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合金镀液及施镀工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复破损或磨损工件时所用的镀液及使用该镀液镀覆工件的工艺。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对于破损或磨损工件修复时常采用无刻蚀镀铁和阳极刻蚀镀铁两种电镀修复方法,这两种方法中所需要的镀液均盐酸和铁屑反应得到的,即镀液中仅含有二价铁离子,且在电镀时采用直流电或交流电。在施镀时,由于镀液中含有二价铁离子,所以,其镀层中只含有铁成份,该镀层强度较弱;其次,由于该种电镀方法中直接采用直流电或交流电其中的一种电源,而无论是单一使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在镀覆过程中工件上的生核及晶粒增长速度不均匀,进而导致镀层不均匀,这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部件来说,通常不能采用此种方法修复,所以,在镀覆工件时通常要将工件不需要镀覆的部分用绝缘材料包覆住后,再对工件施镀,不但造成工序复杂,而且还浪费与其相关的原材料;另外,上述两种镀覆方法中通常伴随有酸雾产生,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铁锰合金镀液及电镀工艺,它利用交流电峰值的变化将锰金属镀覆到工件上,同时能使镀层均匀。
本发明所提出的铁锰合金镀液的每升中含有150g-500g铁离子和0.5g-40g的锰离子,其余量为盐酸。镀液中如每升中少于150g铁离子和0.5g锰离子,其电镀时间即会延长,同时也很难满足某些厚镀层工件的需要;而镀液中每升大于500g铁离子和40g锰离子,由于镀液中酸根离子过少,也同样会出现上述问题;另外,镀液中加入锰离子,使镀液分散能力强,从而可增加镀层的厚度,同时由于锰离子在镀液中还具有极化作用,可使镀层晶粒缩小,进而提高了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
所述的镀液每升中优选重量为:铁离子为200g-400g,其余量为盐酸。
所述的铁离子可由二氯化铁或三氯化铁或二氯化铁与三氯化铁的混合物构成。特别是对于镀液中含有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更能提高镀层地质量。
专门使用上述镀液镀覆工件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制取含有铁和锰离子的盐酸镀液,并使该镀液的PH值在0.5-2.5之间;
其次将需要施镀的工件放入上述镀液内,然后先向镀液中通入不对称的交流电流,待施镀一段时间后,再向镀液中通入直流电流,直至式件镀完,其电镀温度在30至50℃之间。
所谓不对称的交流电,是指电流波形的正半周和负半周不对称,它可使镀层在基本表面生核和增加镀覆速度。
所述不对称交流电流的对称比为5∶9,电流密度为10-25A′dm。在电镀过程中先采用交流电对工件镀覆10到15分钟,再采用直流电对工件镀覆,直至工件镀完。
就电镀工艺而言,其温度如落在30至50℃之间,称之为冷镀,它的优点是不会使盐酸产生酸雾,从而在电镀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使用该种镀液及镀覆工艺,可以镀许多种使用常规工艺不易镀覆的工件,其镀层非常地均匀,密度较大,并且镀覆时间较快。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制取含铁和锰的盐酸镀液,即向盐酸溶液中加入二氯化铁或三氯化铁,并使该镀液中每升中含有200g的铁离子和10g的锰离子,镀液的PH值在0.8左右;
其次镀覆工件,将需要施镀的工件放入上述镀液内,取对称比为5∶9的不对称交流电流,其电流密度为每平方分米20A,镀覆15分钟左右,而后再向镀液内通入直流电,直至工件镀完,在工件镀覆过程中,其电镀温度在30至5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