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均匀的液晶屏及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亮度均匀的液晶屏和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液晶电视逐渐普及到普通家庭中。液晶电视具有体形薄、画面清晰、能耗低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
目前,液晶电视的显示一般需要光源的照射,其中较普遍方法是采用灯管发光照射和发光二极管发光提供光源。但是,在采用发光二极管发光提供光源时,由于液晶屏的边角部分有引线或固定机构等占用空间,无法排布发光二极管,造成亮度不均性难题尤为突出。这是因为采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多侧进光,在相邻两侧发光二极管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明显暗区,直接影响整个液晶屏的亮度和均匀性,导致液晶屏的亮度不均匀,影响观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亮度均匀的液晶屏,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屏存在暗区导致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液晶屏的亮度均匀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亮度均匀的液晶屏,所述液晶屏包括一矩形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印刷有网点,所述导光板四边上设有LED;
所述导光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切角;液晶屏在所述切角对应位置设有一反光件,所述反光件上涂有反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上暗区区域的网点密度高于导光板上其它区域的网点密度。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上的切角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为亚克力导光板或纳米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液晶屏为26寸以上的液晶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液晶屏包括一矩形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印刷有网点,所述导光板四边上设有LED,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导光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切角;
B、在所述液晶屏的上述切角对应位置设一反光件,所述反光件上涂有反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
步骤C、提高所述导光板上暗区区域的网点密度,使其高于导光板上其它区域的网点密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导光板上的切角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导光板为亚克力导光板或纳米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液晶屏为26寸以上的液晶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的四个角增加切角,配合网点分布,改变光通路,进而提升边角亮度,减少甚至消除暗区,使得液晶屏的整体亮度和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同时,本发明还具有方便实用的优点,适合大批量生产,并且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晶屏采用LED四边进光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液晶屏一个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液晶电视的显示屏一般是采用LED四边进光,如图1所示,图1是液晶屏采用LED四边进光的示意图,其中10、11、12、13标注位置为需要调整的暗区。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增加切角,配合网点分布改变光通路,缩小甚至消除背光源LED之间形成的暗区。
本发明提供一种亮度均匀的液晶屏,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液晶屏一个角的结构图,其余三个角的结构与此类似。本发明的液晶屏包括一矩形导光板21,导光板21上印刷有网点22,导光板21的四边上设有LED(发光二极管)23。导光板21的四个角还分别设置有一切角24;液晶屏在切角24对应位置设有一反光件25,反光件25上涂有反光材料。
当点亮发光二极管23时,光通过导光板21向前照射,同时在网点22上形成反射,使光改变行进通路。部分光透过导光板21形成可视光,部分光经过网点22的反射后继续在导光板21内行进,继而照射到其他网点上,又一次形成反射。同样部分光透过导光板形成可视光,部分进行在导光板21内行进,若干条光汇聚,便形成较为均匀的可视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液晶屏的边角出现暗区时,可进一步提高暗区网点密度来改善暗区效果。对应的结构改进是,提高导光板21上暗区区域地网点密度高于导光板21上其它区域的网点密度。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当更改网点密度影响到非边角区的整体均匀性和亮度时。需要结合网点22的设计和暗区的形状,设置合适的切角24,使光能改变行径,达到局部亮度调节。切角24的角度和大小与暗区的形状和面积有关,通过对暗区的分析,对应改变切角的大小和角度即可进一步提高暗区亮度,减少、消除暗区,提高液晶屏的显示亮度和均匀性。一般来说,导光板21上的切角24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可以理解的是,在较大的液晶屏中设置反光件25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因此本发明的方案在大尺寸电视机领域更容易被采用和推广,例如26寸以上的液晶屏。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光板21一般可以采用亚克力导光板或纳米导光板。当然,这两种导光板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导光板来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如图3所示,图3是本发明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方法中,液晶屏包括一矩形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印刷有网点,所述导光板四边上设有LED.本发明消除液晶屏暗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所述导光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切角。
步骤S302、在所述液晶屏的上述切角对应位置设一反光件,所述反光件上涂有反光材料。
当点亮发光二极管时,光通过导光板向前照射,同时在网点上形成反射,使光改变行进通路。部分光透过导光板形成可视光,部分光经过网点的反射后继续在导光板内行进,继而照射到其他网点上,又一次形成反射。同样部分光透过导光板形成可视光,部分进行在导光板内行进,若干条光汇聚,便形成较为均匀的可视光。从而达到减少、消除暗区,提高液晶屏的显示亮度和均匀性的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步骤B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303:
提高所述导光板上暗区区域的网点密度,使其高于导光板上其它区域的网点密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当液晶屏的边角出现暗区时,可进一步提高暗区网点密度来改善暗区效果。对应的结构改进是,提高导光板上暗区区域的网点密度高于导光板上其它区域的网点密度。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当更改网点密度影响到非边角区的整体均匀性和亮度时。需要结合网点的设计和暗区的形状,设置合适的切角,使光能改变行径,达到局部亮度调节。切角的角度和大小与暗区的形状和面积有关,通过对暗区的分析,对应改变切角的大小和角度即可进一步提高暗区亮度。一般来说,导光板上的切角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光板21一般可以采用亚克力导光板或纳米导光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