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扇.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7609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8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3002.9

申请日:

2010.05.28

公开号:

CN101900135A

公开日:

2010.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42申请日:20100528|||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42; F04D25/08; F04D17/08

主分类号:

F04D29/42

申请人: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发明人:

依田圭人; 平山正士; 豊岛弘祥

地址: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优先权:

2009.05.29 JP 2009-13065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张旭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基部、其中限定有出气口的侧壁部、以及设置在侧壁部上方且在其中限定有进气口的盖。电路板被设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上,并且包括被设置为突出到壳体的径向外侧的电路板突出部。要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被设置在侧壁部的内周表面的径向外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离心风扇, 该离心风扇包括 : 具有有盖端部且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毂 ; 叶轮, 其被设置在所述毂的径向外侧 ; 磁体, 其被附接到所述毂的内侧 ; 电枢, 其在径向上与所述磁体相对地设置 ; 轴承机构, 其被设置为支承所述毂, 使得所述毂能相对于所述电枢绕所述中心轴旋 转; 轴承壳体, 其被设置为支承所述轴承机构 ; 基部, 其被设置为支承所述轴承壳体的下端部 ; 侧壁, 在该侧壁中限定有出气口, 该侧壁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而包围所述叶 轮; 盖, 在该盖中限定有进气口, 该盖在轴向上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方 ; 壳体, 其包括所述基部、 所述侧壁和所述盖 ; 电路板, 其被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 ; 以及 控制电路部, 其包括电子部件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其中 所述电路板包括突出部, 该突出部被设置为突出到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的径 向外侧 ; 并且 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板包括 : 毂对应部, 其在轴向上设置在所述毂的下方 ; 第一延伸部, 其被设置 为从所述毂对应部径向向外延伸 ; 第二延伸部, 其被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延伸部起延伸并包 括所述突出部 ; 以及弯曲部 ; 并且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通过所述弯曲部彼此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不 同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侧壁的内周与所述叶轮的外周之间限定的环形空气流动路径, 所 述出气口被设置在所述流动路径的下游端 ; 并且 所述突出部被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上游部的外表面与所述侧壁的中游部的外表面相交 的区域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基部包括基部突出部, 该基部突出部被设置为突出到所述侧壁的径向外侧 ; 并且 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基部突出部的上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突出部包括端子部, 该端子部连接有与 外部电源相连接的导线。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在所述基部中限定有基部侧进气口 ; 并且 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覆盖所述基部侧进气口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 延伸部的宽度。 2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 所述侧壁的内表面的径向外侧。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在轴向上与所述 壳体的所述侧壁的一部分重叠。