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75104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3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72211.X

申请日:

2015.08.04

公开号:

CN105155350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21H 23/64申请日:20150804|||公开

IPC分类号:

D21H23/64; D21H19/14; D21H19/34; D01F8/02; D01F8/18; D01F1/10; B01J20/22; B01J20/28; A24D3/02

主分类号:

D21H23/64

申请人: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储国海; 王辉; 徐志康; 杜芳琪; 张博; 安全福; 沈凯; 刘建华; 童神; 智锁红

地址:

310009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国南路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代理人:

刘静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投料质量比为0.01~1:200~500:200~500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静电复合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静电纺丝将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制得纳米纤维复合纸。本发明所用原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采用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的卷烟滤棒可使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下降15~23%。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静电复合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2)利用静电纺丝将所述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沉积在纤维素纸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壳聚糖溶液以任意次序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壳聚糖溶液的投料质量比为0.01~1:200~500:200~500;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为1~2wt%,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1~0.2wt%。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为0.7~1.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0~95.0%。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纤维素纸为基材,以含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高分子溶液为纺丝液,所述纺丝液中,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0.005~0.05:0.01~0.2:0.001~0.01:1~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5~30kv。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0.01~0.02:0.015:0.005~0.008:1.5~2。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二醋酸甘油酯、三醋酸甘油酯、甘油三油酸酯、甘油软脂酸酯和甘油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水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9.  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其特征在于,纳米纤维复合纸包括纤维素纸以及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的复合纳米纤维,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500nm。

