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77471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32017.5

申请日:

2013.06.09

公开号:

CN103342795A

公开日:

2013.10.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8G 18/76申请日:20130609授权公告日:20150121终止日期:201506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18/76申请日:20130609|||公开

IPC分类号:

C08G18/76; C08G18/65; C08G18/58; C08G18/32; C08J9/08; C09G1/02

主分类号:

C08G18/76

申请人:

合肥宏光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孔维洪

地址: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经五路三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通过利用交叉聚合物网络(IPN)的方法使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仲羟基及环氧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后,穿插填充在聚氨酯网络中,使材料的耐压、耐热和水解稳定性都能得到提高,同时基体材料的耐磨性适当降低,同时由于结构中充填了部分有机分散体,而降低了聚氨酯泡沫基体的耐磨性,在抛光过程中使基体与抛光粉填料同步脱落,正好弥补了耐磨性高的抛光衬片易在抛光过程中产生“钝化”和切削率下降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总量为35~47重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混合物,按重量比5:2:3混合均匀,加热到60~75℃;
b、加入24~26重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0.3~0.6重量份的复合催化剂,快速搅拌10~15分钟,使混合体粘度达到1600~1800cp.s/25℃,然后加入14~16重量份的乙二醇,进行扩链;
c、搅拌2~3分钟,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反应温度110~115℃,加入0.4~0.6重量份的水,20~26重量份的抛光粉,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15s,注模,120℃固化16小时,脱模,切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45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30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210、聚醚330、聚醚303、聚醚3010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粉为氧化铈、氧化锆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聚氨酯抛光片制作是在聚氨酯(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微孔发泡体系中加入氧化铈抛光粉,经发泡、固化制成具有微孔结构的热固型材料,切成片状后用于光学玻璃抛光。在配方生产中因只使用单一的聚醚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制作的聚氨酯基体材料往往偏硬和发脆,缺乏应有的韧性和弹性。在抛光过程中,抛光垫与工件的合模性较差,而且容易产生“钝化”造成切削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利用交叉聚合物网络(IPN)的方法使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仲羟基及环氧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后,穿插填充在聚氨酯网络中,使材料的耐压、耐热和水解稳定性都能得到提高,同时基体材料的耐磨性适当降低。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总量为35~47重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混合物,按重量比5:2:3混合均匀,加热到60~75℃; 
b、加入24~26重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0.3~0.6重量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搅拌10~15分钟,使混合体粘度达到1600~1800cp.s/25℃,然后加入14~16重量份的乙二醇,进行扩链; 
c、搅拌2~3分钟,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反应温度110~115℃,加入0.4~0.6重量份的水,20~26重量份的抛光粉,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15s,注模,120℃固化16小时,脱模,切片。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3000~4500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8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300; 
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210、聚醚330、聚醚303、聚醚3010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抛光粉为氧化铈、氧化锆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方法生产的聚合物,材料体系较稳定,室温贮藏时间长,一年不分层,用此聚合物生产的聚氨酯抛光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并且提高了压缩负荷性能。同样密度的泡沫体,耐压负荷比单体聚醚生产的泡沫体提高一倍以上,这样就意味着要得到同样压缩负荷的材料,密度可大大降低,重量减少,成本下降。因泡孔率增加,从而增加了抛光剂的存储量,提高了抛光材料的切削率;同时由于结构中充填了部分有机分散体,而降低了聚氨酯泡沫基体的耐磨性,在抛光过程中使基体与抛光粉填料同步脱落,正好弥补了耐磨性高的抛光衬片易在抛光过程中产生“钝化”和切削率下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总量为35kg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混合物,按重量比5:2:3混合均匀,加热到60~75℃,其中聚醚210、聚醚330重量比为2:3,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45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300; 
b、加入26kg的甲苯二异氰酸酯、0.5kg份的复合催化剂,快速搅拌6~8分钟,使混合体粘度达到1600~1800cp.s/25℃,然后加入14kg重量份的乙二醇,进行扩链; 
c、搅拌2~3分钟,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反应温度110~115℃,加入0.5kg的水,20kg的氧化铈、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氧化铈、氧化锆的重量比为3:1,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15s,注模,120℃固化16小时,脱模,切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条件相同,步骤b快速搅拌10~12分钟。 
实施例3: 
a、将总量为40kg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混合物,按重量比5:2:3混合均匀,加热到55~60℃,其中聚醚210、聚醚330重量比为2:3,聚合物多元醇3000~4500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8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300; 
b、加入24kg的甲苯二异氰酸酯、0.6kg份的复合催化剂,快速搅拌10~12分钟,使混合体粘度达到1600~1800cp.s/25℃,然后加入16kg重量份的乙二醇,进行扩链; 
c、搅拌2~3分钟,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反应温度110~115℃,加入0.5kg的水,24kg的氧化铈、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氧化铈、氧化锆的重量比为3:1,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15s,注模,120℃固化16小时,脱模,切片。 
实施例4: 
a、将总量为47kg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聚醚多元醇混合物,按重量比5:2:3混合均匀,加热到60~75℃,其中聚醚210、聚醚330重量比为2:3,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4500,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300; 
b、加入14kg的甲苯二异氰酸酯、0.3kg份的复合催化剂,快速搅拌12~13分钟,使混合体粘度达到1600~1800cp.s/25℃,然后加入14kg重量份的乙二醇,进行扩链; 
c、搅拌2~3分钟,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反应温度110~115℃,加入0.4kg的水,20kg的氧化铈、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氧化铈、氧化锆的重量比为3:1,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15s,注模,120℃固化16小时, 脱模,切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条件相同,步骤b搅拌时间为14~15分钟。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条件相同,步骤b搅拌时间为16~18分钟。 
实施7: 
与实施例4条件相同,步骤a加热温度为75~80℃。 
比较上述实施例1~7的各项试验结果,对比参数如下表: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施例2、4和5利用本发明的制作 方法,可有明显的提高产品的良率,同时各项指数能达到最佳效果,实施2最接近本方案良品率也略有提高,而实施例1、3、6、7超出本发明的参数范围,良品率明显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279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09 CN 103342795 A *CN103342795A* (21)申请号 201310232017.5 (22)申请日 2013.06.09 C08G 18/76(2006.01) C08G 18/65(2006.01) C08G 18/58(2006.01) C08G 18/32(2006.01) C08J 9/08(2006.01) C09G 1/02(2006.01) (71)申请人 合肥宏光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经五 路三号 (72)发明人 孔维洪 (74。