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板包括 : 毂对应部, 其在轴向上设置于所述毂的下方 ; 第一延伸部, 其被设置 为从所述毂对应部向径向外侧延伸 ; 第二延伸部, 其被设置为从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并包 括所述突出部 ; 以及弯曲部 ; 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通过所述弯曲部彼此接合 ; 在所述基部中限定有基部侧进气口 ; 并且 所述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在轴向上与所述基部的边缘的限定所述基部侧进气口的一 部分重叠。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风道对应部 ; 并且 在所述风道对应部上仅设置有布线图案。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在所述基部的在轴向上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一部分中限定有至少一个孔 ; 并且 所述电子部件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孔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 包括圆弧状部分。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离心风扇, 其中, 所述毂具有等于或小于大约 20mm 的直径。

说明书


离心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鼓风的离心电扇。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存在两种类型的鼓风机 : 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 一般来说, 轴流风扇在气 流量特性方面是优异的, 而离心风扇在静压特性方面是优异的。
     为了冷却密集地封装有电子部件的诸如笔记本计算机的电子设备, 相比于优异的 气流量特性方面, 更要求优异的静压特性方面。 具体地说, 针对用来冷却笔记本计算机的小 型鼓风机通常采用离心风扇。
     离心风扇包括设置在其壳体内的叶轮部。叶轮部包括多个叶片, 这些叶片设置在 形成马达的一部分的有盖圆筒状毂的外表面上。在轴向上吸入空气而在径向上吹出空气。 离心风扇的壳体通常包括 : 基部, 马达固定到该基部 ; 侧壁, 该侧壁限定空气的流动路径 ; 和盖, 该盖被设置为覆盖侧壁的上端。
     在小型离心风扇中, 常常牺牲气流量特性而获得优异的静压特性。 因而, 重要的技 术问题是如何维持充足气流量。
     维持充足气流量的一种可能方式是减小毂的直径来增加空气吸入。 毂的直径的减 小涉及到需要减小设置在毂的下方的电路板的尺寸。但是, 要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 的尺寸减小由于技术限制而具有限度, 并且设置在毂下方的电路板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用 于在其上安装全部电子部件。因而, 问题是如何保证用于安装全部电子部件的充足空间。
     同样, 在壳体的两个轴向侧中限定有进气口的一些双侧吸入型离心风扇中, 基部 侧进气口的一部分关闭。电路板的一部分被设置为在该关闭部分上延伸。而一些电子部件 设置在电路板的该部分上。
     但是, 关于这些双侧吸入型离心风扇, 当电路板的一部分被设置为在毂下方的区 域径向向外延伸以与风道重叠时, 电路板的该部分往往成为空气流动路径中的障碍。 同时, 对于一侧吸入型的小型离心风扇 ( 其中电子部件设置在电路板的被设置为在轴向上与叶 轮部相对的部分的上表面上 ), 由于离心风扇的小尺寸, 电子部件可能具有造成阻碍空气流 动的大的轴向高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离心风扇包括 : 具有有盖端部且以中心轴为中 心的大致圆筒状的毂 ; 叶轮, 其被设置在所述毂的径向外侧 ; 磁体, 其被附接到所述毂的内 侧; 电枢, 其在径向上与所述磁体相对地设置 ; 轴承机构, 其被设置为支承所述毂, 以使得 所述毂能相对于所述电枢而绕所述中心轴旋转 ; 轴承壳体, 其被设置为支承所述轴承机构 ; 基部, 其设置为支承所述轴承壳体的下端部 ; 侧壁, 其包括限定于其中的出气口, 并被设置 在所述叶轮的径向外侧而包围所述叶轮 ; 盖, 其包括限定于其中的进气口, 并在轴向上设置 于所述侧壁的上方 ; 壳体, 其包括所述基部、 所述侧壁和所述盖 ; 电路板, 其设置在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 ; 以及控制电路部, 其包括电子部件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电路板包括 被设置为突出到所述壳体的所述侧壁的外表面的径向外侧的突出部。 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 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上。
