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能有效地燃烧由于引火
点高而难以着火且由于粘度高而产生较多的焦油的如液状的动植物油等燃
料油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化石燃料而增加的二氧化碳,地球的变暖现象急剧进行,因
此,越来越需要研发出当用尽化石燃料时能代替化石燃料的能源。
对代替能源的关心诞生出了绿色成长的术语。
绿色成长指的是节约有效地使用能源与资源,减少气候变化与环境破
坏,完成能源独立,通过清净能源与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突破经济危机,
创出新成长动力与工作岗位的新概念。绿色成长的概念最初出现在2000年
1月“Economist”通过“达沃斯论坛,(DavosForum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广
泛使用。
2005年有关亚太环境与开发的主词会议(MECD)采用“绿色成长的首
尔主导权(SI)”正式开始了UN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的议论。
绿色成长政策的向后发展是有效地减缩温室气体强化石油及能源自立、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力度(气候变化的适应及能源自立)、开发绿色技术及
成长动力化产业的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培育、产业结构的尖端化、绿色经
济基础组成(创出新成长动力)、绿色国土及绿色交通的组成、生活的绿
色革命、世界性的绿色成长模范国家(改善生活质量,强化国家地位)。
随着对绿色成长的关心度变高作为使用于燃烧装置的燃料努力地利用
环保的液状的动植物油来代替通常的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出二氧化碳,排出的二氧化碳成为地球温暖化的主
原因。虽然植物油燃烧时也会排出二氧化碳,但作为植物油原料的植物成
长时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看做是当植物油燃烧时发生的二
氧化碳加上植物成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油实质产生的二氧化碳
的量等于零。
即便有所述的优点,但液状的动植物油没有被利用为燃烧装置的燃料。
通常,燃料油需要着火性出色、粘度低,但液状的动植物油由于发火点高
而着火性低、粘度高而产生较多的焦油。考虑到液状的动植物油的特性,
为了将液状的动植物油作为燃料油需要加工处理使液状的动植物油的粘度
变低,但加工液状的动植物油需要较高的成本费用,因此,缺乏经济效应。
因此,急需研发出即便不加工处理着火性低、粘度高的液状的动植物
油也能作为燃料油来使用的燃烧装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
地点火因着火点高而着火性低的液状的动植物油的燃烧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完全燃烧液状的动植物油,从而,
能减少焦油产生量的燃烧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工厂、塑料棚及热合并发电
等大空间能同时供给较多量的火力的产业用燃烧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的燃烧装置,包括:燃料储
藏罐,用于储藏燃料;燃烧机,具有规定的长度,借助管道与所述燃料储
藏罐连接,接收燃料并燃烧燃料;送风机,设置于所述燃烧机的一端用于
向所述燃烧机供给空气;火焰板,以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燃烧机的上部,
将从所述燃烧机不完全燃烧的火焰或空气收敛于火焰中进行完全燃烧,
所述燃烧机具备:槽,朝所述燃烧机的长度方向形成;点火加热器,
设置在所述槽的长度方向,用于产生热;点火芯,设置于所述点火加热器
的上部吸收所述燃料,并借助所述热来点火;一对燃烧芯,设置在所述燃
烧机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点火芯隔开规定间隔,用于燃烧所述燃料。
所述燃烧机进一步具备,燃烧室,用于燃烧从所述燃料储藏罐供应的
燃料;空气供给室,从所述送风机接收空气供给到所述燃烧室,在所述空
气供给室与所述燃烧室之间可形成有用于向所述空气供给室供给空气的多
个空气孔以便供给到所述燃烧室的燃料有效地被燃烧。
所述燃烧机可具备:内壁,在侧面形成有多个所述空气孔;外壁,与
所述内壁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侧,与所述内壁共同形
成所述空气供给室。
