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及空气过滤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防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
装置及空气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系统主要是用作过滤外界污染空气中的病毒、细菌、芽孢等,
以保证为受到袭击的工事或装备内部提供清洁的空气,被广泛应用在人防
工程和军用载人装备当中。
现有的空气过滤系统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用于清除病毒、细菌、
芽孢的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进风扩散器上嵌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
上设有一个单独的控制按钮来控制空气过滤器的启停。在控制时,通过按
钮按下后的时间长短来实现对病毒、细菌、芽孢的不同形式的清除工作。
由于现有技术的控制面板上仅有一个控制按钮控制空气过滤器,对病
毒、细菌和芽孢的控制方式单一,不能实现各自单独控制,而且需要工作
人员掌握时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及空气过滤系统,主
要目的在于使控制方式更加合理,减少人员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包括激发器
以及与所述激发器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主体部分、面板部分以及控键模组部分;
所述控键模组部分包括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所述面板部分上设有与
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与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相对并且分别贴紧安
装板相对的两面,使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分别处于所述安装板的
两侧,同时,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
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露出;
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均大于所述安装孔,
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面板部分以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同时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将所述
安装板夹紧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底壳、顶盖以及电路
板;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所述顶盖与所述底壳扣合形成封闭的内腔;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控键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底壳和/或所述顶盖的扣合面设置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安装环形凸
起以使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的扣合面之间完全密封;
所述底壳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所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导线,所述导
线从所述出线孔伸出并分别与所述激发器及外部电源连接。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按键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
所述第一按键设置在所述面板部分上,通过所述第一通孔露出;
所述第二按键设置在所述顶盖上,通过所述第二通孔露出;
所述第一按键覆盖在所述第二按键上,所述第一按键通过所述第二按
键间接接触所述控制元件;
所述控键模组还包括按键密封结构,所述按键密封结构密封所述第一
按键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第二按键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
间隙。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按键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按键
对应的第一密封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按键对应的第二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固定在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用以密封所述第
一按键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固定在所述顶盖的背面,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
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的背面为所述顶盖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
相对的面,用以密封所述第二按键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保护膜,
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密封保护膜,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固定在所述
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二密封保护膜固定在所述顶盖的背面;
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的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与所述第一按键为一
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的所述第二密封保护膜与所述第二按键为一
体成型结构。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一控键支架,
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控键支架;
所述第一控键支架设置在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一密封
保护膜处于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一控键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控
键支架将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按照所述第一按键的位置划分为与所述第一
按键对应的区域,使两个以上的第一按键之间分隔开来,以形成不同的第
一按键区域;
所述第二控键支架设置在所述顶盖的背面,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保护膜
处于所述顶盖的背面与所述第二控键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控键支架将所述
第二密封保护膜按照所述第二按键的位置划分为与所述第二按键对应的区
域,使两个以上的第二按键之间分隔开来,以形成不同的第二按键区域。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键支架与所述第一密封保护
膜以及所述面板部分的控制面板紧固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控键支架和所述
密封保护膜压紧在所述控制面板上;
所述第一控键支架还包括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处于所述第一控键
