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烟或类似物的铰盖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盖盒,该盒具有一个盒部和一个柔性地连接到盒后壁上的盖,还有一个固定在盒部内并部分从其中伸出的内套(或称衬领),该内套具有一个套前壁和两个套侧片。这种铰盖盒特别适宜用来装纳围有内包装的卷烟组(卷烟包),套前壁在盒前壁上方的区域内有一向上敞开的开口。本发明还涉及用来制造这种铰盖盒的坯料。
铰盖盒属于广为传布的卷烟的包装型式。完整的烟盒的结构通常具有这样的外观,即在铰盖盒的容量内充填着卷烟组,该卷烟组用纸、薄膜或锡箔的内包装围起来成为一个卷烟包。将该卷烟包放置到由薄卡片或其他类似包装材料制成的铰盖盒内,所说铰盖盒再用薄膜的外包装围护起来。当要使用烟盒时,外包装被完全或部分去掉。
在铰盖盒的标准的以前的结构中,有一盖用横向的铰接头(铰链)可绕枢转动地连接在盒后壁上。内套在传统上由另一分开的坯料制成。套前壁特别用胶粘剂连接到盒前壁的内部上。套侧片与盒侧壁的内侧对接。当铰盖盒处在闭合位置时,从盒部伸出的内套的上部被盖包围着。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通过重新设计使铰盖盒地使用简化。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的铰盖盒的特征为,作为开口界线并与盒前壁邻近的内套边倾斜地延伸,致使在套前壁内的开口在一侧比在对置的另一侧具有更大的高度,并且在套前壁与开口反向的一侧有一与开口同样倾斜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开口具有可互相匹配的几何尺寸。
按照本发明的这个特征,在套前壁内传统上采用的开口具有一个不对称的形状,即基本上为梯形。这样卷烟便可从铰盖盒的高度或尺寸较大的区域中取出,事情便可简化。
本发明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在于,用来将盖连接到盒部上的铰接头同样倾斜地延伸,即与盒的竖立边成一角度。铰接头倾斜的方向最好与内套边及/或盒边相仿。更适当的做法是使铰接头的倾斜角略小于内套边及/或盒边的倾斜角。
用于制造这种铰盖盒的坯料,即一块单片的盒坯和一块分开的内套坯都是用相似的专用方法制造的。
铰盖盒及用于铰盖盒和内套的坯料的实施例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在附图中:
图1为一闭合的铰盖盒的透视图;
图2为按照图1的铰盖盒在打开时的放大透视图;
图3为按照图1的铰盖盒用的展开的未折转的坯料;
图4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铰盖盒,采用如图2那样的视图;
图5为按照图4的铰盖盒的展开的未折转的坯料;
图6为卷烟组内包装用的坯料;
图7为铰盖盒的内套用的坯料;
图8为铰盖盒的另一种构造,采用如图1那样的视图;
图9为按照图8的铰盖盒在开启位置时的情况,采用与图2和4相似的视图;
图10为按照图8和9的铰盖盒用的坯料。
所示铰盖盒范例的基本构造为(下部的)盒部10和(上部的)盖11。这两部分都可由一公用的单片坯料构成(图3、图5和图10)。盒部10由盒前壁12、与它连接的底壁13和与盒前壁12面对的盒后壁14组成,其在两侧的界面为狭长而竖立的盒侧壁15和16。
盖11以类似方式组成,即由盖前壁17、盖顶壁18、盖后壁19和盖侧壁20、21组成。盒部10和盖11在各自的后壁区14和19用一横向的铰接头22柔性地互相连接。这个铰接头由单片坯料上的一条折叠线构成。
有一内套23位在铰盖盒的内部。这个内套由分开的坯料(图7)制成。内套23具有套前壁24和套侧片25、26。套前壁24与盒前壁12的内部在下面的部分区域上对接并与它连接,例如用胶粘剂。套侧片25、26与盒侧壁15、16的内侧对接。内套23的上部伸出到盒部10之外。盖11在闭合位置时包围着内套23的这个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内套23的尺寸这样设定,使其上端约在盖上壁(盖顶壁)18之下。
在这样形成的铰盖盒内放上一个块状的卷烟包27。这是一个由纸或锡箔的内包装包着的卷烟组。卷烟包装入时其顶部几乎和内套23齐平。
内套23通常这样成形,使向上敞开的开口28在套前壁24的区域内制出。这个开口的目的是简化卷烟的从铰盖盒或盒部10内的取出。当使用该盒时,为此目的先将在前侧区域内的活瓣29从卷烟包27的内包装上撕开(图6)。活瓣29由横向的小孔30使它成为内包装的前部(图4)。当活瓣29被拿掉后,卷烟便在这个区域内暴露出来。
这个铰盖盒的一个特点在于开口28的形成。该开口是不对称的,即由一斜向延伸的下内套边31来分界。该下内套边与竖立的盒边32、33成一角度而延伸。在本例中内套边31为一直线,所得开口28近似梯形。这样该开口在一侧如在本例中的左前侧就有一较大的高度,因此卷烟就露出较长的一段,这将使卷烟的取出简化。开口28并不在套前壁24的整个宽度24上延长。而是在套前壁24的区域内留出两条在侧边的直立片34、35。这由两条直立片由于开口28的形状,具有不同的高度。
铰盖盒另有一个独立的特点在于盒部10对开口28的形状的适应。盒前壁12的上限,即一条横向的盒边36同样倾斜地延伸,即与盒边32、33成一角度。在本例中盒边36采取与内套边31平行的方向。这样盒前壁12也就成为梯形。
该盒这样成形时,结果两个盒侧壁15、16便具有不同的高度。具有较长或较高盒边32的盒侧壁16便高于对置的盒侧壁15。结果还是那样,在盒侧壁15的区域内,内套23的套侧片25和与它连接的套前壁部24从盒部10上伸出一个较大的部分,而对置的套侧片26则只有一个较小的部分伸出。