10.  一种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而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降焦减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卷烟的烟气成分十分复杂,巴豆醛是烟气中一种主要的有害物质,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蓄积性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等症状,因此巴豆醛被列为卷烟烟气有害物质的指标性化合物之一,需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
目前报道的减少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控制卷烟的加工工艺;另一方面是向卷烟滤嘴中添加较高效的卷烟添加剂。
专利公开号为CN10196113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微波松散条件来实现降低巴豆醛释放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降低巴豆醛的效果有限。公开号为CN104026737A的发明文献公开了一种顺次交替连接的醋酸纤维段、有序介孔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段和醋酸纤维段的三元复合卷烟滤棒,可选择性降低卷烟烟气中巴豆醛和氨气的释放量,但该类滤嘴加工难度比较大。
公开号为CN101116539的发明文献公开了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硬脂酸等制备出的烟草添加剂添加到滤棒中能优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挥发性羰基类化合物。公开号为CN101116540的发明文献公开了一种用γ~乙二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衍生化处理多孔结构的载体,添加到滤嘴中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美国专利文献US3716063公开了一种含多孔氧化铝材料的过滤嘴。公开号为CN155377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表面含有氨基功能基团的酚醛树脂选择性吸附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挥发性的巴豆醛等醛类物质。
电纺丝法又称静电纺丝方法(简称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喷射纺丝的加工工艺。近年来,电纺丝法作为一种可制备超精细纤维的新型加工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理论上,任何可溶解或熔融的高分子材料均可进行电纺丝法加工。但是,采用传统喷丝头的静电纺丝易堵孔,效率低,基材上沉积的复合纳米纤维量较低,无法体现出复合纤维材料特性和高比表面积的优势。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采用该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制备的烟用滤棒不仅具有良好的除醛减害效果,还具有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安全可控、适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纤维复合纸能有效地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同时该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静电复合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2)利用静电纺丝将所述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沉积在纤维素纸上。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氨基,是一种天然阳离子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由天然纤维素在强碱性条件下与一氯乙酸反应而制得的,由于羧基的引入使其分子链在碱性条件下带有部分的负电荷,是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0~200nm。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00~200nm。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具有优越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
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子中的羧基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同时空间网络中填充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所述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为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复合高分子溶 液。所形成的复合高分子溶液中既具有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特性,即复合高分子溶液具有-COOH和-NH2两性离子的特征,又具有纳米二氧化硅的高表面积的强吸附性能。体系中广泛存在的氨基,羧基,季铵盐基团,羟基等对烟气中的巴豆醛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且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中各组分相互协同促进巴豆醛的吸附。
将步骤(1)制备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通过静电纺丝负载到纤维素纸的表面,提高纳米纤维复合纸对卷烟中有害成分的吸附能力,特别是巴豆醛的吸收作用。
含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纺丝液在静电作用下,纺丝液液滴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射流在电场下经过弯曲、裂解、溶剂蒸发或固化作用下负载在纤维素纸上,制得纳米纤维复合纸。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0~500nm之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强。将所述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中,制备的卷烟滤棒可使卷烟烟气中巴豆醛降低15-23%。
作为优选,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壳聚糖溶液以任意次序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壳聚糖溶液的投料质量比为0.01~1:200~500:200~500;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浓度为1~2wt%,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1~0.2wt%。
步骤(1)中,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于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然后滴加壳聚糖溶液;或者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于壳聚糖溶液中,然后滴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加料完成后经静电复合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作为优选,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醋酸水溶液,壳聚糖溶液为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
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或壳聚糖醋酸水溶液以任意次序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加料完成后经静电复合后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更进一步优选,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然后滴加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静电复合后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作为优选,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壳聚糖醋酸水溶液的投料质量比为0.02~0.08:400~500:400~500;所述的羧甲基 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1.5wt%,壳聚糖醋酸水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0.15~0.2wt%。
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羧基和壳聚糖的氨基的静电作用下,复合体系内部充满大量大小不等的微孔,分散在体系中的纳米二氧化硅在形成高分子网络的过程中均匀地填充入高分子微孔中。在上述的投料比下,生成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溶液稳定性好,后续经电纺后制备的负载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吸附能力强。
作为优选,所述的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1wt%。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较好,但壳聚糖含有较多的氨基,在pH>6的体系中溶解性很差。壳聚糖在浓度为0.01~0.1wt%的醋酸水溶液的溶液中溶解性较好,且在该酸度下稳定性较高,静电复合制得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较好。
在后续的电纺过程中,由于纺丝液表面电荷的斥力导致射流拉伸,因此溶液导电性的强度会影响溶液的拉伸度,从而影响复合纳米纤维的可电纺性、直径和形貌等。0.01~0.1wt%醋酸水溶液增加了溶液的导电性,增加纺丝液的纺丝性能,有利于制备出直径比较均匀的复合纳米纤维;但当醋酸水溶液浓度增加并超过0.1wt%时,复合纳米纤维直径反而变粗。
作为优选,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为0.7~1.2。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由天然纤维素在强碱性条件下与一氯乙酸反应而制得的,由于羧基的引入使其分子链在碱性条件下带有部分的负电荷,是一种阴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是指纤维素分子链中平均每个葡萄糖环上的羟基(-OH)被羧甲基钠(-CH2COONa)取代的数目。取代度为0.7~1.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或酸性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好,溶液透明且稳定,纳米二氧化硅可以比较充分、均匀地分散在其中。
作为优选,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0~95.0%。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程度会影响壳聚糖的溶解性能,脱乙酰度为85.0~95.0%的壳聚糖在醋酸水溶液的溶解性好,纳米SiO2充分分散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所构成的空间结构中,有助于提高静电纺丝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吸附性能。
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的静电复合的温度为15~25℃,搅拌8~ 12h。
静电复合的温度会影响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的静电作用,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如温度比较高,体系中的物料可能会水解,影响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稳定性。
步骤(2)中,以纤维素纸为基材,以含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高分子溶液为纺丝液,所述纺丝液中,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0.005~0.05:0.01~0.2:0.001~0.01:1~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5~30kv。
静电纺丝与聚合物的分子量;纺丝液的浓度、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液体流量等溶液性质;静电电压大小;喷射口和收集装置之间的距离;环境参数;收集装置的运动规律及喷射口针头形状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纺丝液中含有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中含有均匀分布的纳米二氧化硅,还包含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壳聚糖。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可电纺性能较差,体系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增加纺丝液的粘度,同时配合溶剂增加纺丝液射流的挥发性能,提高体系的可电纺性能。在5~30kv的电压下,所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0~500nm之间。
采用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实施本技术方案,喷射口为无针头型。纺丝液在电场的作用下由静电纺丝机的喷射口喷出。
当溶液浓度较低时,溶液黏度偏低,高分子链的缠结不充分,因而射流不稳定,不能维持射流的连续性,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直径不均一;但溶液浓度太高时,黏度过大,溶液在喷射口处易凝结,射流不连续。上述配比的纺丝液溶液浓度适中,纺丝液的粘度比较适合,具有较好的可电纺性能,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对巴豆醛的吸附能力较强。
作为优选,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0.01~0.02:0.015~0.2:0.005~0.008:1.5~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30kv。
进一步优选,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质量比为0.01~0.02:0.015:0.005~0.008:1.5,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30kv。
更进一步优选,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0.02:0.015:0.005:1.5。静电纺丝制得的沉积在纤维素纸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0nm。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剂为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二醋酸甘油酯、三醋酸甘油酯、甘油三油酸酯、甘油软脂酸酯和甘油硬脂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水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水、乙酸可降低纺丝液的表面张力,使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直径比较小,负载在基材上的复合纳米纤维的形态比较好,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对巴豆醛的吸附性能较好。
纤维素纸的输送速率为50~400m/min。优选地,纤维素纸的输送速率为100~200m/min。
输送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材上沉积的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及形态,纤维素纸的输送速率为50~400m/min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20~500nm。输送速度太快,纤维素纸上沉积的复合纳米纤维有限,影响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对巴豆醛的吸附效果。
纤维素纸的输送速率为100~200m/min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400nm,该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的卷烟的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下降16~23%。
作为优选,喷射口与纤维素纸接受装置的间距为5~20cm。
