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制冷剂等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管的外周面上安装多片板状的翅片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在空调机等中使用的热交换器具备 : 剖面形成为扁平状且作为使制冷 剂等流体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管的管 ; 安装在该管的外周面上的多片板状的热交换用的 翅片。通常, 这样的热交换器被称为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在以下的说明中简称为热交换器。 在现有技术中, 作为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使用如下方法, 即, 将设有插通孔的多片板状的热 更换用翅片隔开适当间隔地进行层叠之后, 将剖面为扁平状的管插入到所述管的插通孔内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2)。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平 10-89870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平 5-90173 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设备中, 预先确保规定间距地排 列多片板状的翅片, 在设于翅片的插通孔中插入剖面形成为扁平状的管, 但必须确保规定 间距地排列多片翅片, 为此增加了制造时间。另外, 在将管插入到翅片的插通孔时, 由施加 于翅片的力致使翅片变形或排列的多片翅片的间距紊乱, 通风阻力增大而导致热交换器的 性能降低。
因此, 为了防止上述翅片的变形和翅片的间距的紊乱, 有必要在翅片相互之间使 用衬垫夹具,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热交换器的机种, 在一台热交换器所使用的翅片的片数会 不同等, 存在翅片间距不同的情况。因此, 为了制造不同翅片间距的热交换器, 部件数量增 加, 制造的工程安排变更时间增加, 进而还存在用于与不同的翅片间距对应的衬垫夹具的 维持成本等增加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课题而 做出的, 其目的是提供不会产生翅片的变形或翅片间距的紊乱等、 而且能以廉价的制造成 本迅速地进行制造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是在使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管的外周面上在所述管 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安装多片翅片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 述应安装的翅片, 相对地使所述管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以规定速度连续地移动, 在所述移 动的所述管的外周面上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安装所述应安装的翅片。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是在使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管的外周面 上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安装多片翅片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 于, 相对于所述应安装的翅片, 相对地使所述管在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以与所述规定间隔对 应的间距间歇地移动, 在所述管在所述间歇地移动的期间停止时, 将所述应安装的翅片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上。
进而,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是具备使流体在内部流通的管、 和使管插入 槽与所述管的外周面嵌合而安装在所述管上的翅片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具备翅片保持部、 管保持部和驱动部, 该翅片保持部能够保持应 安装在所述管上的翅片, 该管保持部能够保持应安装所述翅片的所述管, 该驱动部使所述 翅片保持部和所述管保持部在所述保持的管的长度方向相对地移动 ; 所述翅片保持部通过 保持所述翅片并使其管插入槽与所述管嵌合, 将所述翅片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上, 并且, 通过对应于所述移动依次进行所述安装, 将多片翅片以规定间隔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 上。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由于相对于应安装的翅片相对地使管在其长 度方向以规定速度连续地移动, 在所述移动的管的外周面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安装所述应安 装的翅片, 所以, 不会产生翅片的变形或翅片间距的紊乱等, 而且能以廉价的制造成本迅速 地进行制造。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由于相对于应安装的翅片相对地使管 在其长度方向以与规定间隔对应的间距间歇地移动, 在所述管在所述间歇地移动的期间停 止时, 将所述应安装的翅片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上, 所以, 不会产生翅片的变形或翅片间 距的紊乱等, 而且能以廉价的制造成本迅速地进行制造。
