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56820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7546.7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号:

CN102372689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7/36登记号:2016990001169登记生效日:20161227出质人: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质权人: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新支行发明名称: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申请日:20111118授权公告日:20150225|||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C07D 317/36授权公告日:20150225申请日:20111118登记号:2015990001051出质人: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质权人: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解除日:20161227|||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7/36登记号:2015990001051登记生效日:20151126出质人: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质权人: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申请日:20111118授权公告日:201502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7/36申请日:2011111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17/36

主分类号:

C07D317/36

申请人: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翚鹰; 田志钢; 解承钢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珠海路6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代理人:

于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2-溴-3,3,3-三氟丙醇为原料,碱液水解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和将得到的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按比例混合,以甲苯、二甲苯等为溶剂,碳酸盐为催化剂反应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纯度在99.8%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使用昂贵的3,3,3-三氟-1,2-环氧丙烷作原料,未反应的原料可回收利用,溶剂可重复使用,制备过程简单并可得到高纯度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2- 溴 -3,3,3- 三氟丙醇为原料制备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并以 3,3,3- 三氟 -1,2- 丙二醇为中间体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 酯。
2: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1 的 制 备 方 法, 其 特 征 在 于 制 备 过 程 分 两 步 进 行, 3,3,3- 三 氟 -1,2- 丙二醇作为合成中间体。
3: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 2- 溴 -3,3,3- 三氟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4: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3,3,3- 三氟 -1,2- 丙二醇和碳酸二酯在溶 剂中反应, 并通过溶剂控制醇与碳酸二酯的共沸, 使二者得以分离, 所用溶剂为正己烷、 庚 烷、 甲苯、 二甲苯等, 用量为碳酸二酯用量的 1~10 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3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碱液对 2- 溴 -3,3,3- 三氟丙醇进行 水解制备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碱液包括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钾、 氢氧化 钠、 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 碱液浓度为 1%~60%。
6: 根据权利要求 1、 3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在 30~100℃。
7: 根据权利要求 1、 4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 3,3,3- 三氟 -1,2- 丙二醇制备三氟甲 基碳酸亚乙酯所用催化剂为碳酸盐, 包括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锌、 碳酸钙、 碳酸铅等的一种 或几种, 用量为 3,3,3- 三氟 -1,2- 丙二醇用量的 0.1~10%。
8: 根据权利要求 1、 4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升高, 温度 范围为 65~135℃。
9: 根据权利要求 4 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3,3,3- 三氟 -1,2- 丙二醇与碳酸二酯的摩 尔比为 1:1~1:10。