2、)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 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通过利用交叉聚合物网络 (IPN) 的方法使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仲 羟基及环氧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后, 穿插填充在聚 氨酯网络中, 使材料的耐压、 耐热和水解稳定性都 能得到提高, 同时基体材料的耐磨性适当降低, 同 时由于结构中充填了部分有机分散体, 而降低了 聚氨酯泡沫基体的耐磨性, 在抛光过程中使基体 与抛光粉填料同步脱落, 正好弥补了耐磨性高的 抛光衬片。

3、易在抛光过程中产生 “钝化” 和切削率下 降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2795 A CN 103342795 A *CN103342795A* 1/1 页 2 1.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 将总量为3547重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 按重量比 5:2:3 混合均匀, 加热到 60 75 ; b、 加入 24 26 重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0.3。

4、 0.6 重量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搅拌 10 15 分钟, 使混合体粘度达到 1600 1800cp.s/25, 然后加入 14 16 重量份的乙二 醇, 进行扩链 ; c、 搅拌 2 3 分钟, 反应粘度达到 2600 3000cp.s/25, 反应温度 110 115, 加 入 0.4 0.6 重量份的水, 20 26 重量份的抛光粉, 在 100 115条件下高速搅拌 10 15s, 注模, 120固化 16 小时, 脱模, 切片。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4500, 所述聚醚多元。

5、醇的分子量为100 300。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 210、 聚醚 330、 聚醚 303、 聚醚 3010 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粉为氧化铈、 氧化锆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2795 A 2 1/3 页 3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技。

6、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聚氨酯抛光片制作是在聚氨酯 (Polyurethane, 聚氨基甲酸酯) 微孔发泡体系 中加入氧化铈抛光粉, 经发泡、 固化制成具有微孔结构的热固型材料, 切成片状后用于光学 玻璃抛光。 在配方生产中因只使用单一的聚醚多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合成制作的聚氨酯 基体材料往往偏硬和发脆, 缺乏应有的韧性和弹性。 在抛光过程中, 抛光垫与工件的合模性 较差, 而且容易产生 “钝化” 造成切削率下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利用交叉聚合物网络 (IPN) 的。

7、方法使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中的仲羟基及环氧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后, 穿插填 充在聚氨酯网络中, 使材料的耐压、 耐热和水解稳定性都能得到提高, 同时基体材料的耐磨 性适当降低。 0004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05 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a、 将总量为3547重量份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 按重 量比 5:2:3 混合均匀, 加热到 60 75 ; 0007 b、 加入2426重量份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0.30.6重量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 搅拌 10 15 分钟, 使混合体粘度达到 1600 180。

8、0cp.s/25, 然后加入 14 16 重量份的 乙二醇, 进行扩链 ; 0008 c、 搅拌23分钟, 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 反应温度110115, 加入0.40.6重量份的水, 2026重量份的抛光粉, 在100115条件下高速搅拌10 15s, 注模, 120固化 16 小时, 脱模, 切片。 0009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30004500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300800, 所述聚醚多元 醇的分子量为 100 300 ; 0010 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醚210、 聚醚330、 聚醚303、 聚醚3010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 组合 ; 0011 所述抛光粉为氧化铈、 氧。