进而,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由于具备可保持应安装在管上的翅片 的翅片保持部、 可保持应安装所述翅片的所述管的管保持部、 以及使所述翅片保持部和所 述管保持部在所述保持的管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部, 所述翅片保持部通过保持所述 翅片使其管插入槽与所述管嵌合, 将所述翅片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上, 而且, 通过对应于 所述移动依次进行所述安装, 将多片翅片以规定间隔安装在所述管的外周面上, 所以, 不会 产生翅片的变形或翅片间距的紊乱等, 而且能以廉价的制造成本可靠且迅速地进行制造。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的使用了扁平状的管的热交换 器的立体图。
图 2 是表示由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的热交换器中的翅 片的俯视图。
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 4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具体构成的说明图。
图 5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旋转接头的说明图。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 9 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 说明图。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 1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热交换器 ; 1管; 2 翅片 ; 21 管插入槽 ; 22、 23 切口 ; 121 翅片保持部 ; 122 滚筒 ; 123 凸轮部件 ; 124 凸轮随动件 ; 174、 1741 支承部 ; 126 轴 ; 127 联接器 ; 128、 143 马达 ; 1241 连结板 ; 129 翅片保持部的转动轴 ; 125 盘簧 ; 156 旋转接头 ; 1551、 1552 配管 ; 164 第一间隔 板; 162 第二间隔板 ; 1621、 1643 贯通长孔 ; 151U 字形槽 ; 1552、 1553、 1555 接头 ; 154 吸附 孔; 152 内部通路 ; 157 真空泵 ; 140 台部 ; 141 线性导向件 ; 1741 第一支承部件 ; 1742 第二支 承部件 ; 144 气缸 ; 142 滚珠螺杆 ; 128、 143 马达 ; 1232 隆起面 ; 171 伺服马达 ; 172 电磁阀 ; 173 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的使用了剖面形成为扁平状的 管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在图 1 中, 热交换器 100 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由管 1 和翅片 2 构 成, 管 1 插入在设于翅片 2 的管插入槽 21 中, 相互接合。翅片 2 是平板状, 以一定的间隔平 行地层叠多片。剖面形成为扁平状的管 1 并列配置多根, 在各自内部有水或制冷剂等的流 体流过。 图 2 是表示由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的热交换器中的翅 片的俯视图。如图 2 所示, 在翅片 2 以规定间隔形成大体 U 字状的管插入槽 21, 在经由该管 插入槽 21 划分的各个面 220 形成各个切口 22、 23。另外, 在翅片 2 的同一表面侧, 以垂直竖 立的方式形成用于沿各个管插入槽 21 的边部使管 1 和翅片 2 紧密接合的翅片卡圈 ( 未图 示 )。切口 22、 23 和翅片卡圈相对于翅片 2 的表面向同一方向突出。
另一方面, 如上所述在管 1 的内部有制冷剂等的流体流过, 但通过将剖面形成为 扁平形状, 可以不增大通风阻力地增加制冷剂等的流体的量, 由此, 即使在小型化的情况下 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作为热交换器的性能。
翅片 2 通过跨越并排设置的多个管 1 进行配置, 在各自的管插入槽 21 内分别插入 管 1, 从而安装在多个管 1 的外周面上。如图 1 所示, 形成为同一形状的多片翅片 2 隔开规 定间隔地安装在多个管 1 的外周面上。在空调机所使用的热交换器中, 翅片 2 的片数一般 为数百片以上。以上方式构成的热交换器, 通过使在各个管 1 内流动的流体气化, 经由管 1 及多片翅片 2 从大气吸收蒸发热, 从而使大气冷却。
作为用于形成上述翅片 2 的翅片材料, 一般使用厚度为 “0.1” ~ “0.7” [mm] 左右 的呈环绕状卷绕于卷轴的铝薄板、 或形成为片状的翅片材料。翅片 2 由环绕状或片状的翅 片材料, 采用依次传送压力装置, 依次切断出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多片翅片, 按每一片形成。 另外, 翅片 2 也可以采用依次传送压力装置以外的装置, 按每一片形成。
实施方式 1.
