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刷以及研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无机长纤维由树脂粘合剂固定在一起的线状磨体保持于
支架的研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刷的研磨方法。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利
用线状磨体对工件研磨时,线状磨体的前端部发挥与磨削相似的作用。并
且,在利用线状磨体对工件进行去飞边时,线状磨体的前端部也发挥与磨
削相似的作用。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不区别使用“研磨”与“磨削”。
背景技术
有人曾提出了一种刷状磨石,其中,多根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
维的集合线通过树脂粘合剂固定在一起的线状磨体成为线束保持在支架上
(专利文献1)。通过上述刷状磨石对金属制工件的表面进行研磨或去飞边
时,一边使刷状磨石绕轴线旋转,一边由线状磨体的前端进行研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36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刷状磨石中,利用线状磨体的前端部的磨削能
力。因此,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线状磨体的前端部会有切屑阻塞,从而
导致研磨能力下降的问题。
以此为鉴,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研磨能力因线状磨体前
端部的切屑所引起的孔眼堵塞而下降的研磨刷以及使用该研磨刷的研磨方
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研磨刷具有多根线状磨体以及保持该多根
线状磨体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向着所述线状磨体的
自由端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的流路。
此外,本发明的研磨方法使用具有多根线状磨体以及保持该多根线状
磨体的支架的研磨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形成有向着所述线状磨
体的自由端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的流路,在使所述线状磨体的自由
端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所述研磨刷与所述工件来研磨所述工件
时,从所述流路向所述线状磨体的自由端所处位置侧排出所述切削剂。
在本发明中,利用线状磨体的前端部进行研磨。在此,在进行研磨的
过程中,在线状磨体的前端部将会发生阻塞切屑,但是,在本发明中,因
为在支架上形成有流路,所以能够高效地从流路向线状磨体的前端供给液
态切削剂。因此,能够高效地使切屑流出,因而在线状磨体的前端不容易
发生切屑阻塞。因此,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流路在所述支架的被所述多根线状磨体包围的
区域的内侧开口。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从被多根线状磨体包围的区域的内
侧向外侧供给切削剂,所以能够使切屑高效地流出。因此,在线状磨体的
前端部不容易发生切屑阻塞。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有保持所述多根线状磨体的基端侧的底座,所述
支架具有刷壳体,所述底座以所述线状磨体的自由端从所述刷壳体的敞开
端突出的方式保持在所述刷壳体的内侧,在所述刷壳体上,形成有在该刷
壳体的内侧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支轴,在所述底座上,在被所述多根线状
磨体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形成有供所述支轴嵌入的轴孔,所述流路在所述支
轴的内部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且在所述支轴的靠所述线状磨体的自由端
所处位置侧的端部开口。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保持多根线状磨体的底座
保持在刷壳体的内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流路在被多根线状磨体包围的
区域的内侧开口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刷壳体的周壁上形成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呈槽
状延伸的引导孔,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从该底座的外周面延伸至所述轴孔
的螺纹孔,所述底座利用止动螺钉保持在所述支轴与所述周壁之间,所述
止动螺钉穿过所述引导孔螺合于所述螺纹孔并使前端部抵接于所述支轴的
外周面。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调整刷壳体敞开端侧的线状磨体的突出尺寸。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支轴构成柄部,该柄部从所述刷壳体向与所述
线状磨体的自由端所处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与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
连接。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研磨刷容易地连接至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
此外,因为研磨刷以支轴为中心旋转,所以能够从多根线状磨体进行旋转
的区域的中心排出切削剂。因此,能够高效地使切屑流出,因而在线状磨
