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7321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8668.6

申请日:

2009.09.02

公开号:

CN101665030A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19申请日:20090902|||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9; B41J2/175; B01D19/00; B05B15/00

主分类号:

B41J2/19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井藤宽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8.9.2 JP 2008-224859; 2008.9.2 JP 2008-22486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液体供给装置中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液体供给装置,具备:脱泡室,其用于去除混入液体中的气泡;液体流路,其向脱泡室供给液体;过滤器部,其设置于液体流路,具有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部和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部,且在铅垂方向上,排出部配置于与导入部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加压部,其用于向过滤器部供给被加压了的液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中,具备: 脱泡室,其用于去除混入液体中的气泡; 液体流路,其向所述脱泡室供给所述液体; 过滤器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路,具有用于导入所述液体的导入部 和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排出部,且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排出部配置于与所 述导入部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 加压部,其用于向所述过滤器部供给被加压了的所述液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脱泡室具备所述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滤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具备能够成为负压状态的减压室, 在所述脱泡室中,由所述第一过滤器划分而成的内部的两个空间中, 上游侧的空间隔着具有透气性的透过壁与所述减压室相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在所述过滤器部与所述脱泡室之间的所述液体流路还具备能够密封 所述液体流路的密封阀。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密封阀与所述减压室邻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过滤器部具备第二过滤器,该第二过滤器配置为使所述液体从铅 垂方向下方向上方通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过滤器在所述脱泡室中配置为使所述液体从铅垂方向上方 向下方通过。
8: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用于喷射液体,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 喷射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液体的头部。

说明书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

    本发明是基于日本国申请中的特愿2008-224859号(申请人2008.9.2)、特愿2008-224868号(申请日2008.9.2)主张巴黎优先权的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供给装置及用于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从以往开始,在喷墨式打印机中,在将墨盒的墨液向记录头供给的墨液供给部中,有时设置有用于捕集尘或埃的过滤器部。使用于过滤器部的过滤器的筛眼细小,有时捕集混入墨液的气泡,有时由于捕集的气泡,导致墨液的流通被阻碍,引起墨液的喷出不良。知道有为了解决该问题,即使气泡被过滤器捕集,也确保墨液的流路的技术(专利文献1及2)。另外,知道在将收容于墨盒等的墨液向记录头供给的墨液供给部中,有时在墨液中产生气泡,由于该气泡,有时喷出不良。知道有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记录头的上游设置临时贮存墨液的空间(脱泡室),在脱泡室中实施脱泡处理的技术(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77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36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95878号公报。

    但是,即使确保墨液的流路,也与未捕集气泡的状态相比,墨液的供给差,因此,可能引起墨液的喷出不良。还有,所述问题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在喷射润滑油或树脂液等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可能引起。

    另外,即使具备脱泡室,若在脱泡室的上游设置有用于捕集尘或埃的过滤器的情况下,气泡被该过滤器捕集,则在脱泡室中也不能脱泡,而且,由于该捕集的气泡,墨液的流通被阻碍,有时引起墨液的喷出不良。还有,所述问题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可能在喷射润滑油或树脂液等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引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过滤器部中抑制气泡引起的液体的流通的阻碍。

    另外,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在液体供给装置中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申请发明采用以下的方式。

    第一方式提供液体供给装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具备:过滤器部,其具有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部和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排出部,且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排出部位配置于与所述导入部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加压部,其用于向所述过滤器部供给被减压了的所述液体。

    根据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可知,过滤器部中,排出部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与导入部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被供给利用加压部加压的液体,因此,能够抑制气泡引起的液体的流通的阻碍。

    在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过滤器部具备配置过滤器的过滤器室,所述排出部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所述过滤器室的最上部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过滤器室内地气泡的滞留,能够抑制气泡引起的液体的流通的阻碍。

    在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过滤器室的壁面在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排出部之间形成为锥状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良好地进行自排出部的气泡的排出。

    在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过滤器配置为作用于从铅垂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的所述液体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过滤器室良好地排出被过滤器捕集的气泡。

    第二方式提供用于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第一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和喷射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液体的头部。

    根据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可知,通过在过滤器部抑制气泡引起的液体的流通的阻碍,能够良好地喷射液体。

    在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排出部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所述液体的不同的两种姿势下,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导入部的高度以上的位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在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液体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能够抑制过滤器部中的气泡引起的液体的流通的阻碍。

    在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排出部在所述两个姿势下,配置于铅垂方向上的所述过滤器室的最上部的位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在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液体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能够减少过滤器室内的气泡的滞留。

    第三方式提供液体供给装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具备:脱泡室,其用于去除混入液体中的气泡;液体流路,其向所述脱泡室供给所述液体;过滤器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路,具有用于导入所述液体的导入部和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排出部,且在铅垂方向上,所述排出部配置于与所述导入部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加压部,其用于向所述过滤器部供给被加压了的所述液体。

