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数字式影印机以及电脑输出数据的分页承接装置。
传统的格架式分页装置的运作说明如下,假设有一叠文件共有五页要输出,五页分别编号为#1,#2,#3,#4以及#5,如果要输出三份,则输出的模式至少有下列三种:
(1)选择为第一格架有#1,#1,#1三张、第二格架有#2,#2,#2三张、第三格架有#3,#3,#3三张、第四格架有#4,#4,#4三张、以及第五格架有#5,#5,#5三张,然后取出,利用人工方式,排列成为#1,#2,#3,#4,#5五张共三堆。
(2)选择为第一格架有#1,#2,#3,#4,#5五张、第二格架有#1,#2,#3,#4,#5五张、第三格架有#1,#2,#3,#4,#5五张。这种输出模式,均有赖于数字化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以及存储器容量增大的技术,才得以实施。
(3)任意页数的输出,例如:选择为第一格架有#1,#2,#3,#4,#5五张、第二格架有#1,#2,#3三张、第三格架有#1,#3,#4,#5四张。
然而,前述各处输出方式,在传统的技术里,都是使用多层格架式分页装置而实现的。这种多层格架式分页装置,机构非常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其简化分页机构的复杂程度,降低分页机构的生产成本,也因为机构的简化,相对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将分页装置制作为小型化,以此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包括:格架,承接打印输出的纸张;以及传动装置,使前述的格架作多段式运动,分别在停留于各段位置时承接一组打印输出地纸张,而可以完成多组文件组的分页收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包括:格架,承接打印输出的纸张;以及转动装置,使所述格架作多段式转动,而停留于第一位置至第N位置,分别承接一组打印输出的纸张,并达到自动分页的功能。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装置,包括:格架,承接打印输出的纸张;导板,引导打印输出的纸张走向指定位置;以及传动装置,使所述导板作两段式往返运动,而停留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使所述格架可以分别承接一组打印输出的纸张,而可以完成多组文件组的分页收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方法,包括:将承接打印输出纸张的格架作多段式运动,分别在停留各段位置时承接一组打印输出的纸张,并可以完成多组文件组的分页收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数字式打印装置的分页方法,包括:将承接打印输出纸张的格架作旋转运动,而停留于第一位置至第N位置,分别承接一组打印输出的纸张,而可以完成多组文件组的分页收集。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在于,其为了简化机构,且在仍保留上述相同功能的原则下,设计出单一格架,配合格架的前后移动、或是左右移动、或是旋转运动,便可以达成分页的功能,如此,可简化整个分页机构的复杂程度,因而降低整个分页机构的生产成本,又因为机构的简化,相对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度,并使分页装置小型化。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为数字式影印机中的打印装置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分页机构;
图1C为电脑与周边设备的打印装置关系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一种分页机构设计的示意图;
图2C为图2A及图2B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另一种分页机构设计的示意图;
图3C为图3A及图3B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3C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3C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4A、图4B为本发明又一种分页机构设计的示意图;
图4C为图4A和图4B的分页机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4E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示意图图;
图4F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设计为N段式所完成的分页结果示意图。
图1A是数字式打印装置的结构方块图。数字式扫描装置12将扫描结果送至打印装置14以便打印输出,随着数字式影印装置内含的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表示)的控制,启动并且协调分页装置18的运作;控制面板16提供操作者选择影印条件的设定。
图1B是传统的分页机构。打印完成的纸张P送往分页机构18,此处的分页机构18以五个格架为范例来说明,分别为格架#1、格架#2、格架#3、格架#4、以及格架#5。分页机构18依据数字式影印装置内含的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表示)的控制,启动并且协调分页装置18的垂直移动的运作,以便格架#1到格架#5可以对应于分页输出的纸张P来承接。
图1C是电脑与周边设备的打印装置关系示意图。这是说明电脑122,经常会连接一个打印设备142,此一打印设备的后续承接装置182,也可以利用本案技术的分页技术来实施。
图2A、图2B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设计之一。本发明只有一个单一的格架28,依据V所显示的方向往返运动,马达22依据中央处理单元送来的触动信号,控制导螺杆24,使格架28作V方向的往返动作。图2A显示格架28位于第一位置,在此处承接第一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26A;图2B显示格架28位于第二位置,在此处承接第二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26B。文件组26A以及文件组26B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的位置,如图2C所示,如此即可以达到分页输出的功能。图2C是图2A、图2B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