接着,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图 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示意图。在图 3 中, 滚筒 122 绕轴心 X 向箭头 A 的方向、 即在图 3 中向顺时针方向以规定速度旋转。在该滚筒 122 的 周边部, 设置在滚筒 122 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的八个翅片保持部 121。
各个翅片保持部 121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 以轴 126 的轴心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 而在达到垂直方向的最上部时, 接收并保持一片翅片 2, 在达到垂直方向的最下部时, 将该 保持的翅片 2 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
通过由翅片保持部 121 形成的翅片 2 的保持, 如后述那样, 例如通过利用空气的吸 入来吸附翅片 2 的所谓真空吸附而得以进行。翅片保持部 121 与后述的凸轮随动件 124 连 结。
另外, 图 3 中的各个翅片保持部 121 相对滚筒 122 的竖起角度是示意性表示的。
管 1 保持成其剖面的长直径方向成为垂直的方式, 以规定的速度向箭头 B 方向移 动。另外, 也可以预先固定管 1, 使滚筒 122 向与箭头 B 相反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 滚筒 122 在箭头 A 的方向以规定速度旋转, 八个翅片保持部 121 每当滚 筒 122 旋转 [1/8] 时、 即按规定的时间间隔, 依次到达图 3 所示的滚筒 122 的最下部的位置, 将翅片 2 安装在向箭头 B 的方向以规定速度移动的管 1 的外周面上。因此, 由翅片保持部 121 依次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的翅片 2 相互的间隔总是保持一定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通过变更管 1 向 B 方向的移动 速度、 或变更滚筒 122 的旋转速度、 或变更它们双方, 能够任意设定翅片 2 相互的间隔。 图 4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具体构成的说明图。另 外, 在图 4 中为了便于说明, 只表示上述图 3 所示的八个翅片保持部 121 中的一个, 其他的 七个翅片保持部 121 分别为与图 4 所示的翅片保持部 121 相同的构成。
在图 4 中, 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滚筒 122, 其中心部固定在由一对支承部 174 自由 转动支承的轴 126 上, 随着轴 126 的旋转进行旋转。在实施方式 1 中, 轴 126 及滚筒 122 在 从图 4 的右方看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轴 126 经由联接器 127 与马达 128 连结, 由马达 128 驱动而以规定速度旋转。
翅片保持部 121 的旋转轴 129 经由轴承而转动自由地支承在一对滚筒 122。一对 凸轮随动件 124 位于各个滚筒 122 的外侧, 分别经由连结板 1241 与翅片保持部 121 的旋转 轴 129 的端部连结。形成为同一形状的一对凸轮部件 123 配置在各个滚筒 122 的外侧, 分 别由支承部 174 固定, 平时静止。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 在翅片保持部 121 到达大体垂直方向的最下部时, 凸轮随动 件 124 与设置在凸轮部件 123 的周面上的后述的隆起面接触, 其后,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由 该隆起面按压, 经由连结板 1241 使翅片保持部 121 以旋转轴 129 为中心从图 4 右方看向逆 时针方向旋转达到规定的角度。
盘簧 125 的一端固定在滚筒 122 上, 另一端固定在翅片保持部 121 上, 平时将翅片 保持部 121 从图 4 右方看向顺时针方向施力。 因此, 凸轮随动件 124 由盘簧 125 的施力按压 在凸轮部件 123 的隆起面上, 在滚筒 122 旋转规定角度的期间, 在该隆起面的周面上滚动。
通过使用凸轮部件 123 和凸轮随动件 124, 因为翅片保持部 121 如后述那样进行更 换插入于管 1 的翅片 2 的动作的定时的偏差变小, 所以可得到翅片间距一致的更高性能的 热交换器。
旋转接头 156 对应于滚筒 122 的旋转角度对真空路径的连接或遮断进行控制, 该 真空路径由后述的与真空泵连接的配管 1551 和与翅片保持部 121 连接的配管 1552 构成。
