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切割鼓和砧鼓的转动切割设备 技术背景
本发明涉及转动切割设备,该转动切割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切割构件的切割鼓和具有转动轴线的砧鼓,该切割鼓和砧鼓彼此设置成切割关系,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砧鼓在所述切割构件上承受压力的压力驱动装置,所述压力驱动装置包括可绕着具有水平轴线的至少一个铰链装置转动的一对杠杆,所述水平轴线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线,但不与之重合。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1-300888公开了这种转动切割设备,它公开了一转动切割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在切割构件上承受压力的杠杆。然而,由于该杠杆直接连接到滚柱轴承上,所以难以拆卸。这种连接基本需要过盈配合,或者最小压入配合,导致在例如用于重新研磨砧鼓的维护时拆卸非常麻烦并且成本较高。
US-B-6 244 148和US-A-4 770 078已知具有相对应缺陷的另一现有转动切割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用于对现有转动切割设备进行维护的时间和成本。
通过如初始限定的转动切割设备已经实现该目的,其中框架设置用于支承处于可转动关系的切割鼓和砧鼓,其中所述成对杠杆分别可释放地连接到轴承外壳上,使得允许砧鼓从框架上取出。
有利地是,在垂直面中观察,所述杠杆的所述水平轴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线上方。或者,在垂直面中观察,所述杠杆的所述水平轴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线下面。或者,在垂直面中观察,所述杠杆的所述水平轴线设置在与所述转动轴线大致相同高度处。从而,提供三种不同的备选方案。
优选地,所述压力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气压缸和至少一个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设置成在与铰链装置相对的位置处作用在杠杆上,用于气压缸施加预定的力。当然,也可以使用液压缸代替所述气压缸。
适当地,所述压力驱动装置在垂直面的同一侧通过作为转动轴线的水平轴线驱动所述杠杆。从而,易于很容易接触整个杠杆。
有利地是,至少一个弹簧装置设置成平衡砧鼓的重量。从而,在使用期间,砧鼓需要最小的压力接触切割鼓。而且,防止了砧鼓与切割鼓的碰撞,这又避免了刀具构件和/或砧鼓的轴向周边表面的损伤。
优选地,盖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处,所述杠杆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盖子上。从而,实现很容易接触砧鼓。
适当地,所述成对杠杆只设置在每个轴承外壳的一个轴向侧上。尤其是,杠杆分别利用至少一个径向螺钉、螺母或螺栓连接到轴承外壳上。
替换地,或者附加地,所述成对杠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外壳的径向外侧上。尤其是,杠杆分别利用至少一个轴向螺钉、螺母或螺栓连接到轴承外壳上。
从而,可以很容易进行砧鼓的拆卸。
当然,杠杆也可以连接到切割鼓的轴承外壳上。
附图简要描述
在附图中,将参照附图更加完全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附图1A是具有框架的转动切割设备的第一变型的正视图;
附图1B是附图1A的放大部分,省略了框架的一部分;
附图1C是附图1A中所示框架的后视图,但是处于开放状态;
附图2A和2B是转动切割设备的第二变型的正视和后视透视图;
附图2C说明了附图2A和2B中所示框架的开放状态;
附图3A和3C是转动切割设备的第三变型的正视透视图;
附图4A说明了附图1A至3B中所示的砧鼓;
附图4B是附图4A中所示砧鼓的剖视图;
附图4C是附图4A的放大部分;
附图5A说明了附图4A中所示设置有端盖的砧鼓;及
附图5B是附图5A中所示具有端盖的砧鼓的剖视图;
