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7441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06971.7

申请日:

2010.02.03

公开号:

CN102308245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2B 1/10申请公布日:201201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C 7/10申请日:20100203|||公开

IPC分类号:

G02C7/10; D06P5/00; G02B1/10; G02C7/02

主分类号:

G02C7/10

申请人:

HOYA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三科美佐; 窪寺能哲; 宫岛信也; 酒井阳子; 山下新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9.02.09 JP 2009-027779; 2009.02.09 JP 2009-02778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张平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且,即使对于折射率1.7以上,特别是折射率1.7~1.8的塑料透镜,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步骤(1):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步骤(2):将塑料透镜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然后通过在1×104Pa以下的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以及步骤(3):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使得以高浓度并且没有不均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变得容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下述步骤 (1)、 步骤 (2) 和步骤 (3), 步骤 (1) : 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 ; 步骤 (2) : 将塑料透镜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 一面相对, 然后通过在 1×104Pa 以下的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 (1) 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 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 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 而不 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 ; 以及 步骤 (3) : 通过对在所述步骤 (2) 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 理, 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 玻璃制 成的基板和塑料透镜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为 15mm ~ 12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 设 定对玻璃制成的基板进行加热的温度, 使该基板达到 120 ~ 25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3) 中, 在常压下、 加热温度 70 ~ 160℃以及加热时间 30 秒~ 150 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加热 处理。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3) 中, 使用预 先加热至所述温度的炉进行加热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 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条件为 : 4 真空度 1×10 Pa 以下以及等离子输出功率为 40 ~ 500W。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使用的塑料透镜为具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 ; 或具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 它单体的共聚物。
9: 根据权利要求 1 ~ 8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为 1.7 以上。

