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尤其是具备特设的乘坐室的客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客车包括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此八种客车之任一种有一个特点,此八种客车之任一种的驾驶及乘坐室内部为连通的一体,乘客之间、乘客与驾驶者之间共处一室,不具备单独的乘坐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任一种的客车不具备单独的乘坐室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越野客、专用客车此八种之任一种,该种客车具备单独的乘坐室,称为特设乘坐室,特设乘坐室不但设有座位可供乘客乘坐使用,且内部空间能够形成封闭式,使外部人员不能进入,能减少或隔除噪音,所以能使内部减少或不受外部环境干扰,且内部人员不干扰外部人员或干扰较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客车设置有特设乘坐室,特设乘坐室为车身的一部分,特设乘坐室顶壁、四周壁、底板相邻之间为同一体、活动固定连接此两种之任一种,内部为乘坐空间,特设乘坐室设有门、视野装置,门设置有锁,特设乘坐室内部设置有座位、灯光,特设乘坐室与上、下客车的通道及装置相连通。
特设乘坐室的门锁为下列之任一种:一、弹子门锁,内部能够反锁;内部不反锁而门上锁后,从外部只能用钥匙打开锁及门,二、外用活动式家用普通门锁,门内部为插销,插销能够反锁;门内部不反锁而门上锁后,从外部只能用钥匙打开锁及门。
特设乘坐室的视野装置为下列之任一种:一、窗,二、视野显示装置,三、特设乘座室四周壁的一部分为透明材料体形成的视野装置。视野显示装置为下列之任一种:(一)内部显示屏与显示车身前部的摄相头组成的显示系统,(二)内部显示屏与显示车身后部的摄相头组成的显示系统。
特设的乘坐室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一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特设乘坐为下列之任一种:一、只具备车身门,车身门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二、只具备车身内门,车身内门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三、同时具备车身门及车身内门,车身门及车身内门均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种特设乘坐室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特设乘坐室与相邻的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为相连通、不相连通此两种之任一种,特设乘坐室与相邻的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为形成单层结构、形成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一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特设乘坐室的座位为除去驾驶座的其它全部座位、除去驾驶座的其它全部座位的部分座位此两种之任一种,特设的乘坐室为具备套间、不具备套间此两种之任一种,不具备套间的特设乘坐室只具备一间主间,该主间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由主间部分及套间部分组成,主间部分与套间部分为形成单层结构、形成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主间部分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套间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一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套间内部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该套间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个套间内部均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该任一套间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套间与另一套间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套间内部的体积与另一套间内部的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套间外部的体积与另一套间外部的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多个特设乘坐室为下列之任一种:一、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的任一个特设乘坐室只具备车身门,该任一个特设乘坐室的车身门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二、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的任一个特