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分析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82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8251 A *CN103348251A* (21)申请号 201280006818.3 (22)申请日 2012.01.26 2011-017385 2011.01.31 JP G01N 35/10(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坂下敬道 高桥克明 根本知幸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雒运朴 (54) 发明名称 自动分析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不降低装置的处理速度地进行分注喷。
2、 嘴的内外表面的清洗。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其特征在于, 在分注喷嘴的清洗槽设置清洗液供 给口。 更具体而言, 从分注喷嘴的清洗槽所具备的 清洗液供给口吸引清洗液, 向所述清洗槽内喷出 清洗液, 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注喷嘴的内 外表面的清洗。 根据本发明, 仅在分注喷嘴的清洗 槽处具备清洗液供给口, 因此结构简单。另外, 通 过缩短分注喷嘴的移动距离, 能够在短时间内进 行分注喷嘴的内外表面的清洗, 因此能够不降低 装置的处理速度地进行分析。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07.29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51619 。
3、2012.01.2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05398 JA 2012.08.0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按照条约第 19 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8251 A CN 103348251 A *CN103348251A* 1/1 页 2 1.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 分注喷嘴, 其用于分注试样及试剂 ; 清洗槽,。
4、 其对该分注喷嘴进 行清洗, 所述清洗槽具备 : 第一清洗液储存槽, 其储存规定量的第一清洗液 ; 清洗部, 其具备向 所述分注喷嘴流出第二清洗液的第二清洗液喷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供给第一清洗液的清洗液供给配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液供给配管具备阀, 并且具备控制机构, 至少在所述分注喷嘴定位于第一清 洗液储存槽的期间, 该控制机构对该阀进行控制, 以便从该第一清洗液储存槽供给清洗液。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5、,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控制机构, 该控制机构如下地进行控制 : 首先, 将所述分注喷嘴定 位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 吸引规定量的该第一清洗液储存槽的第一清洗液, 接着将该 分注喷嘴定位于所述清洗部, 从所述第二清洗液喷出口向该分注喷嘴流出第二清洗液, 并 且将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吸引的第一清洗液喷出。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控制机构, 在向多个分注喷嘴供给清洗液时, 该控制机构至少仅 向分注试剂或试样的喷嘴供给清洗液。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对于供给到储存槽的清洗液, 具有将该清洗液稀释的部件和使。
6、用原液的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液供给配管具备送液注射器, 并且具备对清洗液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控制机 构。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清洗部, 该清洗部在借助使用多种清洗液的所述清洗槽对分注喷 嘴进行清洗时, 不进行该分注喷嘴的上下动作地能够利用多种清洗液进行清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8251 A 2 1/5 页 3 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使用用于吸引、 喷出规定量试样、 试剂等的分注喷嘴进行分析的分析 装置, 特别涉及具备对试样、 试剂等的分注所用的。
7、分注喷嘴进行清洗的功能的自动分析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使用试样和试剂、 具有将它们分注于反应容器中的机构、 且检测在该反应容 器内发生反应的液体的分析装置, 特别在医疗领域、 生物工程领域等具有各种分析装置, 例 如有将血液、 血清、 尿等作为试样、 用于检测试样中所含有的特定的生物体成分、 化学物质 等的自动分析装置。 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 为了实现具有高精度且高可靠性的检查, 谋求进 一步提高分析精度。 特别是分注喷嘴的清洗方法, 在该方法不充分的情况下, 在下次分注试 样时可能发生该吸附物质游离、 混入。 通常将该情况称作转入(carry-over), 会给测定结果 带来影响。