附图6是附图5A中所示砧鼓和端盖的变型;及
附图7是附图5A中所示砧鼓和端盖的另一变型。
详细描述
附图1A示出了转动切割设备2,该设备包括利用螺钉8连接到基座6上的框架4。转动切割装置10利用板12可拆卸地连接到框架4上,切割轴承外壳14固定到设置有至少一个刀具构件17的切割鼓16的任一侧上。
带有砧鼓19并具有基本水平轴线A-A的砧18(也参见附图4a)垂直地设置在转动切割装置10和砧鼓19的轴向周边表面43上方。
一对杠杆20绕着铰链22可转动地设置,包括用轴颈连接在轴承24中的轴23,该轴23具有基本水平的轴B-B并利用螺钉25a和一对L形杆25b连接到框架4上,利用螺钉25c连接到框架的盖子26上。盖子26利用四个螺钉26a、26b、26c、26d(后者隐藏)连接到框架4上。
杠杆20设置在通过砧18的轴B-B的垂直面的任一侧上。两个气压缸27a基本平行于铰链轴B-B和所述转动轴线A-A设置,并与通过轴A-A的垂直面相对。气压缸27a分别适合于和杠杆20共同操作,用于将它们绕着铰链22翻转。如可在附图中看到的那样,在垂直面中观察,所述杠杆的水平轴线(B-B)设置在转动轴线(A-A)上方。
附图1B还示出,支撑物(jack)27a与杠杆20的相互连接包括分别设置有双绞链28a、28b的连杆(link)27b。气压缸27a适合于分别经过连杆27a将基本垂直的力施加在杠杆20上,导致绕着铰链22的转动,从而杠杆20将进行弧形移动。
砧18在砧鼓19的任一侧上设置有轴承外壳30。每个轴承外壳30都设置有用于允许接触轴承外壳30的内部的同轴开口32,并且设置有覆盖加油孔35的螺钉34(参见附图4b)。轴承外壳30还设置有径向指向的螺纹开口36(参见附图4a),用于容纳螺钉38,从而将轴承外壳30连接到杠杆20上。
在操作期间,气压缸27a将把砧鼓19压向并压靠在切割鼓16的刀具构件17上。尽管杠杆20进行弧形移动,但是该弧形移动非常小,导致砧鼓19移向并靠在切割鼓16上的移动将基本垂直。
附图1C示出了处于用于允许砧18的取出和维护的开放状态的转动切割设备2。这已经通过将可分离手柄39连接到其中一个L形杆25b上,松开螺钉26a、26b、26c和26d,并将盖26绕着铰链22转动进行。
在所示位置处,提升装置(未示出)可连接到砧18的开口32上,用于将其从框架4上提起。在提升装置连接到砧18上之后,螺钉38松开(参见附图1B),使得砧18从杠杆20上释放。
气压缸基本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活塞的移动开始时,由于所产生的力相对于气压缸中所施加的气压力将是非线性的,所以该力不容易控制。为了克服该问题,弹簧39a设置成作用在杠杆与铰链22相对的末端上。弹簧39a也将平衡砧18的重量,从而砧鼓19在使用期间与切割鼓16接触需要最小的力。弹簧39a也将防止砧与切割鼓16碰撞,从而避免刀具构件17和/或砧鼓19的轴向周边表面43的损伤。
附图2A和2B示出了第二变型的正视和后视透视图,根据该第二变型,砧18设置在切割鼓16下面。在本实施例中,气压缸27a和杠杆20设置在砧18下面。从而,气压缸27a将基本垂直向上指向砧18的力施加到转动切割装置10的刀具构件17。
同样,在此情况下,出于和上述相同目的提供弹簧39a。
框架4在通过砧18的轴A-A的垂直面的每个侧面上都形成开口4a、4b。
而且,在垂直面中观察,杠杆的水平轴线(B-B)设置在转动轴线(A-A)下面。
如附图2C中所示,根据该变型,通过将台架或搬运车放置在框架4下面,松开并取出螺钉38用于将砧从杠杆20释放,然后在穿过轴A-A的方向上通过框架开口4a将砧18移动到台架或搬运车上,取出该变型,用于维护所述砧18。现在,提升装置可连接到砧18的开口32上,用于将其提起,进行维护。
附图3A至3C示出了第三变型,根据该变型,砧18和杠杆20(在附图3B中省略,以进行更好的理解)设置在转动切割装置10下面,而尽管将可能把气压缸27a设置在与切割装置10相同的垂直水平处,即在其旁边,但是气压缸27a设置在砧18上方,事实上也在切割装置10上方。
气压缸27a的每个活塞杆27b都设置有保持构件27c,该保持构件将形状加工成用于将水平横杆70容纳在两个单独水平位置处。该横杆连接到一对垂直杆72上,每个垂直杆都连接到其中一个杠杆20上。一对导向构件27d用于导向并构成了活塞杆27b的止挡构件。导向构件27d利用铰链27e可转动地连接到框架4上。
当气压缸向上移动时,砧18将移向并靠在转动切割装置19的刀具构件17上,即砧18将受到拉力,与第一和第二变型所述的力相对,第一和第二变型中所施加的力为压力。