    根据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可知,设置于向脱泡室供给液体的液体流路的过滤器部中,排出部配置在与导入部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被导入利用加压部加压了的液体,因此,能够在过滤器部抑制气泡的滞留,能够良好地除去液体中的气泡。

    也可以在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脱泡室具备所述液体通过的第一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中的气泡被第一过滤器捕捉(捕集),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液体中的气泡。

    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进而可以还具备:可成为负压状态的减压室,在所述脱泡室中,由所述第一过滤器划分而成的内部的两个空间中,上游侧的空间经由具有透气性的透过壁与所述减压室相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除去隔着透过壁,利用脱泡室的第一过滤器捕捉(捕集)的液体中的气泡。

    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进而可以在所述过滤器部和所述脱泡室之间的所述液体流路具备能够密封所述液体流路的密封阀。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密封阀来密封流体流路,由此能够进行过滤器部中利用加压的脱泡和脱泡室中利用减压的脱泡,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液体中的气泡。

    可以在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密封阀与所述减压室邻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脱泡室良好地形成为减压状态,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液体中的气泡。

    可以在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过滤器部具备:以使所述液体从铅垂方向下方向上方通过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液体中的气泡被过滤器部的过滤器捕捉(捕集)的情况。

    可以在第三方式的液体供给装置中,所述第一过滤器在所述脱泡室中配置为使所述液体从铅垂方向上方向下方通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在脱泡室配置的过滤器,良好地捕捉(捕集)液体中的气泡。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在使用了液体供给装置的打印机、传真机装置等的图像记录装置、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片的制作中使用的色材喷射头、有机EL显示器或面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等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例示了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例示了过滤器部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液体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了第二姿势下的过滤器部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了第二姿势下的过滤器部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例示了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例示了隔壁部挠曲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例示了第二实施例的脱泡室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了脱泡室中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了脱泡室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例示了过滤器部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

    图17是例示了脱泡室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变形例2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例示了变形例3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1是例示了变形例4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例示了变形例5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3是例示了变形例6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例示了变形例7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5是例示了变形例8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中:10-打印机;100-墨盒;200-墨液供给装置;210-盒连接部;220-流路泵部;230-减压泵部;240-过滤器部;241-过滤器;242-过滤器室;242w-侧面;243-导入口;244-排出口;250-阀单元;260-减压脱泡部;263-脱泡室;270-管;300-滑架;400-记录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本发明的液体供给装置、及使用了液体供给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参照附图的同时,基于实施例说明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

    A.第一实施例

    A1.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作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是能够喷出四色(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液的喷墨式的串行打印机。打印机10具备:墨盒100、墨液供给装置200、滑架300和记录头400。

    墨盒100具备一个或多个墨液收容部101,按每一个墨液收容部101收容各色的墨液。在图1中,示出了具备一个墨液收容部101的墨盒100,但在打印机10中,与上述四色对应的多个墨盒100与墨液供给装置200连接。打印机10是墨盒100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侧的所谓的离架滑架型。墨盒100利用未图示的盒固定器安装于打印机10的主体框架(省略图示)。

    墨液供给装置200将在墨盒100收容的墨液向记录头400供给。墨液供给装置200具备:盒连接部210;流路泵部220;减压泵部230;过滤器部240;阀单元250;减压脱泡部260;管270。墨液供给装置200按上述四色的每一个分别配置。墨液供给装置200的结构在各色中相同,因此,图1中图示供给任一色的墨液的一个墨液供给装置200。

    盒连接部210连接墨液供给装置200和墨盒100。盒连接部210具备中空针211,该中空针211插入墨盒100,由此使墨盒100的墨液收容部101和墨液供给装置200内的墨液流路FC连通。

    流路泵部220从墨盒100吸引墨液,向滑架300加压输送。流路泵部220具备: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喷出侧止回阀227。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及喷出侧止回阀227从墨液流路FC上即上游的墨盒100侧依次配置为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喷出侧止回阀227。

    吸引侧止回阀221作为形成为能够利用吸引侧阀体222开闭墨液流路FC,能够仅进行从墨盒100侧向泵224侧的墨液的移动的单向阀发挥功能。喷出侧止回阀227作为形成为能够利用喷出侧阀体228开闭墨液流路FC,能够仅进行从泵224侧向记录头400侧的墨液的移动的单向阀发挥功能。

    泵224具备隔膜225和弹簧226,将墨盒100的墨液向滑架300加压输送。具体来说,通过后述的减压泵部230使隔膜225的上部空间区域M形成为负压状态,使隔膜225向上侧挠曲,增大在墨液流路FC上形成的容积可变的空间区域V的容积。泵224通过空间区域V的容积的增大,使墨液经由吸引侧止回阀221从墨盒100流入空间区域V内。另外,若利用减压泵部230消除上部空间区域M的负压状态,则泵224利用弹簧226按下隔膜225,使空间区域V的容积减少。此时,利用弹簧226的施压力,将在空间区域V收容的墨液向记录头400侧加压输送。

