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95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8 CN 103499526 A (21)申请号 201310451439.1 (22)申请日 2013.09.29 G01N 21/25(2006.01) G01N 21/31(2006.01) (71)申请人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地址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云潭北 路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72)发明人 武圣江 谢已书 涂永高 李德仑 韦克苏 李国彬 姜均 张长云 赵会纳 韩志康 陈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赵彦栋 (54) 发明名称 烤烟烘烤变。
2、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 判断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 程度和烘烤进程的检测判断方法, 该方法是在烤 烟烘烤装烟时, 选择有代表性的烟叶放置在取样 窗内 ; 在烟叶变黄期需要判断烟叶变黄程度时, 从取样窗取有代表性的烟叶 10 片, 用色差计测定 叶片颜色指标, 同时测定叶绿素含量、 类胡萝卜素 含量及其比值, 取其平均值。本发明方法解决了 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和烘烤进程一直没 有明确的指标和测定方法的难题 ; 本方法指标明 确, 具有客观判断指标, 能够量化烘烤进程, 减少 因视觉造成的误差。 采用本法监测烤烟, 烤后烟叶 颜色均匀一致, 综合品。
3、质得到改善, 能提高烟叶烘 烤质量。适用于烤烟企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99526 A CN 103499526 A 1/2 页 2 1. 一种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是 在烤烟烘烤装烟时, 选择有代表性的烟叶放置在取样窗内 ; 在烟叶变黄期需要判断烟叶变 黄程度时, 从取样窗取有代表性的烟叶 10 片, 用色差计测定叶片颜色指标, 同时测定叶绿 素含量、 类胡。
4、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 取其平均值, 以 0 1 成黄、 2 3 成黄、 4 5 成黄、 6 7 成黄、 8 9 成黄和 9 10 成黄为主要检测阶段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 0 3 成黄时, 定义 为变黄前期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 4 7 成黄时, 定义为变黄中期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 8 10 成黄时, 定义为变黄后期。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色差计测定叶片颜色指标为, 设置颜色测定 L*a*b*C*h* 相关指标, 所述 L*a*b*C*h* 指标中, L* 为亮度值 : 从黑到白, 表示亮度, 0 100 ; a* 。
5、为红度值 : 从绿到 红, -A+A ; b*为黄度值 : 从蓝到黄, -B+B ; C*表示彩度 ; H*表示色相角 ; 然后测量烟叶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38.0 54.8 之间, a* 值在 -15.0 -7.8 之间, b* 值在 25.0 43.0 之间时, C* 值在 28.0 44.0 之间时, h* 值在 101.4 115.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 为 0 1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54.8 61.5 之间, a* 值在 -7.8 -3.3 之间, b* 值在 43.0 50.8 之间时, C* 值在 44.0 51.1 之间时, h* 值。
6、在 94.3 101.4 之间时, 则 定义检测烟叶为 2 3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1.5 65.4 之间, a* 值在 -3.3 0.0 之间, b* 值在 50.8 53.1 之间时, C* 值在 51.1 53.4 之间时, h* 值在 90.3 94.3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4 5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5.4 67.6 之间, a* 值在 0.0 3.4 之间, b* 值在 53.1 54.4 之间时, C* 值在 53.4 54.8 之间时, h* 值在 86.5 90.3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6 7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
7、颜色值 L* 在 65.0 72.0 之间, a* 值在 3.4 7.0 之间, b* 值在 51.0 60.0 之间时, C* 值在 52.0 61.0 之 间时, h* 值在 81.5 87.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8 9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0.0 80.0 之间, a* 值在 7.0 16.0 之间, b* 值在 40.0 65.0 之间时, C* 值在 40.0 65.0 之间时, h* 值在 66.0 87.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9 10 成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8、 测定叶绿素含量、 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具体方法是, 从取样窗取有代表性烟 叶 3 片, 取主脉两侧叶片中央的叶尖部、 中部和叶基部叶片, 避开叶片主支脉, 剪碎、 混匀, 利用 95% 乙醇或 80% 丙酮有机溶剂提取, 测定在 470 nm、 649 nm 和 665nm 波长的吸光度值 ; 同时, 利用杀青烘干法测定烟叶水分含量, 计算单位干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 其比值, 重复 3 次, 并求取平均值, 色素含量单位为 mg/g DW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71 1.60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25 0.30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2.80。
