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硝催化剂及其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
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作为目前公认的控制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
放最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燃煤电厂中,SCR烟气脱硝工艺的技术核心是脱硝催化
剂,目前使用最为成熟、最为广泛的脱硝催化剂是钒钨钛系催化剂,一般操作温度在300~
400℃,脱硝催化剂一般布置在除尘器之前,但由于烟气中飞灰含量较高,容易对催化剂造
成磨损,催化剂寿命较短,一般最多可用3年,同时,飞灰中含有的碱金属氧化物等杂质会使
催化剂中毒失效,而且烟气中硫含量较高,脱硝催化剂会将部分SO2氧化成SO3,SO3与逃逸的
NH3容易反应形成硫铵,从而导致下游设备的腐蚀,则为了降低烟气中飞灰及硫含量的影
响,将脱硝催化剂布置于除尘器和脱硫装置之后,其温度降低,大约在120~250℃,几乎无飞
灰影响,但是烟气通过除尘器和脱硫装置之后,温度的显著降低,会导致现有常规的脱硝催
化剂无法直接使用,脱硝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其可布置于
除尘器和脱硫装置之后,从而有效降低烟气中飞灰及硫含量的影响,并可适于低温条件下
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好的脱硝效率,另外,本发明还提供
了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纳米级二氧化钛、水、
质子酸、质子碱、增塑剂、造孔剂、补强剂、润滑剂,且按照各组分之间的质量比为1 : 0.1~1
: 0.02~0.2 : 0.05~0.5 : 0.005~0.02 : 0.005~0.02 : 0.05~0.3 : 0.005~0.02混合均
匀后加入钒盐和钼盐。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钒盐、钼盐的加入量根据所述纳米级二氧化钛的质量确
定,所述纳米级二氧化钛:钒盐:钼盐之间的质量比为1 : 0.0342~0.0855: 0.0513~0.171;
所述质子酸采用乙酸或者乳酸;所述质子碱采用氨水或者乙醇胺;所述增塑剂采用CMC
或者PEO或者CMC混合PEO;所述造孔剂采用精制棉或者活性炭;所述补强剂采用玻纤或者碳
纤维;所述润滑剂采用硬脂酸或者丙三醇;所述钒盐采用偏钒酸铵或者草酸氧钒;所述钼盐
采用仲钼酸铵或者乙酸钼;
所述增塑剂采用CMC混合PEO的,所述CMC、PEO之间的质量比为1 : 2~5。
一种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是,
(1)、混炼操作:将纳米级二氧化钛、水、质子酸、质子碱、增塑剂、造孔剂、补强剂、润滑
剂按照质量比1 : 0.1~1 : 0.02~0.2 : 0.05~0.5 : 0.005~0.02 : 0.005~0.02 : 0.05~
0.3 : 0.005~0.02通过混炼法混合均匀后加入钒盐和钼盐形成塑性泥料;
(2)、一次陈化:将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塑性泥料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2
天;
(3)、预挤出: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塑性泥料用预挤出设备进行预挤出操作,形成泥
料方块;
(4)、二次陈化:将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泥料方块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2
天;
(5)、挤出成型:将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泥料方块用挤出设备进行挤出操作,得到蜂窝
状样品;
(6)、一次干燥:将所述步骤(5)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30~7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
催化剂,干燥时间为5天~8天;
(7)、二次干燥:将所述步骤(6)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100~30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
燥催化剂,干燥时间为3 h ~5h;
(8)、高温焙烧:将所述步骤(7)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400~600℃高温下焙烧3 h ~8h,
从而得到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备的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使得脱硝催
化剂可以布置于除尘器和脱硫装置之后,从而大幅降低烟气中飞灰及硫含量的影响,并可
有效适于低温条件下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具有较好的脱硝效
率,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烟气中硫含量等对催化剂的中毒影响,由于应用环境(低尘环
境)优于常规脱硝催化剂,使用寿命更长,总的投资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催化剂制备:
(1)、混炼操作:将纳米级二氧化钛、水、乳酸、氨水、PEO、精制棉、玻纤、硬脂酸按照质量
比1 : 0.1 : 0.02 : 0.05 : 0.005 : 0.005 : 0.05 : 0.005通过混炼法混合均匀后加
入偏钒酸铵和仲钼酸铵形成塑性泥料,偏钒酸铵和仲钼酸铵的加入量根据纳米级二氧化钛
的质量确定,具体地纳米级二氧化钛 : 偏钒酸铵 : 仲钼酸铵之间质量比为1 : 0.0342 :
0.0513;
(2)、一次陈化:将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塑性泥料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
