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61275A43申请公布日20130619CN103161275ACN103161275A21申请号201310067612822申请日20130304E04F13/075200601E04B1/80200601E04B1/94200601B32B1/04200601B32B27/4020060171申请人江苏康绿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镇谢桥巨轮村五组陈家宅基18号72发明人唐正良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57摘要一种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属于建筑。
2、装饰装璜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防火阻燃板板体和结合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一侧表面的保温板板体,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由于在防火阻燃板板体朝向保温板板体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因而能使保温板板体的四周边缘部位处于蔽护状态,当火灾发生时,明火不会从保温板板体的四周边缘突破,从而确保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61275ACN103。
3、161275A1/1页21一种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包括防火阻燃板板体1和结合于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一侧表面的保温板板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高度是与所述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相等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式具有一斜边111,该斜边111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并且与保。
4、温板板体2的边缘部位相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该矩形具有一结合直边112,该结合直边112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并且与保温板板体2的边缘部位相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厚度为188,所述的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为112。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为无机板,所述的保温板板体2为有机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板为热固性。
5、聚氨酯发泡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板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珍珠岩80120份、填料2836份、胶粘剂4060份、增强料35份、固化剂812份、憎水剂00301份和增韧剂815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珍珠岩的粒径为1030M并且堆积密度为6585KG/M3;所述的填料为粉煤灰;所述的胶粘剂为硅溶胶;所述的增强料为剑麻纤维;所述的固化剂为磷酸硅;所述的增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所述的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权利要求书CN103161275A1/4页3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
6、明属于建筑装饰装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背景技术0002如业界所知之理,直接在建筑物的墙体(外墙)上贴设装饰材料例如大理石或其它类似的材料仅仅起到装饰点缀效果,而并不能起到隔热保温和防火的作用。建筑物外墙装饰材料的传热系数越小,便越体现节能,例如在酷热的夏天,因外界的酷热传递至室内的程度越小,则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越大,于是,当室内使用空调时,便可节约热能;反之,当寒冷的冬天,因室内温度不易传递至外界,从而能确保室内温度显著高于室外环境温度,于是当室内启用空调或暖气时,则同样可体现节能。0003关于建筑物外墙用防火保温板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略。
7、以例举的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98743U推荐有“一种外墙用防火保温板”,由保温层和复合在保温层外的防火层构成,防火层为三层结构,即由两面的砂浆层和位于两面的砂浆层之间的网格布构成,保温层为聚苯乙烯。0004授权公告号CN201722808U介绍有“防火隔离复合保温板”,由两侧的无机面板、位于无机面板之间的由EPS板、XPS板、PU板或酚醛树脂板担当的保温板以及位于保温板之间的岩板板构成,其中,岩棉板将保温板一分为二(区隔)。这种结构的板体同样存在前述CN201649327U的欠缺。此外,CN201943300U提供有“建筑物外墙用的防火隔热保温板”、CN202073256U披露。
8、有“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隔热保温板”和CN202073198U揭示有“建筑物外墙防火隔热保温板”等等。0005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防火保温板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将具有防火效果的无机板与具有保温效果的EPS板、XPS板、PU板或酚醛树脂即有机板相结合,以满足对建筑物的防火与保温要求,更具体地讲既保障建筑物的外墙防火又体现建筑物的节能。但是,上述专利结构的防火保温板存在以下易为业界疏忽的技术问题由于有机板的断面或称四周表面与无机板的断面即四周表面是平齐的,因此有机板的四周表面即四周边缘部位处于露裸状态,于是当火灾发生时,有机板如聚苯乙烯(EPS)板的四周边缘部位极易被引燃,对此可由2010年10月15日发生。
9、于上海市黄浦区的特大火灾(死伤数十人)印证,该场火灾是在由政府出资的对建筑物外墙改造施工中因工人的不慎操作引发,经灾后事故分析表明,起火点始于聚苯乙烯板并且在火灾过程中,聚苯乙烯板起到了对火势推波助澜的作用。0006由上述可知,仅仅将具有防火功能的无机板对具有保温功能的有机板的一侧(使用状态下背对建筑物外墙体的一侧表面)实施防护并非为完美之策,因为无机板无法对有机板的四个断面即前述的四周表面实施防护。该问题虽然越来越为业界重视,但是迄今为止在公开的文献中未见有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并且在市场也未闻有获得突破的报道。0007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
10、绍说明书CN103161275A2/4页4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作为有机板的保温板板体的四周边缘部位处于由作为无机板的防火阻燃板板体的蔽护状态而藉以提高整体阻燃效果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0009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结构,包括防火阻燃板板体和结合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一侧表面的保温板板体,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001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