体的前端部不容易发生切屑阻塞。
在本发明中,所述流路能够采用在所述支轴的所述端部朝所述轴线方
向开口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流路也能够采用在所述支轴的所述端部朝与所述轴
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开口的结构。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向宽广的范围排出液
态切削剂。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支架具有保持所述多根线状磨
体的基端侧的底座以及连接至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的柄部,所述柄部从所
述底座向与所述线状磨体的自由端所在位置侧相反的一侧突出,所述流路
贯穿所述柄部以及所述底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研磨刷容易地连接到
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此外,从研磨机侧供给切削剂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喷嘴,该喷嘴固定于所述支架,
且使经由所述流路排出的所述切削剂的突出方向朝向所述多根线状磨体所
处位置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切削剂接触线状磨体,从而冷却线状磨
体。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线状磨体具有无机长纤维的集
合线。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线状磨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此,在研磨工件的没有凹凸的表面等时,在采用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线状
磨体的情况下,因为线状磨体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在线状磨体的前
端容易发生切屑阻塞。对于这种问题,如果从流路朝线状磨体的自由端所
处位置侧排出切削剂,则能够防止在线状磨体的前端发生切屑阻塞。
按照本发明,因为在支架上形成有流路,所以能够从流路向线状磨体
的前端高效地供给液态切削剂。因此,能够高效地使切屑流出,因而在线
状磨体的前端部不容易发生切屑阻塞。因此,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在刷壳体的内部插入、固定有
刷状磨石的上部(底座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研磨刷分解为刷壳体和刷状磨石的状态的分
解立体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研磨刷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半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是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研磨刷的评价结果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研磨刷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研磨刷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研磨刷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在刷壳体的内部插入、固定有
刷状磨石的上部(底座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研
磨刷分解为刷壳体和刷状磨石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
研磨刷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半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具有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
机长纤维的集合线用树脂粘合剂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线状磨体32以及保持多
根线状磨体32的支架2,其利用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前端)对工件进行
研磨。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线状磨体32的基端侧保持在底座31上,由
底座31和线状磨体32构成刷状磨石3。此外,支架2经由底座31保持多
根线状磨体32。
线状磨体32使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等渗透到氧化铝纤维长丝等无机
长纤维的集合体中固化并形成为线状。集合线例如由250-3000根纤维直径
为8-50μm的氧化铝长纤维(无机长纤维)集合而成,集合线的直径为
0.1mm-2mm。因此,线状磨体32的直径与集合线的直径相同,为0.1mm-2mm。
无机长纤维只要是对被研磨体相对地具有研磨性的材料,即只要是比研磨
的材料更硬且脆的材料,就不加以限定,例如,除氧化铝纤维之外,还能
使用碳化硅纤维、硼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另外,根据研磨材料的不同,也
可以将上述材料混合,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对铁类、非铁类金属具有
极好的研磨性。
此外,线状磨体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或扁平形状。这里所
谓的圆形是指正圆或大概正圆,其扁平率(厚度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的尺
