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70840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83217.6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号:

CN105525464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B 3/04申请日:20151203|||公开

IPC分类号:

D06B3/04; D06B15/00; D06B23/00; D06B23/24

主分类号:

D06B3/04

申请人:

新昌县开心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惠娣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城东新区韦一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韩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包括染料箱、干燥箱,所述染料箱和干燥箱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设于染料箱底部,所述蒸汽干燥装置设于染料箱右侧挡板上,所述纱线出口处设有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连接有上熨板,下支撑连接有下熨板,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牵引控制电机正下方。本发明通过将蒸汽气泡发生器和纱线压辊设于染料箱的染料内,保证纱线与染料充分接触,蒸汽气泡发生器则保证染料的温度和活性,蒸汽干燥装置设于染料箱右侧挡板上,提高纱线染料的着色度,干燥箱出口处设有上熨板和下熨板,提高纱线整齐度和整体质量,实现自动调节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防止干燥不彻底或者干燥过旺对纱线造成损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料箱(1)、干燥
箱(2)、蒸汽干燥装置(3)、上干燥机(4)、下干燥机(5)和蒸汽气泡发生
器(11),所述染料箱(1)设于干燥箱(2)左侧,所述染料箱(1)和干燥
箱(2)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11)设于染料箱(1)底部,
所述染料箱(1)内设有导纱辊(12)和纱线压辊(13),所述蒸汽干燥装置
(3)设于染料箱(1)右侧挡板上,所述上干燥机(4)设于干燥箱(2)内
侧顶部中间,所述下干燥机(5)设于干燥箱(2)内侧底部中间,所述上干
燥机(4)由上出风机(41)、上加热电丝(42)和上隔离板(43)组成,所
述下干燥机(5)由下出风机(51)、下加热电丝(52)和下隔离板(53)组
成,所述纱线出口(14)处设有上支撑(6)和下支撑(7),所述上支撑(6)
连接有上熨板(61),下支撑(7)连接有下熨板(71),所述湿度检测仪(15)
设于挡板右侧,所述牵引辊(16)设于纱线出口(14)之后,所述牵引辊(16)
下方设有牵引控制电机(17),所述控制装置(18)设于牵引控制电机(17)
正下方,所述干燥箱(2)右侧底部设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右侧
设有离心风机(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染料箱(1)左侧设有纱线进口(10),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11)和纱线
压辊(13)设于染料箱(1)的染料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加热电丝(42)设于上出风机(41)和上隔离板(43)之间,所述下加
热电丝(52)设于下出风机(51)和下隔离板(5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湿度检测仪(15)、牵引控制电机(17)、上加热电丝(42)和下加热电丝
(52)分别与控制装置(18)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支撑(6)为可带动上熨板(61)上下移动结构,所述下支撑(7)为固
定结构,所述下熨板(71)与纱线出口(14)处于同一水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隔离板(43)和下隔离板(53)为矩形结构,所述上隔离板(43)和下
隔离板(53)上均设有若干出风孔(44),所述出风孔(44)为圆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干燥箱(2)内设有五个干燥导纱辊(21),所述五个干燥导纱辊(21)呈
上下间隔分布。

