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电磁离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电磁离合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4278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16 CN 102242781 A *CN102242781A* (21)申请号 201110173695.X (22)申请日 2011.06.24 F16D 27/08(2006.01) F16D 27/14(2006.01) (71)申请人 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航空 港开发区西航港大道二段 909 号 (72)发明人 杨凤军 丁冬 黎启华 肖平 周小平 黄涛 廖世全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82 代理人 曾永珠 (54。
2、) 发明名称 节能电磁离合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包括支 撑螺栓、 并紧螺母、 制动盘罩、 衔铁、 转子和定子壳 体, 所述制动盘罩通过支撑螺栓、 并紧螺母固定在 所述定子壳体上, 所述衔铁位于所述制动盘罩和 所述定子壳体之间, 所述制动盘罩与所述定子壳 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支撑 螺栓上, 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定子壳体内, 且所述 转子的侧壁端面与所述定子壳体的内侧壁端面设 有间隙, 所述定子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线圈, 线圈铆 接在所述定子壳体内, 所述定子壳体的环槽端面 设置有向外凸起的能为离合器提供安装位置的耳 边及压缩弹簧的安装位置, 所述转子。
3、上均匀分布 设有环形的长条孔。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CN 102242786 A1/1 页 2 1. 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包括支撑螺栓、 并紧螺母、 片簧、 制动盘罩、 衔铁、 转子和定子 壳体, 所述制动盘罩通过支撑螺栓、 并紧螺母固定在所述定子壳体上, 所述衔铁位于所述制 动盘罩和所述定子壳体之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制动盘罩与所述定子壳体之间设置有压缩 弹簧, 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支撑螺栓上, 所述转子安装于所述定子壳体内, 且所述转子的侧壁 端面与所述定子壳体的内侧壁端面设。
4、有间隙, 所述定子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线圈, 线圈铆接 在所述定子壳体内, 所述定子壳体的环槽端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能为离合器提供安装位置 的耳边及压缩弹簧的安装位置, 所述转子上均匀分布设有环形的长条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电磁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耳边上开设有供螺栓固 定的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电磁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长条孔分为三环, 每一环 的长条孔均位于同一圆的边上, 所述衔铁与所述转子上的长条孔在垂直方向上交错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电磁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子壳体的整体通过冲 压成型。 5. 根据权利要求 。
5、1 所述的节能电磁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线圈通过塑料包裹成为 一个整体, 然后安装在所述定子壳体内。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节能电磁离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片簧安装于衔铁和皮带 轮之间, 通过铆钉与衔铁和皮带轮连接成一体, 片簧拉住衔铁与制动盘罩贴合实现皮带轮 的制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1/4 页 3 节能电磁离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的电磁离合器, 其制动功能是依靠制动盘罩与衔铁摩擦来实现的, 而离 合器自身结构决定了制。