在本变型中,杠杆20设置在单个铰链22a(隐藏)、22b上,每个铰链都设置有轴23a(隐藏)、23b,杠杆20分别利用螺母23c(隐藏)、23d固定到其上。为了形成共同的转动轴线B-B,轴23a、23b彼此对准。轴承外壳30设置有轴向指向的开口,用于容纳螺钉40,以将轴承外壳30连接到杠杆20上。
而且,在垂直面中观察,杠杆的水平轴线(B-B)设置在与所述转动轴线大致相同大致相同的高度处。
在附图3C中示出了如何允许取出砧18进行维修。首先,导向构件27d绕着铰链27e回转,允许活塞杆缩回到附图中看不到的位置,即框架4内部。横杆70从保持构件27c释放,允许垂直杆70向下移动(参见箭头),这又导致杠杆20绕着轴B-B向下回转。然后,螺钉40、螺母23d和相对应的杠杆20释放并取出。现在,允许砧18沿着轴A-A从框架拉出。
弹簧39a具有与附图1A-2C中所示相同的目的。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建议杠杆设置成在砧上承受压力,用于在刀具构件上提供压力,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杠杆可以设置成直接在转动切割装置上承受压力。
附图4A和4B示出了带有其砧鼓19和轴承外壳30的砧18。
在附图4b中,砧鼓19已经示出为将整体轴42包紧。砧鼓的轴向周边表面43在其制造期间与轴A-A同轴定位。鼓19可以是空心的,例如处于套管的形式,连接到轴42上,即构成单独部件。
轴承外壳30包括轴向指向的环44,该环带有径向朝轴A-A指向的环形突起46,还包括分别处于环形板形式的内盖和外盖48和50,它们与轴42一起限定用于环状轴承52a和关节轴承52b的空间51,以设置在轴42的周边轴向表面42a(参见附图4C)上分别用于避免污染和发生任何错位。空间51通过开口35填充润滑油,该开口由螺钉34封闭。如上面已经所述的那样,外壳30也设置有用于容纳螺钉38的螺纹开口36(参见附图1B)。
板50同轴地设置有用密封环53覆盖的开口,该密封环设置有中央同轴开口54,用于允许沿着轴A-A通过砧18接触中央同轴通孔56,即鼓19和两个轴42。通孔56的目的是允许砧的提升,进行其维护。
砧18,即砧鼓19或轴42还设置有整体参照部分60,该整体参照部分设置有径向表面61和与轴A-A同心的轴向环形参照表面62。
部分60还设置有轴向指向的螺纹开口64,分别用于容纳螺钉66(参见附图5A-5B)。
在附图4C中示出为在轴42的末端处设置有斜面67,构成用于允许砧18对中的参照表面。
在砧的制造期间,首先制造斜表面67,然后是砧表面43、轴42的外轴向表面42a和参照表面62。从而,所有的所述表面都与轴A-A同轴。现在,轴承52a、52b可同轴地安装在轴42上。
为了砧18的研磨目的,在附图5A-5B中示出了处于圆形圆柱体覆盖物70形式的盖子构件68,并且最好作为覆盖物70的整体部分的盖子72设置在外侧并与砧鼓19的每侧上的轴承外壳同心,从而它抵靠参照部分60的径向表面61,使得可接触环形参照表面62。
如上所述,每个轴向指向的螺纹开口64都适合于容纳螺钉66,该螺钉用于在为了在砧表面43的机械加工期间保护它们的研磨期间将盖子构件68连接到砧鼓19的每个轴向侧上,即覆盖轴承52a、52b。
盖子72设置有盲孔76,该盲孔在研磨期间将用作砧相对于再次研磨机的轴的中心点。它也起到在再次研磨操作期间支承砧的作用。
中心螺钉74确保了盲孔76与斜面67对准,即盖子构件68与轴A-A同心。
于是,表面62用于将盲孔76对中,从而它相对于轴A-A中心定位。这对将砧18正确定位在再次研磨机中非常重要。
盖子保护轴承52免于在机械加工期间受到冷却液体侵蚀,从而允许轴承保持在轴42上,这又避免了在其拆卸期间损伤轴承的风险,由于它们能够保持在轴42上,这又在砧18的维护期间节省了时间。
附图6示出了一变型,根据该变型,中心螺钉74不仅与盖子构件68对中,而且将盖子构件68连接到砧鼓的轴向末端上,用于覆盖轴42。这通过将螺钉74朝轴承外壳30紧固进行,或者通过使轴承外壳设置有用于对中螺钉74的螺纹开口进行。另外,或或者,该盖子构件可以用磁性材料制成。
为了密封盖子构件的第二端71b,设置有密封环61。
附图7说明了另一变型,根据该变型,圆周形轴90推入到开口56中。该轴在两端处设置有阳螺纹92,用于将阴螺纹94容纳到每个盖子构件68的盖子72的内部,用于将盖子构件连接到轴A-A上并对中。
或者,轴90在两端弄尖,并且锥形开口设置在盖子内部,用于对弄尖的轴进行导向,同时根据附图5B紧固螺钉66。
应当注意的是,附图6中所示的密封构件可以在所述实施例的任意一个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