说明书


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升华染色法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更详细来说, 本发明涉 及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分为升华性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和升华性 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部的两个步骤。
     背景技术 以往, 在眼镜用塑料透镜的染色中, 已经利用了浸渍染色法、 加压染色法、 染料膜 加热法等。但是, 针对高折射率 ( 折射率 1.7 以上 ) 的塑料透镜, 这些染色方法难以高浓度 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没有不均的均匀染色。
     因此, 针对于高折射率 ( 折射率 1.7 以上 ) 的塑料透镜, 为了实现高浓度地没有 不均地均匀染色, 现在进行了使用升华性染料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升华染色法为代表的 多种尝试。作为利用该升华染色法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 已知有下述方法 : 例如, 对 利用印刷设备在白纸上涂布染料制得的印刷基体进行加热使染料升华的方法 ( 参考专利 文献 1), 在基板上每隔一定间隔涂布升华性染料, 并使散布的升华性染料升华而染色的方 法, 其中, 将散布的升华性染料的范围设定为塑料透镜预定染色的范围以上 ( 参考专利文 献 2), 以及使用冷却器边抑制塑料透镜的温度升高, 边使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该透镜 上, 并进一步通过加热处理对该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 ( 参考专利文献 3) 等。
     另一方面, 作为对透镜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 公开了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 清洗 处理、 等离子处理及涂敷处理 ( 参考专利文献 4)。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1-59950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2-82204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4-69905 号公报
     专利文献 4 : 日本特开 2000-111701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就专利文献 1 所记载的方法而言,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 明确了存在如下问题 : 来自加热器的热传递至塑料透镜, 加热器上的热的温度分布直接反映为塑料透镜上的染料 的浓度分布, 从而无法得到高浓度且均匀染色的塑料透镜。 此外, 由于本来使用白纸就会产 生环境负担, 因此不优选。就专利文献 2 所记载的方法而言, 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上和浸透 至塑料透镜同时进行。 在该方法中, 特别是使用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时, 由于染料附着到塑 料透镜上的附着速度大于浸透速度, 因此会导致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结晶, 从而导致 染色不均匀。另外, 为了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 必需使该透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 下, 有时会导致透镜变形, 或透镜本身发生变色。此外, 由于在同一位置实施染料的升华步 骤 ( 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 ) 和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的浸透步骤, 因此透镜的生产效率低。
     就专利文献 3 所记载的方法而言, 由于冷却器附近被过度冷却, 因此有时升华的染料无法 均匀地附着在塑料透镜上。 此外, 为了抑制塑料透镜的温度升高, 而将冷却器放置在该透镜 附近时, 存在升华的染料难以附着在透镜上的倾向。
     此外, 专利文献 4 所记载的方法不是升华染色法, 而是利用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喷 出机构在透镜上设置染色层的方法, 因此其原本就是一种染料难以浸透到透镜内部的方 法。此外, 作为对透镜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 尽管在列举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同时, 也列举了 等离子处理, 但仅指出所述处理是用于提高透镜和染色层的密合性, 并没有明确在升华染 色法中对透镜进行等离子处理时的效果。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可以抑制塑 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 并且, 即使对于折射率 1.7 以上, 特别是折射率 1.7 ~ 1.8 的塑料透 镜, 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发现 : 在升华染色法中, 具有在 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步骤, 以及, 在染色步骤中, 设置分成下述两个步骤, 即在特定条件下使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的步骤和使附着于塑料透镜的升华性染 料浸透到透镜内的步骤, 由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此外, 本发明人发现 : 通过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 以高浓度并且没有不均地对塑料透镜进 行均匀染色变得容易实现。 即, 本发明涉及下述 [1] ~ [9]。
     [1] 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下述步骤 (1)、 步骤 (2) 和步骤 (3), 步 骤 (1) : 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 ; 步骤 (2) : 将塑料透镜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 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 然后通过在 1×104Pa 以下的真空度下 对所述步骤 (1) 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 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 并使升华的 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 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 ; 以及步 骤 (3) : 通过对在所述步骤 (2) 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 使得 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
     [2] 根据上述 [1]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 玻璃 制成的基板和塑料透镜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为 15mm ~ 120mm。
     [3] 根据上述 [1] 或 [2]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2) 中, 设定对玻璃制成的基板进行加热的温度, 使该基板达到 120 ~ 250℃。
     [4] 根据上述 [1] ~ [3]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步骤 (3) 中, 在常压下、 加热温度 70 ~ 160℃以及加热时间 30 秒~ 150 分的条件下进行加 热处理。
     [5] 根据上述 [4]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步骤 (3) 中, 使用 预先加热至所述温度的炉进行加热处理。
     [6] 根据上述 [1] ~ [5]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步骤 (2) 中, 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
     [7] 根据上述 [6] 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条件 4 为: 真空度 1×10 Pa 以下以及等离子输出功率为 40 ~ 500W。
     [8] 根据上述 [1] ~ [7]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步骤 (2) 中使用的塑料透镜为具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 ; 或具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 上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9] 根据上述 [1] ~ [8] 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 步骤 (2) 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为 1.7 以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该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 及变色, 并且, 即使对于折射率 1.7 以上、 特别是折射率 1.7 ~ 1.8 的塑料透镜, 也可以以高 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无变形及变色, 即使折射率为 1.7 以上, 也可以高浓度地均匀染色。 附图说明
     [ 图 1] 是等离子处理后的塑料透镜表面 ( 处理面 ) 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 放大倍 数: 2000 倍 )。
     [ 图 2] 是步骤 (2) 得到的塑料透镜表面 ( 升华性染料附着面 ) 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 放大倍数 : 2000 倍 )。
     [ 图 3] 是步骤 (3) 得到的塑料透镜的表面 ( 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面 ) 的光学显微 镜照片 ( 放大倍数 : 2000 倍 )。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 本发明是具有下述步骤 (1) ~ (3) 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步骤 (1) : 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步骤。
     步骤 (2) : 将塑料途径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 料的一面相对, 然后通过在 1×104Pa 以下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 (1) 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 热, 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 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 而 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的步骤。
     步骤 (3) : 通过对在所述步骤 (2) 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 热处理, 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
     下面, 依次对上述步骤 (1) ~ (3) 进行说明。
     [ 步骤 (1)]
     ( 玻璃制成的基板 )
     在步骤 (1) 中, 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用于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升华性染 料。玻璃制成的基板导热性低, 不易产生温度梯度, 此外, 不易产生由热引起的变形。对该 基板用玻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可以使用例如含有硅酸、 苏打灰 (soda ash)、 石灰、 碳酸 钾、 氧化铅、 硼酸等成分的公知的玻璃。
     通过使用玻璃制成的基板, 在后述的步骤 (2) 中进行加热基板的操作时, 不会在 基板整体上产生温度梯度, 并且不需要使基板温度过度升高, 因此可以抑制向相对的塑料 透镜传导多余的热, 从而抑制由热引起的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 并同时抑制附着在该透 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部。
     上述基板的厚度只要是可以向升华性染料传递热, 并且能够使该染料升华的厚度即可, 没有特别地限制, 但通常从使升华染料充分升华的观点来看, 优选 0.5mm ~ 5mm, 更优 选 1mm ~ 3mm。
     上述基板也可以具有如下曲面, 所述曲面为当与塑料透镜相对一侧的面 ( 涂布 面 ) 和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一侧的曲面重合时误差较小的曲面。在这种情况下, 基板和塑 料透镜之间的间隔在透镜的整体曲面上是基本恒定的, 经升华的染料在透镜上均匀地扩 散, 从而容易实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而没有不均地染色。
     此外, 对于基板上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面而言, 从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这一 观点来看, 所述面优选为平滑的。