9、 3.5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0 1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36 0.71 之 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18 0.25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2.00 2.8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2 3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19 0.36 之间, 类胡萝卜素 含量在 0.13 0.18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1.40 2.0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 为 4 5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12 0.19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11 0.13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1.12 1.44 。
10、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6 7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08 0.12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08 0.11 之间, 叶绿 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0.75 1.12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8 9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99526 A 2 2/2 页 3 绿素含量在 0.00 0.08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01 0.08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 值在 0.05 0.75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9 10 成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
11、特征在于 : 便携式色差计的型号为 CR-410 或 CR-400 或 CR-10。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测定叶片颜色的操作中, 每叶应选择测 6 个点, 即主脉两侧半叶片的叶尖部、 中部 和叶基部的中间位置, 避开叶片主支脉, 然后取其测定的平均值。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L*a*b*C*h* 颜色值指标只要有 3 个指标在数值区域范围内, 色素有 2 个指标在区 域范围内, 就可判断烟叶变黄程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
12、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当颜色值指标和色素指标判断存在冲突时, 以颜色值指标判断为准 ; 对于数值不 在该区域范围内时, 以就近原则判断。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一般情况下, 在烟叶变黄期检测烟叶变黄程度烘烤时间范围为烘烤开始至开始后 85 小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99526 A 3 1/4 页 4 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借助利用外观颜色和内在色素含量变化检测物质的方法, 特别涉及烤 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和烘。
13、烤进程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程度是判断烤烟烘烤进程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 烤烟烘烤 过程中烟叶变化状态及变黄程度, 主要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经验判断, 缺少量化指标, 误差 较大。 在烤烟烘烤过程中, 人们主要通过烟叶变黄面积和变黄特征来判断烟叶的变黄程度。 叶片颜色是判断烟叶变黄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易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仅依靠人 的视觉感官判断烟叶变黄程度和烘烤进程,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稳定性问题。人的单一 性主观判断容易造成烘烤判断标准的不一致, 降低烟叶烘烤质量。目前, 国内有通过 SPAD 值检测烟叶变黄程度的技术方案 (中国专利 20131。
14、0196080.8 号 ; 名称为一种烤烟烘烤过程 中烟叶变黄程度的检测方法) , 该方法主要通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减少来判断烟叶变黄程 度, 但在变黄中后期叶绿素相对含量较低, 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较高 ; SPAD 仪检测叶绿 素相对含量受仪器自身能力的限制, 在变黄中后期存在辨识能力低, 超出阈值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和烘烤进程 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便携式色差计检测结合烟叶色素含量及其比值判断烟叶变黄程 度, 并给出了判断烟叶变黄阶段范围和烘烤进程, 以解决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程度无 明确指标和测定方法的难题, 明确烤。
15、烟烘烤变黄期烘烤进程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在 烤烟烘烤装烟时, 选择有代表性的烟叶放置在取样窗内 ; 在烟叶变黄期需要判断烟叶变黄 程度时, 从取样窗取有代表性的烟叶 10 片, 用色差计测定叶片颜色指标, 同时测定叶绿素 含量、 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 取其平均值, 以 0 1 成黄、 2 3 成黄、 4 5 成黄、 6 7 成黄、 8 9 成黄和 9 10 成黄为主要检测阶段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 0 3 成黄时, 定义为 变黄前期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47成黄时, 定义为变黄中期 ; 当烟叶变黄程度为810成 黄时,。
