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吸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吹吸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995589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7CN102995589ACN102995589A21申请号201110278092622申请日20110919E01H1/0820060171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路18号72发明人格雷厄姆格哈德沃伦布朗哈利索默54发明名称吹吸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吹吸机,包括主机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壳体的吹吸附件,位于主机壳体内的马达,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控制马达旋转的开关,用于启动开关的控制机构,以及操作手柄,所述开关相对主机壳体活动设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抵靠部,以及活动地设置于。
2、操作手柄的控制件,仅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时,所述控制件可操作地控制开关与所述抵靠部相互作用并触发开关。所述开关控制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安全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0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10页1/1页21一种吹吸机,包括主机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壳体的吹吸附件,位于主机壳体内的马达,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控制马达旋转的开关,用于触发开关的控制机构,以及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相对主机壳体活动设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抵靠部,以及活动地设置于操作手柄的控制件,仅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时,所述控制件可操作地控。
3、制开关与所述抵靠部相互作用并触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相对控制件固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相对控制件活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固定设置于吹吸附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活动设置于主机壳体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固定设置于控制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滑动地设置于操作手柄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枢轴地设置于操作手柄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供操作者手。
4、动控制的操作部,可在主机壳体内移动的导向部,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开关的支撑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设置于主机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吹吸附件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控制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安全锁紧机构,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时,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当安全锁紧机构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吹吸附件可以从主机壳体上拆卸,所述开关自动断开,停止对马达的控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第。
5、一连接部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可选择地与吹吸附件啮合锁紧或者释放。权利要求书CN102995589A1/6页3吹吸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操作器械,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吹吸机。背景技术0002美国专利公告号为US5604954的专利说明书揭示了一种设有安全互锁机构的吹吸机,该安全互锁机构设置于容纳风扇的涡壳与主机壳之间,涡壳与主机壳可拆卸式连接,当涡壳被枝叶等尘屑堵塞时,需要及时对涡壳及风扇进行清理及维护;安全互锁机构包括一个触发按钮,当涡壳与主机壳相连接时,触发按钮才能促动开关启动电机进行工作,以及一个锁紧件,用于当电机启动时将涡壳锁定于主机壳上,使得吹吸机电机于正常工作情况下,涡壳。
6、无法从主机壳上卸下;涡壳一旦从主机壳上卸下,开关就无法启动电机工作。0003上述的安全互锁机构的触发按钮在涡壳与主机壳分离的状态下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任意滑动,只有当触发按钮位于第一位置时,涡壳才能被安装连接于主机壳,当触发按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涡壳与主机壳体安装配接受到阻碍,这给涡壳与主机壳的装配带来了不便;该安全互锁机构内部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另外,由于其吹管附件与吸管附件只能择一地连接于主机壳体进行工作,而安全互锁机构又是设置于附件与主机壳之间,因此吹、吸操作转换时,附件更换频繁,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且吹管、吸管这样的设置使得附件较多,也不利于吹吸机的储放。发明内容0004为克服现有。