说明书

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
干燥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各个地区开始纺织生产的时间迟早不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
文明发祥地区都已就地取材开始了纺织生产。如北非尼罗河流域居民利用亚麻
纺织;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纺织;南亚印度河流域居民和南美
印加帝国人民均已利用棉花纺织;小亚细亚地区已有羊毛纺织。这个时期的原
始纺纱工具纺专和原始织机零件已在中国河北、浙江,南亚印度河流域和北非
埃及等地区出现。希腊保存的公元前550年的花瓶上,有用吊式纺专纺羊毛的
古代手纺图象,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则保存了倚膝立地竖式纺专纺纱的古代工
艺,南美安第斯地区则把卧式纺专放在腿上纺纱。原始织机有悬挂式和平铺式
两种,平铺式织机的两根轴用四根木桩固定于地面上,称地织机。埃及出土公
元前4000年的陶碟上绘有这种地织机的图象。还有一种织工用双脚抵经轴的平
铺式织机,而把织轴缚于腰间者,是原始腰机。秘鲁出土公元前200年的陶碗
上绘有古老的原始腰机图象。悬挂式织机的经轴挂在上面,经纱靠自身重量或
悬吊小锤自然下垂,依次织入纬纱。北美奥杰布韦部落曾用这种织机编织麻袋,
称竖织机。另有一种狭幅的织带机用方形或多边形综板开口,称综板织机。在
埃及公元前900年,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公元前200年的遗物中都曾发现这
种织机。原始织机最初是直接用手指分开经线,后来改用棍子开口兼打纬。这
种棍子逐渐演化,在形状、粗细和功能上有了区别,即有了综竿或综杆、分经
棍和打纬刀的分工。综竿也由一根发展到数根或十数根,以适应织花纹的需要。
位置也从两组经纱之间移到经纱平面上方,绕于竿上的综环则下垂而逐一套在
一组经纱的每一根上,形成吊综竿。这种吊综竿加上外框就是后来广泛使用的
综框。墨西哥格雷罗和北美洲西南普韦布洛地区的传统竖织机上还保存着这种
早期样式的综框。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设备越来越多样,在生产过程中越来
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
温干燥装置,能够使纱线染色和干燥一体完成,减少工序,根据纱线的湿度,
自动调节纱线在干燥装置中干燥的时间和加热电丝产生的热量,从而有力地保
证了纱线的干燥度和染料的着色度,提高纱线的品质,防止温度过高对纱线造
成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包
括染料箱、干燥箱、蒸汽干燥装置、上干燥机、下干燥机和蒸汽气泡发生器,
所述染料箱设于干燥箱左侧,所述染料箱和干燥箱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蒸汽气
泡发生器设于染料箱底部,所述染料箱内设有导纱辊和纱线压辊,所述蒸汽干
燥装置设于染料箱右侧挡板上,所述上干燥机设于干燥箱内侧顶部中间,所述
下干燥机设于干燥箱内侧底部中间,所述上干燥机由上出风机、上加热电丝和
上隔离板组成,所述下干燥机由下出风机、下加热电丝和下隔离板组成,所述
纱线出口处设有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连接有上熨板,下支撑连接有下
熨板,所述湿度检测仪设于挡板右侧,所述牵引辊设于纱线出口之后,所述牵
引辊下方设有牵引控制电机,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牵引控制电机正下方,所述干
燥箱右侧底部设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右侧设有离心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染料箱左侧设有纱线进口,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和纱线压
辊设于染料箱的染料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热电丝设于上出风机和上隔离板之间,所述下加热电
丝设于下出风机和下隔离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湿度检测仪、牵引控制电机、上加热电丝和下加热电丝分
别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为可带动上熨板上下移动结构,所述下支撑为固定
结构,所述下熨板与纱线出口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为矩形结构,所述上隔离板和下隔离
板上均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为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箱内设有五个干燥导纱辊,所述五个干燥导纱辊呈上
下间隔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蒸汽气泡发生器和纱线压辊设于染料箱
的染料内,保证纱线与染料充分接触,蒸汽气泡发生器则保证染料的温度和活
性,防止染料静置导致分离,影响染料品质,造成纱线颜色不均匀,蒸汽干燥
装置设于染料箱右侧挡板上,提高纱线染料的着色度,防止染料流失,干燥箱
出口处设有上熨板和下熨板,将纱线熨平,提高纱线整齐度和整体质量,挡板
右侧设有湿度检测仪,所述湿度检测仪、牵引控制电机、上加热电丝和下加热
电丝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实现自动调节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防止干燥不
彻底或者干燥过旺对纱线造成损坏。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隔离板的主视图。