    减压泵部230将产生负压,经由空气流路AC连通的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后述的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形成为负压状态。另外,减压泵部230具备未图示的阀体,通过该阀体的开阀,将空气流路AC向大气开放,消除上部空间区域M及负压室265的负压状态。

    过滤器部24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流路泵部220和记录头400之间,过滤从流路泵部220向记录头400输送的墨液,捕捉(捕集)杂质(尘或埃等)。过滤器部240为本发明中的特征部,关于形状、结构在后叙述。

    阀单元25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过滤器部240和记录头400之间,形成为能够利用阀体250b开闭墨液流路FC。在该阀体250b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墨液能够从过滤器部240向记录头400侧流入。另外,在位于密封位置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从过滤器部240向记录头400侧的墨液的流入。

    减压脱泡部26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阀单元250和记录头400之间,进行混入墨液中的气泡的除去。减压脱泡部260具备:大气室261、压力室262、脱泡室263、减压室264和负压室265。

    大气室261经由大气连通孔261a与大气连通。压力室262能够临时贮存墨液,在顶板部分隔着由包含挠性部件的薄膜和能够与薄膜一同位移的悬臂的薄板部件构成的隔壁部266与大气室261邻接。压力室262与阀单元250及脱泡室263连通。阀单元250的阀体250b的杆部250s在压力室262的内部与隔壁部266接合,通过隔壁部266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使阀体250b在开放位置及密封位置之间位移。在该阀体250b位于开放位置时,墨液经由阀单元250流入压力室262。

    脱泡室263是在内部具备过滤器263f的中空状的小室,与压力室262及记录头400连通。脱泡室263临时贮存从压力室262流入的墨液,使用于通过脱泡动作而除去墨液内的气泡的情况。在脱泡室263贮存的墨液通过过滤器263f向记录头400排出。过滤器263f还具有:过滤墨液而去除杂质(尘或埃),并且使在墨液流路FC内混入的气泡难以通过,在脱泡室263的顶板部捕捉(捕集)气泡的功能。还有,从脱泡室263排出的墨液通过与脱泡室263的底面连接的墨液喷出管404,从在喷嘴板402设置的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喷出。

    减压室264隔着包含具有透气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隔壁部268配置于脱泡室263的上方。作为透气性的部件,例如,可以采用聚缩醛或聚丙烯或联苯醚等。减压室264经由流路阀267与负压室265连通。

    负压室265是利用减压泵部230与空气流路AC连通的中空状的小室,与压力室262相同地,在顶板部分隔着隔壁部266与大气室261邻接。流路阀267的杆部267s在负压室265的内部与隔壁部266接合,通过隔壁部266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使流路阀267在开放位置及密封位置之间位移。若通过减压泵部230的驱动使负压室265成为负压,则由于与大气室261的压差,隔壁部266向负压室265侧挠曲变形。由此,通过使流路阀267向开放位置移动,将负压室265的负压导入减压室264。另一方面,若利用减压泵部230使负压室265向大气开放,则由于弹簧的施压力,使流路阀267向密封位置位移,因此,减压室264保持为负压状态。通过减压室264形成为负压状态,将在脱泡室263贮存的墨液中的气泡或溶存空气透过隔壁部268回收于减压室264。由此,进行基于减压脱泡部260的墨液的脱泡。

    滑架300配置为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滑架马达的动力,沿未图示的导向杆,在主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在滑架300搭载墨液供给装置200中过滤器部240、阀单元250和减压脱泡部260。在流路泵部220和过滤器部240之间配置管270,在滑架300的移动时也能够进行从流路泵部220向过滤器部240的墨液的供给或基于减压泵部230的负压室265的减压。在本实施例中,将打印机10作为离架滑架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在滑架300搭载墨盒100的所谓的在架滑架型。

    记录头400配置于滑架300的底面,伴随滑架300的主扫描方向的往返运动,从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液滴。此时,利用未图示的送纸机构,将记录介质沿副扫描方向输送,在记录介质形成图像等。

    A2.过滤器部的结构

    图2是例示了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过滤器部240具备过滤器241、过滤器室242、导入口243和排出口244。过滤器室242为中空状的小室,在中央附近大致水平配置大致板状的过滤器241。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滤器室242的铅垂方向上的最高的位置称为最上部UL,将铅垂方向上的最低的位置称为最下部LL。导入口243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下部LL,将从流路泵部220加压输送的墨液导入过滤器室242。排出口244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将过滤器室242内的墨液向阀单元250排出。

    排出口244及导入口243配置为排出口244的轴线OX和导入口243的轴线IX分别成为沿铅垂方向的方向。排出口244配置为排出口244的轴线OX错开导入口243的轴线IX,沿过滤器室242的水平方向上的一方(在图2中为左侧)的侧端部地偏离而配置。导入口243配置为导入口243的轴线IX与过滤器241交叉。即,在从导入口243向过滤器室242的墨液的导入方向上配置过滤器241。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在过滤器241和导入口243之间形成为锥状,另外,在过滤器241和排出口244之间也形成为锥状。