支架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所述第一控键支架与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接
触的面,所述环形凸起将所述密封面分为密封区域与紧固区域,所述密封
区域和所述紧固区域被所述环形凸起隔开;
所述第一按键处于所述密封区域,所述第一控键支架与所述第一密封
保护膜以及所述面板部分的控制面板用于紧固连接的安装孔处于所述紧固
区域。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控键模组部分包括有三个控键模组,
分别为病毒控键模组、细菌控键模组和芽孢控键模组;
所述病毒控键模组、细菌控键模组、芽孢控键模组分别与所述电路板
电连接;
所述病毒控键模组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按键的触发事件时,
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激发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激发器工作在
第一工作模式下;
所述细菌控键模组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按键的触发事件时,
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激发器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激发器工作在
第二工作模式下;
所述芽孢控键模组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按键的触发事件时,
通过所述电路板向所述激发器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所述激发器工作在
第三工作模式下。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所述病毒控键模组、
细菌控键模组、芽孢控键模组分别对应的模式指示灯,所述模式指示灯与
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相应地,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模式指示灯对应的第
三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模式指示灯对应的第四通
孔,所述模式指示灯透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显示。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控键模组部分还包括应急控键模组;
所述应急控键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应急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带有应急指示灯,所述应急指示灯透过
相应的所述第一按键和所述第二按键显示;
所述应急控键模组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按键的触发事件时,
接通电路板与所述激发器,以使所述激发器工作在第四工作模式。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检测芯片,
所述检测芯片设置在所述激发器上,用于检测所述激发器是否处于正常工
作状态;
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诊断指示灯,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上设有与所述
诊断指示灯对应的第五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诊断指
示灯对应的第六通孔,所述诊断指示灯通过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
显示;
当所述检测芯片检测到所述激发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检测
芯片向所述电路板发送相应的检测信号,以使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诊断指
示灯处于关闭状态。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面
板部分的第一面设有与所述电源指示灯对应的第七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
第一面上设有与所述电源指示灯对应的第八通孔,所述电源指示灯通过所
述第七通孔和所述第八通孔显示。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出线密封结构,为柔性材料,所述出线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出线孔处,
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出线密封结构从所述出线孔伸出。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出线密封结构为凸字形结构;
所述出线密封结构沿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凸出方向上设有与所述导线相
对应的通透的结构孔,以使所述导线从所述结构孔伸出;
所述凸字形结构的边缘用于与所述底壳抵触,以防止所述出线密封结
构从所述出线孔中脱出。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底壳、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顶盖的
中心设有相互对应的中心孔;
所述面板部分的中心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对应的带内螺纹的盲孔;
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底壳、所述电
路板和所述顶盖的所述中心孔以及所述带内螺纹的盲孔固定在一起。
前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所述底壳、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顶盖的
中心孔和所述面板部分的所述盲孔之间连通且密封;其中,
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中心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圆柱形,
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所述带内螺纹的盲孔;
所述顶盖的背面中心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为圆柱形,所述第
二凸台与所述顶盖为一体成型,所述顶盖的中心孔贯通所述顶盖和所述第
二凸台;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置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的背面为所
述顶盖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相对的面;
所述顶盖的中心孔为阶梯孔,所述顶盖的中心孔设有第一台阶面;
所述第一凸台伸入所述顶盖的中心孔;
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连通
所述顶盖的中心孔和所述底壳的中心孔,所述空心管的一端伸入所述顶盖
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抵;
所述底壳的中心孔为阶梯孔,所述底壳的中心孔设有第二台阶面;
所述空心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底壳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
抵;
紧固件从所述底壳的外部依次穿过所述底壳的中心孔、所述空心管、
所述电路板的中心孔、所述顶盖的中心孔并与所述控制面板中心孔的内螺
纹拧紧固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系统,包括:
上述的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以及
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与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相对并且分别贴紧安