7、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吹吸机,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开关控制机构。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吹吸机,包括主机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壳体的吹吸附件,位于主机壳体内的马达,由马达驱动旋转的风扇,控制马达旋转的开关,用于触发开关的控制机构,以及操作手柄,所述开关相对主机壳体活动设置,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抵靠部,以及活动地设置于操作手柄的控制件,仅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时,所述控制件可操作地控制开关与所述抵靠部相互作用并触发开关。0006所述开关相对控制件固定设置。所述开关也可设置成相对控制件活动设置。0007所述抵靠部固定设置于吹吸附件上。所述抵靠部也可活动设置于主机壳体内。。
8、所述抵靠部还可固定设置于控制件上。0008所述控制件滑动地设置于操作手柄上。所述控制件也可枢轴地设置于操作手柄上。0009所述控制件包括供操作者手动控制的操作部,可在主机壳体内移动的导向部,以及用于固定连接开关的支撑部。0010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设置于主机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吹吸附件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控制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安全锁紧机构,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具有一个锁紧位置和一个释放位置,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说明书CN102995589A2/6页4壳体时,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位置,当安全锁紧机构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吹吸附件可以从主机壳体上拆卸,所述。
9、开关自动断开,停止对马达的控制。所述安全锁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可选择地与吹吸附件啮合锁紧或者释放。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吹吸机采用了开关相对主机壳体活动设置的结构,使得开关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又由于只有当吹吸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时,开关才能被触发装置触发,因此保证了操作的安全;设置于操作手柄的控制件便于操作控制。附图说明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吹吸机的主视图。0014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吹吸机主视方向的剖视图。0015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吹吸附件与主机壳分离状态时结构示意图。0016图4是图2中B1标记。
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吹吸附件未安装于主机壳体。0017图5是图2中B1标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吹吸附件正在安装于主机壳体。0018图6图2中B1标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时吹吸附件于主机壳体已安装到位,移动控制件用于触发开关。0019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吹吸机的吹吸附件与主机壳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吹吸机的吹吸附件安装于主机壳时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9是图8中B2标记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此时吹吸附件于主机壳体已安装到位,移动控制件用于触发开关。0022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吹吸机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0023其中00241吹吸机10吹吸附件20安全锁紧。
11、机构00252主机壳体11吸风管21锁紧件00262A马达壳体11A进风口22锁杆00272B涡壳12吹风管22A按压部00283马达12A出风口22B挂勾部00294风扇14A主体部22C顶部斜面00305操作手柄14B弯折部25,26弹性件00315A第一连接部15出尘管27连接点00325B第二连接部16调节装置28控制件00336导线17吹吸转换机构28A操作部00347A吸管接口17A控制钮28B导向部00357B吹管接口17B调节翻板28C支撑部00368管壁开口18开关31啮合部00379导向装置18A开关触点31A斜坡面0038Z1主体部轴心线18B开关触发件32,32A,32。
12、B抵靠部0039Z2弯折部轴心线19A凹槽32B突出部0040弯折角度19B凸柱33限位柱说明书CN102995589A3/6页50041X1第一连接部轴心线Y马达轴心线34接触面0042X2第二连接部轴心线P1箭头指示方向P2箭头指示方向具体实施方式0043参见图1所示,吹吸机1包括操作手柄5、主机壳体2,以及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壳体2的吹吸附件10,其中主机壳体2包括容纳马达3的马达壳体2A以及容纳风扇4的涡壳2B,风扇4的叶轮在高速旋转下对树叶具有粉碎的功能,马达壳体2A与涡壳2B固定连接,马达壳体2A的后端连接有为马达3提供电源的导线6,涡壳2B的下端连接了一出尘管15,风扇4能在马达3。
13、的驱动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涡壳2B内产生吹吸气流;吹吸附件10通过安全锁紧机构20与主机壳体2可拆卸连接,吹吸附件10包括吸风管11以及吹风管12,其中吸风管11末端设置进风口11A,吹风管12末端设置有出风口12A。主机壳体2上设置了操作手柄5的第一连接部5A,吹吸附件10上设置了操作手柄5的第二连接部5B,第一连接部5A连接于马达壳体2A的上方并具有配接端,第二连接部5B则连接于吸风管11的上方并具有配接端,第一连接部5A与第二连接部5B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连接部5A具有第一连接部轴心线X1,第二连接部5B具有第二连接部轴心线X2,当吹吸附件10连接于主机壳体2时,第一连接部5A配接端与第二连。