    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例如可以以立式和卧式等不同的两个姿势使用。即,打印机10不仅可以在上述说明的图2所示的第一姿势下印刷,而且可以在从第一姿势向右方旋转90度的第二姿势下印刷。

    图3是例示了过滤器部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过滤器部240配置为在第一姿势下轴线OX错开轴线IX,因此,在第二姿势下,排出口244形成为配置于比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高的位置。另外,在第一姿势下,排出口244沿过滤器室242的水平方向上的一方的侧端部地偏离而配置,因此,在第二姿势下,也形成为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相接而配置的状态。

    A3.过滤器部的气泡除去

    说明在第一姿势下,从过滤器部240除去墨液中的气泡的状态。图4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通过基于流路泵部220的墨液的加压输送,从导入口243流入过滤器室242的墨液从铅垂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过滤器241配置为大致水平,因此,能够作用于从重力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的墨液。即,过滤器241能够过滤从重力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的墨液。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241配置为大致水平,但相对于水平具有规定的角度,也能够作用于从重力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的墨液。被过滤的墨液从铅垂方向上方的排出口244排出。

    在被过滤器241过滤时,如图4所示,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被过滤器241捕捉(捕集)。但是,流路泵部220以使通过墨液的加压输送而施加于气泡BL的上方的力成为被捕捉的气泡BL能够克服的力以上的方式加压输送气泡,因此,被过滤器241捕捉的气泡BL不能在过滤器241滞留,如图5所示,远离过滤器241,通过墨液的流动力及浮力向上方移动。另外,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形成为锥状,因此,从排出口244沿气泡BL侧面242w排出。

    图6是示出了第二姿势下的过滤器部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图7是示出了第二姿势下的过滤器部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在第二姿势下,与第一姿势相同地,通过基于流路泵部220的墨液的加压输送,从导入口243流入过滤器室242的墨液向排出口244侧(图6的右上方向)移动,通过过滤器241被过滤后,从排出口244被排出。在被过滤器241过滤时,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在过滤器241的导入口243侧被捕捉(捕集)。但是,流路泵部220以使通过墨液的加压输送而施加于气泡BL的力成为被捕捉的气泡BL能够克服的力以上的方式加压输送墨液,因此,被过滤器241捕捉的气泡BL不能在过滤器241的导入口243侧滞留,如图7所示,通过过滤器241向排出口244侧移动。利用墨液的流动力及浮力,将向排出口244侧移动的气泡BL从排出口244排出。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过滤器部240中排出口244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被供给利用流路泵部220加压的墨液,因此,能够抑制气泡BL引起的墨液的流通的阻碍。具体来说,通过排出口244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抑制通过了过滤器241的气泡BL利用浮力向过滤器241侧移动,再次被过滤器241捕捉(捕集)的情况,并且,能够使气泡BL向排出口244移动。另外,通过供给利用流路泵部220加压的墨液,对气泡BL施加向排出口244侧按压的力,变得难以被过滤器241捕集,而且,临时捕集后也能够分离。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排出口244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因此,能够减少过滤器室242内的气泡BL的滞留,能够抑制气泡BL引起的墨液的流通的阻碍。具体来说,气泡BL利用浮力向上方移动,滞留在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附近,也由于排出口244配置于最上部UL,因此,气泡BL能够在不克服浮力的情况下向排出口244容易地排出,能够抑制在最上部UL的滞留。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在过滤器241和排出口244之间形成为锥状,因此,气泡BL能够沿侧面242w向排出口244移动,能够从排出口244良好地排出。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使过滤器241作用于从铅垂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的墨液地水平配置,因此,通过利用流路泵部220加压而导入的墨液的流动力,能够将气泡BL从过滤器室242良好地排出。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可知,排出口244在打印机10内能够印刷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因此,在该两个姿势下,能够抑制过滤器部240中的气泡BL引起的墨液的流通的阻碍。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可知,排出口244在打印机10能够印刷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因此,在该两个姿势下,能够减少过滤器室242内的气泡BL的滞留,能够抑制过滤器部240中的气泡引起的墨液的流通的阻碍。

    B.第二实施例

    B1.打印机的结构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作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是能够喷出四色(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墨液的喷墨式串行打印机。打印机10具备:墨盒100;墨液供给装置200;滑架300;记录头400。

    墨盒100具备一个或多个墨液收容部101,按每一个墨液收容部101收容各色的墨液。在图8中,示出了具备一个墨液收容部101的墨盒100,但在打印机10中,与上述四色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墨盒100与墨液供给装置200连接。打印机10是墨盒100安装在打印机主体侧的所谓的离架滑架型。墨盒100利用未图示的盒固定器安装在打印机10的主体框架(省略图示)。

    墨液供给装置200将在墨盒100收容的墨液向记录头400供给。墨液供给装置200具备:盒连接部210;流路泵部220;减压泵部230;过滤器部240;阀单元250;减压脱泡部260;管270。墨液供给装置200按上述四色的每一个分别配置。墨液供给装置200的结构在各色中相同,因此,图8图示供给任一色的墨液的一个墨液供给装置200。