     具有上述结构的离心风扇允许在电路板的与有盖的大致圆筒状毂的外周表面轴 向上相对的区域内安装最少数量的电子部件, 至少一个必需的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突 出部上, 该突出部被设置在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的径向外侧。由于一些电子部件被设置在 风道的径向外侧, 该结构允许减小毂的直径, 同时防止电子部件严重干涉风道内的流动路 径中的气流, 并使得风扇可以具有优异的静压特性和气流量特性。 而且, 该结构将一个或更 多个电子部件设置在壳体的侧壁的外表面的径向外侧, 使得风道的宽度增加, 并且还使得 能够实现小型离心风扇的设计, 而与所需的电子部件的数量或尺寸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可以通过将一个或更多个电子部件设置在壳体的侧 壁的外表面的径向外侧, 来实现离心风扇的尺寸的减小。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他元件、 特征、 步骤、 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小型离心风扇 1 的外部的立体图。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 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板 4 和去除了盖 31 的壳体 3 的平面 图。
     图 4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 的只去除了壳体 3 的盖 31 时 的平面图。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a 的立体图。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a 的电路板 4a 和壳体 3a 的平 面图, 其中从壳体 3a 去除了盖 31a。
     图 7 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b 和壳体 3b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b 去除了盖 31b。
     图 8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c 和壳体 3c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c 去除了盖 31c。
     图 9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d 和壳体 3d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d 去除了盖 31d。
     图 10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e 和壳体 3e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e 去除了盖 31e。
     图 11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f 和壳体 3f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f 去除了盖 31f。
     图 12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g 和壳体 3g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g 去除了盖 31g。
     图 13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h 和壳体 3h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h 去除了盖 31h。图 14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i 和壳体 3i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i 去除了盖 31i。
     图 15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j 和壳体 3j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j 去除了盖 31j。
     图 16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k 和壳体 3k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k 去除了盖 31k。
     图 17 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的电路板 4m 和壳体 3m 的平面 图, 其中从壳体 3m 去除了盖 31m。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的便利, 这里假定沿着中心轴 J1 定义向上 / 向下方向, 并且设置壳体的 盖的侧面和设置壳体的基部的侧面分别被称为上侧和下侧。 但是注意, 在实际使用中, 中心 轴 J1 不一定要沿着重力的方向设置。
     第一优选实施方式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小型离心风扇 1 的外部的立体图。图 2 是 离心风扇 1 的内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 4 是只去除了壳体 3 的盖 31 时的离心风扇 1 的 平面图。注意, 在图 2 和图 4 中简化了细节。 如图 1 所示, 离心风扇 1 优选地包括 : 叶轮 213、 被设置为绕预定的中心轴 J1 旋转 的马达部 2、 和被设置为包含马达部 2 的壳体 3。壳体 3 优选地是大致长方体的形状, 并具 有在其一个表面中限定的开口 34。 该开口 34 用作如下所述的离心风扇 1 的出气口, 因此在 下文中称为 “出气口 34” 。壳体 3 还具有在其上表面 ( 即, 盖 31) 中限定的盖开口 311。盖 开口 311 用作离心风扇 1 的进气口。