所述空气孔具备一次燃烧空气孔,一次燃烧空气孔形成于所述内壁的
下侧,用于供给第一次燃烧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燃料时所需的空气。
所述空气孔进一步具备二次燃烧空气孔,二次燃烧空气孔形成于所述
一次燃烧空气孔的上部的相反侧,用于供给第二次燃烧所述第一次燃烧的
燃料时所需的空气。
所述空气孔进一步具备火焰排列空气孔,火焰排列空气孔以规定间隔
形成于所述二次燃烧空气孔的上部,将从所述燃烧室燃烧的火焰朝中央排
列。
所述燃烧机进一步具备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从所述槽延长的燃料供给
管;燃料调整装置,设置于所述燃料供给管与所述管道之间,用于调整流
入到所述燃烧机的燃料的量。
所述送风机具备:送风扇,与电机轴结合起风;送风导管,将从所述
送风扇送风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空气供给室,在所述送风导管可具备贯通所
述燃料供给管的贯通孔。
所述火焰板具备:陶瓷,设置于所述燃烧机的上端,重新加热在所述
燃烧机没有完全燃烧的气体来进行完全燃烧;排出口,由所述陶瓷形成为
小于所述燃烧室的宽度的大小,用于排出从所述燃烧室燃烧的气体。
在所述管道可具备用于向所述燃烧机顺畅地供给所述燃料的燃料泵。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能容易地点火因着火点高而着火性
不优秀的液状的动植物油。
并且,由于能完全燃烧难以完全燃烧的液状的动植物油等燃料,从而,
可减少焦油的产生量。
并且,由于具备规定的长度,从而,在工厂、塑料棚及热合并发电等
大空间也能同时供给较多量的火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机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机与火焰板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根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机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的燃烧机与火焰板的截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10,具备:燃料
储藏罐100,用于储藏燃料;燃烧机200,借助管道120与所述燃料储藏罐
100连接接收燃料并燃烧燃料;送风机300,设置于所述燃烧机200的一端,
用于向所述燃烧机200供给空气;火焰板400,以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燃烧
机200的上部,用于完全燃烧在所述燃烧机200没有完全燃烧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燃烧装置10的燃料油可使用液状的动植
物油(废食油)等粘度高的燃料。
储藏燃料油的燃料储藏罐100与燃烧机200单独设置。此时,根据燃料
储藏罐100的容量决定装入的如液状的动植物油等燃料的量,因此,可以
将燃料储藏罐100的体积形成为大一点一次性地装入多量的燃料。
燃料储藏罐100借助管道120与燃烧机200连接,使储藏在燃料储藏罐
100的燃料油供给到燃烧机200。此时,燃料储藏罐100设置于高于燃烧机
200的位置,使得储藏到燃料储藏罐100的燃料油无需其他的供给装置也能
自然地供给到燃烧机200。
燃料储藏罐100进一步具备支撑架110,可借助支撑架110而支撑,从
而使燃料储藏罐100位于高于燃烧机120的位置。
并且,在管道120连接燃料泵130,使得不受燃料储藏罐100的位置的
影响也能顺畅地供给储藏在燃料储藏罐100的燃料油。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借助燃料泵130来顺畅地供给储藏在燃料储藏
罐100的燃料油的情况,但在管道120除了燃料泵130之外还可以连接燃料
加热(未图示)及供给装置(未图示)等多种装置来使用。
另一方面,燃烧机200,具备:槽210,朝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形成;
点火加热器280,朝所述槽210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产生热;点火芯220a,
形成于所述点火加热器280的上部,用于吸收所述燃料,并借助所述热来
点火;一对燃烧芯220b,朝所述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形成,与所述点火
芯220a隔开规定间隔,用于燃烧所述燃料。
燃烧机200具有规定长度,如图所示,形成为一面开放的筒形状。由
于燃烧机200具备规定长度,因此能一次性地供给较多量的火力。
