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 尤指一种可快速替换内模以产出多种不同尺寸大小与形状 的铸造件的通用型模具。
背景技术 对各式模具的研发, 使得多项产品 ( 例如铝轮圈 ) 可利用铸造方式大量生产, 不仅 能加快产品生产速度、 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亦能降低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增加产品竞争力, 而带给人们于日常生活上的极大便利性。
请参阅图 1 所示, 一般常见的模具 1a 由一外模 11a 与一内模 12a 结合而成, 而在 该内模 12a 中形成有一既定成型产品形状的模穴 121a, 且该外模 11a 向该内模 12a 的模穴 121a 开设贯穿有一入汤口 111a, 当进行铸造制程时, 原料于融熔后由该外模 11a 上的入汤 口 111a 处浇入该内模 12a 的模穴 121a 内, 然后待原料冷却, 以在该模穴 121a 内产生冷却 成型为既定产品的粗胚, 接着, 由于该外模 11a 内设有一押出系统 112a, 该押出系统 112a 将 所述粗胚自该内模 12a 的模穴 121a 推出, 而脱出于该内模 12a 的粗胚再待调整加工过后, 即可完成该项产品的铸造。
然而, 目前业界所使用的模具却有以下缺点 :
1、 每当要改变产品的外观造型时, 使用者必须更换内模, 以替换为具有不同成型 产品形状的模穴, 藉此在该模穴内产生具有不同造型的粗胚, 然一旦内模被更换, 则原本用 于押出原内模中的粗胚的押出系统将无法适用于新内模的粗胚押出, 这是因为新粗胚的外 观形状和大小与原粗胚的外观形状和大小完全不同, 造成顶出位置平衡点不一致, 因此押 出系统的押出位置已全然无法对位正确地押出新粗胚。
2、 使用目前的模具, 每当需要改变产品的外观造型时, 使用者就必需重新制造新 的外模与内模, 以使新的外模的押出系统可以对应新的内模顶出位置来正确地押出新粗 胚, 因此, 这样的制造成本是非常可观的。
3、 各种铸造件因形状关系而造成模具形状不同, 热量集中区域亦有不同, 因此冷 却水路依上述关系配置则有不同, 而在重新制作模具时即需重新设定冷却水路以符合该种 铸造件的冷却方式, 亦造成一模具仅能用于单种铸造件, 耗费模具加工与材料成本。
因此, 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 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 悉 心观察和研究, 并配合学理的运用, 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 : 提出一种通用型模具, 对于该通用型模具, 当更换不同形状的 内模时, 新内模与原内模彼此之间可以共享同一套押出系统。
本发明之的另一目的系是 : 提出一种通用型模具, 其可以一套外模搭配多样造型 的内模, 以产生出多样造型变化的铸造件。
本发明之的又一目的系是 : 提出一种通用型模具, 当需要变更动铸造件的造型时,无需进行外模的新制, 进而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与制造时依据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 种通用型模具, 其包括有 : 一外模具, 该外模具设置有一押出系统, 且该押出系统具有复数 个押出单元 ; 一内模具, 该内模具可替换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内, 且该内模具用以成形一铸造 件; 以及一入驹部件, 该入驹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内, 且该入驹部件位于该押出系 统与该内模具之间, 该入驹部件贯穿设有复数个调整孔, 而所述押出单元经由所述调整孔 伸入至该内模具以押出铸造件, 其中当更换新内模具时, 依据新内模具的位置来调整变动 所述押出单元的位置, 而调整变动后的押出单元经由所述调整孔伸入至新内模具以押出新 铸造件。
因此, 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入驹部件的设计突破以往在铸造模 具中冷却水道与押出销的使用限制, 即该入驹部件能因应各种造型的铸造件来做替换及搭 配, 当更换不同形状的内模具时, 新内模具与原内模具彼此之间可以共享同一套押出系统, 而无需重新制造外模具与内模具, 而藉由一套外模具搭配多样造型的内模具, 除提高外模 具的使用率外, 亦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与制造时间, 只需更换内模具即可以产生出多样 造型变化的铸造件。 另外, 本发明的入驹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内, 如此设计可使本 发明的通用型模具更容易进行保养作业。