8、。此外, 在幼儿、 高龄者等仅能采取少量试样的情况、 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等或为 了削减试剂使用量, 今后进一步降低试样量、 试剂量且使试样、 试剂的微量分注化的倾向更 加强烈。即, 迄今为止以上都需要试样、 试剂的正确分注。伴随微量分注化, 对试样、 试剂的 分注所用的分注喷嘴进行充分的清洗是防止发生转入、 污染所必需的。 针对这样的问题, 公 知使用清洗水、 清洗液进行分注喷嘴的清洗的技术, 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 专利文 献 ( 日本特开平 6-207944) 记载的方法如下 : 将试剂容器单元收纳于试剂盘中, 并且, 另外 设置对分注喷嘴进行清洗的清洗槽, 使分注喷嘴暂时移动至试剂。
9、盘上而吸引清洗液之后移 动至清洗槽而喷出清洗液, 从而进行分注喷嘴的清洗, 上述试剂容器单元将用于容纳试剂 的试剂收纳部和用于容纳与该试剂对应的清洗液的清洗液容纳部归纳为一体而成。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6-207944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根据专利文献 1, 采用下述方法 : 用于分注例如试剂的分注喷嘴从试剂收纳部吸 引反应所需的试剂, 向反应容器喷出之后, 再次向试剂收纳部移动而吸引清洗液, 之后移动 至清洗槽而喷出清洗液, 但是, 若为了进行分注喷嘴的清洗, 在使分注喷嘴移动至试剂盘之 。
10、后从试剂容器单元吸引清洗液, 之后移动至设于与试剂盘分离的位置的清洗槽来进行清 洗, 则清洗时间变长, 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测定的试样的数量有限, 其结果是使处理能力降 低。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降低装置的处理速度地进行分注喷嘴的内外表面的清洗。 0009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0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其特征在于, 在分注喷嘴的清洗槽处具备清洗液供给 说 明 书 CN 103348251 A 3 2/5 页 4 口。 更具体而言, 从分注喷嘴的清洗槽所具备的清洗液供给口吸引清洗液, 向所述清洗槽内 喷出清洗液, 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注喷嘴的内外表面的清洗。 0011 发明。
11、效果 0012 根据本发明, 仅在分注喷嘴的清洗槽具备清洗液供给口, 因此结构简单。另外, 通 过缩短分注喷嘴的移动距离, 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注喷嘴的内外表面的清洗, 因此能够 不降低装置的处理速度地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表示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4 图 2 表示试剂的分注喷嘴及清洗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使用以下的图 1、 图 2 基于分析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分析工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 0016 首先, 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之一的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在分析装置 100 的架台 101 上架设有用于保持样品的样品容器 102, 利用架输送线 117 。
12、使该样品容器 102 移动至样 品分注喷嘴 103 附近的样品分注位置。 0017 在培养盘 104 上能够设置多个反应容器 105, 培养盘 104 能够进行使沿圆周方向 设置的反应容器 105 分别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旋转移动。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能够沿 X 轴、 Y 轴、 Z 轴这三个方向移动,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在样品 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构件 107、 反应容器搅拌机构 108、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废弃 孔109、 样品分注吸头安装位置110、 培养盘104的规定部位的范围内移动, 进行样品分注吸 头及反应容器的输送。在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
13、器保持构件 107 处设有多个未使用的反应 容器 105 和样品分注吸头。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移动至样品分注吸头及 反应容器保持构件 107 的上方, 进行下降而把持未使用的反应容器之后上升, 移动至培养 盘 104 的规定位置的上方, 进行下降而设置反应容器 105。 0018 接着,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移动至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 持构件 107 的上方, 进行下降而把持未使用的样品分注吸头之后上升, 移动至样品分注吸 头安装位置 110 的上方, 进行下降而设置样品分注吸头。 0019 样品分注喷嘴 103 能够转动及上下运动, 在转动移动至样。