    盒连接部210连接墨液供给装置200和墨盒100。盒连接部210具备中空针211,该中空针211插入墨盒100,由此使墨盒100的墨液收容部101和墨液供给装置200内的墨液流路FC连通。

    流路泵部220从墨盒100吸引墨液,将其向滑架300加压输送。流路泵部220具备: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喷出侧止回阀227。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及喷出侧止回阀227从墨液流路FC上即上游的墨盒100侧依次配置为吸引侧止回阀221、泵224、喷出侧止回阀227。

    吸引侧止回阀221作为形成为能够利用吸引侧阀体222开闭墨液流路FC,能够仅进行从墨盒100侧向泵224侧的墨液的移动的单向阀发挥功能。喷出侧止回阀227作为形成为能够利用喷出侧阀体228开闭墨液流路FC,能够仅进行从泵224侧向记录头400侧的墨液的移动的单向阀发挥功能。

    泵224具备隔膜225和弹簧226,将墨盒100的墨液向滑架300加压输送。具体来说,通过后述的减压泵部230使隔膜225的上部空间区域M形成为负压状态,使隔膜225向上侧挠曲,增大在墨液流路FC上形成的容积可变的空间区域V的容积。泵224通过空间区域V的容积的增大,使墨液经由吸引侧止回阀221从墨盒100流入空间区域V内。另外,若利用减压泵部230消除上部空间区域M的负压状态,则泵224利用弹簧226按下隔膜225,使空间区域V的容积减少。此时,使用弹簧226的施压力,将在空间区域V收容的墨液向记录头400侧加压输送。

    减压泵部230将产生负压,经由空气流路AC连通的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后述的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形成为负压状态。另外,减压泵部230具备未图示的阀体,通过该阀体的开阀,将空气流路AC向大气开放,消除上部空间区域M及负压室265的负压状态。

    图9是例示了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过滤器部24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流路泵部220和记录头400之间,过滤从流路泵部220向记录头400输送的墨液,捕捉(捕集)杂质(尘或埃等)。过滤器部240具备:过滤器241、过滤器室242、导入口243和排出口244。过滤器室242为中空状的小室,在中央附近大致水平配置大致板状的过滤器241。在本实施例中,将过滤器室242的铅垂方向上的最高的位置称为最上部UL,将铅垂方向上的最低的位置称为最下部LL。导入口243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下部LL,将从流路泵部220加压输送的墨液导入过滤器室242。排出口244配置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将过滤器室242内的墨液向阀单元250排出。

    排出口244及导入口243配置为排出口244的轴线OX和导入口243的轴线IX分别成为沿铅垂方向的方向。排出口244配置为排出口244的轴线OX错开导入口243的轴线IX,沿过滤器室242的水平方向上的一方(在图9中为左侧)的侧端部地偏离而配置。导入口243配置为导入口243的轴线IX与过滤器241交叉。即,在从导入口243向过滤器室242的墨液的导入方向上配置过滤器241。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在过滤器241和导入口243之间形成为锥状,另外,在过滤器241和排出口244之间也形成为锥状。

    如图8所示,阀单元25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过滤器部240和记录头400之间,与后述的减压室264邻接。阀单元250形成为能够利用阀体250b开闭墨液流路FC。在该阀体250b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墨液能够从过滤器部240向记录头400侧流入。另外,在位于密封位置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从过滤器部240向记录头400侧的墨液的流入。在阀体250b位于密封位置时,通过利用流路泵部220来对墨液加压,能够将阀单元250和流路泵部220之间的墨液维持为加压状态。另外,通过减压泵部230的驱动,能够将后述的减压脱泡部260的脱泡室263形成为密闭状态。阀单元2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密封阀”。

    减压脱泡部260配置于墨液流路FC上即阀单元250和记录头400之间,进行混入墨液中的气泡的除去。减压脱泡部260具备:大气室261、压力室262、脱泡室263、减压室264和负压室265。

    大气室261经由大气连通孔261a与大气连通。压力室262能够临时贮存墨液,在顶板部分隔着由包含挠性部件的薄膜和能够与薄膜一同位移的悬臂的薄板部件的隔壁部266与大气室261邻接。压力室262与阀单元250及脱泡室263连通。

    图10是例示了隔壁部挠曲的状态的说明图。阀单元250的阀体250b的杆部250s在压力室262的内部与隔壁部266接合,通过隔壁部266的上下方向的位移,使阀体250b在开放位置及密封位置之间位移。通过压力室262的内部的墨液减少,如图10所示,隔壁部266向下方挠曲而按下阀体250b,在阀体250b位于开放位置时,墨液经由阀单元250流入压力室262。