6、动盘罩的安装需要有单独的支撑面为支撑柱提供支点。这样一来, 现有的电磁离合器所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定子壳体的底面安装底座。单独安装底座, 不仅增 加了装配的难度, 而且直接增大了电磁离合器自身的体积, 而这样的结构也相应的使得制 动盘罩的体积增大, 制动盘罩因与底座配合, 使得制动盘厚度较厚, 这样一来就直接使得衔 铁被遮档住了, 无法对其调整间隙, 如果要调整间隙则需要在制动盘罩上加工长条孔, 长条 孔的目的就为调整间隙提供方便, 这样也就直接增加了制动器的加工成本。现有的此类离 合器转子盖在定子壳体之外, 不仅直接阻碍了电磁力的大小, 而且这样的转子体积较大。 线 圈直接安装在定子壳体内通过注。
7、入灌封料与定子壳体形成一个整体, 这样在装配效率上比 较缓慢。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不仅不需要为定子壳体加 装底座, 而且整个电磁离合器的体积也缩小, 成本也大大降低。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包括支撑螺栓、 并紧螺母、 片簧、 制动盘罩、 衔铁、 转子和定子壳体, 所述制动盘罩通过支撑 螺栓、 并紧螺母固定在所述定子壳体上, 所述衔铁位于所述制动盘罩和所述定子壳体之间, 所述制动盘罩与所述定子壳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压缩弹簧套在所述支撑螺栓上, 所述 转子安装于所述定子壳体内。
8、, 且所述转子的侧壁端面与所述定子壳体的内侧壁端面设有间 隙, 所述定子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线圈, 线圈铆接在所述定子壳体内, 所述定子壳体的环槽端 面设置有向外凸起的能为离合器提供安装位置的耳边及压缩弹簧的安装位置, 所述转子上 均匀分布设有环形的长条孔。 0005 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耳边上开设有供螺栓固定的缺口。 0006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长条孔分为三环, 每一环的长条孔均位于同一圆的边上, 所述衔铁与所述转子上的长条孔在垂直方向上交错分布。 0007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定子壳体的整体通过冲压成型。 0008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线圈通过塑料包裹成为一个整体, 然后安装在。
9、所述定子 壳体内。 0009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片簧安装于衔铁和皮带轮之间, 通过铆钉与衔铁和皮带 轮连接成一体, 片簧拉住衔铁与制动盘罩贴合实现皮带轮的制动。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1 (1) 结构设计合理, 定子壳体设计成整体式冲压结构, 直接为离合器的安装及附件 说 明 书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2/4 页 4 的安装提供了安装面, 从而不需要在定子壳体上再加装底座, 不但直接缩小了电磁离合器 自身的体积, 而且减少了底座零件的加工及装配, 相应的制动盘罩零件在结构上也会简单 化, 便于加工, 体积重量也相对减。
10、少。 0012 (2) 线圈通过注塑后外表面包裹有塑料可直接装配于定子壳体, 不需要把绕好的 线圈安装于定子壳体内再通过灌封装配, 根据电磁力的原理在转子上加工的均布长条槽在 增大电磁力上效果明显。注塑的线圈安装同时也为定子壳体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跟转子安 装, 所以由以往的转子罩在定子壳体之外改为安装于定子壳体内, 不仅缩小了空间而且紧 凑的结构也减少了电磁力的流失。 0013 (3) 制动盘罩的整体结构在高度上会大大缩减, 所以不需要再加工长条孔就能满 足调整间隙的目的。 0014 (4) 通过在转子端面增加了一组长条孔, 电磁力也比以前有所增加, 线圈通过注塑 后安装于定子壳体内, 不仅便于。
