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7747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0155.9

申请日:

2010.09.02

公开号:

CN101915510A

公开日:

2010.1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28D 7/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璧山县捷成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重庆市璧山区捷成塑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塘坊村1组变更后:402761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街道石杨三路|||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28D 7/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重庆捷成塑胶有限责任公司璧山县分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璧山县捷成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塘坊五组变更后权利人: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塘坊村1组登记生效日:201211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7/00申请日:20100902|||公开

IPC分类号:

F28D7/00; F28F9/24; F28F9/00

主分类号:

F28D7/00

申请人:

重庆捷成塑胶有限责任公司璧山县分公司

发明人:

周兴福; 毛良才

地址:

402761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街道塘坊五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代理人:

侯懋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流体进行准确调温的换热装置。它由筒状器体、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组成,其中:内胆外表面均布有柱状凸起,筒状器体套接在内胆外,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的外端面接触,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的侧表面所围空间形成扰流腔;筒状器体外表面设置螺旋形管道;内胆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管。本发明可对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扰流,充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防止粘稠流体热交换不均匀;通过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的双循环换热,提高流体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使热量交换更加充分迅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它由筒状器体 (1) 、 内胆 (2) 和螺旋形管道 (3) 组成, 其中 : 内胆 (2) 外表面均布有柱状凸起 (5) , 筒状器体 (1) 套接在内胆 (2) 外, 筒状器体 (1) 内表面与柱状凸起 (5) 的外端面接触, 筒状器体 (1) 内表面与柱状凸起 (5) 的侧表面所围 空间形成扰流腔 ; 筒状器体 (1) 外表面设置螺旋形管道 (3) ; 内胆 (2) 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管 (10)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旋形管道 (3) , 包括 : 在筒状 器体 (1) 外套接壳体 (6) , 筒状器体 (1) 外表面设置螺旋形沟槽, 壳体 (6) 内表面与螺旋形沟 槽所围空间形成螺旋形管道 (3) 。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旋形管道 (3) , 包括 : 在筒状 器体 (1) 外套接壳体 (6) , 壳体 (6) 内表面设置螺旋形沟槽, 壳体 (6) 上的螺旋形沟槽与筒状 器体 (1) 外表面所围空间形成螺旋形管道 (3) 。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胆 (2) 由热交换腔 (7) 和分流 模 (8) 组成 ; 热交换腔 (7) 和分流模 (8) 密封连接 ; 分流模 (8) 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凸起 (9) , 其中两个凸起 (9) 处设置有径向的连通管 (10) , 两个连通管 (10) 连通热交换腔 (7) 和 外部。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两个连通管 (10) , 其中一个连通 管 (10) 通过管道 (11) 延伸至热交换腔 (7) 底部, 与管道 (11) 的开口位置相对应的热交换 腔 (7) 内, 设置有隔板 (12) , 连通管 (10) 贯穿隔板 (12) , 隔板 (12) 将热交换腔 (7) 分割为两 个腔室, 隔板 (12) 上设置有喷孔 (13) , 喷孔 (13) 连通热交换腔 (7) 的两个腔室。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流模 (8) 外端为圆弧形或圆锥 形。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柱状凸起 (5) 为横截面是圆形或 者菱形的柱体。
8: 如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螺旋形管道 (3) 为多段。

