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熔融物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重要的冶金工艺设备,其不仅是分配、保证钢水连续浇铸的缓冲器,它还是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均匀钢水温度、防止钢渣进入结晶器等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设备,其冶金效果直接影响铸坯的质量。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对中间包的流速进行有效的控制。
塞棒-水口控流结构是中间包浇注控制中一种常用的控流结构,这种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包底面上的出液口和与出液口配合的塞棒。通过控制塞棒相对水口的位置来控制水口的开度,进而控制浇注速度。然而,现有的塞棒-水口控流结构的闭合接触是通过塞棒的圆弧形头部与水口的圆弧形开口之间相切配合实现,塞棒上下移动的距离与水口的开口面积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计算和控制比较困难。
所以,急需一种能准确控制流速的中间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包括中间包本体和塞棒,其中,还包括出液管和挡块,所述挡块内设有第一空腔和与第一空腔相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管设于中间包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液管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出液槽,所述出液槽均小于出液口,所述出液管套接在挡块上,所述塞棒内设有第二空腔,且塞棒上还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挡块固定在塞棒上,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中间包本体内的钢水从塞棒中的进液口中进入第二空腔后然后进入第一空腔。转动塞棒,使挡块的出液口与出液管内壁的出液槽相连通,则铁水从出液槽中流走。将出液口转动到尺寸较大的出液槽位置时,单位时间从中间包本体内流出的铁水的量更多,铁水的流速较快,将出液口转动到尺寸较小的出液槽位置时,铁水的流速则较慢,达到控制中间包流速的效果。与传统的塞棒-水口控流结构相比,无需考虑塞棒上下移动的距离与水口的开口面积之间的关系,只需预先加工好出液管中出液槽的大小,并转动塞棒使挡块的出液口与出液槽相通即可,操作简单,流速控制得更加准确。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出液槽以从大到小的顺序顺时针分布在出液管的内壁上。顺时针转动塞棒,使挡块的出液口与出液槽连通,即可降低中间包内铁水的流速,逆时针转动则可增加中间包内铁水的流速。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挡块的底部设有通孔。通常情况下,如果仅靠出液槽来排出铁水,则需将出液槽加工得很大。通过在挡板的底部上设置通孔,部分铁水可从通孔中排出,无需将出液槽加工的很大。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挡块的底部。均匀分布的通孔使铁水从挡板的底部流出的更加均匀。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至方案四任一项的优选,所述塞棒上设有握环。握环使操作人员更加方便的转动塞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塞棒、挡块和出液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中间包本体10,出液管11,出液槽111,挡块20,出液口21,通孔22,塞棒30,进液口31,握环32。
如图1所示,具有调速功能的中间包,包括中间包本体10、塞棒30、出液管11和挡块20。塞棒30内加工有第二空腔,且塞棒30上还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液口31,塞棒30的上端焊接有握环32,挡块20焊接在塞棒30的下端,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
如图2、图3所示,挡块20内加工有第一空腔和与第一空腔相通的出液口21。挡块20的底部钻设有多个通孔22,通孔22均匀分布在挡块20的底部。出液管11安装在中间包本体10的底部,出液管11的内壁上加工有四个出液槽111,出液槽111沿顺时针方向从大到小排列,且出液槽111均小于出液口21,出液管11套接在挡块20上。
具体工作时,中间包本体10内的钢水从塞棒30中的进液口31中进入第二空腔后然后进入第一空腔。当中间包本体10内的钢水流速过快时,顺时针转动塞棒30,使挡块20的出液口21与出液管11内壁的较小的出液槽111相连通,则铁水从较小的出液槽111中流走,达到降速的作用。反之,当中间包本体10内的钢水流速过慢时,逆时针转动塞棒30,使挡块20的出液口21与出液管11内壁的较大的出液槽111相连通,达到增速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