     ( 升华性染料 )
     对于步骤 (1) 中使用的升华性染料而言, 只要是具有通过加热而升华的性质的 染料即可, 没有特别限制。升华性染料在工业上是可以容易获取的, 作为市售品例如有, Kayaset blue 906(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set brown939(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set red 130(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Red C-LS conc(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Red AQ-LE(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Red DX-LS(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Dianix Blue AC-E(DyStar Japan( 株 ) 制造 )、 Dianix Red AC-E 01、 (DyStar Japan( 株 ) 制造 )、 Dianix Yellow AC-E new(DyStar Japan(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Blue C-LS conc(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Blue AQ-LE(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Yellow AQ-LE(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Yellow C-LS(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Kayalon Microester Blue DX-LS conc( 日本化药 ( 株 ) 制造 ) 等。
     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时, 使该升华性染料分散在水系介质中从而 制备油墨。优选水作为该水系介质。所使用的水优选使升华性染料在油墨中的浓度为 2 ~ 10 质量%, 更优选为 2.5 ~ 7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4 ~ 7 质量%, 特别优选为 4 ~ 6 质 量%。如果升华性染料在油墨中的浓度在上述范围内, 则可以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 色。
     此外, 从对塑料透镜进行高浓度且均匀地染色这一观点来看, 在该油墨中还可以 含有表面活性剂、 保湿剂、 有机溶剂、 粘度调节剂、 pH 调节剂、 粘合剂等。
     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 可以列举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当 油墨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 优选组合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 以列举出例如 : 烷基磺酸钠、 烷基苯磺酸钠、 α- 烯基磺酸钠 ( オレインスルホン酸ナトリ ウム )、 十二烷基苯醚二磺酸钠 ( ドデシルフエニルオキサイドジスルホン酸ナトリウム, dodecyl phenyl oxide disulfonate)、 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中的一种或 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可以列举出例如 : 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 (polyoxyethylene cetyl ether)、 聚氧乙烯油基 醚 (polyoxyethylene-oleyl-ether) 等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脱水山梨糖醇硬脂酸酯 (sorbitan stearate)、 硬脂酸丙二醇酯 (propylene glycol stearate) 等酯类非离子型表 面活性剂 ; 聚氧乙烯甘油单硬脂酸酯、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油酸酯等醚 / 酯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聚乙烯醇、 甲基纤维素等水溶性聚合物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可以单独使 用这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其中, 优选水溶性聚合物类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 尤其优选甲基纤维素。
     当油墨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 度为 0.1 ~ 10 质量%, 更优选使其浓度为 0.2 ~ 5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0.2 ~ 1 质量%。 此外,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度为 0.1 ~ 10 质量%, 更优选使 其浓度为 0.2 ~ 5 质量%, 进一步优选为 0.2 ~ 1 质量%。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分别在上 述范围内时, 可以以更高的浓度均匀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
     作为上述保湿剂, 可以列举出例如 : 2- 吡咯烷酮、 N- 甲基 -2- 吡咯烷酮等吡咯烷酮 类保湿剂 ; 二甲基亚砜、 咪唑啉酮 (imidazolidinone) 等酰胺类保湿剂 ; 乙二醇、 二乙二醇、 三乙二醇、 丙二醇、 二丙二醇、 D- 山梨糖醇、 甘油等多元醇类保湿剂 ; 三羟甲基甲烷等。可以 单独使用这些保湿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使用多元醇类保湿剂, 更优选甘 油。当油墨中含有保湿剂时, 保湿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度为 5 ~ 30 质量%, 更 优选使其浓度为 10 ~ 25 质量%。当保湿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 可以高浓度均匀地对 塑料透镜进行染色。 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将升华性染料涂布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 定, 可以举出例如 : 喷涂法、 棒涂法、 辊涂法、 旋涂法、 墨点涂布法 ( インクドツトコ一テイ ング, ink dot coating)、 喷墨法等。
     [ 步骤 (2)]
     在步骤 (2) 中, 首先, 将塑料透镜设置为该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 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对于涉及的塑料透镜和基板的设置方法而言, 可以按照通常的升 华染色法, 可以参考例如日本特开 2005-156630 号公报的图 1 及图 2。 从高浓度地对塑料透 镜进行染色的观点来看, 基板和塑料透镜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优选为 5mm ~ 120mm、 更优选为 10mm ~ 80mm、 进一步优选为 15mm ~ 30mm。
     ( 塑料透镜 )
     对于作为在步骤 (2) 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原材料, 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列举出例 如含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 ; 含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 甲基丙 烯酸甲酯的均聚物 ;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 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 酸酯均聚物 ; 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之间的共聚物 ; 丙烯腈 - 苯乙 烯共聚物 ; 含有卤素的共聚物 ; 聚碳酸酯 ; 聚苯乙烯 ; 聚氯乙烯 ; 不饱和聚酯 ; 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 ; 聚氨酯 ; 聚硫尿烷 ; 环氧树脂等。在上述这些物质中, 为了能够得到 1.7 以上 的折射率, 优选含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 或者含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 的共聚物。
     此外, 对于塑料透镜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利用例如 : 具有球面、 旋转对称非 球面、 多焦点透镜、 复曲 ( ト一リツク, toric) 面等非球面、 凸面、 凹面等多种曲面的塑料透 镜。
     ( 等离子处理 )
     通过对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实施等离子处理, 可以进一步抑制附着在透镜表面的 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的结晶。 获得这样的效果可以认为是因为 : 通过等离子处理, 除去附着
     在透镜表面的有机物 ( 参见图 1), 从而使得透镜表面和色素之间的亲和性提高。
     在此, 作为以往使用的透镜表面的处理方法有, 利用氧化铝等研磨剂进行的研磨 处理、 以及利用苛性钠等的碱处理等。 从体现出被膜和基材的密合的观点来看, 期待上述处 理方法应该也能够获得与等离子处理同样的效果, 但实际上, 无法完全除去研磨剂、 碱液。 由此, 在本发明中发现 : 如果使用上述研磨处理、 碱处理等来代替对透镜的被染色面进行的 等离子处理, 则会在透镜上附着残留物, 结果由于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的结晶从而导致染 色不均的产生, 难以实现均匀地染色 ( 参见本说明书的比较例 1 ~ 3)。另外, 本发明人等 发现如下问题 : 认为只要是在表面处理后在塑料透镜上无残留物附着的方法, 就不存在问 题, 因此本发明人等尝试使用了 UV 臭氧处理等其他的表面处理方法, 但均无法对透镜表面 进行均匀地处理, 结果导致染色时产生浓淡不均 ( 参见本说明书的比较例 4)。 此外, 若在该 处理中提高输出功率, 则 UV 照射会产生影响, 从而发生塑料透镜变黄的问题。
     上述等离子处理可以利用公知的等离子处理装置实施。 从抑制染色不均和透射率 的观点来看, 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优选为 40 ~ 500W, 更优选为 50 ~ 500W, 进一 步优选为 50 ~ 300W, 更加优选为 100 ~ 300W, 尤其优选为 200 ~ 300W, 从抑制染色不均及 4 透射率的观点来看, 真空度为 1×10 Pa 以下, 优选在基本真空的压力下 (1×10-31×104Pa), 更优选 1×10-3 ~ 1×103Pa, 进一步优选 1×10-2 ~ 2×102Pa。当等离子输出功率及真空度 属于上述范围时, 由于充分地进行了表面处理, 因此在升华性染料升华时, 可以有效地抑制 在透镜表面上发生的色素结晶这种升华染色法特有的现象, 因此, 即使使用显微镜 ( 例如 放大倍数 2000 倍 ), 也不易确认不均。此外, 由于同时将透镜的负荷控制到最小限度, 因此 可以抑制透镜本身的变形及变色。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本发明可以使用折射率 1.7 以上 ( 优选 1.7 ~ 1.8、 更优选 1.70 ~ 1.76) 的塑料透镜, 因此是有用的。
     ( 升华性染料的升华及附着到塑料透镜上 )
     如上所述, 将塑料透镜设置为该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 的一面相对之后, 在真空度 1×104Pa 以下, 对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基板进行加热, 使涂布在 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 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上, 而不使升华 的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在此, “不浸透到塑料透镜内” 是指如下含义 : 该染料优选 90 质量%以上、 更优选 95 质量%以上、 进一步优选实质上 100 质量%未浸透到所述塑料透 镜内。
     作为对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基板进行加热的方法, 优选列举 : 从未涂布升华性染 料的面一侧, 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法。调节基板的加热温度, 从而优选使基板为 120 ~ 250℃, 更优选为 130 ~ 240℃, 进一步优选为 140 ~ 230℃, 尤其优选为 140 ~ 200℃。
     通过使基板的加热温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可以使升华性染料充分地升华, 并且可 以抑制由热引起的相对的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 另外, 可以抑制附着在塑料透镜上的上 述染料浸透至该透镜的内部。当附着在塑料透镜上的上述染料浸透到该透镜内部时, 特别 是针对难以染色的折射率 1.7 以上的塑料透镜, 存在升华性染料附着在透镜上的速度大于 浸透到透镜内的速度的倾向, 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结晶, 这个现象成为不均匀 染色 ( 不均 ) 的原因。在本发明中, 使用玻璃制成的基板, 同时将染色步骤分成步骤 (2) 和 步骤 (3), 从而成功地抑制了不均。需要说明的是, 基板加热时的真空度为 1×104Pa 以下,从抑制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上结晶的观点来看, 优选在基本真空的压力下 ( 真 -3 4 -2 3 空度 1×10 ~ 1×10 Pa), 更优选 1×10 ~ 1×10 Pa, 进一步优选 1×10-2 ~ 5×102Pa。压 力如果低于 1×10-3Pa, 则需要提高装置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 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透镜表面为图 2 所示的状态。