11、装配, 也给缩小的转子提供了转动空间, 同时转子的减小使 得转动惯量也减少, 在离合器离合时的时间也相对缩短。 0015 (5) 本发明的结构直接降低了电磁离合器的成本, 节省了安装空间, 为安装设备提 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发明电磁离合器制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为电磁离合器释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为图 2 中 A 部的局部放大图 ; 0019 图 4 为图 2 中 B 部的长条孔交错分布的放大图 ; 0020 图 5 为定子壳体的俯视图 ; 0021 图 6 为转子的俯视图 ; 0022 图 7 为衔铁与转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 。
12、0023 图 8 为图 7 的侧面剖视图 ; 0024 图中 : 1- 螺钉, 2- 端盖, 3- 第一轴承, 4- 中心轴, 5- 皮带轮, 6- 支撑螺栓, 7- 并紧 螺母, 8- 制动盘罩, 9- 衔铁, 10- 转子, 11- 定子壳体, 12- 线圈, 13- 接插件, 14- 第二轴承, 15- 传动轴, 16- 压缩弹簧, 17- 第一铆钉, 18- 片簧, 19- 第二铆钉, 20- 耳边, 21- 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 实施例 : 0027 如图 1 到图 8 所示, 一种节能电磁离合器, 包括支撑。
13、螺栓 6、 并紧螺母 7、 制动盘罩 8、 片簧 18、 衔铁 9、 转子 10 和定子壳体 11, 所述制动盘罩 8 通过支撑螺栓 6、 并紧螺母 7 固 定在所述定子壳体 11 上, 所述衔铁 9 位于所述制动盘罩 8 和所述定子壳体 11 之间, 所述制 动盘罩8与所述定子壳体1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6, 压缩弹簧16套在所述支撑螺栓6上, 所述转子 10 安装于所述定子壳体 11 内, 且所述转子 10 的侧壁端面与所述定子壳体 11 的 内侧壁端面设有间隙, 所述定子壳体 11 内部还设置有线圈 12, 线圈 12 铆接在所述定子壳 体 11 内, 所述定子壳体 11 的环槽端面设置。
14、有向外凸起的能为离合器提供安装位置的耳边 说 明 书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3/4 页 5 20 及压缩弹簧的安装位置, 所述转子 10 上均匀分布设有环形的长条孔 21。所述耳边 20 上 开设有供螺栓固定的缺口。所述长条孔 21 分为三环, 每一环的长条孔 21 均位于同一圆的 边上, 所述衔铁 9 与所述转子 10 上的长条孔 21 在垂直方向上交错分布。所述定子壳体 11 为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结构。所述线圈 12 由塑料包裹成为一个整体安装在所述定子壳体 11 内。片簧 18 安装于衔铁 9 和皮带轮 5 之间, 5 处均分, 通过铆钉与衔铁 9 和。
15、皮带轮 5 连 接成一体, 片簧 18 拉住衔铁 9 与制动盘罩 8 贴合实现皮带轮 5 的制动。 0028 以下技术特征为上述实施例的补充, 且以下描述为现有技术, 仅作简单描述 : 0029 所述片簧 18 的一端通过第一铆钉 17 与所述衔铁 9 连接, 另一端通过第二铆钉 19 与所述皮带轮 5 连接。所述皮带轮 5 设置在所述定子壳体 11 的上部, 所述皮带轮 5 上设置 有螺钉 1 和端盖 2, 所述端盖 2 呈倒立的 T 形, 其内部设置有供螺钉 1 插入的孔, 所述螺钉 1 穿过所述端盖 2 的内部与所述传动轴 15 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螺栓 6 设置在所述定子壳体 11 的。
16、顶部。所述传动轴 15 的上部通过第一轴承 3 与所述皮带轮固定, 所述传动轴 15 的下 部通过第二轴承 14 与所述定子壳体 11 固定。 0030 本发明在现有电磁离合器的定子壳体 11 的槽端面加工有耳边 20, 从而不需要在 定子壳体 11 上再加装底座, 不但直接缩小了电磁离合器自身的体积, 而且减少了底座零件 的加工及装配, 相应的制动盘罩 8 零件在结构上也会简单化, 便于加工, 体积重量也相对减 少 ; 本发明的结构直接降低了电磁离合器的成本, 节省了安装空间, 为安装设备提供了方 便 ; 制动盘罩 8 的整体结构在高度上会大大缩减, 所以不需要再加工长条形的孔就能满足 调整。
17、间隙的目的。 003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 0032 并紧螺母 7 把中心轴 4 和传动轴 15 连接在一起, 传动轴 15 由外部提供动力转动。 在线圈 12 未通电的情况下如图 1, 衔铁 9 与转子 10 存在间隙 Z, 传动轴 15 转动时带动中心 轴 4 一起转动, 这样与中心轴 4 连接在一起的转子 10 也与传动轴 15 一起转动, 中心轴 4 与 皮带轮 5 之间是通过轴承 1 连接的, 所以在中心轴 4 转动的过程中皮带轮 5 不转动, 皮带轮 5 通过片簧 18 与衔铁 9 连接在一起, 在衔铁 9 与转子 10 存在间隙 Z 的情况下, 衔铁 9 被片 簧 18 拉。