寸)小于1.1。所谓正多边形是指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等。所谓扁平形状是指
椭圆、长圆或长方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状磨体32采用截面形状为圆
形的部件。并且,线状磨体32采用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椭圆形的部件的情
况下,其优选扁平率为1.1至5.0。
支架2由上部具有驱动用连结轴(柄部)21的圆筒状金属制的刷壳体
20和用于将底座31固定于该刷壳体20内的规定位置的止动螺钉41、42
构成。
如图3所示,刷壳体20由构成上底部22的金属制的端板220、构成
周壁23的金属制的筒体230、以嵌入上底部22的中央孔221的状态固定于
上底部22的圆棒状的金属制的支轴25构成,其中,圆筒体230通过螺钉
240固定于端板220的侧板部224。这里,支轴25从上底部22进一步朝上
方突出,由支轴25的从上底部22朝上方突出的部分构成驱动用连结轴21。
支轴25在刷壳体20的内侧与周壁23同心地沿轴线L的方向延伸。
如图1-3所示,在刷壳体20的周壁23上,与其轴线L的方向平行地
呈槽状延伸的引导孔26、27形成于将轴线L夹在当中的点对称位置。在本
实施方式中,刷壳体20的周壁23为铝制,支轴25为不锈钢制。
底座31是用一个端面来保持将多根线状磨体31捆在一起的线束320
的圆筒体,在底座31的中央形成有供支轴25插通的轴孔30。在本实施方
式中,线状磨体32的线束320在底座31的一个端面上等角度间隔地保持
于轴孔30的周围。因此,在支轴25插入底座31的状态下,形成多根线状
磨体32在支轴25的周围沿轴线L延伸的状态。在底座31的周壁上,在将
轴线L夹在当中的点对称位置形成有一对螺纹孔36、37,这些螺纹孔36、
37从底座31的周壁的外周面延伸至轴孔30。
(流路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中,在支架2上形成有朝向线状磨体32的自由
端33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的流路28。为构成上述流路28,在本实
施方式中,支轴25采用圆管状部件。因此,在支轴25的内侧构成有沿轴
线L延伸的流路28,流路28在支轴25的下端面250(端部)通过排出口
280开口。因此,流路28的排出口280在支架2的被多根线状磨体32包围
的区域的内侧开口。
(研磨刷1的组装方法)
在组装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时,以支轴25嵌入底座31的轴孔30的
方式将刷状磨石3的上部(底座31侧)插入到刷壳体20的内侧后,从刷
壳体20的外周测向各引导孔26、27穿通止动螺钉41、42,在底座31的螺
纹孔36、37中分别固定止动螺钉41、42。此时,拧入止动螺钉41、42,
直至止动螺钉41、42的前端部与支轴25的外周面发生碰撞。其结果是,
在刷壳体20的内侧,底座31经由止动螺钉41、42固定于刷壳体20的支
轴25上。
此时,将止动螺钉41、42穿过刷壳体20的各引导孔26、27浅浅地固
定在底座31的螺纹孔36、37中,在此状态下,在刷壳体20的内侧,只要
将刷状磨石3沿轴线L的方向移动,就能够在刷壳体20的内侧调整刷状磨
石3在轴线L的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因为能够调整刷壳体20的下端部235
处的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22的突出尺寸,所以能够最优化线状磨体32的
柔韧性、即磨削性或贴合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螺钉41、42采用了带有六边形孔的紧定
螺钉,但是也可以采用具有轴部和头部的螺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虽然采用了引导孔26、27沿轴线L平行地延伸的结构,但是也能够采用引
导孔26、27相对于轴线L倾斜延伸的结构。
(使用研磨刷1的研磨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经由在刷壳体20的上部突出的驱动用连结轴
21连结到研磨机。此外,在研磨机上,研磨刷1在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的
前端抵接工件的状态下绕轴线L旋转驱动,被用于各种工件的研磨或去飞
边等。这里,研磨刷1不仅限于进行旋转运动,有时也进行往复动作、振
动动作、摆动或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动作。此外,有时还组合使研磨
刷1沿轴线L的方向上下移动的动作。
进行上述那样的研磨或去飞边等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驱动用连
结轴21向形成在研磨刷1的支轴25上的流路28供给液态切削剂,从排出
口280排出切削剂。其结果是,在线状磨体32的前端与工件之间产生的切
屑与切削剂一起流出。上述切削剂可以采用油性切削剂(切削油)以及水
溶性切削剂这二者中的任意一种。
进行上述那样的去飞边加工或研磨加工时,线状磨体32自身也会磨
损,在刷壳体20的下端部235处的线状磨体32的突出尺寸会变短。在这
样状态下不能进行良好的去飞边加工或研磨加工,所以需要调整在刷壳体
20的下端部235处的线状磨体32的突出尺寸,以调整线状磨体32的柔韧
性、即磨削性或贴合性。为了进行这样的调整作业,在松开止动螺钉41、
42之后,在刷壳体20的内侧将刷状磨石3沿轴线L方向移动,以将刷壳体
20内侧的刷状磨石3的轴线L的方向的位置向下方移。因此,能够再次将
在刷壳体20的下端部235处的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33的突出尺寸调整为
最佳尺寸。此时,由于止动螺钉41、42被引导孔26、27引导,因此刷状
磨石3在刷壳体20内沿引导孔26、27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
然底座31处于嵌入刷壳体20的状态,但是底座31的轴孔30中嵌有支轴
25。因此,即使不严格要求在底座31的外径尺寸与刷壳体20的内径尺寸
之间的尺寸容差,在刷壳体20的内侧底座31也不会发生倾斜。因此,在