所述的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
复合纳米纤维负载在纤维素纸表面,静电纺丝完成后,用红外灯烘烤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复合纸,所述的烘烤时间为1~60s。
作为优选,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100~200nm,将投料质量比为0.02~0.08:400~500:400~500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静电复合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1~1.5wt%,壳聚糖醋酸水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0.15~0.2wt%;再将所述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配制成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将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制得纳米纤维复合纸,纺丝液中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添加剂和溶剂 的质量比为0.01~0.02:0.015:0.005~0.008:1.5~2,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5~30kv,纤维素纸的输送速率为100~200m/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纳米纤维复合纸包括纤维素纸以及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的复合纳米纤维,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为20~5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烟滤棒,利用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而成。
采用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卷烟滤棒,用制得的卷烟滤棒替代某规格市售卷烟中的普通醋酸纤维滤棒生产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Cerulean,UK)进行卷烟抽吸实验,并与同规格的市售卷烟相对照,其具体测定方法参照ISO3308、YC/T254-2008规定。本发明提供的卷烟滤棒与同规格的市售卷烟的卷烟滤棒相比,可使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降低15~23%。
本发明采用无针头静电纺丝方法,实现了纺丝过程的连续化、快速化,适合规模化生产。通过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静电作用,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同时使网络结构中填充高比表面积的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电纺丝技术将高比表面积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负载在纤维素纸上,采用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卷烟滤棒,对卷烟烟气中的巴豆醛具有特异选择性吸附作用。
通过调节二氧化硅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与壳聚糖投料比;复合纳米纤维尺寸;可以方便调控其对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吸附选择性及吸附量。本发明所用原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安全可控,具有良好的工业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得到的表面沉积复合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纤维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0.01g粒径为20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200g浓度为1wt%的羧甲基 纤维素钠(取代度为0.7)的0.01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200g浓度为0.1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85%)的0.01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15℃下搅拌12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再将质量比为0.005:0.01:0.001:1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乙二醇和丙酮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5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5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5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2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1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由图1可以看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复合纤维表面形态良好,具有大量网络空间间隙,有助于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
实施例2:
将1g粒径为5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500g浓度为2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2)的0.1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500g浓度为0.2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95%)的0.1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5℃下搅拌8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再将质量比为0.05:0.2:0.01:2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乙二醇和丙酮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3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20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4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5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6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 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将0.05g粒径为15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0)的0.05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15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95%)的0.05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0℃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再将质量比为0.02:0.015:0.005:1.5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乙二醇和丙酮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2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0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1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1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3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将0.05g粒径为12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0)的0.05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15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95%)的0.05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0℃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
再将质量比为0.02:0.015:0.005:1.5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丙三醇和水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2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0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2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2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3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 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将0.06g粒径为8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2)的0.02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20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85%)的0.02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5℃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将质量比为0.01:0.015:0.008:2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甘油三油酸酯和乙酸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3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5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15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3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5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将0.03g粒径为10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0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2)的0.02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20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85%)的0.02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5℃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将质量比为0.01:0.015:0.008:2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甘油三油酸酯和乙酸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2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0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2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4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5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 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将0.02g粒径为20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0)的0.02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15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95%)的0.02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5℃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将质量比为0.02:0.015:0.005:1.5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季戊四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15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5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1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2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4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将0.08g粒径为80nm的二氧化硅分散于400g浓度为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为1.2)的0.02wt%醋酸水溶液中,再将400g浓度为0.15wt%的壳聚糖(脱乙酰度85%)的0.02wt%醋酸水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于25℃下搅拌10h,通过静电复合作用得到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将质量比为0.01:0.015:0.008:2的复合纳米二氧化硅、二醋酸纤维素、甘油三油酸酯和乙酸配置成均匀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在30kv电压下静电纺丝,调节钢丝和纤维素纸间距离为15cm,纤维素纸的宽度为60cm,输送速率为200m/min,纺丝液形成直径为400nm的复合纳米纤维,复合纳米纤维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最后进入红外灯烘烤区域,烘干50s,得到纳米纤维复合纸;将所得纳米纤维复合纸应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
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YC/T254-2008规定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计算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并与该规格 的市售卷烟相对照,结果见表1
表1
巴豆醛ug/cig焦油mg/cig实施例110.258.69实施例210.198.53实施例310.088.53实施例49.868.36实施例59.598.19实施例69.367.85实施例79.288.10实施例89.328.04对照烟12.068.93
表1中巴豆醛μg/cig为单根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焦油mg/cig为主流烟气中焦油的释放量。实施例7的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比对照样下降23%。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投料质量比为0.011:200500:200500的纳米二氧化硅、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水溶液、壳聚糖醋酸水溶液静电复合制得复合纳米二氧化硅,再通过静电纺丝将复合纳米二氧化硅沉积在纤维素纸表面制得纳米纤维复合纸。本发明所用原料方便易得,价格低廉,采用本发明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的卷烟滤棒可使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量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