18、住与制动盘罩 8 端面接触无相对运动。在线圈 12 通电的情况下, 线圈 12 产生电磁 力吸引衔铁 9 向转子靠近, 衔铁 9 克服片簧 18 拉力, 最终与转子 10 贴合在一起端面接触, 间隙 Z 消失, 由于转子 10 是在传动轴 15 的带动下在转动, 衔铁 9 与转子 10 贴合在一起后 带动皮带轮 5 一起转动, 从而皮带轮 5 传递动力到外部, 在线圈 12 断电后电磁力消失, 片簧 18 拉动衔铁 9 脱离转子 10 与制动盘罩贴合实现制动, 皮带轮停止转动。 0033 整个过程中电磁离合器的动作是 : 在线圈12通电时, 电磁力克服片簧18吸引衔铁 9 与转子 10 端面接。
19、触, 从而皮带轮 5 转动 ; 在线圈 12 断电时, 电磁力消失, 片簧 18 拉动衔 铁 9 复位与制动盘罩 8 接触, 从而实现制动。 0034 线圈 12 的作用 : 线圈 12 安装在定子壳体 11 内, 通电产生电磁力克服片簧 18 的力 作用吸引衔铁 9 与转子 10 结合实现皮带轮 5 的转动。 0035 片簧 18 的作用 : 片簧 18 安装于衔铁 9 和皮带轮 5 之间, 5 处均分, 通过铆钉与衔 铁 9 和皮带轮 5 连接成一体, 片簧 18 拉住衔铁 9 与制动盘罩 8 贴合实现皮带轮 5 的制动, 在线圈 12 通电产生电磁力时, 电磁力大于片簧 18、 衔铁 9。
20、 被克服片簧 18 的力作用与转子 10 接触, 在电磁力消失时, 片簧 18 拉动衔铁 9 复位与制动盘罩 8 接触。 说 明 书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4/4 页 6 0036 衔铁 9 的作用 : 在线圈 12 通电时, 被电磁力吸引与转子 10 结合实现皮带轮 5 的转 动, 在断电电磁力消失时被片簧 18 拉动衔铁 9 与制动盘罩 8 贴合, 实现皮带轮 5 的制动。 0037 制动盘罩 8 的作用 : 为衔铁 9 提供摩擦面, 当衔铁 9 被片簧 18 拉回时, 实现皮带轮 5 的制动。 0038 中心轴 4 的作用 : 传递动力。 0039 定。
21、子壳体 11 的作用 : 整个电磁离合器的主体, 为整个离合器, 中心轴 4、 制动盘罩 8、 线圈 12 提供安装位置。 0040 皮带轮 5 的作用 : 输出动力。 0041 转子 10、 衔铁 9 和长条孔 21 的作用 : 转子 10 零件上加工了 3 个圆周上的长条孔 21, 每一个圆周上均布有 3 条槽, 而衔铁 9 上也加工有 2 个圆周上的长条孔 21, 每一个圆周 上均布有 3 条槽。在离合器通电时, 线圈 12 产生电磁力吸引衔铁 9 动作, 电磁力磁力线穿 过转子 10 长条孔 21 直接作用于衔铁 9, 磁力线如图 4箭头曲线所指的路线方向。而通过曲 线就能很明显的看出。
22、长条孔 21 所起的作用。通电是磁力线穿过转子 10 长条孔 21 直接作 用于衔铁 9, 而电磁力是一个回路, 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当磁力线作用于衔铁 9 时本可以 直接穿过衔铁 9, 转子 10 直接回到南极, 但因为转子 10 和衔铁 9 都加工有长条孔 21, 当磁 力线穿过衔铁 9 时在路过长条孔 21 是只有空气, 但空气磁阻大只有绕道穿过转子 10, 而在 转子 10 上也同样出现长条孔 21 的现象, 然后磁力线就如图 4 所示, 迂回的回到南极, 这就 是在转子 10 和衔铁 9 之间加工长条孔 21 的作用, 而转子 10 和衔铁 9 之间的错位布局也是 相当重要的, 这。
23、样一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磁力, 在相同线圈 12 功率的情况下, 获得更大 的电磁力, 满足离合器扭矩要求, 从而在节能上大大提升。 004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 案的限定, 任何对本发明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 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2/3 页 8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42781 A CN 102242786 A3/3 页 9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4278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