燃烧机200根据使用目的或地点可具备如线形等符合状况的多种形态。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燃烧机200为圆筒形,但燃烧机200不仅是圆筒
形还可具备多角形等多种形状。
并且,在燃烧机200的下部可具备支撑构件(未图示),支撑构件用
于防止在燃烧装置10动作时,因燃烧机200活动使燃烧装置10停止动作的
现象或者使燃烧机200停止动作以防发生火灾。
另一方面,燃烧机200,具备,内壁260a,形成燃烧室230;外壁260b,
与内壁260a共同形成空气供给室240。
向燃烧室230供给如液状的动植物油的燃料油,向空气供给室240供给
使供给到燃烧室230的燃料有效地燃烧的空气。
燃烧机具备用于向燃烧室230供给燃料油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供给管
270,供给管270朝槽210延长。
并且,在燃料供给管270及管道(120)之间具备燃料调整装置271,
燃料调整装置271用于调整从燃料储藏罐100流入到燃烧机200的燃料的量。
并且,使用者仅通过调整燃料调整装置271也能容易地调整从燃料储藏罐
100供给到燃烧机200的燃料的量。
在形成于内壁260a与外壁260b之间的空气供给室240的上端具备上板
261,上板261连续地与内壁260a和外壁260b结合。由于具备上板261,因
此,能提高内壁260a与外壁260b的结合力,在上板261的上部可结合后述
的火焰板400。
并且,在与送风机300的一端连接的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备
仅挡住燃烧室230的第一端板290a,在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具备
挡住燃烧室230及空气供给室240的一端的第二端板290b,从而防止燃料油
及空气泄露到燃烧室200的外部。
此时,在第一端板290a具备用于插入燃料供给管270的局部来向槽210
供给燃料油的孔291。
并且,底板262连接内壁260a与相邻的内壁260a,在底板262的中央朝
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形成槽210。在槽210朝燃烧机200的长度方向具备点
火加热器280,使得利用电或煤气等产生热。在本实施例中示出点火加热
器280为圆筒型,但点火加热器280不仅为圆筒型还可为多角型等多种形态。
在点火加热器280的上部具备用于在燃烧装置10上点火的点火芯220a。
点火芯220a吸收槽210内的燃料油,借助点火加热器280接受规定温度以上
的热时可以点火。以下详细说明点火芯220a的具体内容。
另一方面,在底板262具备与点火芯22a隔开规定间隔的一对燃烧芯
220b。燃烧芯220b的形态与材料与所述点火芯220a相同。
从燃料储藏罐100接受的燃料油可容纳于包含槽210的底板262的底面。
因此,燃烧芯220b保持吸收燃料油的状态,因此,点燃在点火芯220a的火
移到燃烧芯220b后点火,最终,从三个芯发生火力。
另一方面,空气供给室240的一端与送风机300连接,使得从送风机
300接受空气。
如此,向燃烧室230的内部流入空气,从而,设置于燃烧室230内部的
点火芯220a上快速地点火。并且,借助向燃烧室230的内部供给充分的空
气可防止粘度高的液状的动植物油等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从送风机300向燃烧室230分散空气供给时,为了提高燃烧室230内
的燃烧效率,在内壁260a形成多个空气孔250。
在一对内壁260a中的一个内壁260a的最下边形成一次燃烧空气孔
250a,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用于供给第一次燃烧所述燃烧室230内部的
燃料时所需的空气。
此时,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可形成于燃烧室230高度的1/2以下的位
置与高于芯的位置。并可从底板262隔开规定距离而形成。当空气通过一
次燃烧空气孔250a供给到燃烧室230的内部时,空气沿着燃烧室230的
内部壁面循环,供给到低于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的下端的位置。并且,
由于空气供给到位于燃烧室230内部的点火芯220a,从而吸收在点火芯
220a上的燃料油上容易地点火。并且向着火的点火芯220a持续地供给空
气,从而,吸收到点火芯220a的燃料油能引起热分解。
并且,在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的上部形成二次燃烧空气孔250b,二
次燃烧空气孔250b用于供给一次燃烧的燃料进行二次燃烧时所需的空气。
此时,二次燃烧空气孔250b可形成于燃烧室230的高度的1/2以上的位
置。
另一方面,二次燃烧空气孔250b可形成于与形成有一次燃烧空气孔