图 5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从图
4 中只选出马达 128、 联接器 127、 滚筒 122、 翅片保持部 121、 凸轮部件 123、 凸轮随动件 124 和盘簧 125, 这是为了容易了解这些部分的相互关系。
接着, 对上述的旋转接头 156 的构成进行说明。图 6 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 交换器的制造装置中的旋转接头的说明图, (a) 是表示旋转接头的轴向剖面的说明图, (b) 是表示后述的第一间隔板的平面的说明图, (c) 是表示后述的第二间隔板的平面的说明图。
在图 6 的 (a) 中, 旋转接头 156 的固定部 163 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上述的支承部 174, 剖面形成为大体コ字状, 具有设于中心部的贯通孔 1631 和设于垂直方向的下部的贯 通孔 1632。由马达 128 驱动的轴 126 的端部插入到固定部 163 的贯通孔 1631 中。另外, 贯通孔 1633 经由接头 1553 与连接于真空泵的配管 1551 连接。密封部件 1632 插入在固定 部 163 的贯通孔 1631 的内周面和轴 126 的外周面之间, 气密地密封固定部 163 的内部和外 部。
第一间隔板 164 的外周面固定在固定部 163 的内周面, 使轴 126 贯通的贯通孔 1641 设在中央部。密封部件 1642 插入在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孔 1641 的内周面和轴 126 的外周面之间, 气密地密封固定部 163 的内部和外部。如图 6 的 (b) 所示, 第一间隔板 164 在其外周边部的附近形成有呈圆弧状延伸的贯通长孔 1643。该贯通长孔 1643 从第一间隔 板 164 的垂直方向最下部的位置起按大体 250 度的角度范围向逆时针方向延伸。 旋转部 161 固定在轴 126, 与轴 126 一起旋转。设置于该固定部 161 的中央部侧的 贯通孔 1611, 经由接头 1554 与连接于翅片保持部 121 的配管 1552 连接。
第二间隔板 162 固定在旋转部 161, 与轴 126 及旋转部 161 一体地旋转。如图 6 的 (c) 所示, 该第二间隔板 162 具有从中央部附近向外周边部附近延伸的八个贯通长孔 1621。 这些贯通长孔 1621 按等间隔形成为放射状, 各自的设置位置与上述的图 3 所示的八个翅片 保持部 121 的设置位置对应。该第二间隔板 162 的一个表面与第一间隔板 164 的一个表面 抵接, 通过第二间隔板 162 旋转, 这些表面彼此在保持气密的同时进行滑动。第二间隔板 162 为了缓冲与固定部 163 的内周面及第一间隔板 164 的摩擦而由树脂形成。
在设于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和第一间隔板 164 的圆弧状的贯通长 孔 1643 处于至少在一部分重叠的位置时, 与真空泵连接的配管 1551, 经由接头 1553、 固定 部 163 的内部、 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长孔 1643、 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及接头 1554, 与连接于翅片保持部 121 的配管 1552 连接。
另外, 在设于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和第一间隔板 164 的圆弧状的贯通 长孔 1643 处于完全不重叠的位置时, 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由第一间隔板 164 遮断。
当滚筒 122 旋转时, 配管 1552 和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在圆周方向移 动, 但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长孔 1643 不移动。因此, 这些贯通长孔的位置偏移, 在某位相 区间, 贯通长孔 1621 和贯通长孔 1643 被遮断。通过设定贯通长孔 1643 的位置使得在翅片 把持部 121 到达翅片插入位置时真空路径被遮断, 在向管 1 插入翅片后, 翅片 2 由吸附力防 止翅片安装位置偏移。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表示 从真空泵 157 经由配管 1551、 1552 到翅片保持部 121 的真空路径。翅片保持部 121 具备 : 按等间隔形成的八个作为槽部的 U 字形槽 151 ; 在各个 U 字形槽 151 之间在翅片保持部 121 的一个表面开口的七个吸附孔 154 ; 形成于翅片保持部 121 的内部并与上述各个吸附孔 154