(3)、预挤出:将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塑性泥料用预挤出设备进行预挤出操作,形成泥
料方块;
(4)、二次陈化:将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泥料方块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
(5)、挤出成型:将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泥料方块用挤出设备进行挤出操作,得到蜂窝
状样品;
(6)、一次干燥:将步骤(5)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30~7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30℃时干燥1天,温度在40℃时干燥1天,温度在50℃时干燥1天,温度在60℃时
干燥1天,温度在70℃时干燥1天至恒重,干燥时间共为5天;
(7)、二次干燥:将完成步骤(6)的蜂窝状样品在100~30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100℃时干燥1h,温度在300℃时干燥2h,干燥时间为3h;
(8)、高温焙烧:将完成步骤(7)的蜂窝状样品在400℃高温下焙烧8h,即可得到钒钼复
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测试:
活性实验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将制作完成的催化剂装填量为6×6孔、长度20cm的
催化剂样品,并在NH3/NO摩尔比为1、O2浓度为5%、空速为7500h-1的烟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
160℃时,脱硝效率为28.56%;反应温度为220℃时,脱硝效率为67.24%。
实施例二
催化剂制备:
(1)、混炼操作:将纳米级二氧化钛、水、乙酸、乙醇胺、CMC、精制棉、玻纤、硬脂酸按照质
量比1 : 0.5 : 0.1 : 0.1 : 0.01 : 0.01 : 0.1 : 0.01通过混炼法混合均匀后加入偏
钒酸铵和仲钼酸铵形成塑性泥料,偏钒酸铵和仲钼酸铵的加入量根据二氧化钛的质量确
定,具体地纳米级二氧化钛 : 偏钒酸铵 : 仲钼酸铵之间的质量比为1 : 0.06 : 0.1;
(2)、一次陈化:将步骤(1)中得到的塑性泥料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2天;
(3)、预挤出:将完成步骤(2)的塑性泥料用预挤出设备进行预挤出操作,形成泥料方
块;
(4)、二次陈化:将步骤(3)中得到的泥料方块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2天;
(5)、挤出成型:将完成步骤(4)的泥料方块用挤出设备进行挤出操作,得到蜂窝状样
品;
(6)、一次干燥:将步骤(5)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30~7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30℃时干燥1天,温度在40℃时干燥1天,温度在50℃时干燥1天,温度在60℃时
干燥1天,温度在70℃时干燥1天,恒重1天,干燥时间为6天;
(7)、二次干燥:将完成步骤(6)的蜂窝状样品在100~30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100℃时2h,温度在300℃时3h,干燥时间为5h;
(8)、高温焙烧:将完成步骤(7)的蜂窝状样品在600℃高温下焙烧5h,即可得到钒钼复
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测试:
同实施例一的烟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60℃时,脱硝效率为35.54%;反应温度为220℃
时,脱硝效率为80.31%。
实施例三
催化剂制备:
(1)、混炼操作:将纳米级二氧化钛、水、乳酸、氨水、CMC、活性炭、玻纤、丙三醇按照质量
比1 : 0.8 : 0.15 : 0.2 : 0.015 : 0.015 : 0.2 : 0.01通过混炼法混合均匀后加入草
酸氧钒和乙酸钼形成塑性泥料,草酸氧钒和乙酸钼的加入量根据二氧化钛的质量确定,具
体地纳米级二氧化钛 : 草酸氧钒 : 乙酸钼之间的质量比为1 : 0.0855 : 0.171;
(2)、一次陈化:将步骤(1)中得到的塑性泥料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
(3)、预挤出:将完成步骤(2)的塑性泥料用预挤出设备进行预挤出操作,形成泥料方
块;
(4)、二次陈化:将步骤(3)中得到的泥料方块在25℃恒温下保湿陈化放置1天;
(5)、挤出成型:将完成步骤(4)的泥料方块用挤出设备进行挤出操作,得到蜂窝状样
品;
(6)、一次干燥:将步骤(5)中得到的蜂窝状样品在30~7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30℃时干燥1天,温度在40℃时干燥1天,温度在50℃时干燥1天,温度在60℃时
干燥1天,温度在70℃时干燥1天,恒重2天,干燥时间为7天;
(7)、二次干燥:将完成步骤(6)的蜂窝状样品在100~300℃下分段式程序升温干燥催化
剂,即温度在100℃时1h,温度在300℃时3h,干燥时间为4h;
(8)、高温焙烧:将完成步骤(7)的蜂窝状样品在500℃高温下焙烧6h,即可得到钒钼复
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测试:
同实施例一的烟气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60℃时,脱硝效率为30.83%;反应温度为220℃
时,脱硝效率为65.92%。
综上,采用上述混炼法制备工艺,便于实现钒钼复合氧化物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工
业化生产,催化剂性能方面,在上述组分范围内,通过催化剂活性测试,将催化剂装填于固
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剂脱硝活性检测,在130~280℃的范围内,最高的脱硝效率为
80.31%,具有较好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