设乘坐室只具备车身内门,该任一个特设乘坐室的车身内门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三、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的任一个特设乘坐室同时具备车身门及车身内门,该任一个特设乘坐室的车身门及车身内门均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四、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由两种特设乘坐室组成,一种只具备车身门,另一种只具备车身内门,五、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由两种组成,一种只具备车身内门,另一种同时具备车身门及车身内门,六、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由两种组成,一种只具备车身门,另一种同时具备车身门及车身内门,七、该多个特设乘坐室由三种组成,一种只具备车身门,另一种只具备车身内门,第三种同时具备车身门及车身内门;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特设乘坐室的所有座位为除去驾驶座的其它全部座位、除去驾驶座的其它全部座位的部分座位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的乘坐室为具备套间、不具备套间此两种之任一种,不具备套间的特乘坐室只具备一间主间,该主间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由主间与套间两部分组成,主间部分与套间部分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该主间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套间为一个、多个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一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套间内部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该套间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个套间内部均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该任一套间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套间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套间与另外任一套间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套间内部的体积与另外任一套间内部的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套间外部的体积与另外任一套间外部的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的内部体积与另外任一特设乘坐室的内部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的外部体积与另外任一特设乘坐室的外部体积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与另外任一特设乘坐室为相连通、不相连通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与另外任一特设乘坐室之间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乘坐室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不规则几何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乘坐室与相邻的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为形成单层结构、形成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且任一特设乘坐室与相邻的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为相连通、不相连通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单个特设乘坐室及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任一窗均为普通透明材料、防弹透明材料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单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座位及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座位均为普通座、豪华座、卧铺座此三种之任一种;具备单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种具备多个座位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座位与另外任一座位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任一具备多个座位的特设乘坐室的任一座位与另外任一座位为形成单层结构、多层结构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乘坐室为具备附设用电设备、不具备附设用电设备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乘坐室为具备安全装置、不具备安全装置此两种之任一种,任一特设乘坐室为具备方便装置、不具备方便装置此两种之任一种。
