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42841.3
2008.09.11
CN101671431A
2010.03.17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G 63/06公开日:20100317|||公开
C08G63/06; C08G63/78; B65D30/02
C08G63/06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上海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 顾一非; 周圣琳
顾一非; 周圣琳
201103上海市古羊路900号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赵志远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该环保型一次性制品采用玉米代替塑料,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再经过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需要制成一次性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环保、可降解等特点。
1.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环保型一次性制品采用玉米代替塑料,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再经过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需要制成一次性制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包括硬脂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N-十二烷基二甲胺、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6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塑料日用器具。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环保袋。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环保包装盒。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品,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一次性制品多为难降解塑料制品,这种一次性难降解塑料制品用量大,自然分解需几百年,填埋后破坏土质,会贻害几代人;在水体中会长期漂浮,影响水环境。这种“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白色污染”,目前,欧美不少企业注重开发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材料,在选用包装材料,一次性制品材料时,尽量选用易于处理的材料并积极开发新型包材。比如现在有许多企业选择纸制品、竹制品、木制品等代替一次性难降解塑料制品,但是这将造成大量的林木被砍伐,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降解环保的环保型一次性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环保型一次性制品采用玉米代替塑料,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再经过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需要制成一次性制品。 所述的乳化剂包括硬脂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N-十二烷基二甲胺、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 所述的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60℃。 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塑料日用器具。 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环保袋。 所述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可制成一次性环保包装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玉米中提取聚乳酸颗粒,代替化工塑料粒子,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建筑墙体板材、包装材料、纺织面料、日用器具、农用地膜、地毯、医用材料、汽车内饰和家庭装饰品等。由这种生物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物品,废弃后可采用堆肥填埋处理,在自然界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可当作有机肥施入农田成为植物养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硬脂酸钠盐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在30℃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需要制成一次性制品。 实施例2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在60℃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建筑墙体板材、包装材料、纺织面料、日用器具、农用地膜、地毯、医用材料、汽车内饰和家庭装饰品等。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制品,该环保型一次性制品采用玉米代替塑料,将玉米浸泡后磨浆,加入乳化剂加工成无色透明的乳酸液体,再经过聚合反应生成颗粒状高分子聚乳酸材料,将高分子聚乳酸材料根据需要制成一次性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环保、可降解等特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