     [ 步骤 (3)]
     ( 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 )
     在步骤 (3) 中, 通过对在所述步骤 (2) 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 行加热处理, 使得附着在透镜表面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
     从使升华性染料充分浸透到塑料透镜内的观点、 以及从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 色的观点来看, 加热处理温度的条件随塑料透镜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但通常优选为 70 ~ 160℃, 更优选为 80 ~ 160℃, 更加优选 100 ~ 160℃, 进一步优选为 120 ~ 160℃, 尤其优选 为 135 ~ 160℃。特别是, 针对折射率 1.7 以上的塑料透镜的情况, 优选在 100 ~ 160℃、 特 别优选在 120 ~ 160℃进行加热处理, 从而可以使升华性染料充分浸透到塑料透镜内。 需要 说明的是, 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之后的透镜表面为如图 3 所示的状态。
     加热处理可以在减压下或加压下实施, 优选在常压下实施。 与上述同样, 加热处理 时间的条件根据塑料透镜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从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观点及抑 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的观点来看, 优选 30 秒~ 150 分钟, 更优选 1 分钟~ 150 分钟, 进 一步优选 15 分钟~ 150 分钟, 更加优选 20 分钟~ 120 分钟, 尤其优选 40 分钟~ 120 分钟。
     此外, 就步骤 (3) 中的加热处理而言, 为了使升华性染料均匀地浸透到塑料透镜 中, 优选采用如下方法 : 在预先加热至上述温度范围的炉 ( 例如烘箱 (oven) 等 ) 中放入步 骤 (2) 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
     ( 染色塑料透镜的特性 )
     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染色的染色塑料透镜的透射率为 86%以下, 根据制造条件的 不同, 透射率为 80%以下、 55%以下、 45%以下、 进一步为 35%以下, 例如即使是折射率为 1.7 以上的塑料透镜, 也可高浓度地含有升华性染料。另外,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 染色塑料透镜能够实现高浓度地染色, 同时可以实现没有不均地均匀地染色。
     实施例
     下面,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下所述进行。
     (i) 外观 ( 光学显微镜 ) : 染色不均
     使用光学显微镜、 在 2000 倍放大倍数下确认是否存在由染色不均匀、 升华性染料 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 并按照下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 评价标准
     ○: 通过光学显微镜也无法确认染色不均。
     △: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确认若干染色不均。
     ×: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确认较多染色不均。
     (ii) 外观 ( 目测 ) : 染色不均
     通过目测, 在荧光灯下确认是否存在由染色不均匀、 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 起的染色不均, 并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
     ○: 难以通过目测发现染色不均。
     ×: 通过目测确认在透镜面内有染色不均。
     (iii) 外观 : 透镜的变形
     通过目测, 确认是否发生透镜的变形, 并按照以下标准的进行评价。
     - 评价标准
     ○: 无变形 ( 确认透镜完全无变形。)
     ×: 有变形 ( 确认透镜有若干变形。)
     (iv) 透射率
     使用分光光度计 “U3410” ( 日立制作所 ( 株 ) 制造 ), 测定在波长 585nm 的可见光 线透射率。透射率越小表示进行了越高浓度的染色。
     此外, 各例中使用的塑料透镜如下所述。
     ( 塑料透镜 )
     “EYRY( アイリ一 )” ( 商品名, HOYA( 株 ) 制造 ) : 为折射率 1.70、 中心厚 1.8mm、 透 镜度数 0.00、 直径 80mm、 且具有多硫键的塑料透镜。 < 制备例 1>
     ( 含升华性染料的油墨的制备 )
     将 “Dianix Blue AC-E” (DyStar Japan( 株 ) 制造 ) 作为升华性染料分散在水中, 并进一步混合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保湿剂, 制成含有升华性染料 的油墨。各成分的组成比如下所述。
     升华性染料 / 水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保湿剂= 5/74.55/0.25/0.2/20( 质量比 )
     < 实施例 1>
     等离子处理 :
     按照以下条件对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进行了等离子处理。
     - 等离子处理条件
     等离子处理装置 : PC101A(Yamato 科学 ( 株 ) 制造 ) 2
     真空度 : 1×10 Pa
     等离子输出功率 : 130W
     处理时间 : 120 秒
     利用光学显微镜 ( 放大倍数 ; 2000 倍 ) 确认等离子处理后的塑料透镜的表面状 态, 结果如图 1 所示, 确认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面呈现为微细且均匀的模样。
     步骤 (1) :
     利用分散器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制备例 1 得到的含升华性染料的油墨成棋 盘格状 ( 碁盤目状 )。
     步骤 (2) :
     将得到的玻璃基板设置在升华染色机内, 使得其距离塑料透镜的中心部 20mm 并 2 与其相对, 将真空度设定为 2×10 Pa, 加热使得玻璃基板的温度为 155℃, 经 10 分钟使得升 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塑料透镜上。
     步骤 (3) :
     进一步, 将得到的塑料透镜放置在加热到 130℃的烘箱内, 通过对塑料透镜加热 1 小时, 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1 及表 2 所示。
     < 实施例 2>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真空度变更为 2×102Pa 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 实施例 3>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变更为 50W 之外, 按照与实施 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 实施例 4>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变更为 260W 之外, 按照与实施 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 实施例 5>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步骤 (2) 中的真空度变更为 5×102Pa 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 < 比较例 1> 研磨处理
     除 将 实 施 例 1 中 的 等 离 子 处 理 变 更 为 利 用 平 均 粒 径 1 ~ 3μm 的 研 磨 剂 “POLIPLA203H” ( 商品名, 株式会社 FUJIMI INCORPORATED 制造 ) 进行的研磨处理之外, 按 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 未能均匀 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 1 所示。
     < 比较例 2> 碱处理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 10%苛性钠水溶液中浸渍, 于 60℃进行 5 分钟处理的碱处理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 未能均匀 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 1 所示。
     < 比较例 3> 有机溶剂处理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丙酮中浸渍 5 分钟的有机溶剂处理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 未能均匀 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 1 所示。
     < 比较例 4>UV 臭氧处理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如下所述条件下的 UV 臭氧处理之外, 按照 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UV 臭氧处理条件
     UV 臭氧处理装置 : EYE UV- 臭氧清洗装置 “OC-250315-D+A” ( 型号, 岩崎电气 ( 株 ) 制造 )
     输出功率 : 75W
     处理时间 : 60 秒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 未能均匀 地染色。结果如表 1 所示。
     [ 表 1]
     由表 1 可知, 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折射率 1.70 的染色塑料透镜, 可以实现高浓度且 均匀地染色。
     另一方面, 通过其他方法对塑料透镜的表面进行处理时, 由于在塑料透镜表面上 引起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等原因, 无法实现均匀地染色 ( 比较例 1 ~ 4)。
     < 实施例 6>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2) 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 127℃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 实施例 7>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2) 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 190℃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 实施例 8>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3) 的烘箱的温度变更为 80℃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 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 实施例 9>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3) 的烘箱的温度变更为 140℃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 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表 2 所示。
     < 实施例 10>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3) 的加热处理时间变更为 1 分钟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表 2 所示。
     < 实施例 11>
     除将实施例 1 中步骤 (2) 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 230℃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 比较例 5>
     除将实施例 1 中的玻璃制成的基板变更为铝基板、 在步骤 (2) 中经 10 分钟使升华 性染料升华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结果如表 2 所示。
     < 比较例 6>
     除将实施例 7 中的玻璃制成的基板变更为铝基板, 并且在步骤 (2) 中, 在升华性染 料附着结束后, 进一步对铝基板继续加热从而赋予塑料透镜热并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该透 镜内部 ( 加热时间共计 30 分钟 )、 以及未实施步骤 (3) 之外, 按照与实施例 7 相同的方法进 行实验。
     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结果如表 2 所示。
     [ 表 2]
     根据表 2 可知, 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折射率 1.70 的染色塑料透镜, 可以实现高浓度 且均匀地染色, 并且透镜也无变形。
     另一方面, 如比较例 5 及 6, 按照以往的方法, 使用金属基板实施升华染色法, 则色 素浸透到透镜的一部分中, 未能均匀地染色。 此外, 如比较例 6, 在尝试未设置步骤 (3) 而通 过步骤 (2) 的操作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的情况下, 由于使用难以染色的高折射率 的塑料透镜, 因此引起染料中的色素结晶, 未能均匀地染色, 除此之外, 由于染色中需要长 时间的加热, 因此还引起产生透镜的变形。
     工业实用性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广泛地用于眼镜、 太阳镜以及护目镜 等中, 特别地, 可以作为折射率 1.7 以上的高折射率眼镜用塑料透镜使用。
    