装板相对的两面,使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分别处于所述安装板的
两侧;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均大于所述安装孔,
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面板部分以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同时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将所述
安装板夹紧固定。
所述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包括激发器以及与所述激发器电连接的控
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主体部分、面板部分以及控键模组部分;
所述控键模组部分包括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所述面板部分上设有与
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与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相对并且分别贴紧安
装板相对的两面,使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分别处于所述安装板的
两侧,同时,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
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露出;
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均大于所述安装孔,
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面板部分以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同时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将所述
安装板夹紧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并且所述面板
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第
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
孔露出,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同时,所述电路板上连接的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激发器及外部电源连接,
使得所述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激发器按照预定模式工作,实
现了不同模式的分别控制,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时间决定是否
再次按下所述按键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控制方式更加合
理,因而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连接示
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的一个角度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的另一个角度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出线密
封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出线密
封结构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激发器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过滤器的控制器平面安
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过滤器的控制器三维安
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
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
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
包括激发器200以及与激发器200电连接的控制器100。如图2和图3所示,
控制器100包括主体部分110、面板部分120以及控键模组部分130。
如图3所示,控键模组部分130包括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面板部分
120上设有与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1。
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与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相对并且分
别贴紧安装板相对的两面,使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分别处于所述
安装板的两侧,同时,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
第二通孔1122,所述按键从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122露出。
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133。
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和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均大于所述
安装孔,紧固件180依次穿过主体部分110、所述安装孔以及面板部分120
以固定连接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同时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
120将所述安装板夹紧固定。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激发器200可以为三个,分别与所述控制
器100电连接。实际工作时,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器100控制其中一台激发
器200工作产生自由基,也可以同时控制其中任意两台激发器200工作产
生自由基,还可以同时控制三台激发器200同时工作产生自由基。所述激
发器200产生的自由基具有清除病毒、细菌、芽孢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并且所述面板
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第
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
孔露出,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同时,所述电路板上连接的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激发器及外部电源连接,
使得所述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激发器按照预定模式工作,实
现了不同模式的分别控制,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时间决定是否
再次按下所述按键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控制方式更加合
理,因而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主体部分110包括底壳111、顶盖112以及电
路板113。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设置在顶盖112上,顶盖112与底
壳111扣合形成封闭的内腔,电路板113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控键模组
的控制元件133与电路板113电连接。底壳111和/或顶盖112的扣合面可
