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框体校正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门窗框体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多门窗采用各种各样的
独特而具有美感的设计结构。门窗多采用玻璃结构,在玻璃门窗的加工过程中,
包裹在玻璃门窗周围的框体多采用型材,型材为三面包围,一面敞开式结构,
然而这种结构由于不构成全包围形式,敞开的一侧机械强度低,支撑缺乏,所
以在切割截断时容易发生形变,影响后续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窗框体校正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门窗框体校正装置,包括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上顶板的后端与下顶
板的后端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所述上顶板前端上部设有上顶块,所述下定板
前端下部设有下顶块,所述下顶块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的
方式设有顶柱,所述顶柱的下部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的蜗轮,顶柱上部设有与
套筒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套筒的下部右侧设有纵向设置的侧筒,所述侧筒内设有与蜗轮配合的
调节蜗杆,所述调节蜗杆的前端设有纵向设置的六棱柱。
所述上顶板和下定板内部均为空心结构,上顶板、下定板后端尺寸分别对
应小于上顶板、下定板前端尺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从内部将
变形的门窗框体撑开,恢复门窗框体的形变,而在将门窗框体撑开的时候,采
用近似于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利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带动顶柱旋转,而在顶柱
旋转的时候,利用顶柱与套筒间的配合关系,将顶柱向上推动,从而将上顶板
与下顶板分开,将门窗框体撑开。所述蜗杆的转动可采用内六角螺丝刀操控,
降低了操作者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由于采用面支撑方式,保证门窗框体形
变恢复质量,不会对门窗框体造成压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顶柱、调节蜗杆和六棱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和创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
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门窗框体校正装置,包括上顶板1和下顶板2,所述
上顶板1的后端与下顶板2的后端通过铰接的方式相连,上顶板1和下定板内部均
为空心结构,上顶板1、下定板后端尺寸分别对应小于上顶板1、下定板前端尺
寸,上顶板1前端上部设有上顶块3,所述下定板前端下部设有下顶块4,所述下
顶块4上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有顶柱6,所述顶柱6
的下部设有轴线沿竖直方向的蜗轮7,顶柱6上部设有与套筒5配合的外螺纹8。
所述套筒5的下部右侧设有纵向设置的侧筒9,所述侧筒9内设有与蜗轮7
配合的调节蜗杆10,所述调节蜗杆10的前端设有纵向设置的六棱柱11。
使用时,由于上顶板1、下定板后端尺寸分别对应小于上顶板1、下定板前
端尺寸,上顶板1、下定板的后端容易插入门窗框体中,然后利用外接的内六角
螺丝刀转动调节蜗杆10,调节蜗杆10与蜗轮7配合,利用蜗轮7蜗杆传动方式
带动顶柱6绕竖直方向的轴线旋转,而在顶柱6旋转的时候,利用顶柱6与套
筒5间的螺纹配合关系,将顶柱6向上推动,从而将上顶板1与下顶板2分开,
将门窗框体撑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