和接头 1555 连通的内部通路 152。
如上所述, 在旋转接头 156 的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长孔 1643 和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位于重叠的位置时, 通过真空泵 157 的动作, 经由配管 1551、 接头 1553、 旋 转接头 156、 配管 1552、 接头 1555 及翅片保持部 121 的内部通路 152, 空气从各个吸附孔 154 被真空泵 157 吸引。
翅片 2 通过从翅片保持部 121 的吸附孔 154 吸附空气而保持于翅片保持部 121, 如 上所述, 在由旋转接头 156 遮断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的连接而不再从吸附孔 154 吸引空 气时, 解除由翅片保持部 121 进行的保持。
翅片 2 设置成其八个管插入槽 21 与翅片保持部 121 的 U 字形槽 151 重叠, 保持于 翅片保持部 121。由于 U 字形槽 151 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翅片 2 的管插入槽 21 的宽度尺寸 稍大的尺寸, 所以, 在翅片 2 插入到管 1 时, 翅片保持部 121 的内壁将形成于翅片 2 的管插 入槽 21 的周边部的翅片卡圈束缚成不从管 1 的外周面离开。
接着, 对图 4 所示的管保持用的台部 140 进行说明。在图 4 中, 第一支承部件 1741 自由移动地载置在固定的一对线性导向件 141 上。第二支承部件 1742 经由四个气缸 144 支承在第一支承部件 1741 上。多个管 1 以其长度方向与线性导向件 141 的延伸方向一致 的方式载置在该第二支承部件 1742 的上面。另外, 这些管 1 以其剖面的长直径与垂直方向 一致的方式载置。
滚珠螺杆 142 与马达 143 的输出轴连结, 由马达驱动而向规定方向以规定速度转 动。 第一支承部件 1741 经由螺母部件 1421 与滚珠螺杆 142 连结, 通过滚珠螺杆 142 向规定 方向的旋转从图的右方看向左方以规定速度移动。 上述的气缸 144 调节第二支承部件 1742 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 明图, 从图 4 中选取台部 140 表示。
在图 4 中, 台部 140 中的第二支承部件 1742 的高度, 作为在位于垂直方向的最下 部的翅片保持部 121 的 U 字形槽 151 内不插入管 1 的高度进行表示, 但在热交换器的制造 装置动作时, 台部 14 的第二支承部件 1742 的高度由气缸 144 设定成管 1 插入在翅片保持 部 121 的 U 字形槽内的高度。
对于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对其动作进行 如下说明。 图 9 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a) 表 示翅片 2 即将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之前的状态, (b) 表示翅片 2 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 时的状态, (c) 表示翅片 2 刚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之后的状态, (d) 表示从 (c) 的状态起 进而经过时间时的状态。另外, 为了便于说明, 图 9 仅图示八个翅片保持部 12 中的一个, 表 示其动作状态。
在翅片保持部 121 位于滚筒 122 的垂直方向的最上部时, 如上所述, 由于与该翅 片保持部 121 对应的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处于与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长孔 1643 重叠的状态, 所以, 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处于连接状态, 该翅片保持部 121 的吸附孔 154 吸入空气。
从翅片供给部 ( 未图示 ) 供给的一片翅片 2, 被供给到位于该滚筒 122 的最上部位 置的翅片保持部 121, 在翅片 2 的管插入槽 21 与翅片保持部的 U 字形槽 151 重叠的状态下, 翅片 2 由翅片保持部 121 吸附并保持。随着滚筒的旋转, 八个翅片保持部 121 隔开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到达滚筒 122 的最上部, 依次逐片供给翅片 2 并对其进行保持,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 由顺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到达图 9 的 (a) 所示的位置。