图中:1-染料箱、2-干燥箱、3-蒸汽干燥装置、4-上干燥机、5-下干燥机、
6-上支撑、7-下支撑、8-离心风机、9-排风管、10-纱线进口、11-蒸汽气泡发
生器、12-导纱辊、13-纱线压辊、14-纱线出口、15-湿度检测仪、16-牵引辊、
17-牵引控制电机、18-控制装置、21-干燥导纱辊、41-上出风机、42-上加热电
丝、43-上隔离板、44-出风孔、51-下出风机、52-下加热电丝、53-下隔离板、
61-上熨板、71-下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包括染料箱
1、干燥箱2、蒸汽干燥装置3、上干燥机4、下干燥机5和蒸汽气泡发生器11,
所述染料箱1设于干燥箱2左侧,所述染料箱1和干燥箱2之间设有挡板,所
述蒸汽气泡发生器11设于染料箱1底部,所述染料箱1内设有导纱辊12和纱
线压辊13,所述蒸汽干燥装置3设于染料箱1右侧挡板上,所述上干燥机4设
于干燥箱2内侧顶部中间,所述下干燥机5设于干燥箱2内侧底部中间,所述
上干燥机4由上出风机41、上加热电丝42和上隔离板43组成,所述下干燥机
5由下出风机51、下加热电丝52和下隔离板53组成,所述纱线出口14处设有
上支撑6和下支撑7,所述上支撑6连接有上熨板61,下支撑7连接有下熨板
71,所述湿度检测仪15设于挡板右侧,所述牵引辊16设于纱线出口14之后,
所述牵引辊16下方设有牵引控制电机17,所述控制装置18设于牵引控制电机
17正下方,所述干燥箱2右侧底部设有排风管9,所述排风管9右侧设有离心
风机8,所述染料箱1左侧设有纱线进口10,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11和纱线压
辊13设于染料箱1的染料内,所述上加热电丝42设于上出风机41和上隔离板
43之间,所述下加热电丝52设于下出风机51和下隔离板53之间,所述湿度检
测仪15、牵引控制电机17、上加热电丝42和下加热电丝52分别与控制装置18
相连接,所述上支撑6为可带动上熨板61上下移动结构,所述下支撑7为固定
结构,所述下熨板71与纱线出口14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上隔离板43和下隔
离板53为矩形结构,所述上隔离板43和下隔离板53上均设有若干出风孔44,
所述出风孔44为圆形结构,所述干燥箱2内设有五个干燥导纱辊21,所述五个
干燥导纱辊21呈上下间隔分布。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纱线从纱线进
口10进入染料箱1,经导纱辊12,纱线在纱线压辊13的作用下,纱线与染料
充分接触,蒸汽气泡发生器11产生热蒸汽气泡,保证染料活性和均匀度,纱线
染色后由蒸汽干燥装置3对纱线进行初步干燥,防止染料流失,对干燥箱2造
成污染,纱线从挡板处进入干燥箱2由湿度检测仪15检测纱线的湿度,然后将
数据反馈给控制装置18,控制装置18根据湿度检测仪15反馈数据控制调节牵
引控制电机17、上加热电丝42和下加热电丝52的工作强度,干燥导纱辊21将
纱线导入,上干燥机4和下干燥机5同时吹出热风,离心风机8带动热风流动,
对干燥导纱辊21上的纱线进行全方位充分干燥,干燥后的纱线在纱线出口14
处由上支撑6调节上熨板61位置,对纱线进行熨平,纱线出口14位置由牵引
辊16带动纱线从干燥箱2中牵出。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
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自动染色控温干燥装置,包括染料箱、干燥箱,所述染料箱和干燥箱之间设有挡板,所述蒸汽气泡发生器设于染料箱底部,所述蒸汽干燥装置设于染料箱右侧挡板上,所述纱线出口处设有上支撑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连接有上熨板,下支撑连接有下熨板,所述控制装置设于牵引控制电机正下方。本发明通过将蒸汽气泡发生器和纱线压辊设于染料箱的染料内,保证纱线与染料充分接触,蒸汽气泡发生器则保证染料的温度和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