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7873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07165.1

申请日:

2007.02.05

公开号:

CN101518764A

公开日:

2009.09.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05B 5/00申请公布日:2009090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5B5/00; B05D1/04; D01D5/00

主分类号:

B05B5/00

申请人:

张爱华

发明人:

张爱华; 张继中

地址:

210096江苏省南京市太平北路122号18幢1205室

优先权:

2006.5.29 CN 200610040596.3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特别是通过在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界面即荷电被加工材料起始射流界面处增加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与荷电流体运动方向相适应即作用力方向与电射流方向相同或者存在相同方向分量的作用力,以便帮助荷电流体突破电流体力学界面的表面张力及流体内部相互作用力从而加工、处理被加工材料。该方法适用于作为具有分离、防护、抗菌、防臭、催化、传感、装饰、结构支撑、生物相容、存储、可控释放、导电、修复、医疗、保健、智能响应、芳香、粘合功能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功能的超细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材料的涂布方法。所制备的超细材料以实心、中空或者核壳结构的颗粒、纤维、薄膜、布块或块体结构得到应用并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大规模地对材料进行加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使被加工材料流体化;
b、其次通过在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界面即荷电流体化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增加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与荷电流体运动方向相适应即作用力方向与电射流方向相同或者存在相同方向分量的作用力,以便帮助荷电流体突破电流体力学界面的表面张力及流体内部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荷电射流加工、处理被加工材料;
c、通过收集装置将上述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加工后的被加工材料进行收集。

2、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材料的流体化包括溶解、熔融、蒸发、等离子体化、粉碎使被加工材料成为包括相态均一或者相态非均一的气态、液态、超临界流体、等离子态、作为载流体的流体中含有相对主流体成分高密度的成分包括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在内的流体形式及作为载流体的流体中含有相对主流体成分低密度的成分包括气态、等离子态物质包含于较气态、等离子态物质密度高的包括液态、超临界流体的载流体。对于不能通过溶解、熔融、蒸发、升华、等离子体化、粉碎而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则通过使用可以流体化并且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物理效应在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处理前或者过程中或者后生成被加工材料或者反应中间体的方法使被加工材料流体化。

3、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力通过三种非均衡作用力即起始射流界面处不同位置的影响射流的非静电作用的作用力大小和/或者方向不一致的途径实现:
A、通过流体态材料内部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B、通过外部作用力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C、同时通过流体态材料内部及外部作用力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这里所述的助力包括离心力、重力、振动作用力、除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外的振荡作用力、气泡爆破力、超声作用力、高速流体引力、高速流体冲击力、负压引力、及其它能够产生非均衡作用的作用力中的一种或者超过一种。而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可选用与其它助力进行结合而共同形成助力。

4、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已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通过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助力形成荷电射流的过程中还包括荷电流体的运动控制、温度控制、性状控制进而使加工过程优化,其特征是:
(I)、荷电流体的运动控制包括运动轨迹控制、运动模式控制、运动平衡控制、运动作用力控制
A、运动轨迹控制即通过电场、磁场、声场、机械作用力而对荷电流体或者流体进行包括加速、减速、分散、聚焦、定向、范围控制在内的运动轨迹控制。当运动轨迹为螺旋状时需要进行旋转控制。旋转控制包括旋转电场控制、旋转磁场技术及旋转轨道控制,旋转电场、旋转磁场的频率介于10-3Hz~109Hz。
B、运动模式控制即流体化被加工材料在受到电场作用力及助力后以无喷丝头的方式形成单股或者超过单股的射流运动。当采用超过单股射流时,不同的射流在四维时空根据需要任意排布。不同的射流可以喷射同种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料,还可以是部分相同的材料。不同的射流可以带相同的电荷,也可以带相反的电荷,还可以不带电荷。无喷丝头射流可以与由含任选几何形状喷嘴的喷丝头所进行的射流结合形成复合荷电射流。不同股射流中的不同材料可以是互相不会发生反应的,也可以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理效应的。
C、运动平衡控制包括通过平衡相同或者不同流体内及相互间的相互作用力以确保荷电射流根据要求进行平稳或者不平稳的运动。
D、运动作用力控制包括采用机械作用力包括压力、推力、拉力、离心力、向心力、声作用力、其它流体作用力及重力、电场作用力、磁场作用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用力以控制流体以适当的轨迹及模式运动。
(II)、温度控制包括通过红外、微波、热辐射、发热系统、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而进行温度控制。在无喷丝头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温度控制。
(III)、性状控制是指对被加工材料的物理和或者化学性状进行控制,包括物理性状控制及化学反应控制。对被加工材料的性状控制可以在射流前、射流过程中、收集期间或者以后进行。性状控制可以只有物理性状控制过程或者化学性状控制过程,也可以同时具有物理性状控制过程及化学性状控制过程。
A、物理性状控制是指通过光、声、电、磁、热、机械作用而使被加工材料的全部或者部分通过凝固、蒸发、升华、溶解、熔融、混合、分离在内的途径对荷电射流被加工材料的形貌、相态进行控制。物理性状的控制在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制备超细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或者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或者途径进行;在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同一种物理性状控制方法或者途径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性状控制方法或者途径。
B、化学性状控制是指通过化学反应而改变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被加工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可以只有一种反应,也可以有多种反应,当有多种反应时,反应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发生。化学反应包括聚合、交联、接枝、取代、加成、消除、配合、沉淀、分解、中和、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脱水反应、裂化反应、增链反应、络合反应、置换反应、歧化反应、催化反应、重排反应类有机或无机反应。