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8245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8245ACN102308245A21申请号201080006971722申请日20100203200902777920090209JP200902778320090209JPG02C7/10200601D06P5/00200601G02B1/10200601G02C7/0220060171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三科美佐窪寺能哲宫岛信也酒井阳子山下新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张平元54发明名称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

2、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且,即使对于折射率17以上,特别是折射率1718的塑料透镜,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步骤1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步骤2将塑料透镜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然后通过在1104PA以下的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以及步骤3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该。

3、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使得以高浓度并且没有不均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变得容易。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80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0/0515382010020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90235JA20100812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2页CN102308252A1/1页21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步骤1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步骤2将塑料透镜。

4、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然后通过在1104PA以下的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以及步骤3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玻璃制成的基板和塑料透镜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为15MM1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设定对玻璃制成的基板进行。

5、加热的温度,使该基板达到12025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在常压下、加热温度70160以及加热时间30秒15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使用预先加热至所述温度的炉进行加热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条件为真空度1104PA以下以及等离子输出功率为40500W。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

6、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塑料透镜为具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具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它单体的共聚物。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为17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1/11页3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升华染色法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分为升华性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和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部的两个步骤。背景技术0002以往,在眼镜用塑料透镜的染色中,已经利用了浸渍染色法、加压染色法、染料膜加。

7、热法等。但是,针对高折射率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这些染色方法难以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没有不均的均匀染色。0003因此,针对于高折射率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为了实现高浓度地没有不均地均匀染色,现在进行了使用升华性染料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升华染色法为代表的多种尝试。作为利用该升华染色法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已知有下述方法例如,对利用印刷设备在白纸上涂布染料制得的印刷基体进行加热使染料升华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1,在基板上每隔一定间隔涂布升华性染料,并使散布的升华性染料升华而染色的方法,其中,将散布的升华性染料的范围设定为塑料透镜预定染色的范围以上参考专利文献2,以及使用冷却器边抑制塑料透。

8、镜的温度升高,边使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该透镜上,并进一步通过加热处理对该透镜进行染色的方法参考专利文献3等。0004另一方面,作为对透镜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公开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清洗处理、等离子处理及涂敷处理参考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59950号公报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2204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69905号公报0009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111701号公报发明内容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0011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而言,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明确了存在如下问题来自加热器的热传递至塑料透镜。

9、,加热器上的热的温度分布直接反映为塑料透镜上的染料的浓度分布,从而无法得到高浓度且均匀染色的塑料透镜。此外,由于本来使用白纸就会产生环境负担,因此不优选。就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方法而言,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上和浸透至塑料透镜同时进行。在该方法中,特别是使用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时,由于染料附着到塑料透镜上的附着速度大于浸透速度,因此会导致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结晶,从而导致染色不均匀。另外,为了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必需使该透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有时会导致透镜变形,或透镜本身发生变色。此外,由于在同一位置实施染料的升华步骤附着到塑料透镜的步骤和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的浸透步骤,因此透镜的生产效率低。