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为达成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 方法及功效, 请参阅 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相信本发明的目的、 特征与特点, 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 具体的了解, 然而所附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 1 是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示出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示出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 4 示出调整孔在入驹部件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 5 示出入驹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 6 示出入驹部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a 模具
11a 外模
111a 入汤口
112a 押出系统
12a 内模
121a 模穴
( 本发明 )
1 通用型模具
11 外模具
111 可动本体
112 可动部件
113 固定本体12 121 13 131 132 14 141 2内模具 形状部 入驹部件 调整孔 颈部 押出系统 押出单元 铸造件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2 所示,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用型模具, 该通用型模具 1 可用以产生出多种 尺寸与形状的铸造件 2, 而该通用型模具 1 包括有 : 一外模具 11、 一内模具 12 以及一入驹部 件 13, 其中该内模具 12 可替换地设置于该外模具 11 内, 且藉由该内模具 12 来形成所述铸 造件 2, 而该入驹部件 13 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模具 11 内且对应该内模具 12, 而本发明的通 用型模具 1 藉由使用该入驹部件 13, 进而达到一套外模具 11 搭配多样造型的内模具 12 的 可能。
请参阅图 2 与图 3 所示, 该外模具 11 包含有 : 一可动本体 111、 一可动部件 112 与 一固定本体 113, 该可动部件 112 邻接于该可动本体 111 与该固定本体 113 之间, 而该可动 部件 112 与该固定本体 113 之间设有该内模具 12, 其中该可动本体 111 与可动部件 112 为 该外模具 11 的可动部份, 而该固定本体 113 为该外模具 11 的固定部份, 即当所述铸造件 2 形成于该内模具 12 内时, 为了自该内模具 12 脱出所述铸造件 2, 该外模具 11 的可动部份 ( 该可动本体 111 与可动部件 112) 会移动而远离该外模具 11 的固定部份, 使该外模具 11 的可动部份与固定部份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 D, 借助于该预定距离 D 来作为推出形成容置 于该内模具 12 内的所述铸造件 2 的空间, 使所述铸造件 2 得以脱出于内模具 12 外。
该内模具 12 具有一形状部 121, 该形状部 121 是一具有造型的空间, 所述铸造件 2 形成于该形状部 121 内, 更具体而言, 使用者将一铸造材料浇注至该内模具 12 的形状部 121, 并待所述铸造材料冷却硬化, 如此即可于该内模具 12 的形状部 121 内形成所述铸造件 2; 于此必须提及的是, 所述铸造材料并不限定种类, 其可为金属材料, 更具体而言, 所述铸 造材料可为铝、 铜、 镁或锌。
更具体而言, 该可动本体 111 内设有一押出系统 14, 该押出系统 14 伸入该内模具 12, 自该内模具 12 押出所述铸造件 2, 因此该押出系统 14 上具有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其中 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可拆卸地设置于该押出系统 14 上, 如此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可依 据制造需求来随意改变其位于该押出系统 14 上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 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是押出销 (Pin) 及冷却水道, 冷却水道用来加速冷却浇注于该形状部 121 内的铸造材 料, 而押出销则用来顶出铸造件 2, 而使铸造件 2 脱出于该内模具 12 外。