14、品分注吸头安装位置 110 的上方之后下降, 在样品分注喷嘴 103 的前端压入安装样品分注吸头。安装有样品分 注吸头的样品分注喷嘴 103 移动至载置于输送架台 101 的样品容器 102 的上方之后下降, 吸引规定量保持于样品容器 102 中的样品。吸引了样品的样品分注喷嘴 103 移动至培养盘 104的上方之后进行下降, 向保持于培养盘104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105喷出样品。 当样品 喷出结束时, 样品分注喷嘴103移动至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废弃孔109的上方, 将使用 完的样品分注吸头从废弃孔废弃。 0020 在试剂盘 111 上设置有多个试剂容器 118。在试剂盘 111 的上部设。
15、有试剂盘盖 112, 试剂盘 111 内部被保温为规定的温度。在试剂盘盖 112 的一部分设有试剂盘盖开口部 113。试剂分注喷嘴 114 能够旋转和上下移动, 在旋转移动至试剂盘盖 112 的开口部 113 的 说 明 书 CN 103348251 A 4 3/5 页 5 上方之后下降, 将试剂分注喷嘴 114 的前端插入到规定的试剂容器内的试剂中, 吸引规定 量的试剂。接着, 试剂分注喷嘴 114 上升之后, 旋转移动至培养盘 104 的规定位置的上方, 向反应容器 105 中喷出试剂。 0021 喷出有样品和试剂的反应容器 105 通过培养盘 104 的旋转而移动至规定位置, 借 助样品。
16、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向反应容器搅拌机构 108 输送。反应容器搅拌机 构 108 通过对反应容器施加旋转运动而对反应容器内的样品和试剂进行搅拌混和。搅拌结 束的反应容器通过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06 返回至培养盘 104 的规定位置。 0022 检测部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115 能够进行旋转和上下移动, 检测部反应容器输送机 构 115 移动至样品和试剂的分注和搅拌结束后、 在培养盘 104 经过了规定的反应时间的反 应容器 105 的上方后下降, 把持反应容器 105 而通过旋转移动将反应容器 105 向检测单元 116 输送。需要注意的是, 在本实施方式中, 具备。
17、两个检测单元 116 和两个检测部反应容器 输送机构 115, 能够利用两个检测机构进行并列分析, 谋求分析处理效率的成倍增加。 0023 图 2 是本发明的清洗槽的外观图。在本实施例中, 记述有试剂的分注喷嘴的清洗 方法, 但关于血液、 尿等试样的分注喷嘴的清洗方法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清洗。首先, 说明本实施例的清洗槽的结构。 0024 分注喷嘴清洗槽 119 由残液排出口 201、 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第二清洗液喷出 口 203、 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构成。残液排出口 201、 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第二清洗液 喷出口 203 及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存在于彼此相。
18、邻的位置, 按照分注喷嘴的清洗工序配 置。在图 2 中, 是分注喷嘴为两根的情况, 在试剂分注喷嘴 114 中的一根位于残液排出口 201 时, 另一根位于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从而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能够起到与残液排 出口 201 相同的作用。 0025 在试剂分注喷嘴为一根的情况下, 具有将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和第二清洗液供 给口 203 及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分别配置一个的方法, 还有使残液排出口 201 和第二清 洗液排出口为同一排出口的方法。另外, 在试剂分注喷嘴不是两根而存在三根以上的多根 的情况下, 具有配置一个残液排出口 201、 在其相邻位置配置与试剂。
19、分注喷嘴相同数量的清 洗液供给口、 进而在其相邻位置配置第二清洗液供给口 203 和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的方 法。 0026 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通过送液注射器 207 从第一清洗液 206 进行供给。送液注 射器 207 能够定量地供给第一清洗液 206。例如具有这样的方法 : 预先确定与吸引的试剂 的种类、 利用分注喷嘴进行分注时分注喷嘴相对于试剂的浸渍量相应的试剂供给量, 在进 行试剂分注喷嘴 114 的试剂分注后的清洗时, 利用送液注射器 207 供给预先确定的清洗液 量。 0027 第一清洗液 206 利用流路切换阀 208 进行第一清洗液 206 的吸引和向第一清洗液 。