10、。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2/11页4就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而言,由于冷却器附近被过度冷却,因此有时升华的染料无法均匀地附着在塑料透镜上。此外,为了抑制塑料透镜的温度升高,而将冷却器放置在该透镜附近时,存在升华的染料难以附着在透镜上的倾向。0012此外,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方法不是升华染色法,而是利用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喷出机构在透镜上设置染色层的方法,因此其原本就是一种染料难以浸透到透镜内部的方法。此外,作为对透镜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尽管在列举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同时,也列举了等离子处理,但仅指出所述处理是用于提高透镜和染色层的密合性,并没有明确在升华染色法中对透镜进行。

11、等离子处理时的效果。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且,即使对于折射率17以上,特别是折射率1718的塑料透镜,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解决问题的方法0014本发明人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升华染色法中,具有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步骤,以及,在染色步骤中,设置分成下述两个步骤,即在特定条件下使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的步骤和使附着于塑料透镜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的步骤,由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此外,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以高浓。

12、度并且没有不均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变得容易实现。0015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9。00161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步骤1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步骤2将塑料透镜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然后通过在1104PA以下的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以及步骤3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00172根据上。

13、述1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玻璃制成的基板和塑料透镜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为15MM120MM。0018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设定对玻璃制成的基板进行加热的温度,使该基板达到120250。0019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在常压下、加热温度70160以及加热时间30秒150分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00205根据上述4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使用预先加热至所述温度的炉进行加热处理。0021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

14、步骤2中,使用被染色面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塑料透镜。00227根据上述6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等离子处理的条件为真空度1104PA以下以及等离子输出功率为40500W。0023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3/11页5步骤2中使用的塑料透镜为具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具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它单体的共聚物。0024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为17以上。0025发明的效果0026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

15、该方法可以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且,即使对于折射率17以上、特别是折射率1718的塑料透镜,也可以以高浓度没有不均地对其进行均匀染色。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无变形及变色,即使折射率为17以上,也可以高浓度地均匀染色。附图说明0027图1是等离子处理后的塑料透镜表面处理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放大倍数2000倍。0028图2是步骤2得到的塑料透镜表面升华性染料附着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放大倍数2000倍。0029图3是步骤3得到的塑料透镜的表面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面的光学显微镜照片放大倍数2000倍。具体实施方式0030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具有下述步骤13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制造方法。0031步骤。

16、1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步骤。0032步骤2将塑料途径设置为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然后通过在1104PA以下真空度下对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该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该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的步骤。0033步骤3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该塑料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0034下面,依次对上述步骤13进行说明。0035步骤10036玻璃制成的基板0037在步骤1中,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用于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升华性染料。

17、。玻璃制成的基板导热性低,不易产生温度梯度,此外,不易产生由热引起的变形。对该基板用玻璃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含有硅酸、苏打灰SODAASH、石灰、碳酸钾、氧化铅、硼酸等成分的公知的玻璃。0038通过使用玻璃制成的基板,在后述的步骤2中进行加热基板的操作时,不会在基板整体上产生温度梯度,并且不需要使基板温度过度升高,因此可以抑制向相对的塑料透镜传导多余的热,从而抑制由热引起的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并同时抑制附着在该透镜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透镜内部。0039上述基板的厚度只要是可以向升华性染料传递热,并且能够使该染料升华的厚度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4/1。

18、1页6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制,但通常从使升华染料充分升华的观点来看,优选05MM5MM,更优选1MM3MM。0040上述基板也可以具有如下曲面,所述曲面为当与塑料透镜相对一侧的面涂布面和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一侧的曲面重合时误差较小的曲面。在这种情况下,基板和塑料透镜之间的间隔在透镜的整体曲面上是基本恒定的,经升华的染料在透镜上均匀地扩散,从而容易实现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而没有不均地染色。0041此外,对于基板上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面而言,从对塑料透镜进行均匀染色这一观点来看,所述面优选为平滑的。0042升华性染料0043对于步骤1中使用的升华性染料而言,只要是具有通过加热而升华的性质的染料即可,没有特。

19、别限制。升华性染料在工业上是可以容易获取的,作为市售品例如有,KAYASETBLUE906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SETBROWN939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SETRED130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REDCLSCONC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REDAQLE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REDDXLS日本化药株制造、DIANIXBLUEACEDYSTARJAPAN株制造、DIANIXREDACE01、DYSTARJAPAN株制造、DIANIXYELLOWACENEWDYSTARJAPAN株制造、KAYALONMICROE。

20、STERBLUECLSCONC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BLUEAQLE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YELLOWAQLE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YELLOWCLS日本化药株制造、KAYALONMICROESTERBLUEDXLSCONC日本化药株制造等。0044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升华性染料时,使该升华性染料分散在水系介质中从而制备油墨。优选水作为该水系介质。所使用的水优选使升华性染料在油墨中的浓度为210质量,更优选为25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7质量,特别优选为46质量。如果升华性染料在油墨中的浓度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

21、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0045此外,从对塑料透镜进行高浓度且均匀地染色这一观点来看,在该油墨中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有机溶剂、粘度调节剂、PH调节剂、粘合剂等。0046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当油墨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优选组合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047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该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出例如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烯基磺酸钠酸、十二烷基苯醚二磺酸钠酸,DODECYLPHENYLOXIDEDISULFONATE、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中的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

22、以上。0048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出例如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POLYOXYETHYLENECETYLETHER、聚氧乙烯油基醚POLYOXYETHYLENEOLEYLETHER等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脱水山梨糖醇硬脂酸酯SORBITANSTEARATE、硬脂酸丙二醇酯PROPYLENEGLYCOLSTEARATE等酯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甘油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油酸酯等醚/酯类非离子型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5/11页7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等水溶性聚合物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23、可以单独使用这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水溶性聚合物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尤其优选甲基纤维素。0049当油墨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时,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度为0110质量,更优选使其浓度为0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1质量。此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度为0110质量,更优选使其浓度为0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1质量。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分别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以更高的浓度均匀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0050作为上述保湿剂,可以列举出例如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等吡咯烷酮类保湿剂;二甲基亚砜、咪唑啉酮IMIDAZOLIDI。