特设乘坐室的套间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套间的多少和套间之间的关系及套间与主间的结构关系,分为下列许多种,例如下列之任一种:一、直连式,只有一间与主间相连,二、串连式,为多间,第一套间与主间相连,任一个套间只和一个套间直接相连的方式,三、并连式,为多个单间,均分别直接与主间相连,四、内连式,第一套间的结构的全部、部分此两种之任一种处于主间之内,套间之间依此类推,第二套间的结构的全部、部分此两种之任一种处于第一套间之内,第三套间……任一套间只和一个套间相连通,五、外连式,主间的结构的全部、部分此两种之任一种处于第一套间之间,第一套间的结构的部分、全部此两种之任一种处于第二套间之内,任一套间只和一个套间相连通,依此类推,六、特连式,每一套间内部为多层结构,第一套间与主间相连,七、平连式,上述六种之任一种的套间与主间之间、套间与套间之间均形式高度相同的结构,八、不平连式,为下列之任一种:(一)上述第一到第六种的任一种只有主间与套间之间形成多层的结构,(二)上述第一到第六种的任一种只有套间与套间之间形式多层的结构,(三)上述第一到第六种之中的任一种主间与套间之间形成多层结构,套间与套间之间形成多层结构,九、环连式,例如为下列之任一种:(一)串连式的最后一个套间与主间相连通,连通则能通过乘客,(二)并连式的多个套间之间均相互连通,(三)内连式的最后一个套间与主间相连通,最后一个套间与主间形成多层结构,(四)外连式的最后一个套间与主间相连通,最后一个套间与主间形成多层结构,十、组合式,例如,为下连之任一种,(一)上述九种之任一种多个的独立组合,(二)上述九种之任多种之间的独立合组,十一、复合式,上述十种的第一套间、第二套间、第三套间……分别采用上述十种套间与主间的连接方式复制下去,第一套间、第二套间、第三套间……为同时采用上述复制方式、不同时采用上述复制方式此两种之任一种,不同时采用为任一间采用、任多间采用此两种之任一种;十二、其它方式,例如套间之间相互连通的方式;上述方式的有限个套间的采用能够有更多的提高乘坐装置条件的选择方式。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的客车的特设乘坐室之间的连通及不相连通均有实用性及方便性,能够有更多的方便选择的方式提高乘坐装置的条件,连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为下述之任一种:一、直接连通,相邻接触连接的特设乘坐室及部分结构同一体的特设乘坐室之间采用门装置直接连通,部分结构同一体处使用单个门,单个门的两个特设乘坐室侧均能固定此门,保证特设乘坐室的独立空间功能,该单个门为具备窗、不具备窗此两种之任一种,也可以在单个门上设置能开能闭的窗、小孔;窗、小孔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体结构的其它处,但均要能保证两个特设乘坐室的封闭式空间,窗、小孔均为透明的、不透明的此两种之任一种,不透明的窗、小孔能开能闭,透明的窗、小孔为能开能闭式、固定式此两种之任一种;相邻接触连接的两个特设乘坐室分别采用一组对正的门、窗、小孔相连通;部分结构同一体、相邻接触连接的特设乘坐室之间的直接连通也可以采用中轴式双门叶正反转动的旋转门设置在同一体结构处、相邻接触连接处,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特设乘坐室同时在一个部位直接连通的方式采用中轴多门叶旋转门来直接连通,相邻的两门叶之间为一个特设乘坐室,该两门叶分别与特设乘坐室的两壁接触连接但不影响门的转动,任一门叶同特设乘坐室连接处两侧设置有同该特设乘坐室的固定锁装置,能开锁及上锁,开锁及上锁均为电动、手动此两种之任一种,有几个特设乘坐室就有相同数目的门叶,只要一个特设乘坐室采用上锁方式,该旋转门就不能转动,如果需要转动,通过透明的门叶打手势或拍打声音通知所有特设乘坐的人采用开锁状态即可进入相邻特设乘坐室及下一个特设乘坐,该门叶也可以为不透明材料体;无论透明材料体、不透明材料体,该旋转门的任一门页与中心旋转轴之间可以为固定一体同时转动,如同上述开门及关闭的方式,也可以任一门叶与中心旋转轴之间为活动转动连接,则只通过该门叶就能进入相邻特设乘坐室,只须先通知相邻特设乘坐室人而不需要所有特设乘坐室人配合,通知的方式为手势、手拍击声音、门铃、灯源设置等任一种;二、间接连通,即一个特设乘坐室门与另一个特设乘坐室门之间距离较远而通过人行过道相连通,人行道为车身内部的开放式、独立的封闭式此两种之任一种,可以实现特设乘坐室之间相连通,该连通方式的门装置为普通门装置、旋转门装置此两种均可;直接连通的特设乘坐室除直接连通的门装置,仍有其它的门以便乘客出入,直接连通的特设乘坐室的关系视为均为特设乘坐室、一个特设乘坐室为另一个特设乘坐室的套间即为套间式特设乘坐室此两种之任一种;具备套间的特设乘坐室之间直接连通则会形成套间式特设乘坐室、共用性套间的方式。特设乘坐室部分与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例如与驾驶室部分及与驾驶座之间也存在连通及不连通的方式,均可增加提高乘坐装置的条件的方式。