图3A、图3B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本发明只有一个单一的格架38,依据H所显示的方向往返运动,马达32依据中央处理单元送来的触动信号,控制导螺杆34,使格架38作H方向的往返动作。图3A显示格架38位于第一位置,于此处承接第一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36A;图3B显示格架38位于第二位置,于此处承接第二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36B。文件组36A以及文件组36B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的位置,如图3C所示,如此,即可以达到分页输出的功能。图3C为图3A、图3B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
图3D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3C的分页结果。图中显示格架38有一个边壁382,边壁382的顶端以转轴C连接一片导板384,导板384随着现有传动机构的设计,可依据中央处理单元送来的触动信号,进行摆动运动。导板384在第一位置时,也就是与边壁382夹角为零度时,于此处承接第一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36A;导板384在第二位置时,也就是与边壁382夹角为一个角度,假设三十度时,于此处承接第二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36B。文件组36A以及文件组36B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的位置,如图3C所示,如此,即可以达到分页输出的功能。图3C是图3D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
图3E为本发明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3C的分页结果。图中显示齿轮35与齿带33相啮合运作,随着现有的传动机构的设计,可以依据中央处理单元送来的触动信号,带动格架38依据方向H进行往返运动。输出的文件组便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的位置,如图3C所示。
图4A、图4B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本发明只有一个单一的格架48,依据R所显示的方向往返转动一个角度,马达带动转盘42依据中央处理单元送来的触动信号,通过转盘42上面的凸块422的旋转拉力,拉动格架48的连接元件44,使得格架48作R方向的往返转动,连接元件44具有一个凹洞442啮合于凸块422。图4A显示格架48位于第一位置,在此处承接第一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46A;图4B显示格架48位于第二位置,在此处承接第二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46B。文件组46A、以及文件组46B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的位置,如图4C所示,如此,即可以达到分页输出的功能。图4C是图4A、图4B的分页机构的分页结果。本实施例的转盘42也可以被偏心轮或是凸轮取代之。
图4D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这是在输出纸张P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导槽41,导槽41具有两个边壁411,两个边壁411所在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于此处承接第一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46A;两个边壁411可以摆动到422的位置,这是第二位置,于此处承接第二组输出的纸张P成为一叠文件组46B。文件组46A以及文件组46B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而处于互相错开位置,如图4C所示,如此,即可以达到分页输出的功能。
图4E为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电磁铁43通过传动轴432,拉动格架48的连接元件482,使得格架48产生一个R方向的往返两段式旋转运动,分别承接一组输出纸张,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
图4F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的另一设计,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马达45通过凸轮452拉动皮带454,与皮带45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484,如此可以使得格架48产生一个R方向的往返两段式旋转运动,格架48在两段静止位置时,分别承接一组输出纸张,也可以达成图4C的分页结果。提供格架48回覆位置的力量。
图5是本发明的分页机构设计为N段式所完成的分页结果。此一设计的机构,是使用一个承接盘,采用旋转的方式,例如每次旋转30度,则旋转一圈360度,可以收集12组分页完成的数据组。图中显示,格架收集到的分页完成的S1到Sn组文件组的结果。
本发明所使用的传动装置至少包括:马达与传动轴、齿轮与齿带、马达与凸轮、马达与皮带、马达与导螺杆。
本说明书虽然以往返两段式运动为范例说明之,实际设计时也可以是两段以上的设计,例如往右摆动两段,再往左摆动两段回到原来位置等的设计,也是可以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可以容易达到的。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当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