内套23的坯料在图7的一个有效实施例中示出。在套前壁24内与大致为梯形的开口28相应的为在对边或下边上制出的突出部55。采用这种方法,内套23的坯料便可用横向冲裁的方法设有废料地从一连续的带材上分割出来。套侧片25、26用穿孔线56、57与套前壁24分界。
在穿孔线56、57的区域内,内套23上设有盖11用的开口的辅助设施,即所谓内套制动件59、60。在本例中内套制动件59、60具有不同的长度。内套制动件59、60的长度与开口28或套前壁24的不对称的形状相适应。在铰盖盒的一侧,由于开口28的不对称的形状,卷烟有较长部分露出,内套制动件59比较盖盒对侧的内套制动件60具有更大的长度。但这一点又被下列事实所制约,即在这区域内,套前壁24的直立片34从盒部10突起的长度原比对侧的直立片35来得大。这样便可使盖11固定在盒部10上而不会在无意中被打开。
铰盖盒还有一个特点在于按照图6的卷烟包27的内包装的形成。用来作为活瓣29界线的穿孔线30同样倾斜地延伸。穿孔线30的形状与内套边31的形状适应。穿孔线30和内套边31最好互相平行地延伸。
这种铰盖盒用的坯料(图3)在某些方面与标准的铰盖盒不同。虽然两者的坯料都是长条形,但就已知的铰盖盒用的坯料来说,盒部10和盖11的壁是先后接续制成的。坯料的一端是由盒边36形成的,在该例中,盒边36倾斜延伸,即与形成盒边32、33的折叠线成一角度。而在本实施例中,盒边36继续延伸到(外部设置的)侧片37的区域内成为一个两层侧壁16的外层。这里,侧片37是由一条在上面的倾斜的片边38限定的。在盒前壁12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形成盒侧壁15外层的侧片39。这个侧片是由一个与盒边36成一钝角的片边40限定的。在一侧的侧片37和在另一侧的侧片39因此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
与此相对应的内侧片41、42分别与侧片37、39构成盒侧壁16和15。所说侧片41、42通常连接到盒后壁14上并用冲压线43和44与盖11的折叠片分界。这两条冲压线被安排在不同的角度位置上,使侧片41形成一条与片边38平行的边。与此相似,冲压线44这样安排,使侧片42的上边与片边40平行。
盖11用的成片坯料具有相应的形状。盖侧壁20是由两个梯形的盖侧片45和46构成的。外盖侧片46设有一条被安排成极其尖锐角的侧边47。由冲压线44限定的内盖侧片45的边与此相配合。
对侧的盖侧壁21具有较小的盖侧片48和49。外盖侧片49是由侧边50限定的,该侧边50在本例中是同样倾斜取向的盖边51的延长。盖边50与内盖侧片48在冲压线43的区域内的相应边平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为盖内片52(图3)的定位和形成。该片与盖前壁17连成一片,并且在完成的铰盖盒内,该片被向内向着盖前壁17的内侧折转。这样盖边51便成为双层。
盖内片52的形状为一有斜角的平行四边形。盖内的侧边53、54的走向与盖边51成为锐角或钝角。由于盖内片的这个斜向的定位,便可造成一个例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中侧边53、54的走向与竖立的盒边32、33平行。
按照图4和5的铰盖盒具有一个与按照图2和3的铰盖盒相似的结构。其所不同之处在于盖内片61的形成。盖内片61(图5)与盖前壁17连成一片。当铰盖盒的折拢完成时,盖内片被向内向着盖前壁17的内侧折转。这样盖边51就成为双层。
盖内片61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盖内片61的侧边62、63因此围成的角度约为90°。按照图5,盖内片61的侧边62约与形成盒边32、33的坯料的折叠边平行,而盖内片61的侧边63与它成直角,即约与形成铰接头22的坯料的折叠边22平行。在完成的铰盖盒内,并当盖内片61向内折转时,侧边62、63相应地按照图4向着盒边32、33斜向地延伸。
按照图8到10构造的铰盖盒被认为是特别有效的。在以前说明的实施例中直线铰接头22是用以前所知的方式与铰盖盒的横向边平行延伸的,而在图8到10的实施例中用的却是斜向的铰接头58,这个铰接头的倾斜度与盒边36的倾斜度相似,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必从右到左了。但铰接头58的倾斜角还是略小于盒边36的倾斜角。这样形成的铰盖盒,即使用一只手,也极容易打开;盖11可用拇指按压在盖前壁17的较高一侧上即可促动。
在本实施例中铰接头58也是在冲压线43、44的两个互相面对的端头间延伸。在本例中冲压线44的位置略为深些,即与底壁离开一个较小的距离。在本例中冲压线44对盒边32、33的倾斜度比在图3和图5的实施例中的倾斜度来得小。就连结的侧片39和42还有盖侧片45和46来说,在斜边的大小和角度位置方面也有相应的几何形状改变。在铰接头58的这种布置中盖后壁同样采用梯形。这种铰盖盒的其他形状都与在图1到7中所示相似。
在闭合位置,盒边36和盖边51互相对接,在盒侧壁15、16和盖侧壁20、21的区域内,片边38、40和侧边47、50也互相对接。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内套23的尺寸和在盒部10内的布置都是使内套边31位在盒边36之上。
带有斜向铰接头58的盖11的构造也可不管内套23或盒前壁12的形状和布置而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