刷壳体20的下端部235处的线状磨体32的突出尺寸不会发生偏差。故,
线状磨体32对工件的切入量固定,所以能够提高磨削时的精度。此外,即
使不严格要求在底座31的外径尺寸与刷壳体20的内径尺寸之间的尺寸容
差,因为能够将底座31固定在刷壳体20的中心位置,所以不会在旋转时
发生芯错位。
此外,在使研磨刷1绕轴线L旋转时,即使线状磨体32想向外周侧逃
离,也会碰到刷壳体20的周壁23的内表面而抑制其逃离,即使线状磨体
32想向内周侧逃离,也会碰到支轴25的外周面而抑制其逃离。因此,位于
外周侧的线状磨体32与位于内周侧的线状磨体32之间会没有逃离容易度
的差。因此,因为位于外周侧的线状磨体32与位于内周侧的线状磨体32
之间不会出现刚性差,所以能够回避位于内周侧的线状磨体32的磨损变少
的情况。因此,因为线状磨体32的磨损均匀,所以能够提高加工精度。此
外,因为线状磨体32的自底座31起的长度(毛长)不发生偏差,从而起
因于其影响的磨削性、贴合性的变动会变少,所以加工精度会稳定。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中,在支架2上形成有朝向线状
磨体32的自由端33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的流路28。因此,在使线
状磨体32的自由端33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研磨刷1与工件来对
工件进行研磨时,能够从流路28向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33所处位置侧排
出液态切削剂。因此,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虽然在线状磨体32的前端部
会要发生切屑阻塞,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高效地向线状磨体32的前端供
给切削剂。因此,因为不容易发生切屑阻塞,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
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28在支架2的被多根线状磨体32包围
的区域的内侧开口。因此,在即使从支架2的外侧供给切削剂也很难使切
削剂进入内侧的情况下,能够从多根线状磨体32所在位置部分的内侧向外
侧供给切削剂。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研磨刷1绕轴线L旋转,
所以即使从支架2的外侧供给切削剂,也会因离心力而导致切削剂不容易
进入内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流路28在支架2的被多根线状磨体32
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开口。所以,能够使切屑从线状磨体32的前端与工件之
间高效地向外侧流出。因此,因为防止切屑阻塞的效果大,所以能够抑制
研磨能力下降的效果也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保持多根线状磨体32的底座31被保持
在刷壳体20的内侧,但流路28在刷壳体20内侧的保持底座31的支轴25
的下端面250(端部)开口。因此,即使是底座31保持在刷壳体20的内侧
的结构,也能够形成流路28在被多根线状磨体32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开口
的结构。此外,因为研磨刷1绕穿过支轴25的轴线L旋转,所以流路28
在轴线L上(旋转中心轴线上)排出切削剂。因此,虽然即使从支架2的
外侧供给切削剂,也会因离心力而导致切削剂难以进入内侧,但是在本实
施方式中,因为流路28在被多根线状磨体32包围的区域的中心排出口280
切削剂,所以能够使切屑从线状磨体32的前端与工件之间高效地向外侧流
出。因此,因为防止切屑阻塞的效果大,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下降的效
果也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状磨体3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上述线状磨
体32适用于研磨凹凸少的表面或没凹凸的表面等。在此,在研磨表面或没
有凹凸的表面等情况下,线状磨体32与工件接触面积大,因此,在采用截
面形状为圆形的线状磨体32时,线状磨体32的前端容易发生切屑阻塞,
但是如果使用从流路28排出切削剂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就能够防止线状
磨体32的前端发生切屑阻塞。
此外,线状磨体32也可以采用截面形状扁平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
因为线状磨体32容易向厚度方向挠曲,所以不容易断。因此,适用于加工
面凹凸多的表面等的去飞边。此外,线状磨体32在截面厚度方向上比在宽
度方向(长度方向)上要薄,因此,前端容易损坏,会频繁发生产生新切
口刃的自生作用。此外,线状磨体32的截面厚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的挠曲
容易度不同,因此,加工时的运动不规则。因此,通过与截面的宽度方向
(长度方向)的边缘效应一起起作用,线状磨体32有磨削能力高这样的优
点。因此,适用于加工面凹凸多的表面等的去飞边。此外,因为线状磨体
32薄,所以也有不易产生孔眼阻塞这样的优点。
实施方式2
(研磨刷1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1的说明图。图4(a)、(b)、
(c)是表示将研磨刷的一部分剖开表示的半剖视图、设在流路的前端的喷
嘴的侧视图、以及喷嘴的仰视图。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
施方式1相同,所以对于共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4所示,与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也具有将氧
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用树脂粘合剂固定在一起的多根线状磨