     如图 2 所示, 马达部 2 包括转子部 21 和定子部 22。转子部 21 是旋转体, 而定子部 22 是固定体。转子部 21 是由轴承机构 23 支承以能相对于定子部 22 旋转。转子部 21 优选 地包括毂 211 和叶轮 213。毂 211 是大致圆筒状的, 具有一个有盖端部, 且以中心轴 J1 为其 中心, 并且朝向定子部 22( 即, 在图 2 中向下 ) 开口。叶轮 213 包括设置在叶轮杯 215 的外 周面上的多个叶片 214。叶轮杯 215 优选地为大致圆筒状, 且以中心轴 J1 为其中心。在本 优选实施方式中, 毂 211 的直径优选地等于或小于例如 20mm。毂 211 插入在叶轮杯 215 内 并固定到叶轮杯 215。叶片 214 被设置在毂 211 的径向外侧以呈现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环 的形状。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 使用普通轴承 (p1ain bearing) 作为轴承机构 23。
     如图 2 所示, 多极化环形场磁体 212 优选地从毂 211 的开口侧插入毂 211 的内部, 并固定到毂 211 的内表面。 毂 211 具有在其盖部的中央处限定的插入孔。 轴承机构 23 的轴 231 的固定端 ( 即, 在转子部 21 侧上的端部 ) 插入到插入孔中, 使得轴 231 固定到毂 211。
     如图 2 所示, 轴 231 的自由端插入到由例如浸油多孔金属制成的圆筒形套 232 的 内部, 套 232 插入到轴承壳体 221 内并固定到轴承壳体 221。轴承壳体 221 优选地为具有 底的大致圆筒状。轴 231 和套 232 相组合以限定轴承机构 23。轴承壳体 221 附接到壳体 3 的基部 33。因此, 轴承机构 23 支承毂 211, 使得毂 211 能相对于壳体 3 绕中心轴 J1 旋转。
     注意, 轴承机构 23 不限于轴 231 和套 232 的组合。例如,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针对轴承机构可以使用例如球轴承等。在轴承壳体 221 的底表面的内侧上, 优选地在与轴
     231 的自由端的端部表面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止推板 222。止推板 222 优选地由例如低摩 擦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并被设置为在轴向上支承轴 231。
     电枢 223 被设置为包围轴承壳体 221。电枢 223 的线圈连接到端子 2231。端子 2231 焊接到电路板 4。因而, 小尺寸的电枢 223 容易地电连接到电路板 4。注意, 电路板 4 例如可以是柔性电路板 ( 例如, 柔性印刷电路 (FFC))。
     在离心风扇 1 中, 从电路板 4 向电枢 223 提供的电流被控制为在场磁体 212 与电 枢 223 之间产生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的扭矩 ( 即, 旋转力 ), 电枢 223 被设置在场磁体 212 的 径向内侧 ( 即, 更靠近中心轴 J1)。即, 场磁体 212 和电枢 223 相组合以限定驱动机构。固 定到毂 211 的叶轮 213 因而被设置为与毂 211 一起在预定方向上旋转。
     壳体 3 包括基部 33。基部 33 优选地为平面, 并与中心轴 J1 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延 伸 ( 参见图 2)。电路板 4 固定到基部 33 的上表面, 即, 基部 33 面对盖 31 的表面。基部 33 和电路板 4 中分别限定有固定孔 331 和 41, 这些孔以中心轴 J1 作为它们的中心。轴承壳体 221 的下端部插入在固定孔 331 和 41 中。
     图 3 是电路板 4 和去除了盖 31 时的壳体 3 的平面图。
     如图 1 所示, 当沿着中心轴 J1 从上方看时, 壳体 3 的外部大致呈现为正方形的形 状。 壳体 3 包括 : 盖 31, 其限定壳体的上表面 ; 基部 33, 其限定壳体的下表面 ; 侧壁部 32 ; 和 出气口 34。侧壁部 32 将盖 31 和基部 33 彼此接合, 并且在径向上与叶片 214 的虚圆接合顶 部相对地设置。另外, 基部 33 具有设置在靠近空气流动路径的上游端的位置 ( 即, 图4中 的左上角 ) 处的基部突出部 335。基部突出部 335 延伸到壳体 3 的侧壁部 32 的外壁 322 的 径向外侧 ( 参见图 3)。外壁 322 是侧壁部 32 的外表面。 盖 31 和基部 33 二者优选地由例如金属板 ( 如钢板 ) 限定, 而侧壁部 32 例如由树 脂制成。因为盖 31 和基部 33 二者由金属板限定, 马达部 2 的电枢 223 的线圈中产生的热 等有效地传导到壳体 3 的外部。而且, 由于盖 31 和基部 33 每一个优选地由金属板限定, 例 如通过压制成形而制造, 与盖 31 和基部 33 二者是由树脂或类似材料制成的情况相比, 可以 实现离心风扇 1 的轴向尺寸的减小, 即, 离心风扇 1 变薄。