16、 定义为变黄后期。 0005 上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色差计测定叶 片颜色指标为, 设置颜色测定 L*a*b*C*h* 相关指标, L* 为亮度值 : 从黑到白, 表示亮度, 0 100 ; a* 为红度值 : 从绿到红, -A +A ; b* 为黄度值 : 从蓝到黄, -B +B ; C* 表示彩 度 ; H* 表示色相角 ; 然后测量烟叶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38.0 54.8 之间, a* 值 在 -15.0 -7.8 之间, b* 值在 25.0 43.0 之间时, C* 值在 28.0 44.0 之间时, h* 值在 101.4 115。
17、.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0 1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54.8 61.5 之间, a* 值在 -7.8 -3.3 之间, b* 值在 43.0 50.8 之间时, C* 值在 44.0 51.1 之间时, h*值在94.3101.4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23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说 明 书 CN 103499526 A 4 2/4 页 5 L* 在 61.5 65.4 之间, a* 值在 -3.3 0.0 之间, b* 值在 50.8 53.1 之间时, C* 值在 51.1 53.4 之间时, h* 值在 90.3 94.3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18、 4 5 成黄 ; 当测定 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5.4 67.6 之间, a* 值在 0.0 3.4 之间, b* 值在 53.1 54.4 之间 时, C* 值在 53.4 54.8 之间时, h* 值在 86.5 90.3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6 7 成 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5.0 72.0 之间, a* 值在 3.4 7.0 之间, b* 值在 51.0 60.0 之间时, C* 值在 52.0 61.0 之间时, h* 值在 81.5 87.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 为 8 9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颜色值 L* 在 60.0 80.0 之间, a。
19、* 值在 7.0 16.0 之间, b* 值在 40.0 65.0 之间时, C* 值在 40.0 65.0 之间时, h* 值在 66.0 87.0 之间时, 则定 义检测烟叶为 9 10 成黄。 0006 前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测定叶绿素含 量、 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具体方法是, 从取样窗取有代表性烟叶 3 片, 取主脉两侧叶 片中央的叶尖部、 中部和叶基部叶片, 避开叶片主支脉, 剪碎、 混匀, 利用 95% 乙醇或 80% 丙 酮有机溶剂提取, 测定在 470 nm、 649 nm 和 665nm 波长的吸光度值 ; 同时, 利用杀青烘干法 测定。
20、烟叶水分含量, 计算单位干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 重复 3 次, 并求 取平均值, 色素含量单位为 mg/g DW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71 1.60 之间, 类胡 萝卜素含量在 0.25 0.30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2.80 3.50 之间时, 则定义检 测烟叶为 0 1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36 0.71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18 0.25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2.00 2.8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2 3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19 0.36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
21、0.13 0.18 之 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1.40 2.00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4 5 成黄 ; 当测定 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12 0.19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11 0.13 之间, 叶绿素 / 类 胡萝卜素值在 1.12 1.44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6 7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 含量在 0.08 0.12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08 0.11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0.75 1.12 之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8 9 成黄 ; 当测定的烟叶叶绿素含量在 0.00 0.08 之间, 类胡萝卜素含量在 0.01 。
22、0.08 之间, 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值在 0.05 0.75 之 间时, 则定义检测烟叶为 9 10 成黄。 0007 前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便携式色差计的 型号为 CR-410 或 CR-400 或 CR-10。 0008 前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测定叶片颜色的 操作中, 每叶应选择测 6 个点, 即主脉两侧半叶片的叶尖部、 中部和叶基部的中间位置, 避 开叶片主支脉, 然后取其测定的平均值。 0009 前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L*a*b*C*h* 颜 色值指标只要有3个指标在数值区域。