体32以及保持多根线状磨体32的支架2,其利用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前
端)对工件进行研磨。支架2包括在上部设有驱动用连结轴21的圆筒状的
金属制刷壳体20,在刷壳体20的内侧,支轴25与周壁23同心地沿轴线L
的方向延伸。此外,为了在支架2上构成流路28,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轴
25采用了圆管状部件,在支轴25的内侧,构成有在支轴25的内部沿轴线
L延伸的流路28。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轴25的下端部连接有喷嘴29,流路28与形成
于喷嘴29内的流路290连通。此外,喷嘴29中,流路290在喷嘴29的侧
面的多处朝向与轴线L方向相交叉的方向通过排出口294开口。更具体地,
喷嘴29是拧入在支轴25的下端部开口的喷嘴安装孔255的螺栓状部件,
其具有形成有阳螺纹的轴部296以及在轴部296的下端部扩径的头部297。
在轴部296的内部,作为流路290形成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第一流路291。
在头部297的内部,作为流路290形成有从第一流路291向径向外侧呈放
射状延伸的第二流路292,第二流路292在头部297的侧面通过排出口294
开口。
像这样构成的研磨刷1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使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
33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研磨刷1与工件来对工件进行研磨时,能
够从流路28向线状磨体32的自由端33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因此,
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虽然在线状磨体32的前端部会要发生切屑阻塞,但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切削剂使切屑高效地流出。因此,因为不容易发
生切屑引起的孔眼堵塞,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
(研磨能力的评价结果)
图5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研磨刷1的评价结果的说明图,图5表示研
磨次数(道次次数)与对工件的研磨量(工件的减量)之间的关系。这里
所谓的研磨次数是指对相同的工件反复进行一定时间的研磨时的次数。另
外,在图5中,通过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1进行研磨时,将一边从外部向
工件表面供给切削剂一边经由流路28、290朝工件表面排出切削剂的情况
下的结果表示为白圆以及实线,并且,作为比较例,将虽然从外部向工件
表面供给切削剂但不从流路28、290排出切削剂的情况下的结果表示为黑
圆以及虚线。此外,工件是铝合金,线状磨体32从刷壳体20的下端部突
出的突出量为10.8mm。
从图5的白圆以及实线表示的结果可知,通过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1
进行研磨时,在一边从外部向工件表面供给切削剂一边经由流路28、290
向工件表面排出切削剂的情况下,相比于仅从外部向工件表面供给切削剂
的比较例(参照黑圆以及虚线表示的结果),能够维持研磨效率高的状态。
此外,在研磨工序之后,通过观察线状磨体32的前端能够确认,当通
过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1进行研磨时,在一边从外部向工件表面供给切削
剂一边经由流路28、290向工件表面排出切削剂的情况下,与仅从外部向
工件表面供给切削剂的情况相比较,在线状磨体32的前端处的切屑阻塞少。
(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排出口280仅在沿轴线L的方向上开口,在实施
方式2中排出口294仅在与轴线L相交叉的方向上开口,但是也可以采用
排出口在沿轴线L的方向以及与轴线L相交叉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开口的
结构。
实施方式3
(研磨刷5的结构)
图6(a)是从线状磨体6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研磨刷5时的立
体图,图6(b)是用穿过支架7的中心轴线L1的面剖切图6(a)的研磨
刷5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5是刷状磨石,具有多
根线状磨体6以及保持多根线状磨体6的支架7。研磨刷5利用线状磨体6
的自由端61(前端)对工件进行研磨。
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状磨体6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
线用树脂粘合剂固定在一起。支架7具有保持多根线状磨体6的圆盘状的
底座71以及连接在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用连结轴(柄部)72。底座
71与驱动部连结轴72同轴配置,且一体形成。
在底座71的一方的圆形端面711的外周侧部分上绕支架7的中心轴线
L1(驱动用连结轴72的轴线)等角度等间隔地形成有磨体保持孔712。多
根线状磨体6困在一起而成的线束60的与其自由端61相反一侧的基端侧
部分插入磨体保持孔712而被固定。在多根线状磨体6保持于底座71的状
态下,多根线状磨体6沿轴线L延伸。
驱动用连结轴72从底座71朝向与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所处位置侧
相反的一侧突出。在此,在支架7上形成有沿中心轴线L1方向延伸并贯穿
驱动用连结轴72以及底座71的流路73。流路73在支架7(底座71)的被
多根线状磨体6包围的区域的内侧通过排出口730开口。
像这样构成的研磨刷5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使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