     盖 31 优选地包括其中限定的盖开口 311, 盖开口 311 用作进气口。侧壁部 32 优选 地包括限定流动路径的内壁 321 和限定壳体 3 的外表面的外壁 322。基部 33 优选地包括 固定孔 331、 毂设置部 332、 风道限定部 333、 侧壁对应部 334 和基部突出部 335( 参见图 3)。 固定孔 331 用于固定轴承壳体 221( 参见图 2)。形状为环状的毂设置部 332 与马达部 2 和 可旋转毂 211 的开口在轴向上相对地设置。风道限定部 333 限定风道 35 的一部分。侧壁 对应部 334 容纳侧壁部 32, 使得风道 35 被包围。基部突出部 335 在径向上从侧壁部 32 的 外壁 322 侧延伸。如图 4 所示, 侧壁部 32 优选地包括其中限定的螺孔 36, 螺孔 36 被设置为 将离心风扇 1 附接到各种设备。螺孔 36 优选地限定在壳体 3 的 4 个角部中的 2 个角部中。 还应该注意, 可以使用除了螺栓和螺孔以外的任何其他希望类型的固定构件。
     下面, 将参照图 4 来描述流动路径。在壳体 3 的一侧中限定出气口 34。在壳体 3 的内部限定风道 35。风道 35 是在轴向上上方由盖 31 包围、 下方由基部 33 包围而在径向上 由叶轮杯 215 的外周和侧壁部 32 的内壁 321 包围的空间。风道 35 优选地具有大致螺旋形 状, 且以中心轴 J1 为中心, 并用作朝向出气口 34 行进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另外, 在沿与离 心风扇 1 的中心轴 J1 垂直或大致垂直的平面截取的风道 35 的截面中, 风道 35 的宽度朝向
     出气口 34 逐渐增加。注意, 关于风道 35, 在叶轮杯 215 的外周与侧壁部 32 的内壁 321 之间 的距离可以是恒定的, 而与离出气口 34 的距离无关。
     如图 3 所示, 优选地为圆弧形状的、 以中心轴 J1 为其中心的两个基部开口部 3331 和 3333, 与它们之间的肋部 3334 一起设置在毂设置部 332 的周围。围绕毂设置部 332 设置 的两个基部开口部 3331 和 3333 与在盖 31 中限定的盖开口 311( 参见图 1) 一起用作离心 风扇 1 的进气口。因此, 基部 33 的基部开口部 3331 和 3333 以下称为 “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而盖 31 的盖开口 311 以下称为 “上进气口” 311。
     在离心风扇 1 中, 当从上面沿着中心轴 J1 看时, 附接到毂 211 的叶轮 213 被设置 为顺时针 ( 沿图 4 中的箭头 Y1 表示的方向 ) 旋转。叶轮 213 的旋转使得离心风扇 1 附近 的空气通过全部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以及上进气口 311( 参见图 1) 被吸入壳体 3。吸入 的空气大致沿着叶轮 213 的旋转方向行进, 同时因离心力的作用而被远离中心轴 J1 径向向 外引导, 并经过风道 35 行进, 从而经过出气口 34 排出。如上所述, 离心风扇 1 被设置为按 照沿中心轴 J1 吸入空气并远离中心轴 J1 径向向外排出空气的方式来鼓风。此时, 在出气 口 34 处的气流量在最远离流动路径的上游端的边缘附近 ( 即, 在图 4 中的右下角的附近 ) 最大。 参照图 3, 控制电路部优选地包括电路板 4、 多个电子部件 48 和端子部 49。电子 部件 48 安装在电路板 4 上, 并被设置为对通向电枢 223 的电力的打开和关闭行使控制。电 子部件 48 优选地通过布线图案连接到端子部 49。连接到外部电源等的导线焊接到端子部 49。电子部件 48 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大容量的元件。这样的大容量元件的示例例如包括电 容器、 霍耳元件、 电阻器、 晶体管和 IC。
     参照图 3, 电路板 4 包括固定孔 41、 形状为环形的毂对应部 42、 第一延伸部 43 和第 二延伸部 45。固定孔 41 被设置为固定轴承壳体 221。毂对应部 42 被设置在基部 33 的毂 设置部 332 上方, 毂设置部 332 在轴向上与马达部 2( 即, 可旋转毂 211 的开口 ) 相对地设 置。第一延伸部 43 从毂对应部 42 径向向外延伸, 以通过作为弯曲部 44 的延伸部边界 443 而接合到第二延伸部 45。延伸部边界 443 限定一条将第一弯曲部 441 的大致中间和第二 弯曲部 442 的大致中间彼此接合的线。第二延伸部 45 包括电路板突出部 451 和第二延伸 中间部 452。电路板突出部 451 被设置在壳体 3 的基部突出部 335 上方。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 43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 之间。
     下面, 将参照图 3 和图 4 在下文中描述电子部件 48 的结构。 基部 33 包括在轴向上 与电路板 4 重叠的位置处限定的两个电子部件容纳孔部 3335 和 3336。电子部件容纳孔部 3335 容纳安装在电路板 4 的进气口对应部 461 上的电子部件 481。 另外, 在电路板 4 的毂对 应部 42 上, 用于检测马达部 2 的旋转速度的霍耳元件 482 设置在轴向上与场磁体 212( 参 见图 2) 相对的位置处。电子部件容纳孔部 3336 容纳霍耳元件 482。上述结构导致离心风 扇的轴向尺寸 ( 即, 厚度 ) 减小, 以使离心风扇变薄。
     而且, 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48 安装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 上。安装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 上的电子部件 48 例如是诸如电容器的电子部件 483。电子部件 483 被设置为对通向马 达部 2 的电枢 223 的电力的打开和关闭行使控制, 并经由来自直接在马达部 2 下方的毂对 应部 42 的导线而电连接到其他电子部件 48。 此外, 与连接到外部电源等的导线相焊接的端 子部 49 设置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 上。该结构便于导线的焊接, 还防止导线被壳体下压。这