24、NONE等酰胺类保湿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D山梨糖醇、甘油等多元醇类保湿剂;三羟甲基甲烷等。可以单独使用这些保湿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其中优选使用多元醇类保湿剂,更优选甘油。当油墨中含有保湿剂时,保湿剂的含量优选使其在油墨中的浓度为530质量,更优选使其浓度为1025质量。当保湿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高浓度均匀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005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将升华性染料涂布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喷涂法、棒涂法、辊涂法、旋涂法、墨点涂布法一,INKDOTCOATING、喷墨法等。0052步骤20053在步骤2中,首先,将塑料透镜。

25、设置为该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对于涉及的塑料透镜和基板的设置方法而言,可以按照通常的升华染色法,可以参考例如日本特开2005156630号公报的图1及图2。从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观点来看,基板和塑料透镜中心部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MM120MM、更优选为10MM80MM、进一步优选为15MM30MM。0054塑料透镜0055对于作为在步骤2中使用的塑料透镜的原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出例如含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含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二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均聚物;二。

26、乙二醇二烯丙基碳酸酯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之间的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含有卤素的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不饱和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聚硫尿烷;环氧树脂等。在上述这些物质中,为了能够得到17以上的折射率,优选含有硫醚键的单体的均聚物、或者含有硫醚键的单体和一种以上其他单体的共聚物。0056此外,对于塑料透镜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例如具有球面、旋转对称非球面、多焦点透镜、复曲一,TORIC面等非球面、凸面、凹面等多种曲面的塑料透镜。0057等离子处理0058通过对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实施等离子处理,可以进一步抑制附着在透镜表面的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的结晶。获得这样的。

27、效果可以认为是因为通过等离子处理,除去附着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6/11页8在透镜表面的有机物参见图1,从而使得透镜表面和色素之间的亲和性提高。0059在此,作为以往使用的透镜表面的处理方法有,利用氧化铝等研磨剂进行的研磨处理、以及利用苛性钠等的碱处理等。从体现出被膜和基材的密合的观点来看,期待上述处理方法应该也能够获得与等离子处理同样的效果,但实际上,无法完全除去研磨剂、碱液。由此,在本发明中发现如果使用上述研磨处理、碱处理等来代替对透镜的被染色面进行的等离子处理,则会在透镜上附着残留物,结果由于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的结晶从而导致染色不均的产生,难以实现均匀地染。

28、色参见本说明书的比较例13。另外,本发明人等发现如下问题认为只要是在表面处理后在塑料透镜上无残留物附着的方法,就不存在问题,因此本发明人等尝试使用了UV臭氧处理等其他的表面处理方法,但均无法对透镜表面进行均匀地处理,结果导致染色时产生浓淡不均参见本说明书的比较例4。此外,若在该处理中提高输出功率,则UV照射会产生影响,从而发生塑料透镜变黄的问题。0060上述等离子处理可以利用公知的等离子处理装置实施。从抑制染色不均和透射率的观点来看,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优选为40500W,更优选为50500W,进一步优选为50300W,更加优选为100300W,尤其优选为200300W,从抑制染色不均。

29、及透射率的观点来看,真空度为1104PA以下,优选在基本真空的压力下11031104PA,更优选11031103PA,进一步优选11022102PA。当等离子输出功率及真空度属于上述范围时,由于充分地进行了表面处理,因此在升华性染料升华时,可以有效地抑制在透镜表面上发生的色素结晶这种升华染色法特有的现象,因此,即使使用显微镜例如放大倍数2000倍,也不易确认不均。此外,由于同时将透镜的负荷控制到最小限度,因此可以抑制透镜本身的变形及变色。006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可以使用折射率17以上优选1718、更优选170176的塑料透镜,因此是有用的。0062升华性染料的升华及附着到塑料透镜上00。

30、63如上所述,将塑料透镜设置为该透镜的被染色面和所述基板的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一面相对之后,在真空度1104PA以下,对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基板进行加热,使涂布在基板上的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升华的该染料附着在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上,而不使升华的染料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在此,“不浸透到塑料透镜内”是指如下含义该染料优选90质量以上、更优选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实质上100质量未浸透到所述塑料透镜内。0064作为对涂布有升华性染料的基板进行加热的方法,优选列举从未涂布升华性染料的面一侧,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方法。调节基板的加热温度,从而优选使基板为120250,更优选为130240,进一步优选为14。

31、0230,尤其优选为140200。0065通过使基板的加热温度处于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升华性染料充分地升华,并且可以抑制由热引起的相对的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另外,可以抑制附着在塑料透镜上的上述染料浸透至该透镜的内部。当附着在塑料透镜上的上述染料浸透到该透镜内部时,特别是针对难以染色的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存在升华性染料附着在透镜上的速度大于浸透到透镜内的速度的倾向,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结晶,这个现象成为不均匀染色不均的原因。在本发明中,使用玻璃制成的基板,同时将染色步骤分成步骤2和步骤3,从而成功地抑制了不均。需要说明的是,基板加热时的真空度为1104PA以下,说明书CN10230。

32、8245ACN102308252A7/11页9从抑制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在透镜表面上结晶的观点来看,优选在基本真空的压力下真空度11031104PA,更优选11021103PA,进一步优选11025102PA。压力如果低于1103PA,则需要提高装置的性能。0066需要说明的是,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透镜表面为图2所示的状态。0067步骤30068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0069在步骤3中,通过对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进行加热处理,使得附着在透镜表面上的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0070从使升华性染料充分浸透到塑料透镜内的观点、以及从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的观点来看,加。

33、热处理温度的条件随塑料透镜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优选为70160,更优选为80160,更加优选100160,进一步优选为120160,尤其优选为135160。特别是,针对折射率17以上的塑料透镜的情况,优选在100160、特别优选在120160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可以使升华性染料充分浸透到塑料透镜内。需要说明的是,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之后的透镜表面为如图3所示的状态。0071加热处理可以在减压下或加压下实施,优选在常压下实施。与上述同样,加热处理时间的条件根据塑料透镜的种类而有所不同,从高浓度地对塑料透镜进行染色的观点及抑制塑料透镜的变形及变色的观点来看,优选30秒150分钟,更优选1分。