当保持翅片 2 的翅片保持部 121 到达图 9 的 (a) 所示的位置时, 成为管 1 的一部分 嵌合在保持于翅片保持部 12 的翅片 2 的管插入槽 21 以及翅片保持部 121 的 U 字形槽 151 内的状态。此时, 翅片保持部 121 的凸轮随动件 124 位于与凸轮部件 123 的平坦面 1231 接 触或非接触的位置, 但处于相对于滚筒 122 的周面直立的状态。
接着, 当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 翅片保持部 121 到达图 9 的 (b) 的位置时, 翅片保 持部 12 的凸轮随动件 124 到达凸轮部件 123 的隆起面 1232, 同时, 由翅片保持部 12 保持的 翅片 2 成为其宽度方向与垂直方向大体一致的状态, 成为管 1 完全嵌合在其管插入槽 21 内 的状态, 翅片 2 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
此时, 旋转接头 156 的第二间隔板 162 的贯通长孔 1621, 成为相对于第一间隔板 164 的贯通长孔 1643 如图 6 的 (b) 所示那样一部分重叠的状态, 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连 接, 而通过滚筒 122 从该状态起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成为该贯通长孔 1621 不与贯通 长孔 1643 重叠的状态, 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的连接被遮断, 该翅片保持部 121 对翅片 2 的保持结束。 当滚筒 122 从图 5 的 (b) 的状态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 翅片保持部 121 其 凸轮随动件 124 与凸轮部件 123 的隆起面 1232 接触而被推起, 翅片保持部 121 通过以其旋 转轴 129 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 9 的 (c) 所示那样离开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的 翅片 2。
当滚筒 122 进一步旋转、 翅片保持部 121 到达图 9 的 (d) 所示的位置时, 翅片保持 部 121 进一步从安装在管 1 的翅片 2 离开, 其后,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朝向滚筒 122 的顶部 移动。另外, 当再次到达滚筒 122 的顶部时, 再次由翅片供给部供给新的翅片 2 并对其进行 保持。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表 示从由凸轮部件 123 和凸轮随动件 124 形成的翅片保持部 121 的装置轴向看的动作曲 线。当凸轮随动件 124 随着滚筒 122 的旋转向箭头 A 方向描画凸轮部件 123 的周面时, 按照凸轮部件 123 的周面的曲线、 翅片保持部 121 相对滚筒 122 的角度如图所示那样, 以 121a → 121b → 121c 进行变化。通过使凸轮部件 123 的半径逐次变化, 能够以更换插入于 管 1 的翅片 2 的方式使翅片保持部 121 动作。
如上述图 3 所示, 在该实施方式 1 中, 在滚筒 122 上具有八个翅片保持部 121, 各个 翅片保持部 121 依次进行由上述的根据图 9 所述的动作。另一方面, 如上所述, 台部 140 由 马达 143 驱动而以规定速度向箭头 B 方向移动。其结果, 翅片 2 以规定间隔依次连续地高 速安装在管 1 的外周面上, 制造图 1 所示的热交换器。
如以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由于 相对于应安装的翅片使管在其长度方向以规定速度连续地移动, 在移动的管的外周面上 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安装所应安装的翅片, 所以, 能够在管上在规定的位置逐个插入翅片, 因 此, 不使用衬垫夹具就可以按所希望的间距制造没有翅片变形、 间距紊乱的热交换器。
另外, 通过使台部移动量变化, 可以容易制造对应于各种各样的翅片间距的热交 换器。可提高翅片和制冷剂管的紧密接合度。
进而, 在翅片保持部插入翅片后, 不改变动作方向就可更换翅片, 能够以简单的构 成实现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另外, 翅片保持部通过真空吸附把持翅片, 可以利用真空路径中的间隔板在翅片 插入位置停止真空吸附而使翅片离开, 在翅片插入后翅片保持部更换所安装的翅片时, 利 用吸附力移动插入后的翅片位置, 可以避免翅片间距紊乱。
实施方式 2.
