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61244A43申请公布日20130619CN103161244ACN103161244A21申请号201310044087822申请日20130203E04B5/17200601E04C2/28820060171申请人株洲博尔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412000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滨江路建筑设计院A栋502号72发明人黄靓黄凯包堂堂颜立波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保温叠合板由保温预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组成,其中保温预制板由结构层、保温层、箍筋、钢丝组成。通过保温预制板之间的几何卡和连接方式,减少预制。
2、板之间连接的施工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保温叠合板夹层保温材料的作用,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室内制热器或制冷器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作用,增强了保温预制板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运输预制构件时,通过保温预制板的对倒叠放、露出箍筋错开重合,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61244ACN103161244A1/1页21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保温叠合板由保温预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组成,。
3、其中保温预制板由结构层、保温层、箍筋、钢筋组成,保温层位于结构层上,箍筋下部分穿过保温层、埋设于结构层内,上部分露出,结构层内布置有受力钢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预制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几何卡和的连接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箍筋预埋于结构层中,其预埋的尺寸、露出的尺寸以及露出的形状可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设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层内部布置有纵横向钢筋。
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保温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钢丝穿插入保温材料内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3161244A1/2页3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新型保温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建筑和建材产业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存在着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建筑工程材料生产和应用脱节、建筑设计选材难、新型建材产品推广使用难等问题。建筑外围的保温隔热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但是目前建筑的楼板保温隔热还未有重大突破,设计大多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楼板保温性能差,造成许多能源不能有效被利用。0003现有的建筑。
5、物中,大多数墙体采用具有保温性能的中部带有保温材料如泡沫塑料板的夹心砖,由于泡沫塑料质脆,不能承重,所以通常将保温材料放置砖的中部区域,砖的周边还是由混凝土或类似材料构成,进而导致砖的周边形成“冷桥”,即用这种砖砌筑的墙体不能实现完全保温。0004现有的用于楼面顶层或大跨度厂房顶层的保温隔热板,都是由预制板、保温层和找平层为一体组合而成,这种组合而成的结构施工复杂,费用高,特别是由于其结构的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采取大块泡沫预制板作为保温层,这种板虽然重量较轻,但是很不结实;还有的是采取中空的水泥预制板作为顶层板,这种水泥预制板隔热效果差且重量大,仍然不理想。总之,现有的用于楼面顶层或大跨。
6、度厂房顶层的保温隔热板的结构有待于改进。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的新型节能保温叠合板,克服了目前建筑物楼板保温性能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0006保温叠合板由保温预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组成,其中保温预制板由结构层、保温层、箍筋、钢筋组成,保温层位于结构层上,箍筋下部分穿过保温层、埋设于结构层内,上部分露出,结构层内布置有受力钢筋。所述的保温预制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几何卡和的连接方式。所述的箍筋预埋于结构层中,其预埋的尺寸、露出的尺寸以及露出的形状可根据实际设计要求设定。所述的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所述的结构层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所述的结构层内部布置有纵横向钢筋。所。
7、述的保温层和结构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钢丝穿插入保温材料内固定。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保温预制板之间的几何卡和连接方式,减少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施工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保温叠合板夹层保温材料的作用,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室内制热器或制冷器的使用效率,达到节能保温的目的;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作用,增强了保温预制板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及稳定性;运输预制构件时,通过保温预制板的对倒叠放、露出箍筋错开重合,可以节省空间,方便运输。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3161244A2/2页40008图1为保温预制板的成品图;0009图2为保温预制板侧视图;0010图3为保温预制板正视图。
8、;0011图4为保温预制板拼接方式示意图;0012图5为这种新型保温叠合板施工图。0013图例说明1露出箍筋,2保温层,3混凝土结构层,4横纵向受力钢筋,5现浇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0015参见附图1、附图2,结构层厚度、保温层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保温预制板露出箍筋高度具实际情况而定。0016这种新型保温叠合板的施工步骤0017(1)保温预制板的制作0018A模板的架设根据保温预制板的形状架设好底模和侧模;0019B钢筋的布置在模板的指定位置布置箍筋及纵横向钢筋并绑扎固定;0020C结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并在指定的位置上插入钢丝,然后保养混凝。
9、土待其终凝;0021D保温层铺设把结构层上表面清扫干净、找平,然后将钢丝穿插入保温材料内固定。0022(2)保温预制板的拼接将保温预制板以几何卡和的方式拼接。0023(3)现浇混凝土层中钢筋的布置在保温预制板上的指定位置布置纵横向钢筋,并与露出箍筋绑扎固定。0024(4)混凝土的浇筑在拼接成型的预制板四周架设模板,再浇筑混凝土。0025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较优选的一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3161244A1/3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61244A2/3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161244A3/3页7图5说明书附图CN1031612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