浆11搅拌均匀后,用压浆机从塑料压浆管8中向锚孔7底部压浆。为满足钻孔锚固段裂隙水泥浆11的渗漏和防止顶部水泥浆的水侵,灌注量的大小由现场实验确定。压浆过程中利用水下探测器观察压浆情况,水泥浆1。

24、1压至钢管桩2内的水下混凝土层5顶面即可。其后进行锚杆10抗拔静载试验。当钢管桩2底说明书CN102979069A5/6页8部水泥浆11锚固体抗压强度达到70时,拆除导向架1。00316按上述步骤,对所有钢管桩2进行注浆嵌岩锚固施工,完成整个构架式平台13的搭设。其中当构架式平台13搭设到一半或有足够空间后,进行防撞桩施工,构架式平台13通过型钢分别与既有的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上游侧防撞桩15、下游侧防撞桩16以及河心侧防撞桩17进行连接。00327在构架式平台13上设置双层导向架18,第一层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顶面,第二层设置在构架式平台13的底面,在导向架18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纠偏千。

25、斤顶19用以调节钢护筒20的位置,其中导向架18位于钢护筒20的河床安装位的正上方。00338在钢护筒20安装之前,将测深仪的探头及导线固定在金属杆上,其探头设于水面下30CM,沿已安装好的导向架18八等分点测量陡峭裸岩面4的高差,根据测得的各点水深可确定钢护筒20的长度及其底口高差,根据该底口高差在岸上将钢护筒20的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的形状;同时在陡峭裸岩面4上安装架设一水下探测仪,该水下探测仪可以将水下岩面情况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具体用于后续的钢护筒20的水下安装、水下混凝土23的浇筑工程中,检查钢护筒20的着床情况以及水下混凝土23浇筑情况,代替了潜水员的作业。00349选。

26、择水流平稳时安装钢护筒20,起重机通过导向架18安装底节钢护筒20,下放至水面,小型运输船装载钢围圈21至钢护筒20的底口,焊接型钢支架,将钢围圈21固定在钢护筒20的底口;起重机继续下放钢护筒20,将底节钢护筒20固定在构架式平台13顶面,接长钢护筒20,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钢护筒20、钢围圈21着床;其中所述的钢围圈21由钢板卷制而成,其亦根据水下测深仪所测得的数据在岸上将其底口切割成与陡峭裸岩面4相匹配的形状,其半径小于1/2钻孔桩中心距离,大于钢护筒20的半径0515M,根据陡峭裸岩面4的倾斜状况,最小高度不小于80CM。003510检查钢护筒20平面位置、垂直度,若有偏差通过导向架18。

27、上的对角纠偏千斤顶19进行调节,直至满足钢护筒20的中心与钻孔桩中心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80MM,钢护筒20在竖直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利用水下探测器检查钢护筒20、钢围圈21的着床情况;之后派潜水员利用干拌混凝土袋22封堵钢围圈21与陡峭或倾斜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003611通过垂直导管法浇筑钢围圈21与钢护筒20之间、钢护筒1内水下C30混凝土5,在水下混凝土5浇筑过程中利用水下探测器观察混凝土浇筑状况;当灌注至钢围圈2的顶部时即停止,其后继续灌注钢护筒1内水下混凝土5,以利钻进过程中,抵抗陡峭裸岩面4。最后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至此,完成钻孔桩平台的施工。0037本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

28、比可以归为以下几个特点注浆嵌岩锚杆技术钢管桩2安装在陡峭裸岩面4上后,封闭钢管桩2底口与陡峭裸岩面4之间的缝隙,在钢管桩2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利用地质钻机9在钢管桩2内钻锚孔7,伸入陡峭裸岩面4内部基岩,安装锚杆10后注浆锚固。依靠水泥浆体11与锚杆10、桩底水下混凝土层5、河床基岩的握裹力,解决钢管桩2在陡峭坚硬裸岩上的锚固、抗滑移稳定问题。0038锚桩在枯水期迅速搭设栈桥3、构架式平台13,在平台上游侧先行施工2根永久防撞桩,将防撞桩与构架式平台13进行联接,解决构架式平台13在湍急深水河流中的稳说明书CN102979069A6/6页9定问题,确保作业及渡汛施工安全。0039水下探测技术用水。

29、下测深仪测量钢护筒20着岩处河床高差,在构架式平台13上提前切割钢护筒20底口代替深潜水切割,使钢护筒20底口着床后与陡峭或倾斜陡峭裸岩面4基本吻合;在钢护筒20安装、水下围堰施工过程中,用水下探测器遥控检查代替深潜水检查。0040水下围堰技术安装钢护筒20时,在底节护筒底口安装钢围圈21,钢围圈21与钢护筒20一样,预先根据河床底高差进行切割,随钢护筒20一同安装到位,形成水下围堰,再在围堰内、钢护筒20底口浇筑水下混凝土以锚固钢护筒20,解决钻孔桩钢护筒20底口固定及钻孔时漏浆的技术难题,同时护筒内混凝土找平了陡峭裸岩面4,便于钻进时斜面开孔。说明书CN102979069A1/11页10图。

30、1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02/11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13/11页1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24/11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35/11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46/11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57/11页16图8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68/11页17图9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79/11页1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810/11页19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1911/11页20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979069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