在上述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中, 相对于应安装的翅片使 管在其长度方向以规定速度连续地移动, 在移动的管的外周面上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安装所 应安装的翅片, 而在实施方式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中, 相对于应安装的翅 片使管在其长度方向以与规定间隔对应的间距间歇地移动, 在管在间歇地移动的期间停止 时, 将应安装的翅片安装在管的外周面上。该实施方式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构成, 除 了上述间歇地移动的方面以外, 与上述的实施方式 1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相同。
实施方式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在制造图 1 所示的热交换器 100 时, 使滚筒 122 向图 3、 图 9、 图 10 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使翅片保持部 121 向滚筒 122 的垂直 方向的上方移动, 在该位置处由真空吸附保持翅片 2。 接着, 使台部 140 移动, 使管 1 向第一 片翅片的插入位置移动。 其后, 使滚筒 122 旋转一圈, 将翅片 2 插入在管 1 的外周面上。同时, 使台部移动 规定的翅片间距的值。在进行第一片翅片 2 的插入的期间, 向后续的翅片保持部 121 供给 第二片翅片 2, 再次使滚筒旋转而使翅片保持部 121 向插入位置移动, 同时将台部移动翅片 间距的量。以后, 反复此工序直到放入规定数量的翅片片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由于相对于应安装 的翅片使管在其长度方向以与规定间隔对应的间距间歇地移动, 在管在间歇地移动的期间 停止时, 将应安装的翅片安装在管的外周面上, 所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能够不会产生错 位或变形地将翅片 2 插入到管 1 中, 因而, 可以得到翅片间距一致、 翅片卡圈相对管 1 的紧 密接合性良好的高性能的热交换器。另外, 通过使台部 140 的水平移动距离变化, 可制作各 种各样的翅片间距的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 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 1 及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中, 是使载置管的台部移动的方 式, 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中, 是将台部固定而使支承翅片保持部的滚筒侧移动的方式。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在图 11 中, 一对支承部 1741 支承有马达 128、 联接器、 滚筒 122、 翅片保持部 121、 凸轮部件 123、 凸轮随动件 124 等, 经由气缸 1441 载置于一对线性导向件 1411。该支承部 1741 由未图示 的马达在线性导向件 1411 上以规定的速度连续地或间歇地移动。另外, 载置管 1 的台部 140 被固定, 构成为不能移动的方式。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 1 或实施方式 2 相同。
以上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 3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可以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 1 或实施方式 2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进行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3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由于可以在管上在规定的位置 逐个插入翅片, 因此, 不使用衬垫夹具就可以按所希望的间距制造没有翅片变形、 间距紊乱 的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 4.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在 实施方式 4 中, 替代使用上述的凸轮部件 123 和凸轮随动件 124 的方式, 采用了利用伺服马 达 171 使翅片保持部 121 转动的方式。其他的构成与上述的实施方式 1 至 3 中的任意一个 都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可以通过伺服马达 171 的控制, 任意调整翅片保持部 121 如后述那样进行更换插入到管 1 的翅片 2 的动作的定时, 而且可 以得到由伺服马达 171 的动作使翅片间距一致的高性能的热交换器。
实施方式 5.
图 13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如 图 13 所示, 进行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的连接或遮断的机构, 并不是如上所述使用第一间 隔板及第二间隔板的方式, 而是在配管 1552 的一部分设置电磁阀 172, 通过用传感器 173 检 测翅片保持部 121 到达向管插入的位置的情况, 向电磁阀 172 输送电信号, 由此进行由配管 1551 和配管 1552 构成的真空路径的开闭。其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 1 至 4 中的任意一个都 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5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由于可以容易地对由翅片保持 部 121 进行的翅片的吸附开始和吸附解除的定时进行微调整, 所以, 具有容易进行装置的 调整的效果。
实施方式 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6 的热交换器的制造装置, 并不是利用真空吸附保持翅片 的方式, 替代真空泵而使用空气总阀, 使空气从翅片保持部的吸附孔中喷出, 产生伯努利效 应来对翅片进行把持。根据该构成, 不使用高价的真空泵就能够进行翅片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