     降低了导线上的负担, 由此降低导线断裂的可能性或其他问题。
     电子部件 483 是不需要设置在毂对应部 42 上的部件, 并且可以是具有大体积的部 件。从毂对应部 42 消除这样的电子部件, 使得毂对应部 42 的面积减小并扩大了风道 35。 另外, 在壳体 3 的外部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 上安装具有大体积和大高度的电子部件 48, 使得 减小了马达部 2 的轴向尺寸。这有助于实现离心风扇 1 的变薄。
     接下来, 下面将参照图 3 和图 4 详细地描述壳体 3 和电路板 4 之间的位置关系。 电 路板 4 被设置为使得基部 33 的固定孔 331 和电路板 4 的固定孔 41 彼此叠加, 从而轴承壳 体 221 可以插入在固定孔 331 和 41 内。电路板 4 的毂对应部 42 被设置在大致环形的毂设 置部 332 上, 毂设置部 332 从固定孔 331 和 41 径向向外扩展。电路板 4 的第一延伸部 43 从毂对应部 42 朝向侧壁部 32 径向向外延伸。
     电路板 4 的第一延伸部 43 的与基部 33 的风道限定部 333 对应的部分被称为风道 对应部 46。即, 风道对应部 46 是电路板 4 的与离心风扇 1 的风道 35 对应的部分。此外, 风 道对应部 46 的对应于任何进气口的部分被称为进气口对应部 461。 电路板 4 在第一延伸部 43 和第二延伸部 45 之间的边界处弯曲, 以优选地限定出例如 V 形。该部分称为弯曲部 44。 这里, 弯曲部 44 的宽度的上游端称为第一弯曲部 441, 弯曲部 44 的宽度的下游端称为第二 弯曲部 442, 而接合第一弯曲部 441 的大致中间和第二弯曲部 442 的大致中间的线称为延 伸部边界 443。第一弯曲部 441 位于壳体 3 的内壁 321 的径向外侧。注意, 第一弯曲部 441 和第二弯曲部 442 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弯曲点或弯曲线。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弯曲部 441 和第二弯曲部 442 中的每一个是由弯曲点表示。
     第二延伸部 45 包括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沿着侧壁部 32 的外壁 322 的上游部延伸。自外壁 322 的上游部与外壁 322 的中游部 的相交点起, 电路板 4 沿着基部突出部 335 延伸到外壁 322 的径向外侧。第二延伸部 45 的 从壳体 3 的外壁 322 径向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为电路板突出部 451。 这里, 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与电路板突出部 451 之间的边界 453 与壳体 3 的外壁 322 的中游部的一部分重合。电 路板突出部 451 设置并固定到基部突出部 335。
     电路板 4 优选地粘附到基部 33。具体地说, 电路板 4 布置在侧壁部 32 和基部 33 之间, 由此固定在 “电路板侧壁对应部” 47 处。参照图 5, 电路板引导槽 323 限定在壳体 3 的 侧壁部 32 的轴向上与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相对的部分的下端部。电路板引导槽 323 从内 壁 321 延伸到外壁 322。电路板侧壁对应部 47 位于电路板引导槽 323 和基部 33 的侧壁对 应部 334 的轴向上与电路板引导槽 323 相对的部分之间, 使得由壳体 3 固定电路板 4。
     电路板引导槽 323、 电路板侧壁对应部 47 和侧壁对应部 334 的尺寸被设置为使得 壳体的侧壁部充分地闭合, 以防止空气从风道 35 逸出并沿电路板突出部 451 和基部突出部 335 的方向在电路板 4 上行进。
     在根据本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 中, 难以设置在电路板 4 的轴向上与有盖的 大致圆筒状毂 2211 的外周面相对的区域内的电子部件 483, 可以设置在电路板 4 的电路板 突出部 451 上。
     因而, 一些电子部件 ( 例如, 电子部件 483) 从风道 35 径向向外设置。 这允许毂 211 的直径的减小, 并防止电子部件 48 对风道 35 内的流动路径中的空气的流动干涉。因此, 离 心风扇 1 可以具有优异的静压特性和气流量特性。而且, 电路板 4 在弯曲部 44 处弯曲。电路板 4 因而可以被设置为不对风道 35 内 的空气造成流动干涉, 或者不使气流量或风速减小。
     此外,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 基部突出部 335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 优选地设置在壳 体 3 的侧壁部 32 的上游部和中游部的相交部的附近。已知的是, 气流量和气流速度二者在 该相交部附近最小。因为电路板 4 被设置为从侧壁部 32 的该部分突出, 所以离心风扇 1 对 流动路径中的气流的阻碍程度减小, 并有效地形成流动路径。
     此外, 因为从壳体 3 的外壁 322 突出的电路板突出部 451 由基部突出部 335 支承, 所以电路板 4 优选地被防止弯曲并具有提高的强度。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
