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7181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44449.7

申请日:

2009.09.16

公开号:

CN101692358A

公开日:

2010.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B 17/58申请公布日:20100407|||公开

IPC分类号:

H01B17/58; H01B17/50; D06M15/564; D06M13/165; D06M13/50; D06M11/47

主分类号:

H01B17/58

申请人:

衡阳凌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亚林

地址:

421007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三工区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代理人:

邹小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在套管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金属纤维的含量为15%~40%。所述的阻燃保护膜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500~1000、十溴二苯醚200~300、氧化锑50~80、有机硅柔软剂20-50、消泡剂5~10、醚化羟甲基交联剂10~30、SAQ-1有机硅防霉剂50~100、AG7600防水剂50~10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在套管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屏蔽纱线是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金属纤维的含量为15%~4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纺织纤维可以是涤棉纤维或者是锦纶纤维或者是涤纶纤维或者是棉纤维。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阻燃保护膜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所述的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500~1000;十溴二苯醚200~300;氧化锑50~80;有机硅柔软剂20-50;消泡剂5~10;醚化羟甲基交联剂10~30;SAQ-1有机硅防霉剂50~100;AG7600防水剂50~10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其特征是:阻燃保护膜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所述的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500~1000;十溴二苯醚200~300;氧化锑50~80;有机硅柔软剂20-50;消泡剂5~10;醚化羟甲基交联剂10~30;SAQ-1有机硅防霉剂50~100;AG7600防水剂50~100。

说明书


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套在导线束上的套管,特别是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通过混纺后合成屏蔽纱线再经过编织的复合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电气控制设备、计算机中控系统、仪表等电路导线束的外护套均采用的是传统的聚氯乙烯套管、PET编织套管和金属纤维编织的套管。聚氯乙烯套管和PET编织套管只是起到一个简单的导线集成线束的保护作用,对设备内部的的电磁辐射超标和系统的电磁干扰不能起到电磁屏蔽效果,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变硬、断裂,重量也较重,柔软性差,存在阻燃性差,遇明火容易燃烧,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不适应在计算机、电气控制设备的中控系统、精密仪表、电子机电设备及宇航、火箭等军用设备的使用要求。采用金属纤维编织的套管虽然解决了抗静电和电磁屏蔽的问题,但它重量也还是较重,不具备防水、防霉菌、防盐雾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通过混纺后合成屏蔽纱线再经过编织的复合套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在套管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

    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金属纤维的含量为15%~40%。

    所述的纺织纤维可以是涤棉纤维或者是锦纶纤维或者是涤纶纤维或者是棉纤维。

    所述的阻燃保护膜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500~1000;十溴二苯醚200~300;氧化锑50~80;有机硅柔软剂20-50;消泡剂5~10;醚化羟甲基交联剂10~30;SAQ-1有机硅防霉剂50~100;AG7600防水剂50~100。

    将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后通过浸涂机均匀浸涂、压轧涂敷在编织套管的表面,阻燃保护膜涂层厚度为0.6±0.2mm,然后经过120~130℃高温烘焙1小时,立即将套管从烘箱中取出既可,干燥后的套管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且柔软的阻燃保护膜,达到防水、防盐雾、防霉菌、阻燃的效果。

    其产品的技术标准如下:

    1、屏蔽效果:在100KHZ~100MHz屏蔽效果27dB,屏蔽效果达98%以上;

    2、屏蔽套管的线电阻:<102Ω/m;

    3、编织密度:覆盖率90%以上;

    4、氧指数≥38%;

    5、抗霉菌性能:达到GJB150.10-86标准中的二级性能;

    6、抗盐雾性能:达到GJB150.11-86标准中的二级性能;

    7、耐折弯性:成180°反复折叠30次,套管不断裂、无裂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编织复合套管具有柔软性好、质量轻、适应温度范围宽和高强的消除静电性能的特点,还具有抗静电和电磁屏蔽的优点,尤其适应于计算机中控系统、电气控制设备、精密仪表、电子机电设备及宇航、火箭等军、民用设备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1,在套管1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2。

    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涤棉纤维和不锈钢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不锈钢金属纤维的含量为25%。