本说明书中层的概念具体是:一、同层、不同层、单层、多层等,只要相比较的双方或多方的低部的最低点同高,即视为该双方或多方同层,底部的最低点高度高的为上层,反之为下层,二、层的高度,只有一方的多层,每层之间的高度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具有多方的任一方的任一层的高度与另外任一方的任一层的高度为相等、不相等此两种之任一种,三、除具体说明外,任一高度均从该装置到客车下部地面水平面的绝对高度计算,涉及上述层概念的装置,例如,同层及不同层的特设乘坐室,同层及不同层的套间,同层及不同层的坐位,特设乘坐室主间的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套间内的单层结构和多层结构,非特设乘坐室部分为单层结构、多层结构,两个及多个设置之间形成单层结构及多层结构等。任一特设乘坐室上、下客车的通道及装置有很多方式,例如外方式、内方式、内外方式,外方式的设置例如从最下层的特设乘坐室车身外壁处的车身门直接进出该特设乘坐室的方式,即是从客车的外部的地面直接进出该特设乘坐室,具备车身门的特设乘坐室的车身门下部距离地面较高时,此时的外方式的设置例如该特设乘坐室的车身门的底部在客车车身的最下部,车身门内部具备台阶,台阶的下部在车身门的底部,台阶的上部紧邻该特设乘坐室的室内底板,即能方便上下,或该车身门打开时,对正的侧部设置外置式、内置式台阶、挂梯,台阶及挂梯的最下部在客车车身的底部,该台阶、挂梯为上下式、斜式均可,或设置车身外壁部的斜式走廊,走廊的下部在客车车身的底部,或在车身门下部设置水平式走廊,再从走廊的其它处的上下梯、台阶等上、下客车,均为方便的外方式,外方式指上、下该特设乘坐室的路线在车身外部,车身门即车身外壁处设置的门;内外方式即特设乘坐室的门在车身内部,通过车身内部的人行通道再通过上述外方式上、下客车,即为内外方式,内、外方式指上、下该特设乘坐室的路线一部分在车身内部,而另一部分在车身外部,内方式指通过车身内部的人行通道,最后通过车身门例如最下层车门或客车的总门下车;内方式指上、下该特乘坐室的路线在车身内部,车身内门指门设置在车身内部;内方式、内外方式、外方式使特设乘坐室上下客车的方式为更多选择,方便实用,例如采用外方式可节省客车的内部空间,使客车的乘坐条件得到提高。任一特设乘坐室还可增加附设的用电设备如空调终端、电扇、电暖气、通话设备、CD机、卡拉OK、电视机、电脑、游戏机、饮水机、车载定位系统、门铃、电炉、冰箱、洗衣机等,安全装置如泡沫灭火器、报警器、防火装饰材料、座位安全带、安全气囊、车内人行道的安全摄像头、乘坐室内的录像设备、带锁的载物箱等,方便装置如方便桌、救急药品、日常用品、文体用品、内部隔音材料、厕所、洗手间、餐饮设备等,上述设备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外置式、外置固定式、内置式、内置固定式等,通话设备和驾驶室相连,便于乘客与驾驶人员沟通交流,乘坐室内录像设备便于关健时刻录制资料,以备后用。窗的形式如任一特设乘坐室具备多个窗,部分窗与驾驶室后侧的窗连通为一个透明整体,则为连通式,另一部分窗为独立式;一个特设乘坐室的窗与另一个特设乘坐室的窗相连通,也为连通式,连通式的窗更加方便乘坐视野的扩大;独立式的窗与连通式的窗为防弹透明材料具有双重安全性,即对外物的碰撞打击的安全性及承载客车车身重量的安全性,使客车更加坚固、安全、耐用,提高乘坐条件。特设乘坐室与非特设乘坐室部分相连通的方式例如与驾驶座为相连通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下列之任一种:(一)特设乘坐室与驾驶室之间直接连通,直接连通的方式与特设乘座室相互直接连通的方式相同;(二)特设乘坐室与驾驶室之间间接连通,间接连通的方式与特设乘坐室之间间接连通的方式相同,(三)特设乘坐室在驾驶室内部,(四)特设乘坐室部分门在驾驶室内部等;特设乘坐室与驾驶座相连通,便于乘客与驾驶人员交流,不相连通时则驾驶人员与乘客互不影响,均有实用性。
由于现代客车均可具备车身稳定系统,所以特设乘坐室为单层或多层而高度较高时,仍能安全的行驶及驾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客车设置了特设的乘坐室,减少以至于消除了乘客之间、乘客与驾驶员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乘坐条件,相应的提高了驾驶条件,方便了乘客与驾驶员,同时特设乘坐室门反锁后外部人员不能入内,可确保乘客的人身及财物安全,乘客锁门暂时离开后,其他无关人员不能入内,可保证特设乘坐室乘客的财物安全,新增装置简单、合理、方便、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为具备特设乘坐室的长途客车,具备多个特设乘坐室,与驾驶室之间为单层设置,多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座位均单层设置,客车为左转向盘式,驾驶室为具备驾驶座与驾驶室同排的座位及驾驶座后部第一排座位,后部设置八个特设的乘坐室,左侧四个,右侧四个,右侧第四室带有厕所及洗手间,两侧的特设乘坐室为规则结构的排列方式,所有的特设乘坐室内部及外部均为规则几何结构,前一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后壁与后一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前壁,中间为前后人行直道,每个特设的乘坐室的门为车身内门朝向前后人行直道,每个特设的乘坐室内的座位为一个,座位为普通座、卧铺座、豪华座此三种之任一种,特设的乘坐室内设置有照明灯、电源、CD机、方便桌、载物箱及安全装置如小型泡沫灭火器、外侧设置有透明窗,顶部为部分活顶,所有的特设的乘坐室与驾驶室为同一固定顶盖,所有特设的乘坐室底板与驾驶室的底板同高且为同一体,所有特设的乘坐室为设置有车身内门的封闭式,车身内门的使用方式为开锁、上锁,特设乘坐室的门锁均为弹子门锁,特设的乘坐室之间均有小孔相连,小孔能够方便地打开与关闭,小孔两侧均能插销固定,两侧第一个乘坐室均设置有套间,套间为一个,套间设置有门能够打开与关闭。