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76890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65621.6

申请日:

2015.10.16

公开号:

CN105128939A

公开日:

2015.12.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2D 21/00申请公布日:20151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21/00申请日:20151016|||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1/00; B60G7/00

主分类号:

B62D21/00

申请人:

浙江瑞朗锻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兵

地址:

313220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干山南舍工业区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代理人:

张继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它主要由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通过一中间连接凸柱呈L形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各自外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分别形成弧形弯臂,且在通过中间连接凸柱相接后内边沿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内边,而外边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外边,且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筋条,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的凸起筋条、其两端分别相接在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的相应边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由凸起条围合而成的至少一块凹陷平面。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它主要由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通过一中间连接凸柱呈L形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各自外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分别形成弧形弯臂,且在通过中间连接凸柱相接后内边沿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内边,而外边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外边,且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筋条,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的凸起筋条、其两端分别相接在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的相应边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由凸起条围合而成的至少一块凹陷平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臂为一平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臂为一曲折平面,其两端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的轴中心设置有连接通孔。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属于汽车底盘的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球壳锻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部件之一,实现承载和转向功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工作运行环境复杂,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对球壳部件的质量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的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它主要由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通过一中间连接凸柱呈L形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各自外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分别形成弧形弯臂,且在通过中间连接凸柱相接后内边沿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内边,而外边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外边,且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筋条,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的凸起筋条、其两端分别相接在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的相应边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由凸起条围合而成的至少一块凹陷平面。
所述第一连接板臂为一平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臂为一曲折平面,其两端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的轴中心设置有连接通孔。
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它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加工制造、使用可靠、性价比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它主要由第一连接板臂1和第二连接板臂2通过一中间连接凸柱3呈L形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臂1和第二连接板臂2的各自外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4和第二连接凸柱5,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臂1和第二连接板臂2分别形成弧形弯臂,且在通过中间连接凸柱3相接后内边沿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内边,而外边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外边,且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筋条6,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的凸起筋条6、其两端分别相接在第一连接凸柱4和第二连接凸柱5的相应边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臂1和第二连接板臂2的正反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由凸起条7围合而成的至少一块凹陷平面8,用于在保证第一连接板臂1和第二连接板臂2足够使用强度的情况下节省材料成本。
图中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臂1为一平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臂2为一曲折平面,其两端位于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一连接凸柱4和第二连接凸柱5的轴中心设置有连接通孔9。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汽车底盘的球壳部件,它主要由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通过一中间连接凸柱呈L形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各自外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和第二连接凸柱,所述的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分别形成弧形弯臂,且在通过中间连接凸柱相接后内边沿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内边,而外边形成一个过渡的连续状弧形外边,且弧形内边和弧形外边在所述第一连接板臂和第二连接板臂的正反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凸起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