请参阅图 2、 图 4 与图 5 所示, 该入驹部件 13 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可动部件 112 内, 该入驹部件 13 贯穿设有复数个调整孔 131, 而该复数个调整孔 131 使该内模具 12 与该押 出系统 14 相通, 因此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可经由该复数个调整孔 131 而伸入至该内模具 12 ; 在此一提的是, 该复数个调整孔 131 的数量及位置并不限定, 其依据使用需求来决定在该入驹部件 13 上的数量与位置, 例如, 若使用者想要产出另一不同形状的铸造件 2 时, 则势 必将原来的内模具 12 替换成新内模具 ( 图未示 ), 因此使用者可以依据原来的内模具 12 与 新内模具的位置来预先决定调整孔 131 在入驹部件 13 上的数量与位置, 使得该入驹部件 13 能同时适用于原来的内模具 12 与新内模具, 借助于上述调整孔 131, 使用者只要调整押出 单元 141 在该押出系统 14 上的位置, 押出单元 141 即可伸入适当的调整孔 131 来押出铸造 件 2。
另外, 图 5 中的调整孔 131, 现有技术必须开设于内外模座上, 以利水路进出, 并且 若斜度过大的水路, 会造成必须搬动或翻转庞大模具进行加工以及加工时会干涉到内、 外 模具外型尺寸的情形 ; 然而, 为了加工水路的方便, 请参阅图 6 所示, 对于本发明的入驹部 件 13 的调整孔 131, 使用者可依据使用需求来于该入驹部件 13 内部设置非平行的调整孔 131, 以利水路进出而直接冷却浇铸时的重点冷却部位。
此外, 该入驹部件 13 进一步具有一颈部 132, 该颈部 132 为该入驹部件 13 周围凸 出的块体, 且该颈部 132 抵顶连接于该外模具 11 内, 更具体而言, 该颈部 132 抵顶连接于该 可动部件 112, 借助于该颈部 132 的设置以使入驹部件 13 可支撑浇铸产生的压力, 另值得一 提的是, 该颈部 132 设置于该入驹部件 13 的方式并不限定, 其可为该颈部 132 一体成型凸 出于该入驹部件 13, 亦或该颈部 132 单独设置并与该入驹部件 13 互相连接。 依据以上所述, 详细说明的是, 当更换不同形式的内模具 12 时 ( 即形状部 121 的 造型已改变 ), 新内模具 ( 图未示 ) 所形成的铸造件会不同于原来的内模具 12 所形成的铸 造件 2( 即铸造件的形状随形状部 121 变动而改变 ), 因此原本能伸入至原来的内模具 12 的 押出单元 141 将会无法适用至新内模具, 故可以依据铸造件位于新内模具的位置或新内模 具的位置来调整变动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的位置, 藉此正确对应新内模具所形成的铸造 件, 使得该复数个押出单元 141 能经由入驹部件 13 上的调整孔 131 伸入至新内模具, 进而 达到一套外模具 11 可以交换使用不同的内模具 12 的可能。
在此必须提及的是, 上述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 1 以三板模具为实施例, 然而, 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 1 并不以此为限, 其亦可应用于二板模具, 同样地, 藉由该入驹 部件 13 的设置, 当更换二板模具的内模具 ( 图未示 ) 时, 新内模具 ( 图未示 ) 与原内模具 ( 图未示 ) 彼此之间可以共享同一套押出系统 14, 即仅需在押出系统 14 上调整押出单元 141 的位置, 使押出单元对应于新内模具内的铸造件, 然后押出单元 141 经由入驹部件 13 的 调整孔 131 伸入至新内模具以押出铸造件, 如此使用者可以一套外模具交换使用不同的内 模具, 产生出多样造型变化的铸造件。
因为本发明的入驹部件 13 可共享多个内模具, 故其上所设置的冷却水道, 可依据 各模具的不同需求, 预先开设于所需的位置, 同时, 可依照各铸造件热量的大小, 订定大小 或是形状不同的冷却水道, 使冷却水道的使用更有效率, 故根据前述冷却水道的形状可为 方形、 圆形、 三角形或其它任意形状以适应各种铸造件。
因此, 综合以上所述, 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的入驹部件的设计突破以往在铸造模具中, 冷却水道与押出销的使用限 制, 可以因应各种造型的铸造件来做替换及搭配, 提高外模具的使用率。
2、 使用本发明的通用型模具, 更换不同形状的内模时, 新内模具与原内模具彼此 之间可以共享同一套押出系统。
3、 本发明可以一套外模具置换多种造型的内模具, 故无需重新制造外模具与内模 具, 藉此除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与制造时间外, 亦能提高设计者的自由发挥空间, 以产生 出各种式样的铸造件。
4、 本发明的入驹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外模具内, 如此设计可使本发明的通用型 模具更容易进行保养作业。
5、 本发明的入驹部件可依照各种铸造件冷却水路的不同, 而设置不同形状大小的 冷却水道, 以利铸造件以及模具冷却。
惟, 上述公开的图式、 说明, 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 凡精于此项技艺者当可依 据上述的说明作其它种种的改良, 而这些改变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及以下权利要求中 界定的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