以设置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安装环形凸起以使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的扣合
面之间完全密封,从而使外部有害气体无法进入主体部分110的内腔,防
止有害气体对内腔中电路板或控制元件的腐蚀或侵害,减少主体部分110
的损坏几率,保证主体部分110的使用稳定性。另外,在底壳111与顶盖
112扣合处分别设置凸起和豁口,所述凸起和所述豁口适配,例如,底壳
111设置凸起,顶盖112设置豁口,或者底壳111设置豁口,顶盖112设置
凸起,这样可以迅速找对扣合角度,而不会使顶盖的方向和底壳的方向装
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图5所示,底壳111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1111,电路板113上连
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从出线孔1111伸出并分别与激发器100及外部电源连
接。主体部分110可以与激发器200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由于底壳111
和顶盖112扣合,主体部分110和激发器200可以事先连接好作为整体从
空气过滤器的内部安装到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安装板内侧,而面板部分120
可以从空气过滤器的外部安装到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安装板外侧,从而使安
装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按键包括第一按键131和第二按键132。
第一按键131设置在面板部分120上,通过第一通孔121露出。第二
按键132设置在主体部分110上,即第二按键132设置在顶盖112上,并
通过顶盖112的第二通孔1122露出。第一按键131覆盖在第二按键132上,
第一按键131通过第二按键132间接接触控制元件133。
所述控键模组还包括按键密封结构134,按键密封结构134密封第一按
键131与第一通孔12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按键132与第二通孔1122之间
的间隙。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按键密封结构134包括与第一按键131对应
的第一密封结构1341以及与第二按键132对应的第二密封结构1342。
第一密封结构1341固定在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上,用以密封第
一按键131与第一通孔121之间的间隙。
第二密封结构1342固定在顶盖112的背面,所述主体部分110的第一
面1121设置在所述顶盖112上,顶盖112的背面为顶盖112的与主体部分
110的第一面1121相对的面,用以密封第二按键132与第二通孔1122之间
的间隙。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结构1341包括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
第二密封结构1342包括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贴
紧固定在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上,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贴紧固定
在顶盖112的背面。
第一按键131和第二按键132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两个以上的控
键模组的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与第一按键1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同
时,所述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的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与第二按键132也
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和所述第二密封保护膜为一体
成型结构时,有助于所述按键同周围环境的隔绝,因而防水防腐性能更好。
当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与第一按键131为一体成型结构时,一体结
构的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与第一按键131的外形尺寸与面板部分120的
第一面122的外形尺寸匹配,以使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的边缘部分夹在
在面板部分120和所述安装板之间,从而起到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结构1341还包括第一控键支架13412,
第二密封结构1342还包括第二控键支架13422。
第一控键支架13412设置在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并且第一密封
保护膜13411处于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和第一控键支架13412之间,
第一控键支架13412将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按照第一按键131的位置划
分为与第一按键131对应的区域,并压紧固定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使两
个以上的第一按键131之间分隔开来,以形成不同的第一按键区域。
第二控键支架13422设置在顶盖112的背面,并且第二密封保护膜
13421处于顶盖112的背面与第二控键支架13422之间,第二控键支架13422
将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按照第二按键132的位置划分为与第二按键132
对应的区域,并压紧固定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所述第一控键支架将一体
成型的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使两个以上的第二按键之
间分隔开来,以形成不同的第二按键区域。每个区域与不同的按键相对应,
使得所述第一控键支架和所述第二控键支架使得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和所
述第二密封保护膜的密封效果更好,并且使按下所述按键时的手感得到改
善。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控键支架13412与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
以及面板部分120的控制面板126紧固连接,以使第一控键支架13412和
密封保护膜13411压紧在控制面板126上。
第一控键支架13412还包括环形凸起13413,环形凸起13413处于第一
控键支架13412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为所述第一控键支架13412与第一
密封保护膜13411接触的一面,环形凸起13413为从第一控键支架13412
的一面延伸出的凸起部分,环形凸起13413将所述密封面分为密封区域与
紧固区域,并将所述密封区域与所述紧固区域隔开,所述第一按键131处
于所述密封区域,所述第一控键支架13412与所述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
以及所述面板部分120的控制面板126用于紧固连接的安装孔处于所述紧
固区域。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控键模组部分130包括有三个控键模组,分
别为病毒控键模组151、细菌控键模组152和芽孢控键模组153。病毒控键
模组151、细菌控键模组152、芽孢控键模组153分别与电路板113电连接,
以使病毒控键模组151、细菌控键模组152、芽孢控键模组153能控制激发
器200按照指定的模式工作。例如,本实施例中病毒控键模组151配置为
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控键的触发事件时,通过电路板113向激发器200