说明书


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交换的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交换设备, 介质与流体的有效接触面积有限, 热量难于充分传递, 热交换效率 低下, 这就给温度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 而且对于一些比较粘稠的流体, 容易导致局部凝 结或流通不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要解决的问题是 : 提供一种对流体进行准确调 温的换热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热交 换装置, 它由筒状器体、 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组成, 其中 : 内胆外表面均布有柱状凸起, 筒状器 体套接在内胆外, 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的外端面接触, 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 的侧表面所围空间形成扰流腔 ; 筒状器体外表面设置螺旋形管道 ; 内胆上设置有两个连通 管。
     进一步, 所述螺旋形管道, 包括 : 在筒状器体外套接壳体, 筒状器体外表面设置螺 旋形沟槽, 壳体内表面与螺旋形沟槽所围空间形成螺旋形管道。
     进一步, 所述螺旋形管道, 包括 : 在筒状器体外套接壳体, 壳体内表面设置螺旋形 沟槽, 壳体上的螺旋形沟槽与筒状器体外表面所围空间形成螺旋形管道。
     进一步, 所述内胆由热交换腔和分流模组成 ; 热交换腔和分流模密封连接 ; 分流 模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凸起, 其中两个凸起处设置有径向的连通管, 两个连通管连通热 交换腔和外部。
     进一步, 所述两个连通管, 其中一个连通管通过管道延伸至热交换腔底部, 与管道 的开口位置相对应的热交换腔内, 设置有隔板, 连通管贯穿隔板, 隔板将热交换腔分割为两 个腔室, 隔板上设置有喷孔, 喷孔连通热交换腔的两个腔室。
     进一步, 所述分流模外端为圆弧形或圆锥形。
     进一步, 所述柱状凸起为横截面是圆形或者菱形的柱体。
     进一步, 所述螺旋形管道为多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有益效果在于 : 该装置可对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扰流, 充 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防止粘稠流体热交换不均匀 ; 通过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的双循环换热, 提高流体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 使热量交换更加充分迅速。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图 2 的 A-A 剖视图 ; 图 4 是筒状器体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热交换腔一种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 图 6 是热交换腔一种实施例的外表展开图 ; 图 7 是分流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 筒状器体 1、 内胆 2、 螺旋形管道 3、 快换接头 4、 柱状凸起 5、 壳体 6、 热交换腔 7、 分流模 8、 凸起 9、 连通管 10、 管道 11、 隔板 12、 喷孔 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见图 1 至图 7 所示, 本发明的结构为 : 它由筒状器体 1、 内胆 2 和螺旋形管道 3 组 成, 其中 : 内胆 2 外表面均布有柱状凸起 5, 筒状器体 1 套接在内胆 2 外, 筒状器体 1 内表面 与柱状凸起 5 的外端面接触, 筒状器体 1 内表面与柱状凸起 5 的侧表面所围空间形成扰流 腔; 筒状器体 1 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形管道 3 ; 内胆 2 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管 10。
     其工作原理为 : 介质在螺旋形管道 3 和内胆 2 中 (通过连通管 10) 流动, 需要进行 热交换的流体从扰流腔中流过, 螺旋形管道 3 和内胆 2 形成双循环管路将扰流腔包夹, 使流 体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大增加 ; 同时, 流体在自身的冲力和柱状凸起 5 的分流作用下, 流体的流动方向打乱, 形成多股乱流, 这样反复分离、 融合、 摩擦、 剪切, 流体被充分搅拌, 能 防止流体内外温度不均, 从而达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目的。 所述螺旋形管道 3, 可以采用在筒状器体 1 外表面设置螺旋形管体的形式, 考虑结 构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成本, 螺旋形管道 3 还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构建 : 1) 在筒状器体 1 外 套接壳体 6, 筒状器体 1 外表面设置螺旋形沟槽, 壳体 6 内表面与螺旋形沟槽所围空间形成 螺旋形管道 3 ; 2) 在筒状器体 1 外套接壳体 6, 壳体 6 内表面设置螺旋形沟槽, 壳体 6 上的 螺旋形沟槽与筒状器体 1 外表面所围空间形成螺旋形管道 3。
     其中, 螺旋形管道 3 可以分多段设置, 每段螺旋形管道 3 的两端连接快换接头 4, 都 与介质温控装置连接 ; 相应的两个连通管 10 的外露端分别连接快换接头 4, 也都与介质温 控装置连接。 使用时, 热交换装置的两端与法兰盘封闭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温度的 可控制性, 甚至还可以对流体进行分段热交换。
     为了使热交换的效果更好, 发明人还对内胆 2 作了更进一步的改进 : 内胆 2 由热交 换腔 7 和分流模 8 组成 ; 热交换腔 7 和分流模 8 密封连接 ; 分流模 8 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四个 凸起 9, 流体在凸起 9 之间的空隙流动 ; 其中两个凸起 9 处设置有径向的连通管 10, 两个连 通管 10 连通热交换腔 7 和外部。这种隐埋式连通管 10, 对流体通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 用, 避免了介质泄露, 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的两个连通管 10, 其中一个连通管 10 通过管道 11 延伸至热交换腔 7 底部, 与管道 11 的开口位置相对应的热交换腔 7 内, 设置有隔板 12, 连通管 10 贯穿隔板 12, 隔板 12 将热交换腔 7 分割为两个腔室, 隔板 12 上设置有喷孔 13, 喷孔 13 连通热交换腔 7 的两 个腔室。这种设计使得介质从热交换腔 7 底部喷出, 使介质温度得到了充分利用, 而且可以 防止内胆 2 内部介质的温度不均 ; 本发明还进行的改进有 : 内胆 2 外表面上的柱状凸起 5 为横截面是圆形或者菱形的柱 体。分流模 8 外端为圆弧形或圆锥形。这主要是针对流体性质而专门设计的, 当流体较为
     粘稠不易流动时, 采用横截面为菱形的柱状凸起 5 和圆锥形的分流模 8, 可以对粘稠流体起 到很好的分流作用, 避免流体板结 ; 当流体较为稀释时, 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柱状凸起 5 和 圆弧形的分流模 8, 可以减小部件对流体的阻力。
     介质可以采用气体、 水、 油等, 通过介质温控装置对介质进行温度控制, 从而适应 各种热交换条件的要求 ; 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具有腐蚀性的介质时, 或对具有腐蚀性的流体 进行热交换时, 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设备。
     本发明可对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扰流, 充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防止粘稠流体热 交换不均匀 ; 通过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的双循环换热, 提高流体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 使热 量交换更加充分迅速。

热交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交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交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交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交换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流体进行准确调温的换热装置。它由筒状器体、内胆和螺旋形管道组成,其中:内胆外表面均布有柱状凸起,筒状器体套接在内胆外,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的外端面接触,筒状器体内表面与柱状凸起的侧表面所围空间形成扰流腔;筒状器体外表面设置螺旋形管道;内胆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管。本发明可对需热交换的流体进行扰流,充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防止粘稠流体热交换不均匀;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