20、供给口 202 的供给。另外, 在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存在有两处以上的情况下, 在流路切换 阀208和第一清洗液供给口202之间存在有电磁阀205, 通过打开进行清洗的试剂分注喷嘴 的电磁阀, 能够对需要清洗的试剂分注喷嘴进行清洗。 0028 在此, 说明电磁阀 205 的控制方法所进行的清洗液的供给控制。在对试剂分注喷 嘴进行清洗时, 打开电磁阀 205, 通过送液注射器的动作从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供给清洗 液。在图 2 中存在有两根试剂分注喷嘴, 但在试剂分注动作时, 存在两根同时进行吸引的情 说 明 书 CN 103348251 A 5 4/5 页 6 况和仅一根进行吸引的情。
21、况。在两根试验分注喷嘴同时进行分注的情况下, 具有这样的方 法 : 向反应容器喷出试剂之后, 两根试剂分注喷嘴同时向第一清洗液供给口移动, 打开电磁 阀 205 之后, 使送液注射器 207 上升, 从而向两根试剂分注喷嘴同时供给清洗液。还有这样 的方法 : 在移动至第一清洗液供给口之后, 一个一个地打开电磁阀, 利用送液注射器供给试 剂, 从而供给试剂分注喷嘴进行吸引所需的第一清洗液。例如, 当使用图 2 进行说明时, 存 在如下方法 : 首先打开处于位于右侧的试剂分注喷嘴的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2 的流路内的 电磁阀之后, 利用送液注射器 207 供给第一清洗液。在供给第一清洗液之后, 打。
22、开处于左侧 的清洗液供给口的流路内的电磁阀 205, 进而利用送液注射器 207 供给第一清洗液。另外, 在试剂分注喷嘴仅为一根的情况下, 还有这样的方法 : 仅打开处于分注后的试剂分注喷嘴 的第二清洗液供给口的流路内的电磁阀, 利用送液注射器供给清洗液, 从而抑制清洗液的 消耗量。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在试剂分注喷嘴 114 存在三根以上的情况下, 也能够使用上述 所示的电磁阀的控制方法进行试剂分注喷嘴的清洗。 0029 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存在于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203 的下侧, 进行第二清洗液的 排出。在图 2 中, 在残液排出口 201 和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与同一排出口相连。
23、的情况下, 存在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204 兼作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0030 接着, 说明试剂分注喷嘴的清洗方法。试剂分注喷嘴 114 能够进行旋转及上下动 作, 根据试剂分注喷嘴 114 的结构, 也能够进行旋转动作、 沿水平方向动作。试剂分注喷嘴 114 为了吸引规定的试剂而移动至试剂盘盖 112 的开口部 113 的上方, 试剂盘 111 移动为 使从试剂分注喷嘴 114 吸引的试剂位于开口部 113 的下方。在试剂盘将用于吸引的试剂移 动至开口部之后, 试剂分注喷嘴 114 下降。此时, 通过如试剂分注喷嘴 114 和试剂的浸渍部 减小那样的液面检测等传感检测, 使试剂分注喷。
24、嘴 114 的下降动作停止。在试剂分注喷嘴 114 停止之后, 通过试剂分注注射器 200 进行下降动作来吸引所设置的吸引试剂容器内的 试剂。吸引结束之后, 试剂分注喷嘴 114 进行上升动作, 移动至位于培养盘 114 上的反应容 器 105 的上方之后, 向反应容器 105 喷出, 之后向试剂分注喷嘴清洗槽 119 移动。 0031 接着, 记述试剂分注喷嘴清洗槽处的试剂分注喷嘴的清洗方法。 0032 在向反应容器 105 喷出试剂之后, 试剂分注喷嘴 114 移动至残液排出口 201, 之后 使试剂分注注射器 200 上升, 从而将残留于喷嘴内的试剂全部喷出。在喷出试剂之后, 试剂 分注。
25、喷嘴 114 向位于与残液排出口相邻的位置的第一清洗液供给口移动。第一清洗液供给 口通过上述所示的电磁阀 205 和送液注射器的控制机构仅对进行了试剂分注的试剂分注 喷嘴供给清洗液, 因此, 试剂分注注射器 200 仅对供给有清洗液侧进行吸引动作, 从而向试 剂分注喷嘴内吸引清洗液。在试剂分注喷嘴内吸引有清洗液之后, 试剂分注喷嘴向第二清 洗液喷出口 203 移动。此时, 根据第一清洗液供给部和第二清洗液喷出部的相对的位置关 系, 试剂分注喷嘴不进行上下动作而能从第一清洗液供给部向第二清洗液喷出部移动。移 动后从第二清洗液喷出口 203 供给第二清洗液, 对试剂分注喷嘴的外侧进行清洗。在供给 。
26、第二清洗液期间, 试剂分注注射器进行上升动作, 从而将处于试剂分注喷嘴内的清洗液全 部喷出, 对试剂分注喷嘴的内部及外部的清洗结束, 再次重复试剂的吸引、 喷出动作。 0033 附图标记说明 0034 100 : 分析装置 0035 101 : 架台 说 明 书 CN 103348251 A 6 5/5 页 7 0036 102 : 样品容器 0037 103 : 样品分注喷嘴 0038 104 : 培养盘 0039 105 : 反应容器 0040 106 :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0041 107 :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保持构件 0042 108 : 反应容器搅拌机构 0043。
27、 109 : 样品分注吸头及反应容器废弃孔 0044 110 : 样品分注吸头安装位置 0045 111 : 试剂盘 0046 112 : 试剂盘盖 0047 113 : 试剂盘盖开口部 0048 114 : 试剂分注喷嘴 0049 115 : 反应容器输送机构 0050 116 : 检测单元 0051 117 : 架输送线 0052 118 : 试剂容器 0053 119 : 试剂分注喷嘴清洗槽 0054 200 : 试剂分注注射器 0055 201 : 清洗液排出口 0056 202 : 第一清洗液供给口 0057 203 : 第二清洗液喷出口 0058 204 : 第二清洗液排出口 00。