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使激发器200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激发器200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设定的工作时间为15分钟。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具
体操作过程为:当按下病毒控键模组151的按键时,激发器200开始工作,
15(1±5%)分钟后,激发器200自动停止工作,病毒清除工作完成,即所
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工作完成。细菌控键模组152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
控其控键的触发事件时,通过电路板113向激发器20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以使激发器200工作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激发器200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下设定的工作时间为30分钟。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当按
下细菌控键模组152的按键时,激发器200开始工作,30(1±5%)分钟后,
激发器200停止工作,细菌清除工作完成,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工作完
成。芽孢控键模组153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控键的触发事件时,
通过电路板113向激发器200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激发器200工作在
第三工作模式下,激发器200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设定的工作时间为180
分钟。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当按下芽孢控键模组153的
按键时,激发器200开始工作,180(1±5%)分钟后,激发器200停止工
作,芽孢清除工作完成,即所述第三工作模式的工作完成。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器100还包括与病毒控键模组151、
细菌控键模组152、芽孢控键模组153分别对应的模式指示灯140,模式指
示灯140与电路板113电连接。
相应地,如图3所示,面板部分120的控制面板126上还设有与模式
指示灯140对应的第三通孔123,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上还设有与
模式指示灯140对应的第四通孔1123,模式指示灯140透过第三通孔123
和第四通孔1123显示。同时,第一密封保护膜13411密封第三通孔123,
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密封第四通孔1123。第一控键支架13412和第二控
键支架13422上也相应设有与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123对应的通孔,
以使模式指示灯140能通过与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123对应的通孔显
示。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当按下病毒控键模组151的按键时,激发器
200开始工作,同时病毒控键模组151对应的模式指示灯140闪亮,激发器
200工作15(1±5%)分钟后,激发器200停止工作时,病毒控键模组151
对应的模式指示灯140变为常亮。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当按下细菌控
键模组152的按键时,激发器200开始工作,同时细菌控键模组152对应
的模式指示灯140闪亮,激发器200工作30(1±5%)分钟后,激发器200
停止工作,细菌控键模组152对应的模式指示灯140变为常亮。在所述第
三工作模式下,当按下芽孢控键模组153的按键时,激发器200开始工作,
同时芽孢控键模组153对应的模式指示灯140闪亮,激发器200工作180
(1±5%)分钟后,激发器200停止工作,芽孢控键模组153对应的模式指示
灯140变为常亮。
进一步的,控键模组部分130还包括应急控键模组154。应急控键模组
154与电路板113电连接,应急控键模组154的控制元件带有应急指示灯,
应急指示灯透过相应的第一按键131和第二按键132显示。
应急控键模组154配置为在其接收到用户触控其控键的触发事件时,
接通电路板113与激发器200,以使激发器200工作在第四工作模式。所述
第四工作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工作模式中
的任何工作模式下,按下应急控键模组154的按键,所述应急指示灯亮,
激发器200开始工作,当再次按下所述按键,所述应急指示灯灭,激发器
200停止工作。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工作模式中的任何一
种工作模式进行中,此时正在工作的模式的指示灯为闪亮,如果按下另外
两组中任意一个或者两个按键,此时,按下的按键对应的指示灯闪亮,所
述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重新开始定时,新的定时长度为所按下的另外两组
按键中对应的工作模式中时间较长的。同样,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
工作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工作模式的工作结束后,此时,其指示灯为常亮,
如果按下其它两组按键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所按下的一个或两个按键对应
的指示灯为闪亮,如果按下其它两个按键,工作模式以所按下的两个按键
中定时较长的模式开始工作。当按下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工作模式中
的任意一种模式的按键后,所对应的指示灯为闪亮,当再次按下时,取消
该工作模式,同时,所对应的指示灯灭。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工作
模式中的任何一种工作模式的工作结束后,此时,其指示灯为常亮,再次
按下所对应的按键时,指示灯灭。
另外,在无法确定灭杀对象时,需按下芽孢控键模组153的按键,即
启动第三工作模式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激发器200包括激发器电路板210、电源220、
风扇组件230、外壳240及端盖250。所述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还包括与电
路板113电连接的检测芯片。所述检测芯片设置在激发器200的激发器电
路板210上,用于检测激发器200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器100还包括诊断指示灯160,如图3所示,
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上设有与诊断指示灯160对应的第五通孔124,
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上设有与诊断指示灯160对应的第六通孔1124,
诊断指示灯160通过第五通孔124和第六通孔1124显示。同时,第一密封
保护膜13411密封第五通孔124,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密封第六通孔1124。
第一控键支架13412和第二控键支架13422上也相应设有与第五通孔124
和第六通孔1124对应的通孔,以使诊断指示灯160能通过与第五通孔124
和第六通孔1124对应的通孔显示。
当所述检测芯片检测到激发器200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检测
芯片向电路板113发送相应的检测信号,以使电路板113控制诊断指示灯
160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器100还包括电源指示灯170,面
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设有与电源指示灯170对应的第七通孔125,主体
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上设有与电源指示灯170对应的第八通孔1125,电
