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7184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1808.4

申请日:

2009.08.28

公开号:

CN101691832A

公开日:

2010.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7/00申请日:20090828|||公开

IPC分类号:

E21B7/00; E21D5/04

主分类号:

E21B7/00

申请人: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兴旺; 左永江; 马冰; 丁振宇; 肖炜; 刘敏; 王正胜; 高晓耕; 陈慧; 王志晓; 徐志鹏

地址: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李振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主要解决现有工艺中基岩段注浆占用井口时间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基岩段(4)注浆孔被分成直孔段(9)及S孔段(11),其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顺序为基岩直孔段(9)注浆、冲积层段(3)钻井与S孔段(11)注浆同时进行,最后基岩段(4)开挖掘砌。该工艺与传统钻注工艺比较,占用井口时间减少60%,为矿井提前投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基岩段(4)注浆、冲积层(3)钻井、基岩段(4)开挖掘砌,其特征在于:基岩段(4)注浆孔分被成直孔段(9)和S孔段(11),其顺序为基岩直孔段(9)注浆,冲积层段(3)钻井与S孔段(11)注浆同时进行,最后基岩段(4)开挖掘砌。

说明书


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立井钻-注工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

    背景技术

    在当前矿山立井建设过程中,立井井筒通常要通过冲积层段和基岩段,为了防止地下水造成的危害,通常冲积层段采用钻井法或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地面预注浆堵水处理后再进行井筒掘砌施工。冲积层段采用钻井法施工是立井井筒特殊技术之一,利用大型专用钻井设备通过一次或几次扩井直接完成井筒施工,并利用沉降法将预制井壁逐节下到井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井井筒。因为钻井全部采用机械化,打井不下井,全部在地面操作,较井下开挖掘砌的普通凿井法更安全,而且地面预制井壁较井下现浇注井壁质量更可靠,因此在我国矿山立井建设中广泛应用。而地面预注浆也是特殊凿井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井筒开挖前封堵基岩段地下水,为基岩段安全快速开挖掘砌创造条件,其实现工艺是在预定井筒周围从地面打注浆孔穿过受注底层,利用专用注浆泵将可凝性浆液通过注浆孔注入到受注地层的空隙中,在井筒周围形成一个堵水帷幕,从而起到堵水作用,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地面预注浆技术已得到全面推广应用。通常工艺为:基岩段地面预注浆-冲积层钻井-基岩段掘砌三部分依次进行如附图1中A、B、C步骤所示,而于基岩段注浆工期较长,占用地面井口时间也较长,影响后续施工,故建井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基岩层注浆占用井口时间,缩短整个立井建设工期,实现矿山早投产、早出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减少了地面预注浆施工占据井口的时间,使其它后续施工提前,从而节省整个井筒建设工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基岩段注浆、冲积层钻井、基岩段开挖掘砌,所述的基岩段注浆孔分被成直孔段和S孔段,其工艺顺序为基岩直孔段注浆、冲积层段钻井与S孔段注浆同时进行,最后基岩段开挖掘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钻-注平行作业工艺与注浆-钻井施工工艺相比,由于将基岩段分为直孔段和S孔段,S孔段注浆和冲积层钻井同时进行,减少了地面预注浆施工占据井口的时间,使其它后续施工提前,从而节省整个井筒建设工期60‰,可使矿井提前投产,为矿山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立井钻-注工艺图;

    附图2为本发明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示意图。

    1-注浆钻机 2-注浆钻孔 3-冲积层 4-基岩段 5-注浆帷幕 6-钻井井架 7-大钻机钻头 8-凿井井架 9-直孔段 10-注浆孔轨迹 11-S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2所示,该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基岩段4注浆、冲积层3钻井、基岩段4开挖掘砌,如附图2中D、E、F所示,其中基岩段4注浆孔分被成直孔段9和S孔段11如附图2中E所示,钻井顺序为基岩直孔段9注浆附图2中D所示,然后冲积层段3钻井法施工与基岩段S孔段11注浆作业同时进行如图2中E所示,最后基岩段4开挖掘砌如附图2中F所示。

    为了避免注浆浆液窜入钻井井筒内,S孔段注浆段与钻井底部应有一安全距离,即直孔段的深度,如果直孔段9长度太小,无法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直孔段太长,则施工占用井口时间过长,不能最大限度的缩短整个建设工期,无法体现该工艺的的优点,因此根据研究确定直孔段9的长度宜为100~200m,直孔段的布孔圈径与井口中心同心,直径为大于井筒荒径1m±2‰。

    在直孔段9施工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冲积层3的钻井施工,直孔段9的布孔圈直径在考虑注浆孔偏斜2‰基础再加2m以上;为了避免在对冲积层3钻井法施工时施工现场的相互干扰,S孔的地面布置应避开地面施工设施,如泥浆池、泥浆循环管路、钻井钻机基础、钻井钻机龙门轨道及压风机房等;S孔段11的造孔采用定向钻技完成,为了保证注浆质量,S孔段受注段注浆孔的落点圈径宜小于或等于直孔段9的布圈直径,而S孔地面布置受冲积层钻井施工条件地限制,布孔圈径至井口中心距离远大于直孔段注浆孔径至井口中心距离,如附图2中注浆孔轨迹10所示,因此需要采用定向钻进技术使S孔按照预定的轨迹到S孔段起始深度进入预定的S孔受注浆落点圈径靶域范围之内。

    该施工工艺以目前的井筒为例,若井筒深度为800m,冲积层及风化层厚度为350m,注浆起始起止深度为350-810m,按目前注浆时间需10个月,即占用地面井口时间10个月,若采用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基岩层200m以内为直孔段注浆,通常只需3个月,即只占用地面井口3个月时间,后续工程可提前进入施工,从而缩短工期60‰的时间完成建井施工,为钻井施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主要解决现有工艺中基岩段注浆占用井口时间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基岩段(4)注浆孔被分成直孔段(9)及S孔段(11),其立井钻-注平行作业工艺顺序为基岩直孔段(9)注浆、冲积层段(3)钻井与S孔段(11)注浆同时进行,最后基岩段(4)开挖掘砌。该工艺与传统钻注工艺比较,占用井口时间减少60,为矿井提前投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