14、接部5B配接端对接形成纵向延伸的一体式操作手柄5,此时第一连接部轴心线X1与第二连接部轴心线X2形成一平滑的弧线。0044参照图1、图2所示,主体机壳2上靠近于出尘管15的位置处设置的吹吸转换机构17,其包括设置主机壳体2外部的控制钮17A,以及位于主机壳体2内部的调节翻板17B,操作者只要按照标出的指示方向进行调节控制17A,便可以使吹吸机在吹与吸不同的工作模式间进行转换。旋转调节翻板17B至图2所示的实线位置,吹吸机1处于吹气工作模式,在风扇4的高速旋转下,产生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吸气气流由吸风管11的进风口11A进入吸风管11,吸入的气流经风扇4后被送入吹风管12,最后于出风口12A吹出;。
15、为了体现吹气模式下的从出风口12A吹出的气流速度,通常出风口12A的横截面设置远远小于进风口11A的横截面,并且吹风管11的横截面沿其延伸方向有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旋转调节翻板17B至图2所示的虚线位置,吹吸机1处于吸气模式,枝叶、灰尘连同进气气流一同于进风口被吸入吸风管11,后经风扇4的叶轮粉碎后被送入集尘管15。吹吸机1在吸气、吹气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下,由于进、出气流的影响,吹吸机1整体重量及重心位置均会有变化,此时操作者可通过选择或调整在第一握持部5A的不同握持位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0045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吸风管11与吹风管12固定连接,且吹风管12位于吸风管11的下侧;。
16、当吹吸机1处于工作状态时,吹吸附件10连接于主机壳体2,吸风管11与吹风管12向机身一侧延伸,且其延伸方向大致平行,而出尘管15的延伸方向与吸风管11及吹风管1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吸风管11于延伸方向上设有沿主体部轴心线Z1延伸的主体部14A,主体部14A末端设置弯折部14B,弯折部14B具有弯折部轴心线Z2,弯折部轴心线Z2与吸风管的主体部轴心线Z1之间呈弯折角度设置,该弯折角度的设置以90至180度之间的钝角为宜,且弯折部14B的延伸长度的设置范围为5MM至1M之间;吹风管12的延伸长度大至与吸风管11的弯折位置大致平齐,弯折部14B的设置使得吸风管11在满足安全长度的条件下,吸风管11。
17、的整体延伸长度减小了,整机的重量也因此减轻。相对说明书CN102995589A4/6页6于吸风管为直管的吹吸机而言,该吹吸机的重心位置落得较低,使用者于直立状态下执行单手吸尘操作时手臂可以自由伸直,操作也更显轻松;此时吸风管11弯折部14B的进风口11A靠近地面,并且其弯折部14B的进风口11A与吹风管12的出风口12A基本保持于同一水平面,对于一些如坐椅底下等特殊部位需要吸尘的地方,使用者不需弯腰就可以轻松完成操作,且吹尘效果进一步提高。0046参照图2、图3所示,吹风管12的上部设有管壁开口8,在靠近管壁开口8位置的吹风管12上设置有一风速调节装置16,用于在吹风模式下调节从出风口12A的。
18、吹出的风速,吸风管11与吹风管12之间还设置了一出风导向装置9,用于引导从管壁开口8逸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免逸出气流将尘屑吹向使用者使其视线模糊或者被吸入体内。第一连接部轴心线X1与第二连接部轴心线X2及马达轴心线Y位于同一平面,同时操作手柄5的延伸方向又与吹吸附件1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连接部5A的长度设置相对第二连接部5B较长,第一连接部5A长度这样的设置是方便使用者无论在吹、或吹工作模式下都可以执行单手操作,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言,可从第一连接部5A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握持位置,从而掌握吹吸机的重心,使得操作变得更为轻松。而第二连接部5B主要用于将吹吸附件10从主机体壳2上拆卸或安装连接。
19、于主机体壳2时握持的。0047参照图2至图4所示,安全锁紧机构20设置于主机壳体2与吹吸附件10之间,安全锁紧机构20包括活动设置于主机壳体2的锁紧件21,锁紧件21可选择的与吹吸附件10啮合锁紧。锁紧件21包括锁杆22,以及支撑所述锁杆22的弹性件25。锁杆22包括挂勾部22B以及突出于主机壳体2表面的按压部22A,吹吸附件10上设置有啮合部31,当所述吹吸附件10安装于主机壳体2时,锁杆22的挂勾部22B与吹吸附件10的啮合部31在弹性件25的作用下自动啮合锁紧。锁杆22于主机壳体1内竖直设置,按压部22A为锁杆22的顶部,用于操作作者按压控制,挂勾部22B横向设置于锁杆22的中部,其中挂。
20、勾部22B设置有顶部斜面22C。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件25采用压簧,其支撑于主机壳体2内的收容槽内并能沿收容槽壁伸缩,当然此处的弹性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锁杆22位于主机壳体2上的操作手柄5上,具体地,锁杆22位于操作手柄3第一连接部5A的内侧端,操作者在握持第一连接部5A时能方便地进行操作控制。锁杆22具有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当吹吸附件10连接于主机壳体2时,所述安全锁紧机构20处于锁紧位置。当使用者克服弹性件25作用力沿箭头指示方向P1按压锁杆22的按压部22A至虚线所示的释放位置参照图2,锁杆22于主机壳体2在竖直方向因压缩弹性件25而产生位移,此时,安全锁紧机构处于释放位置时,即锁杆22。
21、的挂勾部22B与吹吸附件10的啮合部31脱开了啮合,吹吸附件10可以从主机壳体2上拆卸下来。图3清晰的显示了主机壳体2上设有用于配合吸风管11、吹风管12接插的吸管接口7A、吹管接口7B,其中吹管接口7B的底部设置有凸柱19A,与吹管接口7B配接的吹风管12相应部分设置的凹槽19B,凸柱19A与凹槽19B可选择啮合。0048吹吸附件10上固定设置有啮合部31和抵靠部32,更具体地,抵靠部32与啮合部31均设置于操作手柄5的第二连接部5B,另外与啮合部31相邻的部位设置有斜坡面31A,抵靠部32位于啮合部31的下方,并在相对吹、吸风管11,12的伸展方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当需要将吹吸附件10安装于。
22、主机壳体2时,先将吹风管12的凹槽19B与吹管接口7B的底部凸柱19A啮合,这样,吹吸附件10的重量就有一个支撑,也就是说操作者可以该啮合位置作为吹吸附件10的枢转支点,一手握持操作手柄5的第一连接部5A,另一手抓握第二连接说明书CN102995589A5/6页7部5B使吹吸附件10向靠近主机壳体2的方向旋转直至将吹吸附件10锁定于主机壳体2上。0049主机壳体2内设置用于控制马达3旋转或停止的开关18,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18设置成触点式开关,开关触点18A设置于开关一侧的表面上,开关触点18A的上方弹性地设置开关触发件18B。用于启动开关18的控制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设置于操作手柄5上的控制件2。