源指示灯170透过第七通孔125和第八通孔1125显示。同时,第一密封保
护膜13411密封第七通孔125,第二密封保护膜13421密封第八通孔1125。
第一控键支架13412和第二控键支架13422上也相应设有与第七通孔125
和第八通孔1125对应的通孔,以使电源指示灯170能通过与第七通孔125
和第八通孔1125对应的通孔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出线密封结构114,
出线密封结构114为柔性材料,如硅胶等。出线密封结构114设置在出线
孔1111处,导线通过出线密封结构114从出线孔1111伸出。设置出线密封
结构114可以使所述导线从出线孔1111伸出时不会形成空隙,从而有效防
止水或者其它介质进入控制器100。
进一步的,如图6和图7所示,出线密封结构114为凸字形结构。出
线密封结构114沿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凸出方向上设有与所述导线相对应的
通透的结构孔1141,以使所述导线从结构孔1141伸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结构孔1141可以按照图6和图7所示的一字型排列,也可以排列成两
排,或者沿某圆周排列,对所述结构孔1141的具体排列方式这里不作具体
限定。
所述凸字形结构的边缘用于与底壳111抵触,以防止出线密封结构114
从出线孔1111中脱出。这种凸字形结构的出线密封结构114能使其与出线
孔1111有一定的重叠部位,从而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另外,导线的每一
根从与之对应的结构孔1141伸出,能使所述导线在密封的同时能有效绝缘。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底壳111、电路板113以及顶盖112的中心设
有相互对应的中心孔。面板部分120的控制面板126的中心设有与所述中
心孔对应的带内螺纹的盲孔。
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底壳111、电路板113
和顶盖112的中心孔以及所述带内螺纹的盲孔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底壳111、电路板113以及顶盖112的中心孔
和面板部分120的所述盲孔之间连通且密封。具体为,所述面板部分120
的第一面122中心设有第一凸台1221,所述第一凸台1221为圆柱形,所述
第一凸台1221上设有所述带内螺纹的盲孔。所述顶盖112的背面中心设有
第二凸台1126,所述第二凸台1126为圆柱形,所述第二凸台1126与所述
顶盖112为一体成型,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贯通所述顶盖112和所述第二
凸台1126。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所述顶盖的背面为所述顶盖的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相对的面。所述顶
盖112的中心孔为阶梯孔,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设有第一台阶面;所述
第一凸台1221伸入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
另外,所述控制器本体还包括空心管115,所述空心管115设置在所述
内腔内并连通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和所述底壳111的中心孔,所述空心管
115的一端伸入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相抵。所述底壳
111的中心孔为阶梯孔,所述底壳111的中心孔设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空心
管115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底壳111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抵。从
而使第二凸台1226和底壳111的中心孔与所述内腔之间密封。
紧固件从所述底壳111的外部依次穿过所述底壳111的中心孔、所述空
心管115、所述电路板113的中心孔、所述顶盖112的中心孔并与所述控制
面板126中心孔的内螺纹拧紧固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气过滤系统,
包括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10以及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21。
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与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相对并且分别贴
紧安装板20相对的两面,使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分别处于安装板
20的两侧。
主体部分110的第一面1121和面板部分120的第一面122均大于安装
孔21,紧固件180依次穿过主体部分110、安装孔21以及面板部分120以
固定连接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同时主体部分110和面板部分120
将安装板20夹紧固定。
所述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包括激发器以及与所述激发器电连接的控
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包括主体部分、面板部分以及控键模组部分;
所述控键模组部分包括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所述面板部分上设有与
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与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相对并且分别贴紧安
装板相对的两面,使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分别处于所述安装板的
两侧,同时,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
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露出;
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面和所述面板部分的第一面均大于所述安装孔,
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主体部分、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面板部分以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同时所述主体部分和所述面板部分将所述
安装板夹紧固定。
所述自由基激发控制装置的实现方式详见上一个实施例中的具体实现
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以上的控键模组,并且所述面板
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控键模组的按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主体部分的第
一面设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按键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
孔露出,所述按键透过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控制所述控键模组的控制元件,
同时,所述电路板上连接的所述导线分别与所述激发器及外部电源连接,
使得所述按键能够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激发器按照预定模式工作,实
现了不同模式的分别控制,与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查看时间决定是否
再次按下所述按键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使控制方式更加合
理,因而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
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