28、59 205 : 电磁阀 0060 206 : 清洗液 0061 207 : 送液注射器 0062 208 : 流路切换阀 说 明 书 CN 103348251 A 7 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8251 A 8 2/2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8251 A 9 1/2 页 10 1.( 修正后 )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 : 分注喷嘴, 其用于分注试样或者试剂 ; 清洗槽, 其对该分注喷嘴 进行清洗, 所述清洗槽具备 : 第一清洗液储存槽, 其储存规定量的清洗液 ; 清洗部, 其具备向所述 分注喷嘴流。
29、出清洗液的第二清洗液喷出口 ; 清洗液供给配管, 其从所述分注喷嘴的下方供 给用于清洗分注头的内壁的清洗液, 使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和所述第二清洗液喷出口配置于所述分注头的运动路线上, 使所述分注喷嘴以仅单轴向移动的方式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向所述第二清洗液 喷出口移动来清洗所述分注喷嘴。 2.( 删除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液供给配管具备阀, 并且具备控制机构, 至少在所述分注喷嘴定位于第一清 洗液储存槽的期间, 该控制机构对该阀进行控制, 以便从该第一清洗液储存槽供给清洗液。 4. 根据权利要求 1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
30、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控制机构, 该控制机构如下地进行控制 : 首先, 将所述分注喷嘴定 位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 吸引规定量的该第一清洗液储存槽的第一清洗液, 接着将该 分注喷嘴定位于所述清洗部, 从所述第二清洗液喷出口向该分注喷嘴排出第二清洗液, 并 且将从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吸引的第一清洗液喷出。 5.( 修正后 )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多个分注喷嘴、 多个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和多个所述第二清洗 液喷出口,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控制机构, 该控制机构向对所述多个分注喷嘴中的、 分注有试剂 或者试样的喷嘴进行清洗的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及第。
31、二清洗液喷出口供给清洗液。 6.( 删除 ) 7.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液供给配管具备送液注射器, 并且具备对清洗液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控制机 构。 8.( 删除 ) 9.( 追加 )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多个分注喷嘴、 多个所述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和多个所述第二清洗 液喷出口, 使所述多个第一清洗液储存槽和所述多个第二清洗液喷出口交替配置。 10.( 追加 )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清洗液储存槽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多个喷嘴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11.( 追加 ) 根。
32、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基于分注喷嘴的浸渍量对供给的清洗液的量进行控制。 12.( 追加 ) 一种清洗机构, 其特征在于, 该清洗机构具备 : 第一清洗部, 其从清洗对象的下方供给清洗液 ;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CN 103348251 A 10 2/2 页 11 第二清洗部, 其从比所述第一清洗部靠上方的位置供给清洗液, 使所述第一清洗部和所述第二清洗部配置于一轴上, 以使所述清洗对象通过沿一轴移 动能够从所述第一清洗部移动至所述第二清洗部。 13.( 追加 )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清洗机构, 其特征在于, 该清洗机构具备多个所述第一清洗部及所述第二清洗部, 分别交替地配置于一轴上。 14.( 追加 )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清洗机构, 其特征在于, 该清洗机构还具备用于供给清洗液的送液部件, 并且具备对利用所述送液部件供给的 清洗液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件。 15.( 追加 )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清洗机构,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个第一清洗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多个第二清洗部之间的距离配置为大致相 等。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CN 103348251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