61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研磨刷5与工件来对工件进行研磨时,能
够从流路73向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因此,
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虽然在线状磨体6的前端部将会发生切屑阻塞,但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切削剂使切屑高效地流出。因此,因为不容易发
生切屑引起的孔眼堵塞,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
实施方式4
(研磨刷5的结构)
图7(a)是从线状磨体6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研磨刷5时的立
体图,图7(b)是用穿过支架7的中心轴线L1的面剖切图7(a)的研磨
刷5的剖视图。图7(c)是安装在支架7上的喷嘴9的立体图,图7(d)
是图7(c)的喷嘴9的剖视图。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
方式3相同,所以对于共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5具有多根线状
磨体6、保持多根线状磨体6的支架7以及安装在支架7上的喷嘴9。研磨
刷5利用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前端)对工件进行研磨。
如图7(c)所示,喷嘴9是螺栓状的部件,具有形成有阳螺纹的轴部
91以及在轴部91的下端部扩径的六边形头部92。构成头部92的侧面的六
面均形成为越远离轴部91越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921。在轴部91的内部,
作为喷嘴内流路93形成有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第一流路931。在头部92
的内部,作为喷嘴内流路93呈放射状地形成有六个从第一流路931向径向
外侧朝着远离轴部91的方向倾斜的第二流路932。各第二流路932的端部
在头部92的各侧面(倾斜面921)通过排出口934开口。
在此,如图7(b)所示,底座71上流路73的开口端部分是形成有与
喷嘴9的阳螺纹螺合的阴螺纹的喷嘴安装部73a。喷嘴9通过其轴部91拧
入喷嘴安装部73a而固定于支架7(底座71)。在喷嘴9固定于支架7的
状态下,流路73与形成于喷嘴9内的喷嘴内流路93连通。喷嘴9将经由
流路73排出的切削剂的突出方向朝向多根线状磨体6所处位置侧。
像这样构成的研磨刷5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使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
61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研磨刷5与工件来对工件进行研磨时,能
够从流路73向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因此,
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虽然在线状磨体6的前端部将会发生切屑阻塞,但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切削剂使切屑高效地流出。因此,因为不容易发
生切屑引起的孔眼堵塞,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此外,使从喷嘴9
排出的切削剂接触线状磨体6,来对线状磨体6进行冷却。
实施方式5
(研磨刷5A的结构)
图8(a)是从线状磨体6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研磨刷5A时的
立体图,图8(b)是用穿过支架7的中心轴线L1的面剖切图7(a)的研
磨刷5A的剖视图。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
所以对于共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5A具有多根线状磨体6以及保持多
根线状磨体6的支架7。研磨刷5A利用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前端)对
工件进行研磨。支架7具有保持多根线状磨体6的圆盘状的底座71A以及
连接在研磨机的旋转驱动部的驱动用连结轴(柄部)72。底座71A与驱动
部连结轴72同轴配置,且一体形成。
在本例中,作为流路73,形成有沿中心轴线L1方向延伸并贯穿驱动
用连结轴72到达底座71A的第一流路731。此外,作为流路73,呈放射状
地形成有多根从第一流路731向径向外侧朝向远离轴部72的方向倾斜的第
二流路732。各第二流路732的端部是流路73的开口,且在支架7(底座
71A)的被多根线状磨体6包围的区域的内侧作为排出口730开口。
像这样构成的研磨刷5A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使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
61与工件接触的状态下相对移动研磨刷5A与工件来对工件进行研磨时,能
够从流路73向线状磨体6的自由端61所处位置侧排出液态切削剂。因此,
在进行研磨的过程中,虽然在线状磨体6的前端部将会发生切屑阻塞,但
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切削剂使切屑高效地流出。因此,因为不容易发
生切屑引起的孔眼堵塞,所以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下降。此外,在本例中,
因为从排出口730排出的切削剂朝向外周侧,所以能够使切削剂接触线状
磨体6,从而冷却线状磨体6。
另外,虽然在上述例子中,线状磨体6均包括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
但线状磨体也可以采用由尼龙、含磨料尼龙、含磨料橡胶、不锈钢、黄铜
构成的线状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