    所述的阻燃保护膜2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750;十溴二苯醚250;氧化锑65;有机硅柔软剂35;消泡剂8;醚化羟甲基交联剂20;SAQ-1有机硅防霉剂75;AG7600防水剂75。

    将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后通过浸涂机均匀浸涂、压轧涂敷在编织套管的表面,阻燃保护膜2涂层厚度为0.6±0.2mm,然后经过120~130℃高温烘焙1小时,立即将套管从烘箱中取出既可,干燥后的套管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且柔软的阻燃保护膜,达到防水、防盐雾、防霉菌、阻燃的效果。

    实施例二、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1,在套管1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2。

    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锦纶纤维和不锈钢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不锈钢金属纤维的含量为25%。

    所述地阻燃保护膜2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750;十溴二苯醚250;氧化锑65;有机硅柔软剂35;消泡剂8;醚化羟甲基交联剂20;SAQ-1有机硅防霉剂75;AG7600防水剂75。

    将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后通过浸涂机均匀浸涂、压轧涂敷在编织套管的表面,阻燃保护膜2涂层厚度为0.6±0.2mm,然后经过120~130℃高温烘焙1小时,立即将套管从烘箱中取出既可,干燥后的套管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且柔软的阻燃保护膜,达到防水、防盐雾、防霉菌、阻燃的效果。

    实施例三、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1,在套管1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2。

    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涤纶纤维和不锈钢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不锈钢金属纤维的含量为25%。

    所述的阻燃保护膜2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750;十溴二苯醚250;氧化锑65;有机硅柔软剂35;消泡剂8;醚化羟甲基交联剂20;SAQ-1有机硅防霉剂75;AG7600防水剂75。

    将上述材料均匀混合后通过浸涂机均匀浸涂、压轧涂敷在编织套管的表面,阻燃保护膜2涂层厚度为0.6±0.2mm,然后经过120~130℃高温烘焙1小时,立即将套管从烘箱中取出既可,干燥后的套管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且柔软的阻燃保护膜,达到防水、防盐雾、防霉菌、阻燃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套管编织工艺参数如下表:

    规格  线数  锭数×根  上下  齿轮比  壁厚(mm)  单位质量(g/m)Φ4  48×1  25∶40  0.4±0.1  3.0±0.5  Φ6  56×1  25∶40  0.4±0.1  5.0±1.0  Φ8  64×1  25∶40  0.4±0.1  6.0±1.0  Φ10  72×1  25∶38  0.45±0.1  9.5±1.0  Φ12  64×2  30∶35  0.45±0.1  9.5±1.5  Φ14  72×2  30∶35  0.55±0.1  13.5±1.5  Φ16  84×2  40∶44  0.55±0.1  15.0±2.0  Φ18  84×3  45∶45  0.50±0.1  17.0±2.0  Φ20  84×3  45∶44  0.50±0.1  19.0±2.0  Φ22  108×2  45∶70  0.50±0.1  19.5±2.0  Φ24  108×3  45∶65  0.50±0.1  20.0±2.5  Φ26  108×3  45∶60  0.55±0.1  24.0±2.5  Φ28  120×3  50∶70  0.55±0.1  24.0±4.0  Φ30  120×3  50∶65  0.55±0.1  33.0±4.0  Φ32  120×4  50∶60  0.60±0.2  34.0±5.0

    规格  线数  锭数×根  上下  齿轮比  壁厚(mm)  单位质量(g/m)  Φ34  120×4  50∶65  0.60±0.2  39.0±5.0  Φ36  120×4  50∶60  0.60±0.2  39.0±6.0  Φ38  120×4  60∶55  0.65±0.2  39.0±8.0  Φ40  120×4  55∶55  0.60±0.2  39.0±8.0

    

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编织的复合套管,它包括一个用屏蔽纱线编织的套管,在套管的表面浸涂有一层阻燃保护膜。所述的屏蔽纱线是采用纺织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而成,其中金属纤维的含量为1540。所述的阻燃保护膜是由下述组份的原料制成,其份数为重量份,其中:聚氨酯树脂5001000、十溴二苯醚200300、氧化锑5080、有机硅柔软剂20-50、消泡剂510、醚化羟甲基交联剂1030、SAQ-1有机硅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