23、8,以及抵靠部32。本实施方式中控制件28可水平地移动地设置在操作手柄5第一连接部5A,从而方便操作者手动地触发开关18。开关18相对控制件28固定连接。控制件28包括供操作者手动控制的操作部28A,位于操作部28A下方沿操作手柄3壳体内表面移动的导向部28B,以及延伸于操作手柄5壳体内部且与开关18相对固定的支撑部28C。开关18通过紧固件或其它方式与控制件28支撑部28C固定连接。0050进一步参照图5所示,当吹吸附件10与主机壳体2相连接时,位于第二连接部5B的抵靠部32首先插入第一连接部5A的腔体中,然后是锁杆22的挂勾部22B顶部斜面22C与啮合部31斜坡面31A接触并贴合,在操作者。
24、的枢转作用力下,挂勾部22B沿斜坡面31A进入啮合部31与之啮合。锁杆22在顶部斜面22C与斜坡面31A接触的瞬间受到来自于吹吸附件10向下的作用下,压缩弹性件25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位移;在挂勾部22B与啮合部31啮合的同时,弹性件25复位,锁杆22在弹性件25作用下产生一个反向位移,这样锁杆22便回复其初始位置,在弹性件25弹性作用下挂勾部22B与啮合部31于啮合位置自动锁紧,这样吹吸附件10被锁定于主机壳体2上。0051参照图6所示,当操作者沿箭头指示方向P2方向将控制件28的操作部28A由实线所示的第一位置水平移动至虚线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导向部28B在操作手柄5壳体内移动至相应地位置,此。
25、时开关触发件18B与抵靠部32相互抵靠作用,并促使开关触发件18B弹性变形压迫开关触点18A,从而触发开关18启动马达旋转。0052参照图7至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抵靠部32A活动地设置于主体壳体2内,具体设置于靠近开关18的第一连接部5B内,抵靠部32B上、下分别设置限位柱33用于限定出抵靠部32A移动轨道。抵靠部32A可以在图9所示虚线表示的第一位置和实线所示的第二位置间水平移动,当抵靠部32A处于第一位置时开关18不能触发,当抵靠部32A处于第二位置时开关18可以被触发。抵靠部32A远离开关18的一端设置有较宽的接触面34,用于当吹吸附件10安装于主机壳体2时,设置于操。
26、作手柄5第二连接部5B尾端的突出部32B与抵靠部32A接触面34相抵靠,从而推动抵靠部32A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操作者沿箭头指示方向P2方向将控制件28的操作部28A由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水平移动至实线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导向部28B在第一连接部5A内移动至相应地位置,此时开关触发件18B与抵靠部32A相互抵靠作用,并促使开关触发件18B弹性变形压迫开关触点18A,从而触发开关18启动马达3旋转。0053参照图10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中开关18相对控制件28的支撑部28C活动连接。支撑部28C上设置有位于槽口内的弹性件26,弹性件26以其顶端支撑开关18的下端面。开关18通过。
27、连接点27枢轴连接于支撑部28C,同时在弹性件26的作用下弹性地支撑于支撑部28C上。当操作者沿箭头指示方向P2方向将控制件28的操作部28A由虚线所示的第一位置水平移动至实线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导向部28B在第一连接部5A内移动至相应地位置,此时开关触发件18B与抵靠部32相互抵靠作用,同时开关18受到抵靠说明书CN102995589A6/6页8作用力相对连接点27转过一微小角度,压缩弹性件26使其产生一定变形,同时开关触发件18B弹性变形压迫开关触点18A,从而触发开关18启动马达3。开关18与支撑部28C这样的连接设置,使得在操作控制件28后操作部28A移动时,使用后力臂会相对小,操作也更。
28、省力。0054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想,要能使开关18相对主机壳体2活动设置,开关18可以替换地设置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抵靠部32B的位置上,这样开关18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开关18不能被触发,当吹吸附件10安装于主机壳体2时,设置于操作手柄5第二连接部5B尾端的突出部32B可与开关18相抵靠,从而推动开关18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即仅当开关18处于第二位置时,可通过在控制件28的支撑部28C位置固定设置一个与开关触点18A抵触的抵靠部即可启动开关18。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想,控制件28除了可水平移动地设置主机壳体2的第一操作部5A,还可以枢轴的方式连接于。
29、主机壳体2的第一操作部5A。只要当吹吸附件10连接于主机壳体时,能通过操作控制件即可将活动设置于主机壳体2的开关18触发,均是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设计构思。说明书CN102995589A1/10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2/10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03/10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14/10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25/10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36/10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47/10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58/10页16图8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69/10页17图9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710/10页1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995589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