5、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上述已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还包括使荷有电荷的被加工材料在后续作用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分散或者拉伸的过程,后续作用力包括电场作用力、磁场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机械作用力及其它包括热、声的作用力,后续作用力其方向与荷电射流的方向有一定的夹角,角度介于0~360度,电场及磁场与使流体荷电的电场匹配使荷电流体能够受到特定的包括吸引或者排斥作用力在内的作用力,对荷电流体有吸引或者排斥作用的电场强度介于0.1V/毫米~1000kV/毫米,磁场强度介于0.001毫特斯拉~30特斯拉;后续作用力可以只有一种作用力,也可以有多种作用力共同作用;整个制备过程中可以不包含、包含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后续作用力过程。

6、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流体冲击对已经形成荷电射流的被加工材料进行超细化冲击加工;流体冲击是通过其它高速流体冲击、拉伸、分散被加工的材料的流体组分,用于冲击的流体中可以包含能够溶解被加工材料的成分,也可以包含能够凝固被加工材料的成分,还可以包含能够与被加工材料进行化学反应或者物理反应的成分,流体冲击中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冲击流体可以荷有与被加工材料流体相同或者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荷;其压力范围介于1大气压至5000大气压,冲击流体的速度介于1.5毫米/秒~1000米/秒。

7、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装置为收集鼓、收集传送带、收集板或收集池,可以是干的也可以包含有溶剂或者蒸汽的湿的收集装置;经过收集装置收集到的超细材料可以是无序的、部分有序的或者全部有序的;经过收集装置收集所得的超细化材料经过或者不经过后续的针刺、水刺、编织、热黏附、化学黏附、包被其它材料、溶解去除部分成分或筛选步骤中的一种或者超过一种的方法处理后即可获得小尺寸的包括实心、核壳、中空或者多孔状的颗粒或者纤维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形貌的超细材料所构成的颗粒、纤维、薄膜或者块状超细化材料。

8、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体力学方法中的荷电包括电晕充电、感应充电、接触充电、荷电流体充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而优选将电极置于被加工材料容器内的接触充电方法。荷电电场包括直流正电场、直流负电场或者交变电场,使流体荷电的电场介于0.1V/毫米~1000kV/毫米。

9、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由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储运设备、助力发生设备、荷电设备、收集设备组成。

10、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作为具有分离、防护、抗菌、防臭、催化、传感、装饰、结构支撑、生物相容、存储、可控释放、导电、修复、医疗、保健、智能响应、芳香、粘合功能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功能的超细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材料的涂布方法。所制备的超细材料以颗粒、纤维、薄膜、布块或块体结构得到应用,它在所用材料中占的比例介于1%~100%。