特设的乘坐室内部的外侧部为设置有载物箱,特设的乘坐室由非透明材料构成,每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调设备的输出终端与空调器相连,所有特设的乘坐室通过前后人行直道与总车门相连,总车门设置在客车右侧部外车身处,驾驶室通过车身内部的后门装置与特设的乘坐室前后人行直道相连,该门装置能够打开与关闭上锁,且门装置带有透明窗,便于乘客与驾驶员之间互相观察,关闭上锁时驾驶室与特设的乘坐室为非连通连接,所有特设的乘坐室的座位与驾驶室内部的座位下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个特设的乘坐室内部设置有内置式彩色显示设备与客车前部的摄像头相连便于乘客观察客车前部的情况,每个特设的乘坐室与驾驶室之间均有能够互相通话的内置式对讲设备,便于乘客与驾驶员交流。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为旅游客车,具备两层特设的乘坐室,第二层特设乘坐室左右两侧前后分别为五个、四个特设的乘坐室,中间为前后人行过道,右侧第五室为厕所及洗手间,每个特设乘坐室门为车身内门,车身内门的门锁为外用活动式普通门锁,内部能插销反锁,车身内门朝向前后人行过道,第二层后部分别为左上下台阶及右上下台阶,与第二层前后人行过道相连通,特设的乘坐室内部的用电设备、安全装置、方便装置同第一个实施例,第二层特设乘坐室能够通过前后人行过道与车后部的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总门上、下客车,为第二层特设乘坐室上、下客车的第一种方式,该门为车身门,该门与第二层前后人行过道相通,门的底部与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的人行道的后部同高,门的外部的下部第一层车身外壁处设置有上、下客车的台阶,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顶盖为规则几何形状,每个特设的乘坐室的上部顶盖为活顶,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通过一个总的底板与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及驾驶室之间为密闭连接,该总的底板同时为第一层驾驶及乘坐室的顶壁部分即顶盖部分;该总的底板由后到前的高度依次为低、高、低、低、高相连的五段,除最后一段外,每段左右两侧为一个特设的乘坐室,即两侧左右对正的特设的乘坐室的底板的高度相同,而同侧的特设的乘坐室的底板的高度为同高及不同高此两种,其中三段底板的高度相同且较低,两段高的底板高度相同,在中间前后人行过道高低相连处设置有台阶,便于乘客行走方便;前一个特设乘坐室的后壁为后一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前壁,第二层左侧的特设乘坐室的后部的左上下台阶与右侧的厕所及洗手间的后部的右上下台阶通过其下部的位于左上下台阶与右上下台阶之间的一百八十度折向的上下台阶,与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前后人行直道后部相连接即与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的前后人行直道相连通,同时与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后部两侧的左车身门及右车身门相连通,即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与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通过车身内后部台阶相连通,为第二层特设乘坐室上、下客车的第二种方式。第二层特设的乘坐室与下部第一层对正的特设的乘坐室之间通过第二层特设乘坐室的底板即第一层特设乘坐室的顶盖部分均为门装置相连通,门装置的上部及下部均能够插销固定,该门装置以方便紧急状态时如客车侧翻时便于乘客紧急使用,第一层特设的乘坐室为左侧五个、右侧五个,中间为水平面式前后人行直道,前一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后壁为后一个特设的乘坐室的前壁,第一层特设乘坐室的后部两侧为两个车身门与前后人行直道相连通,便于第二层、第一层的乘客出入方便。第一层特设乘坐室的每个特设乘坐室的外侧为车身门,车身门的锁为客车驾驶室式门锁,即与驾驶座一侧的门锁相同,车身门内部具有上下特设乘坐室的台阶,能够直接上下出入特设的乘坐室,里侧为车身内门,车身内门的锁为外用普通活动式门锁,内部能插销反锁,车身内门朝向水平面式前后人行直道,第一层与第二层特设乘坐室内部的用电设备、安全装置、方便装置相同,驾驶室在第一层,为左转向盘式,其与第一层特设乘坐室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第二层最前部特设的乘坐室前部为前低后高的流线形、其它形状此两种之任一种,第二层最前部特设的乘坐室前部与驾驶室前部整体为前低后高的流线形、其它形状此两种之任一种;流线形便于减少前进中空气的阻力。
当然,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特设乘坐室的门锁也可以使用客车及乘用车驾驶室式门锁此两种之任一种,即驾驶座一侧的门锁,还可以使用市场上出售的皮箱使用的密码式锁及其它适用的电动门锁,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