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舰载飞机在着舰过程中,由于舰面甲板空间尺寸的限制,其着舰通常采用拦阻钩将飞机拦停的方式。一旦,拦阻钩无法放下时,飞机将无法着舰。因此,舰载飞机上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状态下,拦阻钩都设置有正常的收放系统和应急放系统。在正常收放系统出现故障,拦阻钩无法放下时,需采用应急放方式将拦阻钩放下。
但是,存在这种情况,拦阻钩控制阀故障且处于收上状态时,拦阻钩作动筒由于收上油路的作用,使其应急放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拦阻钩应急放下。这样拦阻钩应急放系统就起不到其应急放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拦阻钩放下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可靠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包括:拦阻钩收放控制阀、拦阻钩收放作动筒、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以及拦阻钩旁通阀;其中,拦阻钩旁通阀的进油口连接系统供压管路,且回油口连接系统回油管路;拦阻钩旁通阀的一个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进油口通过液压管路接通,且另一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连接收上管路的工作口通过液压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回油口与系统回油管路接通,且其连接收上管路的工作口分别与拦阻钩收放作动筒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的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并且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连接放下管路的工作口与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的另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拦阻钩正常收上状态,来自系统供压管路的高压油可以通过拦阻钩旁通阀进入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进油口,拦阻钩收放控制阀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将进油口与收上管路接通,且回油口与放下管路接通,高压油可以经过收上管路进入拦阻钩收放作动筒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将拦阻钩收上并上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拦阻钩正常放下状态,来自系统供压管路的高压油可以通过拦阻钩旁通阀进入拦阻钩收放控制阀的进油口,拦阻钩收放控制阀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将进油口与放下管路接通,且回油口与收上管路接通,高压油可以经过放下管路进入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将拦阻钩收上位置锁打开,同时,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的另一腔以及拦阻钩收放作动筒的工作管路可以通过拦阻钩收放控制阀连接至回油管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拦阻钩收放控制阀被卡死在收上位置且需要紧急放下时,拦阻钩旁通阀可以被操纵,使得系统进油处于断开状态,拦阻钩收上管路可以通过拦阻钩旁通阀直接与回油系统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拦阻钩旁通阀为采用手动方式进行位置控制的两位四通阀。
根据本公开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能保证舰载飞机拦阻钩的正常收上和放下功能。在拦阻钩无法正常放下时,本系统的可隔离拦阻钩收上管路,将收上管路与系统回油沟通确保了应急放能放下拦阻钩,提高了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对应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是例示常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例示正常收上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例示正常放下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例示应急状态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结合图1描述常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常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包括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在常规舰载飞机阻拦钩收放控制系统中,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进油口连接系统供压管路,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回油口与系统回油管路接通。此外,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连接收上管路的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连接放下管路的工作口与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的另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
在图1所示的情景中,常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工作在收上状态。高压油进入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进油口,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将进油口与收上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回油口与放下管路接通。高压油经过收上管路进入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以将拦阻钩收上并上锁。
但是,当系统发生故障,拦阻钩被卡死在收上位置时,需要应急方案将拦阻钩紧急放下。下面接合图2至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包括: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例如但不限于三位四通电磁阀)、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以及拦阻钩旁通阀4(例如但不限于两位四通电磁阀,且可以是手动阀)。
如图2所示,拦阻钩旁通阀4的进油口连接系统供压管路,拦阻钩旁通阀4的回油口连接系统回油管路。拦阻钩旁通阀4的一个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进油口通过液压管路接通,拦阻钩旁通阀4的另一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连接收上管路的工作口通过液压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回油口与系统回油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连接收上管路的工作口与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连接放下管路的工作口与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的另一腔通过液压管路接通。
如图3所示,在拦阻钩正常收上时,高压油通过拦阻钩旁通阀4进入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进油口。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由控制信号将进油口与收上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回油口与放下管路接通,高压油经过收上管路进入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和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将拦阻钩收上并上锁。
如图4所示,在拦阻钩正常放下时,高压油通过拦阻钩旁通阀4进入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的进油口。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根据控制信号将进油口与放下管路接通,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回油口与收上管路接通。高压油经过放下管路进入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将拦阻钩收上位置锁打开。同时,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3的另一腔以及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的工作管路通过拦阻钩收放控制阀连接至回油管路。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依靠其气腔的压缩空气将拦阻钩放下至放下位置。
如图5所示,在拦阻钩无法正常放下时,特别是当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一直处于(被卡死)收上位置时,拦阻钩收放控制阀1进油口与拦阻钩收上管路处于连通状态。当需要通过应急的方式将拦阻钩放下时,可先将拦阻钩旁通阀4操纵至旁通位置也就是如图5所示的位置。此时,系统进油处于断开状态,拦阻钩收上管路通过拦阻钩旁通阀4直接与回油系统连接。此时,只要将拦阻钩收上位置锁打开,即可依靠拦阻钩收放作动筒2其气腔的压缩空气将拦阻钩放下至放下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控制系统能保证舰载飞机拦阻钩的正常收上和放下功能。在拦阻钩无法正常放下时,本系统的可隔离拦阻钩收上管路,将收上管路与系统回油沟通,确保了应急放能放下拦阻钩,提高了舰载飞机拦阻钩收放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附图标记列表
1-拦阻钩收放控制阀、2-拦阻钩收放作动筒、3-拦阻钩收上位置锁作动筒、4-拦阻钩旁通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