说明书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流体力学方法,特别是将被加工材料起始射流界面处助力的作用及无喷丝头与电流体力学方法结合,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大规模地对材料进行电流体力学加工。该方法适用于作为具有分离、防护、抗菌、防臭、催化、传感、装饰、结构支撑、生物相容、存储、可控释放、导电、修复、医疗、保健、智能响应、芳香、粘合功能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功能的超细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材料的涂布方法。所制备的超细材料以颗粒、纤维、薄膜、布块或块体结构得到应用。
背景技术
电流体力学方法指的是被加工材料在荷电情况下利用静电作用力及准均衡的内部推动力而突破被加工流体态材料的表面张力及内部作用力从而以射流的方式形成以微小的流体态物质形式分散在不能完全相混的其它流体态介质中并固化而成包括颗粒、纤维的方法,包括静电喷雾法、静电喷涂法及静电纺丝法,目前电流体力学方法对材料的处理加工均通过喷丝头进行。电流体力学方法由于引入了静电作用力而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方便且位置可控地获得细化材料,因此目前静电喷雾及静电喷涂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而静电纺丝由于其产能低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
然而,目前电流体力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以适应人们获得超细材料及产能提高的需要。这是由于超细材料具有很大优越的性能而产能提高则能够降低成本。然而当前的电流体力学方法单纯利用静电作用力及准均衡的内部推动力(即施加在被加工材料上的压力除边缘效应外是相同的)往往难以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人们在电流体力学加工过程中发现对被加工材料施加的电压越高所获得的材料的尺寸越大,而如果施加较低的电压,静电作用力及准均衡的内部推动力又难以突破材料的界面张力及材料内部作用力,特别是对于粘度较高的材料,如静电纺丝所用原料往往粘度很大,单纯的通过压力推进被加工材料流动并施加高电压其所获得的加工后的材料不仅尺寸大而且加工难度大从而产能极低。
而非均衡作用力作用于被加工材料起始射流界面处则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电流体力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非均衡作用力由于所施加的作用力在射流界面处大小、方向不一致结果导致其中部分界面处作用力较大而使得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有部分优先突出射流界面,从而可以帮助流体化被加工材料突破表面张力及内部作用力而更易于形成射流。对于荷电射流而言,由于非均衡作用力所产生的突出状流体化被加工材料的结构与静电场作用的尖端效应相匹配,所以对于荷电射流的辅助作用更为明显。
事实上人们在流体力学方法中已经成功引入了尚未意识到的非均衡作用力。例如人们利用闪蒸时,液体中有大量的汽泡生长、破碎,从而产生非均衡作用力而改善雾化效果的效应将其引入喷雾领域。目前,闪蒸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无纺布及发电机燃油喷嘴领域。同样地,人们将超声波能够在液态材料中产生非均衡作用力的特点应用于喷雾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电流体力学方法方面,人们通过引入气流而改善了电喷雾效果,但是由于未意识到其作用机制,目前的气助电喷雾所设计的气流在包括流速、气流方式方面尚未能充分利用气流所产生的非均衡作用力,因此尚可进一步改进、提高。所以将非均衡作用力引入电流体力学方法有望改善现有技术的效果、降低成本。
另外一方面,目前的电流体力学方法由于靠单纯的静电作用力及内部准均衡推力难以加工被加工材料,而如果能够采用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不仅可以省去费用高昂的复杂喷丝头的制造及维护费用而且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加工、生产。但目前只有极少的无喷丝头的电流体力学方法,仅有的一例是利用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而与电流体力学方法结合而形成新的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然而该方法由于助力作用较小,通过该方法人们只获得了少量的超细纤维。为此,本发明将其它作用较强的非均衡作用力及无喷丝头与电流体力学方法结合形成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作为具有分离、防护、抗菌、防臭、催化、传感、装饰、结构支撑、生物相容、存储、可控释放、导电、修复、医疗、保健、智能响应、芳香、粘合功能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功能的超细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作为材料的涂布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首先使被加工材料流体化;
b、其次通过在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界面即荷电流体化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增加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与荷电流体运动方向相适应即作用力方向与电射流方向相同或者存在相同方向分量的作用力,以便帮助荷电流体突破电流体力学界面的表面张力及流体内部相互作用力从而形成荷电射流加工、处理被加工材料;
c、通过收集装置将上述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加工后的被加工材料进行收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材料的流体化包括溶解、熔融、蒸发、等离子体化、粉碎使被加工材料成为包括相态均一或者非均一相态的气态、液态、超临界流体、等离子态、作为载流体的流体中含有相对主流体成分高密度的成分包括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在内的流体形式及作为载流体的流体中含有相对主流体成分低密度的成分包括气态、等离子态物质包含于较气态、等离子态物质密度高的载流体。这里所述的相态均一是指无相界的均一气态、均一等离子体态、均一液态、均一超临界流体态。而非均一相态是指存在相界的不同相结构材料的有序或者无序混合体,如液态油中包含水溶液微液滴,超临界水溶液中包含有固态微颗粒、微小气泡包含于水溶液中。对于不能通过溶解、熔融、蒸发、升华、等离子体化、粉碎而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则通过使用可以流体化并且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或者物理效应在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处理前或者过程中或者后生成被加工材料或者反应中间体的方法使被加工材料流体化。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力通过三种非均衡作用力即起始射流界面处不同位置的影响射流的非静电作用的作用力大小和/或者方向不一致的途径实现:
A、通过流体态材料内部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B、通过外部作用力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C、同时通过流体态材料内部及外部作用力在被加工材料起始电射流界面处产生助力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力包括离心力、重力、振动作用力、除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外的振荡作用力、气泡爆破力、超声作用力、高速流体引力、高速流体冲击力、负压引力及其它能够产生非均衡作用的作用力中的一种或者超过一种。而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可选用与其它助力进行结合而共同形成助力。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作用力为助力时通过将被加工材料附着在能够产生离心作用力并能够施加高压电场的装置上,在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处理。能够产生离心力及施加高压电场的装置可以是一滚轮,或者被加工材料位于滚轮下方容器内并在滚轮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或者被加工材料从滚轮上方淋洒于滚轮上,然后滚轮在荷电情况下以一定速度旋转,从而在离心力与静电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而优选旋转速度保证离心力不会将被加工材料抛洒出去,但当有适当电场作用力时方形成射流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能够产生离心力及施加高压电场的装置也可以是一平的转盘,或者被加工材料淋洒于转盘上或者被加工材料通过导管输送至转盘上从而在转盘转动时对被加工材料形成离心力,然后通过施加电场,从而使被加工材料获得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射流并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为保证被加工材料在转盘上的平稳分散优选在转盘上镶嵌或者刻有引导条或者引导槽。当使用离心力作为非均衡作用力时,为提高电流体射流效果优选在滚轮表面或者转盘边缘装有尖锐的微细针状突起以保证静电作用时的尖端效应。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力作为助力时,流体态被加工材料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至无喷丝头并且与电源连接的电极附近而同时受到电场作用及重力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并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处理。为提高电流体射流效果优选在流体化被加工材料流淌至顶端尖锐的微细针状突起的电极以保证静电作用时的尖端效应。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力作为助力时,流体态被加工材料通过导引至与振动机械及电源连接的能够容纳一定量流体化被加工材料的板状结构器件上,然后机械振动产生振动力而电源电极产生电场作用从而使板状结构器件上的流体化被加工材料在振动作用力及电场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电射流并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处理。为提高电流体射流效果优选流体化被加工材料所在的板状结构器件表面为顶端尖锐的微细针状突起的电极以保证静电作用时的尖端效应。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振荡作用力作为助力时,非均衡作用力可以通过被加工材料容器外的机械振动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在被加工材料容器内的振动的机械装置如固定在分散的筐条上的振动尖钉组而获得,还可以通过在被加工材料容器内布置有能够产生特定振荡波的振荡发生器而获得。当通过上述方法获得振荡作用力后,被加工材料会发生振荡即有液体离开液体平面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呈现为顶端尖锐而与液体平面结合处较为宽大的有利于尖端静电作用的结构,结果振荡作用力与静电作用力结合就能够对被加工材料进行有效的处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气泡爆破力为助力时,气泡可以通过在被加工材料容器内导入气体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引发局部被加工材料或者其它材料气化的方式如叶轮的高速旋转或者红外辐射、微波辐射、电炉丝加热进行局部操作而获得,还可以通过高压将气体压入被加工材料然后减压的方式而获得,还可以通过导入在被加工材料内会发生气化的材料的方式而获得。在被加工材料中引入气泡后,被加工材料内部的气泡由于比重比被加工材料小因此会漂浮至被加工材料液面上,然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飘浮至液面的气泡顶端渐渐成为最薄弱的部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力下气泡会自顶端开始爆裂,并且在气泡破裂的瞬间对被加工材料产生非均衡作用力并促使被加工材料向外运动,如果通过高压静电使被加工材料同时受到静电作用力则能够有效地结合静电作用力及气泡爆破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超声作用力为助力时,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安装在被加工材料液面的下方并直接通过超声波对被加工材料进行作用或者通过其它液体而将超声波传递至被加工材料而进行作用。当超声波作用与静电作结合时能够很好地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处理、加工。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高速流体引力为助力时,高速流体可以是高速运动的包括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高速流体通过经过被加工材料容器并通至其液面上的一根或者超过一根的导管进行运动,或者通过被加工材料容器外通至被加工材料液面附近的导管进行运动。当高速流体进行运动时,其高速运动会在其周围产生负压并对被加工材料产生引力从而增加被加工材料在其静电作用方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与静电作用力结合则能够很好地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高速流体冲击力为助力时,高速流体可以是高速运动的包括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高速流体通过在被加工材料液面外的一根或者超过一根的导管中以与电射流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冲击被加工材料从而对被加工材料施加与射流方向相适应的非均衡作用力并溅射被加工材料。该作用力与静电作用力结合可以对被加工材料进行细化处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负压引力为非均衡作用力时,负压引力可通过负压产生装置如真空泵连接的一个或者超过一个的导管如漏斗状的结构的漏斗底与被加工材料的液面接近从而对被加工材料产生漏斗底中心作用力大而边缘小的非均衡作用力。该作用力其作用方向与静电作用力一致,其结合可以有效地对被加工材料进行细化处理。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中被加工材料的添加可以直接从被加工材料液面进行添加,也可以通过连接于进行电流体力学方法加工的被加工材料容器的管道的另外一端进行添加,还可以采用将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输送至能够产生助力并且对流体化被加工材料荷电的电流体力学处理器件上,而优选通过管道进行添加并且调节被加工材料的液面高度。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已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通过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助力形成荷电射流的过程中还包括荷电流体的运动控制、温度控制、性状控制进而使加工过程优化,其特征是:
(I)、荷电流体的运动控制包括运动轨迹控制、运动模式控制、运动平衡控制、运动作用力控制
A、运动轨迹控制即通过电场、磁场、声场、机械作用力而对荷电流体或者流体进行包括加速、减速、分散、聚焦、定向、范围在内的运动轨迹控制。当运动轨迹为螺旋状时需要进行旋转控制。旋转控制包括旋转电场控制、旋转磁场技术及旋转轨道控制,旋转电场、旋转磁场的频率介于10-3Hz~109Hz。
B、运动模式控制即流体化被加工材料在受到电场作用力及助力后以无喷丝头的方式形成单股或者超过单股的射流运动。当采用超过单股射流时,不同的射流在四维时空根据需要任意排布。不同的射流可以喷射同种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料,还可以是部分相同的材料。不同的射流可以带相同的电荷,也可以带相反的电荷,还可以不带电荷。无喷丝头射流可以与由含任选几何形状喷嘴的喷丝头结合形成复合荷电射流。不同股射流中的不同材料可以是互相不会发生反应的,也可以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物理效应的。
C、运动平衡控制包括通过平衡相同或者不同流体内及相互间的相互作用力以确保荷电射流根据要求进行平稳或者不平稳的运动。
