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74633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4946.3

申请日:

2015.09.10

公开号:

CN105151130A

公开日:

2015.12.1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2D25/14

主分类号:

B62D25/14

申请人:

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洪军

地址:

300380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西青道315号(金盛经贸公司院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加强板、左辅助加强板、右辅助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垂直,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与前围板相应位置和形状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周围设有固定孔,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左连接孔,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右连接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稳定,整体质量轻便,能够较好地抵抗扭曲变形,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安全要求,汽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降低前围板的变形,保护车内人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加强板、左辅助加强板、右辅助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垂直,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与前围板相应位置和形状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周围设有固定孔,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左连接孔,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右连接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之间分别通过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右连接板之间均设有曲面加强筋。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一体冲压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直线型加强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加强筋由相邻的凸起的加强条和凹形的加强槽平行排列组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前围板是指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它和地板、前立柱联接,安装在前围上盖板之下,为防止发动机舱里的废气、高温、噪声窜入车厢,前围板上要有密封措施和隔热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它的优劣往往反映了车辆运行的质量,还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在前围板受到的冲击时,冲击力不能够有效的向车身后部传递,使得前围板需要承受更多的冲击力、容易产生形变。
这就要求汽车前围板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大强度和刚度的完整承载体,从而满足对驾驶员及乘员的安全保护。传统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车身前围板结构设计不合理,常常为保证强度而随意加设加强梁,但这些加强梁并不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当汽车受到前方和侧方位的冲击力时,由于这些结构不符合力学原理,往往并不能有效地减小自身结构的损坏,减小自身变形,从而减小仪表板的变形以保护车内乘员,而且还会加重汽车的重量,而且噪音较大,容易使驾驶员疲劳。所以车身质量的减轻及如何通过加强前围板增加汽车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结构稳定,整体质量轻便,能够较好地抵抗扭曲变形,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安全要求,汽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降低前围板的变形,保护车内人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加强板、左辅助加强板、右辅助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垂直,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与前围板相应位置和形状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周围设有固定孔,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左连接孔,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右连接孔。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之间分别通过左连接板、右连接板连接。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左连接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与所述右连接板之间均设有曲 面加强筋。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一体冲压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直线型加强筋。
所述直线型加强筋由相邻的凸起的加强条和凹形的加强槽平行排列组成。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的材料均为塑钢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前围板加强板固定在汽车前围板上,将前围板中部包裹起来,增加了前围板的强度和刚度,设计了左辅助加强板和右辅助加强板,增加了前围板加强板的固定牢固度,同时与车身左侧围板和车身右侧围板固定,不仅能减弱碰撞对前围板的冲击,从而减小前围板在碰撞冲击时的变形和转向管柱过多向车内溃缩,也增加了碰撞时车身左侧围板和车身右侧围板的承受强度,增加了前围板加强板和前围板的贴合紧密度,有效保护了驾乘人员的安全,降低了噪声;直线型加强筋能增加前围板加强板的抗冲击力;左连接板能有效降低驾驶员腿部和胸部受到伤害,右连接板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副驾驶座上的乘员腿部和胸部受到伤害;替代了现有技术的加强梁,相对于普通的车身前围板在受到相同大小的前部冲击力时能够减少变形量30%以上同时结构精减,降低了车身的重量;采用塑钢材料,增加强度和韧性,使前围板加强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效果和吸收冲击力的能力。使用本发明的前围板结构稳定,能够较好地抵抗扭曲变形,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安全要求,汽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降低前围板的变形,保护车内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前围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前围板加强板,2、左辅助加强板,3、右辅助加强板,4、前围板,5、安装孔,6、固定孔,7、左连接孔,8、右连接孔,9、曲面加强筋,10、直线型加强筋,11、左连接板,12、右连接板,13、车身左侧围板,14、车身右侧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围板3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加强板1、左辅助加强板2、右辅助加强板3,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垂直,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上设有与前围板3相应位置和形状匹配的安装 孔5,所述安装孔5周围设有固定孔6,用于与前围板3固定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上设有左连接孔7,用于与车身左侧围板13固定连接,进而起到加强固定作用,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上设有右连接孔8,用于与车身右侧围板14固定连接,并起到加强固定作用。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之间分别通过左连接板11、右连接板12连接。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与所述左连接板11、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与所述右连接板12之间均设有曲面加强筋9。
所述左辅助加强板2、所述右辅助加强板3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一体冲压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左辅助加强板2、右辅助加强板3是在前围板加强板1上形成的翻边结构,用于与车身左侧围板13、车身右侧围板14连接。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1上设有直线型加强筋10,通过在前围板加强板1上冲压形成,直线型加强筋10由相邻的凸起的加强条和凹形的加强槽平行排列组成,能在汽车碰撞时对前围板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左辅助加强板2、右辅助加强板3在加强车身左侧围板13和车身右侧围板14强度的同时,将前围板加强板1和前围板3连接更牢固、更紧密,减小了噪声,解决稳定性不足和振动产生噪声的问题。
使用时,先将前围板加强板1与前围板3通过固定孔6规定连接,然后将左辅助加强板2、右辅助加强板3通过左连接孔7和右连接孔8与车身左侧围板13、车身右侧围板14分别固定连接,即可实现对前围板3、车身左侧围板13和车身右侧围板14的加强固定。
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加强板、左辅助加强板、右辅助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两侧分别与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连接,所述左辅助加强板、所述右辅助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垂直,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上设有与前围板相应位置和形状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周围设有固定孔,所述左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左连接孔,所述右辅助加强板上设有右连接孔。本发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