     图 5 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a 的立体图。图 6 是根据本发 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a 的电路板 4a 和壳体 3a 的平面图, 其中从壳体 3a 去除 了盖 31a。离心风扇 1a 的结构类似于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 的结构, 除了壳 体 3a 的侧壁部 32a 的形状和电子部件 48 的设置不同外。离心风扇 1a 的其他部件由与对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风扇 1 使用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来表示。
     离心风扇 1a 的壳体 3a 的侧壁部 32a 具有与根据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侧壁部 32 不同的形状。具体地说, 侧壁部 32a 的位于壳体 3a 的基部突出部 335 的附近的部分限定一 圆弧。根据该弯曲表面的形成, 基部 33 具有设置在侧壁部 32a 的外壁 322a 的径向外侧的 “壳体侧壁外部部分” 3341。另外, 电路板 4a 具有设置在壳体侧壁外部部分 3341 上设置的 “壳体侧壁外部部分对应部” 454a。该壳体侧壁外部部分对应部 454a 大致对应于根据第一 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相比, 电路板 4a 的设置在壳体 3a 的侧壁部 32a 的径向外侧 且其中可以设置电子部件 48 的区域可以被更宽地固定, 这提高了安装电子部件的灵活性。 具体来说, 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上述设置例如适合于希望不在进气口对应部 461 上安装任 何电子部件 48, 而是将电子部件 48 设置为跨布在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延伸中间部 452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 这两个部分上时的情况 ( 参见图 5 中的电子部件 484)。
     其他优选实施方式
     图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和 17 各是根据本发明其他优选实施方式的离心 风扇的电路板 4 和壳体 3 的平面图, 其中从壳体 3 去除了盖 31。这些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每 一个的特性特征将在下面描述。
     在图 7 中例示的电路板 4b 中, 电路板突出部 451b 的顶端设置在基部突出部 335 的顶端的径向内侧。
     在图 8 中例示的电路板 4c 中, 弯曲部 44c 内的点 441c 位于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的外周上或者位于其虚延伸线 3337 上。该结构使得电路板的弯曲部在轴向上与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的外周或其虚延伸线 3337 重叠。因而可以有效地设置电路板以避免风损失。 该结构适合于例如在壳体 3c 的四个角部中的三个角部处设置螺孔 36 的情况。
     在图 9 中例示的电路板 4d 中, 弯曲部 44d 中的两个点 441d 和 442d 二者设置在风 道 35 的外周上, 并邻接侧壁部 32 的内壁 321 的下端。另外, 在电路板 4d 中, 第一延伸部 43d 和第二延伸部 45d 具有不同的宽度。第一延伸部 43d 的宽度大于第二延伸部 45d 的宽 度。这导致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的面积增加, 并且相应地增加吸入的空气量。同时, 由于
     电路板 4d 的弯曲部 44d 设置在风道 35 的外侧, 所以电路板 4d 对流动路径中的气流的干涉 较小。而且, 由于电路板 4d 的弯曲部 44d 与壳体的侧壁部重叠, 所以可以有效地设置电路 板以避免风损失。
     在图 10 中例示的电路板 4e 中, 弯曲部 44e 具有弯曲形状。
     关于在图 11 中例示的电路板 4f, 在出气口 34 的风速最低的部分附近设置有肋部 3334f( 在图 11 中的左侧 )。因而, 肋部 3334f 几乎不减小通过下进气口 3331f 和 3333f 吸 入的空气量, 从而最大化吸入的空气量。
     在图 12 中例示的基部 33g 大致为正方形的形状, 并且不具有基部突出部。因此, 电路板 4g 的电路板突出部 451g 由基部 33g 的侧壁对应部 334g 支承。另外, 电子部件 483g 安装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g 的背面上。 该结构简化了基部 33g 的形状, 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 而且, 由于电子部件 48g 可以安装在电路板突出部 451g 的正面和背面二者上, 所以可以安 装电子部件 48g 的电路板 4g 的总面积可以增加, 以提供安装电子部件时的灵活性。