    图11是例示了第二实施例的脱泡室的结构的说明图。脱泡室263临时贮存墨液,并且,使用于通过脱泡动作而除去墨液内的气泡的情况。脱泡室263具备:脱泡室导入口263c、脱泡室排出口263x和过滤器263f。脱泡室导入口263c配置于脱泡室263的侧面263s上,与压力室262连通。脱泡室排出口263x配置于脱泡室263的底面263b,与记录头400连通。因此,在铅垂方向上,脱泡室导入口263c配置于比脱泡室排出口263x高的位置。过滤器263f具备大致板状的形状,在脱泡室导入口263c和脱泡室排出口263x之间大致水平配置,过滤墨液而去除杂质(尘或埃)。脱泡室263通过过滤器263f来划分,形成上部空间263u和下部空间263d这两个空间。脱泡室263在具有脱泡室导入口263c的上部空间263a的顶板部配置有包含具有透气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隔壁部268。作为隔壁部268,例如,可以采用聚缩醛或聚丙烯或联苯醚等。隔壁部26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透过壁”。从脱泡室导入口263c导入的墨液经由隔壁部268被除去墨液内的气泡后,通过过滤器263f从脱泡室排出口263x排出。还有,从脱泡室263排出的墨液通过墨液喷出管404,从在喷嘴板402设置的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喷出。

    如图8所示,减压室264经由隔壁部268配置于脱泡室263的上方,经由流路阀267与负压室265连通。另外,减压室264配置于与压力室262邻接的位置,由此,抑制压力室262及脱泡室263的容积。

    负压室265利用空气流路AC与减压泵部230连通,与压力室262相同地,在顶板部分隔着隔壁部266与大气室261邻接。流路阀267的杆部267s在负压室265的内部与隔壁部266接合,通过隔壁部266的上下方向的位移,流路阀267在开放位置及密封位置之间位移。通过减压泵部230的驱动,负压室265成为负压的情况下,由于与大气室261的压差,如图10所示,隔壁部266向负压室265侧挠曲变形。由此,通过使流路阀267向开放位置移动,将负压室265的负压导入减压室264。另一方面,若利用减压泵部230使负压室265向大气开放,则由于弹簧的施压力,使流路阀267向密封位置位移,因此,减压室264保持为负压状态。通过减压室264形成为负压状态,将在脱泡室263贮存的墨液中的气泡或溶存空气透过隔壁部268而回收于减压室264。由此,进行基于减压脱泡部260的墨液的脱泡。

    滑架300配置为能够利用未图示的滑架马达的动力沿未图示的导向杆,在主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在滑架300搭载墨液供给装置200中过滤器部240、阀单元250和减压脱泡部260。在流路泵部220和过滤器部240之间配置管270,在滑架300的移动时也能够进行从流路泵部220向过滤器部240的墨液的供给或基于减压泵部230的负压室265的减压。在本实施例中,将打印机10作为离架滑架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为在滑架300搭载墨盒100的所谓的在架滑架型。

    记录头400配置于滑架300的底面,伴随滑架300的主扫描方向的往返运动,从多个喷嘴(省略图示)向记录介质喷出墨液滴。此时,利用未图示的送纸机构,将记录介质沿副扫描方向输送,在记录介质形成图像等。

    A2.过滤器部的气泡除去

    说明从由过滤器部240除去墨液中的气泡的状态。图12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图13是示出了过滤器部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通过利用流路泵部220的墨液的加压输送,从导入口243流入过滤器室242的墨液从铅垂方向下方向上方移动,通过过滤器241被过滤后,从排出口244排出。在被过滤器241过滤时,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如图12所示,被过滤器241捕捉(捕集)。但是,流路泵部220以使通过墨液的加压输送而施加于气泡BL的上方的力成为被捕捉的气泡BL能够克服的力以上的方式加压输送气泡,因此,被过滤器241捕捉的气泡BL不能在过滤器241滞留,如图13所示,远离过滤器241,通过墨液的流动力及浮力向上方移动。另外,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形成为锥状,因此,气泡BL沿侧面242w从排出口244排出。从排出口244排出的气泡BL与墨液一同通过墨液流路FC向脱泡室263移动。