250a的内壁260a成一对的其他内壁260a上。
二次燃烧空气孔250b与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形成于不同的方向是因
为在燃烧室230的内部以形成曲线的方式移动,从而,燃烧室230内部的
空气均匀地循环。
由此结构,在燃烧室230的下部形成热分解层D,在燃烧室230的上
部形成燃烧层C。
热分解层D为吸收到由陶瓷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点火芯220a的燃料油
被热分解的层。
若说明在热分解层D燃烧的过程,则为如下。加热流入放射能量的燃
料油来降低粘度,放射能量从由陶瓷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点火芯220a放射,
降低粘度的燃料油由毛细血管现象上升到点火芯220a的上部。并且,随
着提升点火芯220a的温度,燃料油在热分解层D内容易地被分解,使得
由陶瓷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点火芯220a与燃烧火焰之间进行热的再循环,
从而,由连续供给的燃料与供给的空气形成高温的火焰。
借助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供给的空气在热分解层D热分解的燃料油
转换为气体供给到燃烧层C。燃烧层C作为燃烧高温的气体的层,从热分
解层D供给的高温的气体与从二次燃烧空气孔250b供给的空气混合后燃
烧。并且,能完全地燃烧如粘度高的液状的动植物油等燃料,从而,减少
焦油产生量。
另一方面,形成燃烧机200的一对内壁260a的上侧形成朝长度方向
具备规定间隔的火焰排列空气孔250c。火焰排列空气孔250c将从燃烧机
200喷出的火焰朝中央排列。
由于在燃烧机200形成有一次燃烧空气孔250a与二次燃烧空气孔
250b,因此,在燃烧机200的火焰不会朝垂直方向上升喷出,而是朝倾斜
的方向上升喷出。因此,为了防止火焰朝倾斜的方向喷出,火焰从燃烧机
200喷出前通过火焰排列空气孔250c朝燃烧机200的中央部喷射空气,从
而,将从燃烧机200喷出的火焰朝中央排列。
点火芯220a由在格子形金属铁网上线条横竖交叉的不燃性陶瓷类的
纤维构成,使得将纤维下部的横线除掉规定高度,借助剩余的竖线形成芯
架221。在点火芯220a形成芯架221是因为形成于燃烧室230的上部的燃
烧层C的高温气体中的一部分循环至燃烧芯的下部,使得位于点火芯
220a的下部的燃料油的粘度降低,利用顺畅的毛细血管现象快速吸收到点
火芯220a。
另一方面,在所述燃烧机200的上部具备:陶瓷410,用于再次加热
在燃烧机200不完全燃烧的气体进行完全燃烧;火焰板400,具备排出燃
烧的空气的排出口420。
火焰板400将在燃烧机200没有完全燃烧的气体通过窄于燃烧机200
的排出口420收敛火焰,从而在高温的火焰上能完全燃烧。排出的气体大
部分与陶瓷410接触后通过排出口420排出。
陶瓷410由于安装于燃烧机200的上部被加热的状态,因此,从燃烧
机200排出的气体借助从陶瓷410放射的放射能量而进一步加热,使得在
燃烧机200没有完全燃烧的气体借助火焰板400而通过高温的狭窄的排出
口420完全被燃烧。
并且,即便将液状的动植物油作为燃烧装置10的燃料油来使用也能
完全地燃烧,从而,减少没有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焦油的量。
另一方面,在空气供给室240的一端设置向燃烧机200供给空气的送
风机300。
以下详细说明向燃烧机200供给空气的送风机30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送风机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送风机300,具备,送风扇
310,与电机轴结合用于起风;送风导管320,将从所述送风扇310送风
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空气供给室240。
送风机300利用螺丝等结合构件340与燃烧机200结合。在送风导管
320的一面具备贯通燃料供给管270的贯通孔321。
因此,空气通过送风导管320供给到空气供给室240,燃料通过燃料
供给管270供给到燃烧室230。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燃烧装置,但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
于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技术范围内,
根据结构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附加等可容易地提出其他实施例,但
均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