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7605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4891.9

申请日:

2010.07.23

公开号:

CN101890962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1D 3/16公开日:201011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1D 3/16申请日:20100723|||公开

IPC分类号:

B61D3/16

主分类号:

B61D3/16

申请人:

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嘉辉; 车风云; 杨建璋; 李国际

地址: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白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包括运板车车身、前牵引车和后牵引车,运板车车身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前回转支撑、后回转支撑、前底座、后底座和托板,其中前底座支撑连接在前车轮上,后底座支撑连接在后车轮上,托板通过前回转支撑和后回转支撑支撑连接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托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销座,在前销座的下方、前底座通过前水平销轴铰接连接有前牵引杆,托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销座,在后销座的下方、后底座通过后水平销轴铰接连接有后牵引杆。本运板车结构紧凑简单,造价非常低,此外还具有牵引力大、适应性强、使用维护方便、稳定性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包括运板车车身(1)、前牵引车(2)和后牵引车(3),其特征在于:运板车车身(1)包括前车轮(4)、后车轮(5)、前回转支撑(6)、后回转支撑(7)、前底座(8)、后底座(9)和托板(10),其中前底座(8)支撑连接在前车轮(4)上,后底座(9)支撑连接在后车轮(5)上,托板(10)通过前回转支撑(6)和后回转支撑(7)支撑连接在前底座(8)和后底座(9)上;托板(10)的前端连接有前销座(11),在前销座(11)的下方、前底座(8)通过前水平销轴(17)铰接连接有前牵引杆(12),前牵引杆(12)上开有与前销座对应的前锁定销孔(13),前牵引杆(12)的端部还有与前牵引车(2)连接用的前连接销孔(19);托板(10)的后端连接有后销座(14),在后销座(14)的下方、后底座(9)通过后水平销轴(18)铰接连接有后牵引杆(15),后牵引杆(15)上开有与后销座对应的后锁定销孔(16),后牵引杆(15)的端部还有与后牵引车(3)连接用的后连接销孔(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4)和后车轮(5)均为双轮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牵引车(2)和后牵引车(3)均为小马力拖拉机、中马力拖拉机或大马力拖拉机。

说明书

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板车,特别是一种双向运板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向运板车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实际使用时存在通过能力差(尤其在通过弯道时)、重心高(由于轮距小,重心高易造成安全事故)、稳定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要解决现有的双向运板车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对弯道适应性差、重心高、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包括运板车车身、前牵引车和后牵引车,其特征在于:运板车车身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前回转支撑、后回转支撑、前底座、后底座和托板,其中前底座支撑连接在前车轮上,后底座支撑连接在后车轮上,托板通过前回转支撑和后回转支撑支撑连接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

托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销座,在前销座的下方、前底座通过前水平销轴铰接连接有前牵引杆,前牵引杆上开有与前销座对应的前锁定销孔,前牵引杆的端部还有与前牵引车连接用的前连接销孔;

托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销座,在后销座的下方、后底座通过后水平销轴铰接连接有后牵引杆,后牵引杆上开有与后销座对应的后锁定销孔,后牵引杆的端部还有与后牵引车连接用的后连接销孔。

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均为双轮胎结构。

所述前牵引车和后牵引车均为小马力拖拉机、中马力拖拉机或大马力拖拉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铺设施工时,线间运输轨道板,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紧凑简单,此外还具有牵引力大、适应性强、使用维护方便、稳定性好的优点。由于本发明的结构非常简单,所以造价非常低,目前市场普遍采用的双向运板车造价需40万元左右,而本发明与市场普遍采用的双向运板车具有同等功效,但造价仅需12万元。

本发明采用双牵引车设置,由前牵引车和后牵引车组成双头可快速拆装的独立牵引车,并采用前回转支撑和后回转支撑的双转向结构,可实现车辆的有效转向,大大提高了车辆的通过能力(尤其在通过弯道时),所述前牵引杆、后牵引杆能够向上折叠并与牵引车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前牵引车、后牵引车的快速转换;所述牵引车采用性能先进的拖拉机,具有牵引力大的优点;所述车轮采用双轮胎结构,可使车架高度有效降低。本发明利用牵引杆锁定销子将托板其中一侧的牵引杆与销座连接,可使得该侧的回转支撑独立锁死,然后使用另一侧的回转支撑,实现运板车有效通过曲线路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前牵引车与运板车车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后牵引车与运板车车身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Ⅲ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Ⅳ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运板车车身、2-前牵引车、3-后牵引车、4-前车轮、5-后车轮、6-前回转支撑、7-后回转支撑、8-前底座、9-后底座、10-托板、11-前销座、12-前牵引杆、13-前锁定销孔、14-后销座、15-后牵引杆、16-后锁定销孔、17-前水平销轴、18-后水平销轴、19-前连接销孔、20-后连接销孔、21-竖向插销、22-牵引杆锁定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6所示,这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包括运板车车身1、前牵引车2和后牵引车3,运板车车身1包括前车轮4、后车轮5、前回转支撑6、后回转支撑7、前底座8、后底座9和托板10,其中前底座8支撑连接在前车轮4上,后底座9支撑连接在后车轮5上,托板10通过前回转支撑6和后回转支撑7支撑连接在前底座8和后底座9上。

托板10的前端连接有前销座11,在前销座11的下方、前底座8通过前水平销轴17铰接连接有前牵引杆12,前牵引杆12上开有与前销座对应的前锁定销孔13,前牵引杆12的端部还有与前牵引车2连接用的前连接销孔19。

托板10的后端连接有后销座14,在后销座14的下方、后底座9通过后水平销轴18铰接连接有后牵引杆15,后牵引杆15上开有与后销座对应的后锁定销孔16,后牵引杆15的端部还有与后牵引车3连接用的后连接销孔20。

所述前车轮4和后车轮5均为双轮胎结构。前牵引车2和后牵引车3均为小马力拖拉机、中马力拖拉机或大马力拖拉机。

参见图1-3,本实施例正向行车时采用前牵引车牵引,前牵引杆12通过插在前连接销孔中的竖向插销21与前牵引车2可拆卸连接,此时后牵引杆15与后牵引车3断开,后牵引杆15立起并且通过插在后锁定销孔中的牵引杆锁定销子22与后销座连接,这时后回转支撑7被锁定,由此后车轮5的方向被锁定。

参见图4-6,本实施例反向行车时采用后牵引车牵引,后牵引杆15通过插在后连接销孔中的竖向插销21与后牵引车3可拆卸连接,此时前牵引杆12与前牵引车2断开,前牵引杆12立起并且通过插在前锁定销孔中的牵引杆锁定销子22与前销座11连接,这时前回转支撑6被锁定,由此前车轮4的方向被锁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参数:动力系统采用中马力拖拉机奥野554,载重20吨,每次可运载3块CRTSⅠ型P4962轨道板,每块重6吨,运行速度25m/min,轮距1.7m,轴距4米,托板高度为1.2米,托板尺寸为:长×宽=6米×2.4米。车轮采用每轴四轮胎布局,共有轮胎8个。

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板线间双向运板车,包括运板车车身、前牵引车和后牵引车,运板车车身包括前车轮、后车轮、前回转支撑、后回转支撑、前底座、后底座和托板,其中前底座支撑连接在前车轮上,后底座支撑连接在后车轮上,托板通过前回转支撑和后回转支撑支撑连接在前底座和后底座上;托板的前端连接有前销座,在前销座的下方、前底座通过前水平销轴铰接连接有前牵引杆,托板的后端连接有后销座,在后销座的下方、后底座通过后水平销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