    A3.脱泡室的气泡除去

    说明除去脱泡室263的墨液中的气泡的状态。图14是示出了脱泡室中的墨液的流动的说明图。图15是示出了脱泡室中的气泡的动作的说明图。从脱泡室导入口263c流入的墨液临时贮存在脱泡室263。通过在记录头400中喷出墨液,从脱泡室排出口263x吸出脱泡室263的内部的墨液。脱泡室263的墨液通过从脱泡室排出口263x被吸出,从铅垂方向上方向下方移动,通过过滤器263f而被过滤。在墨液被过滤器263f过滤时,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如图14所示,在上部空间263u被过滤器241捕捉(捕集)。捕捉的气泡BL如图15所示,通过浮力向铅垂方向上侧移动,滞留在上部空间263u的顶板部配置的隔壁部268的附近。若减压室264形成为负压状态,则由于压差,构成气泡BL的气体经由具有透气性的隔壁部268向减压室264侧移动,因此,能够从脱泡室263的墨液中除去气泡BL。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过滤器部240中排出口244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被供给利用流路泵部220加压的墨液,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BL。具体来说,排出口244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由此抑制通过了过滤器241的气泡BL通过浮力向上方移动,再次被过滤器241捕捉(捕集)的情况,并且,能够使气泡BL向排出口244移动。另外,通过供给利用流路泵部220加压的墨液,气泡BL被施加向排出口244侧按出的力,难以被过滤器241捕集,而且,在临时被捕集后也能够分离。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能够抑制气泡滞留在配置于脱泡室263的内部以外的过滤器的情况,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供给装置200的内部的气泡BL。即,通过上述,气泡BL不滞留在过滤器部240,向脱泡室263移动,仅在脱泡室263滞留,因此,通过脱泡室263的脱泡动作,能够将气泡BL从墨液供给装置200良好地除去。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脱泡室263经由在上部空间263u的顶板部配置的隔壁部268与减压室264相接,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由过滤器263f捕捉(捕集)的气泡BL。具体来说,含在脱泡室263的墨液中的气泡BL被过滤器263f捕捉(捕集),因此,滞留在上部空间263u。因此,通过将隔壁部268配置于上部空间263u,能够良好地除去气泡。另外,通过将隔壁部268配置于上部空间263u的顶板部,气泡BL利用浮力向隔壁部268移动,因此,能够更良好地除去气泡BL。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在过滤器部240和脱泡室263之间具备阀单元250,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具体来说,利用阀单元250密封墨液流路FC,利用流路泵部220对墨液加压,由此能够将阀单元250和流路泵部220之间的墨液维持为加压状态。由此,能够抑制空气进入墨液流路FC,生成气泡BL的情况。另外,通过减压泵部230的驱动,能够将脱泡室263形成为密闭状态。由此,能够使用脱泡室263和减压室264的压差,使构成气泡BL的气体从脱泡室263的墨液中向减压室264侧移动,能够从脱泡室263良好地除去气泡BL。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压力室262与减压室264邻接,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BL。具体来说,通过压力室262与减压室264邻接,能够抑制压力室262及脱泡室263的容积,将脱泡室263形成为密闭状态,由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BL。另外,阀单元250与减压室264邻接,因此,能够抑制压力室262及脱泡室263的容积,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BL。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可知,脱泡室263中脱泡室导入口263c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与脱泡室排出口263x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并且,过滤器263f配置于脱泡室导入口263c和脱泡室排出口263x之间,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BL。具体来说,通过将脱泡室导入口263c配置于与脱泡室排出口263x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气泡通过浮力容易被过滤器263f捕捉(捕集),能够经由隔壁部268良好地除去气泡BL。

    C.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说明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地,将打印机10在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姿势下使用的情况。打印机10例如可以在立式和卧式等不同的两个姿势使用。即,打印机10不仅可以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姿势下印刷,而且可以在从第一姿势向右方旋转90度的第二姿势下印刷。

    图16是例示了过滤器部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过滤器部240配置为轴线OX与轴线IX错开,因此,在第二姿势下,排出口244也形成为配置于比导入口243的铅垂方向上的位置高的位置。另外,在第一姿势下,排出口244沿过滤器室242的水平方向上的一方的侧端部地偏离而配置,因此,在第二姿势下,也能够形成为与过滤器室242的最上部UL相接而配置的状态。

    在第二姿势下,也与第一姿势相同地,从导入口243流入的墨液向排出口244侧(图16的右上方方向)移动,通过过滤器241被过滤后,从排出口244排出。在被过滤器241过滤时,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在过滤器241的导入口243侧上方被捕捉(捕集)。但是,流路泵部220以使通过墨液的加压输送,施加于气泡BL的力和过滤器241捕捉的气泡BL的浮力之和成为被捕捉的气泡BL能够克服的力以上的方式加压输送墨液,因此,被过滤器241捕捉的气泡BL不能在过滤器241的导入口243侧滞留,通过过滤器241而向排出口244侧移动。另外,过滤器室242的侧面242w形成为锥状,因此,沿侧面242w从排出口244排出。

    图17是例示了脱泡室的第二姿势的说明图。如图17所示,第二姿势下的脱泡室263中脱泡室导入口263c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脱泡室263的下方位置。脱泡室263的墨液通过从脱泡室排出口263x被吸出,向脱泡室排出口263x侧(图17的左方)移动,通过过滤器263f而被过滤。在墨液被过滤器263f过滤时,含在墨液中的气泡BL的一部分在图17中成为右侧的上部空间263u被过滤器263f捕捉(捕集)。被捕捉的气泡BL经由隔壁部268被除去。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0可知,关于第二姿势,排出口244也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与导入口243相同的高度以上的位置。从而,打印机10能够在能够印刷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从过滤器部240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10可知,在第二姿势下,也能够使墨液中的气泡滞留在脱泡室263的上部空间263u中,经由隔壁部268将其除去。从而,打印机10能够在能够印刷的不同的两个姿势下,利用脱泡室263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