     在图 13 中例示的电路板 4h 中, 电路板突出部 451h 被设置为, 在平面图中, 在垂直 或大致垂直于出气口的附近的气流路径的方向上延伸 ( 参见图 13 中的侧壁部的左侧部分 的上端 )。即使侧壁部 32 的相对于出气口的与中心轴 J1 的相对侧的部分的径向外侧仅存 在有限空间, 基部突出部 335h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h 也可以被设置为在平面图中沿大致与 出气口附近的气流路径垂直的方向延伸, 以最大化风道 35 的尺寸。该结构使得离心风扇的 设计具有优异的静压特性和优异的气流量特性。该结构适合于在壳体 3h 的四个角部中的 两个角部处设置螺孔 36 的情况。 在图 14 中例示的电路板 4i 中, 电路板突出部 451i 被设置为比基部突出部 335i 径向向外突出更多。电路板突出部 451i 包括由基部突出部 335i 支承的电路板突出基部 4511i 以及不由基部突出部 335i 支承的电路板突出端部 4512i。端子部 49 设置在电路板 突出端部 4512i 的背面上。因此, 导线可以从离心风扇向下引出, 以连接到外部电源。
     在图 15 中例示的电路板 4j 中, 和图 9 中例示的电路板 4d 一样, 第一延伸部 43j 和第二延伸部 45j 具有不同宽度。第二延伸部 45j 的宽度大于第一延伸部 43j 的宽度。另 外, 在风道对应部 46 上没有设置电子部件, 而在风道对应部 46 上仅设置有布线图案。 因此, 大量的电子部件 48 可以设置在第二延伸部 45j 上, 而使第一延伸部 43j 的宽度最小化, 其 中第一延伸部 43j 跨布在下进气口 3331 和 3333 以及风道 35 上。当第一延伸部 43j 具有 减小的宽度时, 电路板不太可能不利地影响风道 35 内的气流、 气流量特性或者风速特性。
     在图 16 中例示的电路板 4k 不具有弯曲部。换言之, 第一延伸部 43k 和第二延伸 部 45k 相互接合以限定直线。电路板突出部 451k 从壳体 3k 的与限定出气口 34 的一侧相 对的一侧突出。该结构适合于在壳体 3k 的四个角部中的三个角部处设置螺孔 36 的情况。
     关于在图 17 中例示的电路板 4m, 壳体 3m 的侧壁部 32m 大致为圆形形状。电路板 突出部 451m 从壳体 3m 的侧壁部 32m 的上游部与外壁 322m 的中游部的相交部突出。
     尽管上面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而可以有变型和修改。
     例如,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基部突出部 335 和电路板突出部 451 可以具有不同 的宽度。即, 基部突出部 335 的宽度可以大于电路板突出部 451 的宽度。或者相反, 基部突 出部 335 的宽度可以小于电路板突出部 451 的宽度。
     此外, 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 优选地在盖和基部二者中都限定了进气口 ( 双侧吸入型 ), 但这对本发明不是必要的。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可以在盖和基部中的 一个中限定进气口 ( 一侧吸入型 )。
     此外,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壳体 3 可以不必要为大致正方形的形状。例如, 壳 体 3 可以是矩形的形状。
     此外, 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 电路板的第一和第二延伸部 43 和 45 中的每一 个设置为在直线上延伸, 但这对本发明不是必要的。例如, 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第一和 第二延伸部 43 和 45 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为按曲线延伸。另外, 第一和第二延伸部 43 和 45 中的每一个在中间点处宽度上可以增大或减小。
     此外, 尽管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 基部突出部 335 是与基部 33 一体形成的, 但在 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 基部突出部 335 可以与基部 33 分开形成。
     尽管上面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它们仅作为示例而例示, 应当理解,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各种变型和修改。 因此, 本发 明的范围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离心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离心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离心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心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风扇.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基部、其中限定有出气口的侧壁部、以及设置在侧壁部上方且在其中限定有进气口的盖。电路板被设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上,并且包括被设置为突出到壳体的径向外侧的电路板突出部。要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被设置在侧壁部的内周表面的径向外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