D、运动作用力控制包括采用机械作用力包括压力、推力、拉力、离心力、向心力、声作用力、其它高速流体作用力及重力、电场作用力、磁场作用力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作用力以控制流体以适当的轨迹及模式运动。
(II)、温度控制包括通过红外、微波、热辐射、发热系统、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而进行温度控制。在无喷丝头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温度控制。
(III)、性状控制是指对被加工材料的物理和或者化学性状进行控制,包括物理性状控制及化学反应控制。对被加工材料的性状控制可以在射流前、射流过程中、收集期间或者以后进行。性状控制可以只有物理性状控制过程或者化学性状控制过程,也可以同时具有物理性状控制过程及化学性状控制过程。
A、物理性状控制是指通过光、声、电、磁、热、机械作用而使被加工材料的全部或者部分通过凝固、蒸发、升华、溶解、熔融、混合、分离在内的途径对荷电射流被加工材料的形貌、相态进行控制。物理性状的控制在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制备超细材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或者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或者途径进行;在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同一种物理性状控制方法或者途径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理性状控制方法或者途径。
B、化学性状控制是指通过化学反应而改变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被加工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可以只有一种反应,也可以有多种反应,当有多种反应时,反应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发生。化学反应包括聚合、交联、接枝、取代、加成、消除、配合、沉淀、分解、中和、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脱水反应、裂化反应、增链反应、络合反应、置换反应、歧化反应、催化反应、重排反应类有机或无机反应。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上述已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界面助力辅助荷电射流还包括使荷有电荷的被加工材料在后续作用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分散或者拉伸的过程,后续作用力包括电场作用力、磁场作用力、流体作用力、机械作用力及其它包括热、声的作用力,后续作用力其方向与荷电射流的方向有一定的夹角,角度介于0~360度,电场及磁场与使流体荷电的电场匹配使荷电流体能够受到特定的包括吸引或者排斥作用力在内的作用力,对荷电流体有吸引或者排斥作用的电场强度介于0.1V/毫米~1000kV/毫米,磁场强度介于0.001毫特斯拉~30特斯拉;后续作用力可以只有一种作用力,也可以有多种作用力共同作用;整个制备过程中可以不包含、包含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后续作用力过程。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流体冲击对已经形成荷电射流的被加工材料进行超细化冲击加工;流体冲击是通过其它高速流体冲击、拉伸、分散被加工的材料的流体组分,用于冲击的流体中可以包含能够溶解被加工材料的成分,也可以包含能够凝固被加工材料的成分,还可以包含能够与被加工材料进行化学反应或者物理反应的成分,流体冲击中的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液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固态颗粒包含于载流体,冲击流体可以荷有与被加工材料流体相同或者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荷;其压力范围介于1大气压至5000大气压,冲击流体的速度介于1.5毫米/秒~1000米/秒。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流体力学方法中的荷电包括电晕充电、感应充电、接触充电、荷电流体充电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而优选将电极置于被加工材料容器内的接触充电方法。荷电电场包括直流正电场、直流负电场或者交变电场,使流体荷电的电场介于0.1V/毫米~1000kV/毫米。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装置为收集鼓、收集传送带、收集板或收集池,可以是干的也可以包含有溶剂或者蒸汽的湿的收集装置;经过收集装置收集到的超细材料可以是无序的、部分有序的或者全部有序的;经过收集装置收集所得的超细化材料经过或者不经过后续的针刺、水刺、编织、热黏附、化学黏附、包被其它材料、溶解去除部分成分或筛选步骤中的一种或者超过一种的方法处理后即可获得小尺寸的包括实心、核壳、中空或者多孔状的颗粒或者纤维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形貌的超细材料所构成的颗粒、纤维、薄膜或者块状超细化材料。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是它至少由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储运设备、助力发生设备、荷电设备、收集设备组成。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加工材料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包括实心、中空或者核壳结构的超细颗粒及超细纤维。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作为具有分离、防护、抗菌、防臭、催化、传感、装饰、结构支撑、生物相容、存储、可控释放、导电、修复、医疗、保健、智能响应、芳香、粘合功能中一种或者超过一种功能的超细材料的制备方法或者材料的涂布方法。所制备的超细材料以颗粒、纤维、薄膜、布块或块体结构得到应用,它在所用材料中占的比例介于1%~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作为助力的非均衡作用力与静电作用力在无喷丝头的情况下结合并应用于射流领域从而可以廉价、高效、高产能地将被加工材料转化为相应的超细材料。该方法对于超细材料的廉价、大规模地生成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滚轮离心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3b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c淋洒的被加工材料;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5滚轮转动方向
图2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盛放被加工材料的容器;3a被加工材料,其中3a—a是一种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而其中3a—b是另外一种流体化的被加工材料;3b被加工材料液面;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滚轮转动方向。
图3无喷丝头转盘离心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转盘;4a转盘上引导槽;4b转盘边缘尖锐突起;5转盘转动方向
图4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3b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c淋洒的被加工材料;4a多孔膜;4b金属网;4c金属网下方针状突起。
图5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机械振动力结合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3b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c淋洒的被加工材料;4a多孔膜;4b金属网;4c金属网下方针状突起;4d机械振动装置;4e机械振动方向。
