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钢包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炼钢用的钢包。
背景技术
钢包是炼钢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使用寿命的长短对生产企业的成
本有着直接的影响。用于炼钢炉的钢包,参见图1,包括钢包壳体,
复合在上述壳体内侧壁上的钢包浇注料永久层,以及复合在上述钢包
浇注料永久层内侧壁上的工作层。处在钢包内壁不区域的上述工作
层,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材质的耐火材料砖。由于钢包在转炉
出钢、吹氩搅拌等过程中,因钢水或钢渣对钢包内壁迎钢面部位、下
渣线部位、渣面部位和包底冲击部位处。
工作层的侵蚀速度比其它部位的更快,使钢包熔池砖和渣线砖不
能达到均衡消耗,严重影响整体钢包的使用寿命。经分析,认为其直
接原因是钢包倒渣面的熔池砖层高度及结构形状不合理所致。中国专
利CN201020263485.0公开了一种用于炼钢炉的钢包,包括钢包壳
体,复合在上述壳体内侧壁上的钢包浇注料永久层,以及复合在上述
钢包浇注料永久层内侧壁上的工作层,上述工作层是由钢包内壁迎钢
面部位、下渣线部位、渣面部位和包底冲击部位的四处易侵蚀工作层,
和其它部位处的正常侵蚀工作层构成,四处上述易侵蚀工作层的厚度
分别大于各自附近处的正常侵蚀工作层的厚度。加厚了钢包各易侵蚀
工作层的厚度,使得钢包整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降低了维护成本,
节约了维修时间,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中国专利
CN201020252427.8公开了一种钢水钢包,由钢包壁、钢包壁内的高
铝浇注料层、熔池砖层、钢包底部的水口砖组成,将钢包熔池砖层下
降200~600毫米后的倒渣面的熔池砖层上,砌筑与下降高度相等
的梯形熔池耐蚀层;熔池耐蚀层凸出熔池砖层而形成台阶,其台阶
的凸出长度为20~60毫米。钢包内的熔池砖层结构及形状合理改进,
提高钢包的使用周期,即由原来的使用100次增加到130次,降低
成本显著,同时也提高了机组作业率。但钢包口上方衬砖固定板的损
坏同样影响钢包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冶
炼钢包,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冶炼钢包使用寿命、钢包口上方衬
砖固定板易损坏,钢水倾倒过程中,钢包内壁上工作层易损伤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冶炼钢包,包括钢包壳体、
复合在上述壳体内侧壁上的钢包浇注料永久层、复合在上述钢包浇注
料永久层内侧壁上的工作层,以及钢包口上方的衬砖固定板,上述衬
砖固定板设置在钢包口下沿100-200mm处的钢包壳体的内侧壁上,
上述衬砖固定板上设置有耐材保护层,上述钢包壳体侧壁上的工作层
中部设置有防冲刷钢板,上述钢包壳体内底部的工作层中部设置有冲
击区。
作为优化,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与钢包壳体之间设置有加强
筋。
作为优化,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设置在钢包口下沿150mm处
的钢包壳体的内侧壁上。
作为优化,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与钢包壳体之间均匀焊接有多
个加强筋。
作为优化,上述冲击区设置为钢板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钢包口上方衬砖固定板,是固定钢包
的包衬砖,在LF炉和VD炉冶炼时,因钢渣的高温氧化,此上方衬砖
固定板损坏严重,本发明将钢包口上方衬砖固定板整体沿钢包口下
移,在此上方衬砖固定板上抹上耐材保护,并焊上均匀加强筋,提高
了上方衬砖固定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费用,减轻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钢包的使用寿命。
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冶炼钢包的钢包口上方衬砖固定板不易损坏,防冲刷钢
板及钢板冲击区有效的降低了钢水在倾倒过程中对工作层的冲击损
伤,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冶炼钢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序号:1、钢包壳体,2、钢包浇注料永久层,3、工作层,
4、上方衬砖固定板,5、加强筋,6、耐材保护层,7、防冲刷钢板,
8、冲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冶炼钢包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冶炼钢包,包括钢包壳体1、
复合在上述壳体1内侧壁上的钢包浇注料永久层2、复合在上述钢包
浇注料永久层2内侧壁上的工作层3,以及钢包口上方的衬砖固定板
4,上述衬砖固定板4设置在钢包口下沿100-200mm处的钢包壳体1
的内侧壁上,上述衬砖固定板4上设置有耐材保护层6,上述钢包壳
体1侧壁上的工作层3中部设置有防冲刷钢板7,上述钢包壳体1内
底部的工作层3中部设置有冲击区8。
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4与钢包壳体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5。
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4设置在钢包口下沿150mm处的钢包
壳体1的内侧壁上。
上述的上方衬砖固定板4与钢包壳体1之间均匀焊接有多个加
强筋5。
上述冲击区8设置为钢板结构。
本发明的冶炼钢包的钢包口上方衬砖固定板不易损坏,防冲刷钢
板及钢板冲击区有效的降低了钢水在倾倒过程中对工作层的冲击损
伤,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