23、范围内, 色素有2个指标在区域范围内, 就可判断烟叶 变黄程度。 0010 前述的烤烟烘烤变黄期烟叶变黄程度及烘烤进程的判断方法是, 当颜色值指标和 色素指标判断存在冲突时, 以颜色值指标判断为准 ; 对于数值不在该区域范围内时, 以就 近原则判断。 0011 检测烟叶变黄程度烘烤时间范围为烘烤开始至开始后 85 h。 0012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说 明 书 CN 103499526 A 5 3/4 页 6 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烤烟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程度和烘烤进程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 测定方法的难题 ; 本方法指标明确, 具有客观判断指标, 能够量化烘烤进程, 减少了因人的。
24、 感官判断造成的误差, 容易操作和掌握。同时, 本方法为科研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有利于 烤烟烘烤科研工作的开展。采用本法监测烤烟, 烤后烟叶颜色均匀一致, 光泽和油分好, 烟 叶品质得到改善。该方法指标明确, 具有客观的判断标准, 容易操作和掌握, 更能够准确判 断烟叶变化程度和烘烤进程, 减少视觉造成的误差, 提高烟叶烘烤质量。 0013 发明人提供方法的技术原理, 是根据烤烟烘烤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 其比值以及烟叶外观颜色变化, 判断烟叶变黄程度, 量化烘烤进程。 因为烟叶颜色参数和色 素含量的相关性明显, 烟叶颜色主要是由叶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例决定的。 烟叶内叶绿。
25、素含量越高, 烟叶黄色程度就越低。上述不同变黄程度烟叶的颜色值和色素含 量检测值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数值。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烟叶变黄程度检测烟叶位点示意图, 其中黑点为便携式色差计测定点或色 素含量测定取样点。 0015 图 2 是颜色值与 0 1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16 图 3 是颜色值与 2 3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17 图 4 是颜色值与 4 5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18 图 5 是颜色值与 6 7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19 图 6 是颜色值与 8 9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0 图 7 是颜色值与 9 10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1 图 8 是色素指标值与 0 1。
26、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2 图 9 是色素指标值与 2 3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3 图 10 是色素指标值与 4 5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4 图 11 是色素指标值与 6 7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5 图 12 是色素指标值与 8 9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6 图 13 是色素指标值与 9 10 成黄烟叶关系图。 0027 注 : 图 8 13 中的 表示叶绿素含量 (mg/g DW) , 表示类胡萝卜素含量 (mg/g DW) , 表示叶绿素 /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 1 20112012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福泉市烤房基地进行了烤烟烘烤试验。
27、, 为准确 确定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程度和烘烤进程, 细化烘烤操作, 在烟叶变黄过程中取样 10 片, 利用色差计快速检测。每叶应选择测 6 个点, 即主脉两侧半叶片的叶尖部、 中部和叶基部的 中间位置, 避开叶片主支脉, 然后取其测定的平均值。10 片烟叶测得 L*a*b*C*h* 的平均值 为65.2、 0.2、 53.6、 53.8、 90.7, 该组数据有3个在67成黄数值区域中, 有2个数值接近, 则变黄程度定义为 6 7 成黄 ; 取 3 片测得色素含量及其比值平均值为 0.13、 0.11、 1.10, 有 2 个在 6 7 成黄数值区域中, 有 1 个数值接近, 则变黄程度定义为。
28、 6 7 成黄, 与颜色 说 明 书 CN 103499526 A 6 4/4 页 7 检测结论基本一致。 依据此变黄程度进行烘烤操作, 烤后烟叶上等烟提高4.52, 烟叶外观 质量得到改善, 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0029 实施例 2 2013 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龙岗烤房基地进行了烤烟 (K326、 毕纳 1 号、 贵 2 号 烟、 南江 3 号、 韭菜坪 2 号等品种) 烟叶烘烤试验。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阶段取样 10 片, 利用色差计快速检测, 测得10片烟叶L*a*b*C*h*的平均值为59.5、 -4.9、 49.6、 50.1、 96.0, 所有数值均在 2 3 成黄区域值范围。
29、内, 则定义变黄程度在 2 3 成黄 ; 同时测得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比值平均值为 0.46、 0.20、 2.33, 所有数值均在 2 3 成黄区域值范围 内, 则定义烟叶变黄程度为 2 3 成黄 ; 二者判断基本一致。依据此方法进行烘烤操作, 烤 后烟叶上等烟提高 6.24, 烟叶外观质量得到改善, 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0030 实施例 3 2013年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开阳龙岗烤房基地进行了烤烟烘箱烟叶烘烤试验。 在 烘烤过程中烟叶变黄阶段取样, 利用色差计快速检测, 并检测烟叶色素含量及其比值。 依据 测定数据结果进行烘烤操作, 结果, 烤后烟叶上等烟提高 3.28, 烟叶外观品质得到改善, 总体质量显著提高。 0031 经专家对本烤烟烘烤技术鉴定, 测定数据结果与烤烟烟叶变黄程度相符合。 说 明 书 CN 103499526 A 7 1/4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9526 A 8 2/4 页 9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9526 A 9 3/4 页 10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9526 A 10 4/4 页 11 图 11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99526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