11、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的高度是与所述保温板板体的厚度相等的。0011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式具有一斜边,该斜边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的一侧,并且与保温板板体的边缘部位相结合。0012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该矩形具有一结合直边,该结合直边朝向所述保温板板体的一侧,并且与保温板板体的边缘部位相结合。0013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的厚度为188,所述的保温板板体的厚度为112。0014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火阻燃板板。
12、体为无机板,所述的保温板板体为有机板。0015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有机板为热固性聚氨酯发泡板。0016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板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珍珠岩80120份、填料2836份、胶粘剂4060份、增强料35份、固化剂812份、憎水剂00301份和增韧剂815份。0017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珍珠岩的粒径为1030M并且堆积密度为6585KG/M3;所述的填料为粉煤灰;所述的胶粘剂为硅溶胶;所述的增强料为剑麻纤维;所述的固化剂为磷酸硅;所述的增韧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所述的憎水剂为甲基硅醇钠。001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防。
13、火阻燃板板体朝向保温板板体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因而能使保温板板体的四周边缘部位处于蔽护状态,当火灾发生时,明火不会从保温板板体的四周边缘突破,从而确保安全。附图说明00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00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说明书CN103161275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1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14、0022实施例1给出了一防火阻燃板板体1和结合于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一侧表面的保温板板体2,在使用状态下,保温板板体2背对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一侧与建筑物外墙墙体相结合,以体现对建筑物的保温,而防火阻燃板板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建筑物外墙墙体,即朝向外。002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朝向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凸起于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表面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高度是与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相等的。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板板体2为有机板,更具体地讲为热固性聚氨酯发泡板,并且厚度为1,由此而可知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高度即凸起于防火。
15、阻燃板板体1的表面的高度为1。前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厚度为18。0024请继续见图1,前述的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三角形,该直角三角形具有一斜边111,该斜边111朝向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并且与保温板板体2的边缘相结合。0025前述的防火阻燃板板体1为无机板,由按以下重量份数称取的原料构成硅溶胶50份、甲基硅醇钠006份、磷酸硅12份、直径即粒径为1030M并且堆积密度为6585KG/M3的珍珠岩120份、粉煤灰28份、剑麻纤维3份和木质素磺酸钠12份。由该原料经混合后压制成防火阻燃板板体1,并且将热固性聚氨酯发泡于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一侧,构成图1所示的并且长度为90、宽度。
16、为60以及总厚度为28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0026实施例2请参见图2,将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矩形,该矩形具有一结合直边112,该结合直边112朝向保温板板体2的一侧,并且与保温板板体2的边缘部位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将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厚度改为8,将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改为12(保温板边缘蔽护栈边11的高度同样为12)。将作为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无机板改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硅溶胶40份、甲基硅醇钠003份、磷酸硅10份、珍珠岩80份、粉煤灰30份、剑麻纤维5份和木质素磺酸钠15份,得到的建筑物外墙用防火阻燃保温板的总厚度为92。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0027实。
17、施例3仅将防火阻燃板板体1的厚度改为3,将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改为11,将无机板即防火阻燃板板体1改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构成硅溶胶60份、甲基硅醇钠01份、磷酸硅8份、珍珠岩100份、粉煤灰36份、剑麻纤维4份和木质素磺酸钠8份,板的总厚度为41。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0028实施例4说明书CN103161275A4/4页6仅将防火阻燃板板体1和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分别改为5和1,板的总厚度为6。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0029实施例5仅将防火阻燃板板体1和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分别改为7和12,板的总厚度为82。其余均同对实施例2的描述。0030实施例6仅将防火阻燃板板体1和保温板板体2的厚度分别改为6和11,板的总厚度为71。其余均同对实施例3的描述。003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们期望解决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客观地完成了发明任务。说明书CN103161275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612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