9、化锆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 0012 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 A 型环氧树脂。 0013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 采用本方法生产的聚合物, 材料体系较稳定, 室温贮藏 时间长, 一年不分层, 用此聚合物生产的聚氨酯抛光材料, 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 并且提高 了压缩负荷性能。 同样密度的泡沫体, 耐压负荷比单体聚醚生产的泡沫体提高一倍以上, 这 样就意味着要得到同样压缩负荷的材料, 密度可大大降低, 重量减少, 成本下降。因泡孔率 增加, 从而增加了抛光剂的存储量, 提高了抛光材料的切削率 ; 同时由于结构中充填了部分 说 明 书 CN 103342795 A 3 2/3 页 4 有机分散体,。

10、 而降低了聚氨酯泡沫基体的耐磨性, 在抛光过程中使基体与抛光粉填料同步 脱落, 正好弥补了耐磨性高的抛光衬片易在抛光过程中产生 “钝化” 和切削率下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15 实施例 1 : 001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网络互穿法制作聚氨酯抛光材料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7 a、 将总量为 35kg 的聚合物多元醇和。

11、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 按重量比 5:2:3 混合均匀, 加热到 60 75, 其中聚醚 210、 聚醚 330 重量比为 2:3, 聚合物多元醇和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 3000 4500, 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100 300 ; 0018 b、 加入 26kg 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0.5kg 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搅拌 6 8 分钟, 使 混合体粘度达到 1600 1800cp.s/25, 然后加入 14kg 重量份的乙二醇, 进行扩链 ; 0019 c、 搅拌23分钟, 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 反应温度110115, 加入 0.5kg 的水, 20kg 。

12、的氧化铈、 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 氧化铈、 氧化锆的重量比为 3:1, 在 100 115条件下高速搅拌 10 15s, 注模, 120固化 16 小时, 脱模, 切片。 0020 实施例 2 : 0021 与实施例 1 条件相同, 步骤 b 快速搅拌 10 12 分钟。 0022 实施例 3 : 0023 a、 将总量为 40kg 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 按重量比 5:2:3 混合均匀, 加热到 55 60, 其中聚醚 210、 聚醚 330 重量比为 2:3, 聚合物多元醇 3000 4500 和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 300 800, 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10。

13、0 300 ; 0024 b、 加入 24kg 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0.6kg 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搅拌 10 12 分钟, 使混合体粘度达到 1600 1800cp.s/25, 然后加入 16kg 重量份的乙二醇, 进行扩链 ; 0025 c、 搅拌23分钟, 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 反应温度110115, 加入 0.5kg 的水, 24kg 的氧化铈、 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 氧化铈、 氧化锆的重量比为 3:1, 在 100 115条件下高速搅拌 10 15s, 注模, 120固化 16 小时, 脱模, 切片。 0026 实施例 4 : 0027 a、 将总量为 4。

14、7kg 的聚合物多元醇和环氧树脂、 聚醚多元醇混合物, 按重量比 5:2:3 混合均匀, 加热到 60 75, 其中聚醚 210、 聚醚 330 重量比为 2:3, 聚合物多元醇和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 3000 4500, 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100 300 ; 0028 b、 加入 14kg 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0.3kg 份的复合催化剂, 快速搅拌 12 13 分钟, 使混合体粘度达到 1600 1800cp.s/25, 然后加入 14kg 重量份的乙二醇, 进行扩链 ; 0029 c、 搅拌23分钟, 反应粘度达到26003000cp.s/25, 反应温度110115, 加入 0.。

15、4kg 的水, 20kg 的氧化铈、 氧化锆混合物的抛光粉, 氧化铈、 氧化锆的重量比为 3:1, 在 100 115条件下高速搅拌 10 15s, 注模, 120固化 16 小时, 脱模, 切片。 0030 实施例 5 : 说 明 书 CN 103342795 A 4 3/3 页 5 0031 与实施例 4 条件相同, 步骤 b 搅拌时间为 14 15 分钟。 0032 实施例 6 : 0033 与实施例 4 条件相同, 步骤 b 搅拌时间为 16 18 分钟。 0034 实施 7 : 0035 与实施例 4 条件相同, 步骤 a 加热温度为 75 80。 0036 比较上述实施例 1 7 的各项试验结果, 对比参数如下表 : 0037 0038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实施例 2、 4 和 5 利用本发明的制作 方法, 可有明显的提高产品的良率, 同时各项指数能达到最佳效果, 实施 2 最接近本方案良品率 也略有提高, 而实施例 1、 3、 6、 7 超出本发明的参数范围, 良品率明显下降。 003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342795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