    D.变形例:

    还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还可以如下变形。

    D1.变形例1:

    图18是表示变形例1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具备一个过滤器部240,按过滤器部240的数量不限于此,如图18所示,具备两个过滤器部240也可,另外,具备其以上的数量的过滤器部240也可。另外,过滤器部240不在滑架300上也可。在这种情况下,也在各个过滤器部抑制气泡BL的滞留,因此,气泡BL向脱泡室263移动,仅在脱泡室263中滞留,通过脱泡动作,能够由墨液供给装置200良好地除去气泡BL。

    D2.变形例2:

    图19是表示变形例2中的打印机10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本实施例的墨液供给装置200具备负压室265及流路阀267,但如图19所示,不具备这些也可。

    D3.变形例3:

    图20是例示了变形例3中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中排出口244配置于最上部UL,但排出口244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比导入口243高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0所示,配置于最上部UL以外也可。在这种情况下,过滤器室242内的气泡BL也从排出口244排出,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

    D4.变形例4:

    图21是例示了变形例4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中排出口244配置于在铅垂方向上比导入口243高的位置,但例如,如图21所示,排出口244和导入口243在铅垂方向上配置于相同高度的位置也可。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口244及导入口243更优选靠近最上部UL。

    D5.变形例5:

    图22是例示了变形例5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配置为排出口244的轴线OX和导入口243的轴线IX平行,但例如,如图22所示,排出口244的轴线OX和导入口243的轴线IX不平行也可。在这种情况下,气泡BL从排出口244排出,因此,能够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

    D6.变形例6:

    图23是例示了变形例6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的第二姿势为从第一姿势旋转90度的姿势,但第二姿势不限于此,排出口244在铅垂方向上为与导入口243相同的高度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3所示,将从第一姿势旋转任意角度的状态作为第二姿势也可。

    D7.变形例7:

    图24是例示了实施例7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的侧面242w在过滤器241和导入口243之间形成为锥状,另外,关于过滤器241和排出口244之间,形成为锥状,但如图24所示,不形成为锥状也可。另外,过滤器241和导入口243之间、或过滤器241和排出口244之间的仅任一方形成为锥状也可。还有,在这些情况下,排出口244更优选靠近最上部UL。

    D8.变形例8:

    图25是例示了变形例8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的过滤器241在过滤器室242内的中央附近配置为大致水平或大致垂直,但不限于此,如图25所示,以过滤器室242内的任意的位置、角度配置也可。另外,在排出口244及导入口243的关系中,可以为任意的位置、角度。

    D9.变形例9: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40中排出口244的所有的部分配置于比导入口243高的位置,但排出口244和导入口243的高度的比较可以通过各自的任意的部分的比较来进行。例如,通过排出口244及导入口243的各自的上端或下端的位置的比较来进行也可。关于脱泡室导入口263c及脱泡室排出口263x也相同。

    D10.变形例10:

    在本实施例中,减压泵部230形成为按四色(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每一个分别配置的结构,但代替此,也可以为在各色中共有减压泵部230的方式。另外,关于流路泵部220,也可以为不按四色每一个配置,在各色共有流路泵部220的方式。另外,打印机喷出的墨液的种类的为四色,但代替于此,可以形成为喷出任意的种类的墨液的结构。

    D11.变形例11: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利用共通的减压泵部230,将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形成为负压状态,但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利用不同的泵形成为负压状态也可。

    D12.变形例12: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在滑架300搭载过滤器部240、阀单元250和减压脱泡部260,但在滑架300搭载的墨液供给装置200的部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过滤器部240不搭载在滑架300的方式。

    D13.变形例13: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利用共通的减压泵部230,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形成为负压状态,但泵224的上部空间区域M和减压脱泡部260的负压室265利用不同的泵形成为负压状态也可。

    D14.变形例14: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喷墨式打印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适用于喷出墨液以外的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还可以适用于传真机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或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片的制造中使用的色材喷射头、或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或面发光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或生物因子制造中使用的喷射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或作为精密吸移管的试料喷射装置等中。进而,采用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以针点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于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于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还有,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这些具备喷射微小量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等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任一种喷射装置中。

    还有,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还包括粒状、泪状、丝状中被拉长的形状。另外,在此所述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不仅包括粘性高的或低的液体状态、溶胶、凝胶水、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态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融液)之类的流体状态、以及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而且还包括包含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化物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中的材料等。另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可以举出在上述实施例的方式中说明的墨液或液晶等。在此,墨液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液及油性墨液及喷射墨液、热熔墨液等各种液体组合物。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供给装置及液体喷射装置.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液体供给装置中良好地除去墨液中的气泡。液体供给装置,具备:脱泡室,其用于去除混入液体中的气泡;液体流路,其向脱泡室供给液体;过滤器部,其设置于液体流路,具有用于导入液体的导入部和用于排出液体的排出部,且在铅垂方向上,排出部配置于与导入部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加压部,其用于向过滤器部供给被加压了的液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