34、钟150分钟,进一步优选15分钟150分钟,更加优选20分钟120分钟,尤其优选40分钟120分钟。0072此外,就步骤3中的加热处理而言,为了使升华性染料均匀地浸透到塑料透镜中,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在预先加热至上述温度范围的炉例如烘箱OVEN等中放入步骤2得到的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塑料透镜。0073染色塑料透镜的特性0074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染色的染色塑料透镜的透射率为86以下,根据制造条件的不同,透射率为80以下、55以下、45以下、进一步为35以下,例如即使是折射率为17以上的塑料透镜,也可高浓度地含有升华性染料。另外,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能够实现高浓度地染色,同时可以实现没。

35、有不均地均匀地染色。0075实施例0076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下所述进行。0077I外观光学显微镜染色不均0078使用光学显微镜、在2000倍放大倍数下确认是否存在由染色不均匀、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并按照下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0079评价标准0080通过光学显微镜也无法确认染色不均。0081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确认若干染色不均。0082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确认较多染色不均。0083II外观目测染色不均0084通过目测,在荧光灯下确认是否存在由染色不均匀、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

36、晶引起的染色不均,并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评价。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8/11页100085评价标准0086难以通过目测发现染色不均。0087通过目测确认在透镜面内有染色不均。0088III外观透镜的变形0089通过目测,确认是否发生透镜的变形,并按照以下标准的进行评价。0090评价标准0091无变形确认透镜完全无变形。0092有变形确认透镜有若干变形。0093IV透射率0094使用分光光度计“U3410”日立制作所株制造,测定在波长585NM的可见光线透射率。透射率越小表示进行了越高浓度的染色。0095此外,各例中使用的塑料透镜如下所述。0096塑料透镜0097“。

37、EYRY一”商品名,HOYA株制造为折射率170、中心厚18MM、透镜度数000、直径80MM、且具有多硫键的塑料透镜。00980099含升华性染料的油墨的制备0100将“DIANIXBLUEACE”DYSTARJAPAN株制造作为升华性染料分散在水中,并进一步混合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保湿剂,制成含有升华性染料的油墨。各成分的组成比如下所述。0101升华性染料/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保湿剂5/7455/025/02/20质量比01020103等离子处理0104按照以下条件对塑料透镜的被染色面进行了等离子处理。0105等离子处理条件0106等离子处理装置。

38、PC101AYAMATO科学株制造0107真空度1102PA0108等离子输出功率130W0109处理时间120秒0110利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2000倍确认等离子处理后的塑料透镜的表面状态,结果如图1所示,确认经过了等离子处理的面呈现为微细且均匀的模样。0111步骤10112利用分散器在玻璃制成的基板上涂布制备例1得到的含升华性染料的油墨成棋盘格状碁盤目状。0113步骤20114将得到的玻璃基板设置在升华染色机内,使得其距离塑料透镜的中心部20MM并与其相对,将真空度设定为2102PA,加热使得玻璃基板的温度为155,经10分钟使得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塑料透镜上。说明书CN1023082。

39、45ACN102308252A9/11页110115步骤30116进一步,将得到的塑料透镜放置在加热到130的烘箱内,通过对塑料透镜加热1小时,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内。0117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1及表2所示。01180119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真空度变更为2102PA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01200121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变更为50W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01220123除将实。

40、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时的等离子输出功率变更为260W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01240125除将实施例1中的步骤2中的真空度变更为5102PA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0126研磨处理0127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利用平均粒径13M的研磨剂“POLIPLA203H”商品名,株式会社FUJIMIINCORPORATED制造进行的研磨处理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28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未。

41、能均匀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1所示。0129碱处理0130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10苛性钠水溶液中浸渍,于60进行5分钟处理的碱处理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31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未能均匀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1所示。0132有机溶剂处理0133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丙酮中浸渍5分钟的有机溶剂处理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34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未能均匀地进行染色。结果如表1所示。0135UV臭氧处理0136除将实施例1中的等离子处理变更为在如下所述条件。

42、下的UV臭氧处理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37UV臭氧处理条件0138UV臭氧处理装置EYEUV臭氧清洗装置“OC250315DA”型号,岩崎电气株制造0139输出功率75W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10/11页120140处理时间60秒0141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具有由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晶引起的染色不均,未能均匀地染色。结果如表1所示。0142表101430144由表1可知,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折射率170的染色塑料透镜,可以实现高浓度且均匀地染色。0145另一方面,通过其他方法对塑料透镜的表面进行处理时,由于在塑料透镜表面上引起升华性染料中的色素结。

43、晶等原因,无法实现均匀地染色比较例14。01460147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2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127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01480149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2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190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01500151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3的烘箱的温度变更为80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01520153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3的烘箱的温度变更为140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

44、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表2所示。01540155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3的加热处理时间变更为1分钟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如表2所示。01560157除将实施例1中步骤2的玻璃基板的温度调节至230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及透射率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11/11页1301580159除将实施例1中的玻璃制成的基板变更为铝基板、在步骤2中经10分钟使升华性染料升华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60得到的。

45、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1610162除将实施例7中的玻璃制成的基板变更为铝基板,并且在步骤2中,在升华性染料附着结束后,进一步对铝基板继续加热从而赋予塑料透镜热并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该透镜内部加热时间共计30分钟、以及未实施步骤3之外,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0163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的外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0164表201650166根据表2可知,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折射率170的染色塑料透镜,可以实现高浓度且均匀地染色,并且透镜也无变形。0167另一方面,如比较例5及6,按照以往的方法,使用金属基板实施升华染色法,则色素浸透到透镜的一部分中,未能均匀地染色。此外,如比较例6,在尝试未设置步骤3而通过步骤2的操作使升华性染料浸透到塑料透镜的情况下,由于使用难以染色的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因此引起染料中的色素结晶,未能均匀地染色,除此之外,由于染色中需要长时间的加热,因此还引起产生透镜的变形。0168工业实用性0169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染色塑料透镜广泛地用于眼镜、太阳镜以及护目镜等中,特别地,可以作为折射率17以上的高折射率眼镜用塑料透镜使用。说明书CN102308245ACN102308252A1/2页1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08245ACN102308252A2/2页15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0824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