图6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与旋转机械振动力结合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3b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c淋洒的被加工材料;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a多孔膜;5b金属网;5c金属网上方针状突起;6滚轮转动方向。
图7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机械振荡组件;5机械振荡电源
图8无喷丝头外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机械振荡组件;5机械振荡电源
图9无喷丝头内置振荡波发生器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振荡波换能组件;5振荡波电源
图10无喷丝头供气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气泡;4a爆破的气泡;5高压气瓶;6气体导管
图11无喷丝头局部气化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气泡;4a爆破的气泡;5局部气化组件;6局部气化电源
图12无喷丝头气体与被加工材料共同增压后减压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气泡;4a爆破的气泡;5被加工材料与气体共同增压的储存容器
图13无喷丝头超声波作用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超声波换能组件;5超声波电源
图14无喷丝头高速流体引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增压泵;5增压的流体态材料;6高速流体导管;7高速流体
图15无喷丝头高速流体冲击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增压泵;5增压的流体态材料;6高速流体导管;7高速冲击流体
图16无喷丝头负压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示意图。1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真空泵;5负压导通组件
图17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与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结合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的组件包括:1正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3b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c淋洒的被加工材料;4a多孔膜;4b金属网;4c金属网下方针状突起。而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的组件包括1’负高压电源;1’a对电极及收集装置;1’b工作电极;2’电射流;3’被加工材料;3’a被加工材料液面;4’机械振荡组件;5’机械振荡电源
图18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正负电场双滚轮相对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制备微胶囊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负电场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包括:1负高压电源;2电射流;3盛放被加工材料的容器;3a低粘度被加工材料;3b被加工材料液面;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滚轮转动方向。而正电场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包括:1’正高压电源;2’电射流;3’盛放被加工材料的容器;3’a低粘度被加工材料;3’b被加工材料液面;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滚轮转动方向。收集装置为下方置有接地电极9的传送带8及收集容器10。
图19是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正负电场双滚轮相对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制备微纤维束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负电场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包括:1负高压电源;2电射流;3盛放被加工材料的容器;3a高粘度被加工材料;3b被加工材料液面;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滚轮转动方向。而正电场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包括:1’正高压电源;2’电射流;3’盛放被加工材料的容器;3’a高粘度被加工材料;3’b被加工材料液面;4’滚轮;4’a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b是滚轮转轴;5’滚轮转动方向。收集装置为相对转动的辊轮6并可获得微纤维束7。
图20无喷丝头组合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连续涂布系统结构示意图。连续涂布系统由电场相反的A及B子系统、待涂布薄膜6、控制待涂布薄膜的转动辊轮7及接地电极8组成。其中A子系统包含负高压电源A1;被加工材料A3;与负高压电源连接的多组滚轮A4。而B子系统包含正高压电源B1;被加工材料B3;与正高压电源连接的多组滚轮B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滚轮离心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如图1所示。被加工材料通过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b淋洒到滚轮4上,当滚轮转动时淋洒的被加工材料3c通过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而受到离心作用力。将滚轮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2: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如图2所示系。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a位于滚轮下方容器3内并在滚轮4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并在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处受到离心作用力。滚轮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两种被加工材料3a—a及3a—b同时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两种被加工材料同时进行加工。
实施例3:
无喷丝头转盘离心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被引导至转盘4上,当转盘转动时被加工材料沿转盘上引导槽4a而至转盘边缘尖锐突起4b处从而获得离心力。将转盘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转盘转动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4: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如图4所示。被加工材料通过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b形成淋洒液3c并沉积到起匀化重力作用的多孔膜4a,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多孔膜运动至金属网4b的下方的针状突起上。将金属网4b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重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5: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振动结合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如图5所示。被加工材料通过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b形成淋洒液3c并沉积到起匀化重力作用的多孔膜4a,并通过多孔膜至金属网4b的下方的针状突起上而受到重力作用。多孔膜及金属网一起受机械振动装置4d控制而使其上下振动4e。将金属网4b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重力、机械振动作用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6: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与旋转机械振动结合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如图6所示。被加工材料通过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b形成淋洒液3c并沉积到起匀化振动作用力的多孔膜5a,并通过多孔膜至金属网5b的上方的针状突起5c上。多孔膜及金属网一起受旋转滚轮4转动所导致的其滚轮尖齿4a敲打引发的机械往复振动5d。将金属网5b连接至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机械振动作用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机械振动作用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7:
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7所示。将机械振荡组件4置于被加工材料3中,在开启机械振荡电源5的情况下,机械振荡组件进行振动并引发被加工材料振荡,振荡作用力可引起部分溶液界面形成尖锐的射流状态因此可以作为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机械振荡电源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振荡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8:
无喷丝头外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8所示。将机械振荡组件4置于被加工材料3之外,在开启机械振荡电源5的情况下,机械振荡组件进行振动并引发被加工材料振荡,振荡作用力可引起部分溶液界面形成尖锐的射流状态因此可以作为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机械振荡电源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振荡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9:
无喷丝头内置振荡波发生器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9所示。将振荡波换能组件4置于被加工材料3之中,在开启振荡波电源5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内将产生振荡波并引发被加工材料振荡,振荡作用力可引起部分溶液界面形成尖锐的射流状态因此可以作为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振荡波电源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振荡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0:
无喷丝头供气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0所示。高压气瓶5中的气体通过气体导管6而进入被加工材料3形成气泡4。在被加工材料中引入气泡后,被加工材料内部的气泡由于比重比被加工材料小因此会漂浮至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上,然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飘浮至液面的气泡顶端渐渐成为最薄弱的部分,在表面张力的作用力下气泡会自顶端开始爆裂,并且在气泡破裂的瞬间对被加工材料产生非均衡作用力并促使被加工材料向外运动。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供气气源及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气泡爆破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1:
无喷丝头局部气化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将局部气化组件5置于被加工材料3中,在开启局部气化电源6后,被加工材料中部分物质被气化而形成气泡4。由于气泡可以漂浮至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上并爆破而形成爆破力,而气泡爆破力可作为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因此当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后,同时开启局部气化电源及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气泡爆破作用力共同作用可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2:
无喷丝头气体与被加工材料共同增压后减压气泡爆破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当气体与被加工材料的混合物被增压后并从增压容器5中释放至另一容器进行减压,将形成大量气泡4涌出的状况。由于气泡可以漂浮至另一容器的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上并爆破而形成爆破力,而气泡爆破力可作为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因此当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后,同时开启被加工材料与气体共同增压的储存容器开关及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气泡爆破作用力共同作用可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3:
无喷丝头超声波作用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3所示。将超声波换能组件4置于被加工材料3之中,在开启超声波电源5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内将产生超声波而使被加工材料受到超声波作用力,该作用力可引起部分溶液界面形成尖锐的射流状态因此可以作为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超声波电源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超声波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4:
无喷丝头高速流体引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4所示。当将某种流体态材料通过增压泵4而成增压的流体态材料5后将该材料通过高速流体导管6喷出时将成为高速流体7。如果该高速流体正好在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上面附近,高速流体将带动被加工材料3一起运动。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增压泵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高速流体引力共同作用可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5:
无喷丝头高速流体冲击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5所示。当将某种流体态材料通过增压泵4而成增压的流体态材料5后将该材料通过高速流体导管6喷出时将成为高速流体7。如果该高速流体向下冲击被加工材料液面3a时,高速流体将带动被加工材料3一起运动。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增压泵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高速流体冲击力共同作用可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6:
无喷丝头负压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系统结构如图16所示。当开启真空泵4并通过负压导通组件5而将负压导致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上面附近,负压将引发被加工材料3往负压导通组件内运动。将高压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并置于负压导通组件内。在同时开启真空泵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负压作用力共同作用可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
实施例17: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与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结合系统结构如图17所示。被加工材料3通过被加工材料淋洒组件3b形成淋洒液3c并沉积到起匀化重力作用的多孔膜4a,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多孔膜运动至金属网4b的下方的针状突起上。将金属网4b连接至高压负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1b,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施加了高压负电场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同时受到重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而在其下方,机械振荡组件4’置于被加工材料3’中,在开启机械振荡电源5’的情况下,机械振荡组件进行振动并引发被加工材料振荡,振荡作用力可引起部分溶液界面形成尖锐的射流状态因此可以作为电流体力学方法的助力。将高压正电源1’连接工作电极1’b置于被加工材料液面3’a下而对电极与收集装置1a合并。在同时开启机械振荡电源与高压电源时,静电作用力与振荡作用力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电射流2’并进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加工。通过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淋洒针式电极重力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形成的荷电射流2与通过无喷丝头内置机械振荡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形成的电射流2’在收集传送网1a处会合形成由被加工材料3所形成的超细材料、收集传送网及被加工材料3’所形成超细材料复合的复合超细材料膜。
实施例18: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正负电场双滚轮相对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制备微胶囊系统结构如图18所示。低粘度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a即3%己二胺甘油溶液位于滚轮下方容器3内并在滚轮4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并在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处受到离心作用力。滚轮连接至20000伏负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两种被加工材料3a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3a进行加工。在其对面低粘度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a即6%己二酰氯甲苯溶液位于滚轮下方容器3’内并在滚轮4’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并在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处受到离心作用力。滚轮连接至20000伏正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在施加了正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a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3’a进行加工。电射流2及电射流2’在空中相遇发生缩聚反应形成以聚酰胺—66为壁材的甘油超细微胶囊并由于受到重力及其下方接地电极9的电场作用而沉降至传送带上,最后通过传送而至收集容器10中。
实施例19:
无喷丝头被加工材料正负电场双滚轮相对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制备微纤维束系统结构如图19所示。高粘度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a即12%平均分子量为10万的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位于滚轮下方容器3内并在滚轮4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并在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处受到离心作用力。滚轮连接至负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在施加了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两种被加工材料3a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3a进行加工。在其对面高粘度流体化被加工材料3’a即12%平均分子量为10万的聚丙烯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位于滚轮下方容器3’内并在滚轮4’转动时将被加工材料附着于滚轮上,并在滚轮边缘尖锐突起4’a处受到离心作用力。滚轮连接至正高压电源1’作为工作电极。在施加了正高压电场及滚轮转动的情况下被加工材料3’a受到离心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电射流2’,从而对被加工材料3’a进行加工。电射流2及电射流2’在空中相遇形成由聚丙烯腈超细纤维组合而成的微纤维束并由于受到重力及其下方辊轮6的的向下作用力而形成连续的微纤维束7。
实施例20:
无喷丝头组合滚轮击打式电流体力学方法连续涂布系统结构如图20所示。连续涂布系统由电场相反的A及B子系统、待涂布薄膜6、控制待涂布薄膜的转动辊轮7及接地电极8组成。其中A子系统包含负高压电源A1;被加工材料A3;与负高压电源连接的多组滚轮A4。而B子系统包含正高压电源B1;被加工材料B3;与正高压电源连接的多组滚轮B4。工作时,流体化涂布介质即被加工材料采用清漆的A3及采用红色油漆的B3同时受到滚轮的离心作用力及静电场作用力而形成荷电射流A2及B2。由于荷电射流A2与B2的荷电极性相反及两者间的接地电极8,荷电射流依次以清漆—红色油漆的方式均涂布于由辊轮控制的待涂布薄膜的一面。由于A及B子系统有多组,因此待涂布薄膜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运动并形成均匀涂布。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及其应用.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界面助力型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方法,特别是通过在无喷丝头电流体力学界面即荷电被加工材料起始射流界面处增加除静电作用力及可选用的垂直方向磁场对磁性流体自由表面扰动效应所形成的垂直于表层的尖锐的针状突起作用之外的与荷电流体运动方向相适应即作用力方向与电射流方向相同或者存在相同方向分量的作用力,以便帮助荷电流体突破电流体力学界面的表面张力及流体内部相互作用力从而加工、处理被加工材料。该方法适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喷射或雾化;对表面涂覆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方法〔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