说明书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和锂电子电池电解液领域, 特别是, 涉及一种三氟甲基 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亚乙酯、 碳酸亚丙酯及其类似物, 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溶剂, 能 够充分溶解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具有很强的物理、 化学稳定性以及高的介电常数。 因此具 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环 状 碳 酸 酯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纺 织、 印 染、 高分子合成和电化学领域 (见 JP 08-325258) , 同时在药物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环状碳酸酯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并且能够溶解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 及高的介电常数, 被广泛用作电池的非水性电解质溶剂。 近几年随着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 环状碳酸酯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部分已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但作为电解质溶剂, 也存在着一 定缺陷, 例如 : 碳酸亚乙酯虽然其分子量低却有高达 38℃的高熔点, 在室温下是固态的, 作 为溶剂使用时必须通过加热液化, 作为溶剂的使用温度范围很窄。碳酸亚丙酯被广泛用作 电池的非水性电解质溶剂, 但用作以石墨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溶剂, 或用作以锂或 锂合金为负极材料的电池溶剂时, 碳酸亚丙酯会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 从而缩短了电池的 寿命。
     为了弥补以上缺陷, 国外提出用氟改性的环状碳酸酯代替现有的溶剂, 主要有一 氟取代碳酸亚乙酯、 二氟取代碳酸亚乙酯和三氟取代碳酸亚乙酯, 并已应用到电解液中, 效 果明显 (见 JP 07-165750) 。特别是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作为非水性电解质溶剂使用时, 具 有使用温度范围宽, 物理化学稳定性好, 耐电压性优, 充放电循环性好, 并且具有高闪点和 高安全性, 是未来电池电解质的理想溶剂。
     目前关于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研究较少, 合成方面大致有两种思路 : 一种是用 3,3,3- 三氟 -1,2- 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在高温、 高压、 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合成, 这 种方法反应条件苛刻, 收率很低, 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 另一种是由 3,3,3- 三氟 -1,2- 环氧丙 烷先水解生成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再将 3,3,3- 三氟 -1,2- 丙二醇加入到大量碳酸 二甲酯中, 以碱为催化剂合成,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但反应效率很低 (见 US 6010806) 。 另外, 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就是使用了价格昂贵的 3,3,3- 三氟 -1,2- 环氧丙烷做 原料, 直接制约了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应用进程。
     综上所述, 发展新型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及成 本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2- 溴 -3,3,3- 三氟丙醇
     为原料制备 3,3,3- 三氟 -1,2- 丙二醇和以碳酸盐为催化剂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
     本发明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2- 溴 -3,3,3- 三氟丙醇水解生成中间体 3,3,3- 三 氟 -1,2- 丙二醇 ; 第二步, 3,3,3- 三氟 -1,2- 丙二醇与碳酸二酯反应生成目标产物三氟甲 基碳酸亚乙酯。
     具体地, 第一步反应是将 2- 溴 -3,3,3- 三氟丙醇加入到碱液中, 在一定温度下反 应 6~8h。然后冷却至室温, 萃取, 蒸馏回收溶剂, 得到中间体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所述的碱液没有特殊要求,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钾、 碳酸 氢钾等均可, 可以为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 优选碳酸钠、 碳酸氢钠。
     所述的碱液的浓度在 1%~60% 之间, 优选 5%~45%。
     所述的反应温度在 30~100℃, 优选 50~80℃, 更优选 65~75℃。
     所述的萃取液没有特殊要求,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等均可, 优选乙酸乙酯。
     具体地, 第二步反应是将得到的 3,3,3- 三氟 -1,2- 丙二醇与碳酸二酯按一定比例 混合, 然后加入到溶剂中, 以碳酸盐为催化剂, 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 10~14h, 精馏, 得到目标 产物。
     所述的溶剂不能参与化学反应, 能够控制醇与碳酸二酯共沸, 在此条件下, 优选正 己烷, 庚烷、 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等, 更优选正己烷、 邻二甲苯、 甲苯, 最优选 甲苯。
     所述的碳酸二酯没有特殊要求, 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乙酯等均可, 优选碳酸二甲酯。 所述的 3,3,3- 三氟 -1,2- 丙二醇与碳酸二酯的比例按摩尔比为 1:1~1:10, 优选 1:2~1:7, 更优选 1:3~1:5。
     所述的碳酸盐催化剂没有特殊要求, 碳酸钾、 碳酸钠、 碳酸锌、 碳酸钙、 碳酸铅等均 可, 优选碳酸锌、 碳酸钠。
     所述的催化剂用量为 3,3,3- 三氟 -1,2- 丙二醇用量的 0.1~10%, 优选 0.1~5%。
     所述的反应温度在 65~135℃, 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步升高。
     本发明的目标产物的收率在 60% 以上, 纯度在 99.8% 以上, 所得化合物经核磁共振 谱图和质谱鉴定, 准确无误。
     本发明与此前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合成方法相比, 优点在于所需成本大幅降 低, 不使用剧毒或有环保压力的试剂, 反应条件温和, 可操作性强, 原料易得且可回收利用, 是一种简单的制得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 : 向 200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 20% 的碳酸钠水溶液 1000g, 搅拌加入 164g 2- 溴 -3,3,3- 三 氟丙醇, 加热至 70℃反应 6h。 然后冷却至室温, 用 1600mL 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 萃取液用饱 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 蒸馏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 得到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收率 80%, 产品纯度 94%。
     向 1000mL 三口烧瓶 (带有精馏塔) 中加入 540g 甲苯, 然后搅拌加入 180g 碳酸二甲酯、 130g3,3,3- 三氟 -1,2- 丙二醇, 5g 碳酸锌, 加热至 65℃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 逐渐提高 加热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不断蒸出甲醇, 大约反应 10h。 反应结束后, 精馏回收未反应的碳酸 二甲酯和溶剂甲苯, 并得到产物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 77%, 产品纯度 99.8%。
     实施例 2 : 向 2000mL 三 口 烧 瓶 中 加 入 15% 的 碳 酸 氢 钠 水 溶 液 1000g,然 后 加 入 130g 2- 溴 -3,3,3- 三氟丙醇, 加热至 75℃反应 6h。 冷却至室温, 用 1600mL 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 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 蒸馏萃取液, 回收乙酸乙酯, 得到 3,3,3- 三氟 -1,2- 丙二 醇, 收率 78%, 产品纯度 96%。
     向 1000mL 三口烧瓶 (带有精馏塔) 中加入 400g 邻二甲苯, 搅拌加入 252g 碳酸二乙 酯、 134g3,3,3- 三氟 -1,2- 丙二醇, 3.2g 碳酸钠, 加热至 80℃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提高 加热温度, 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乙醇。反应结束后, 精馏回收碳酸二乙酯和溶剂, 得到三氟 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 68%, 产品纯度 99.8%。
     实施例 3 : 向 200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 180g 碳酸钠、 20g 氢氧化钠, 配置成 20% 的碳酸钠 - 氢氧化 钠的混合水溶液 1000g, 搅拌, 然后加入 190g2- 溴 -3,3,3- 三氟丙醇, 加热至 70℃反应 6h, 冷却至室温, 用 1600mL 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 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 蒸馏萃取 液回收乙酸乙酯, 得到 3,3,3- 三氟 -1,2- 丙二醇, 收率 83%, 产品纯度 95%。
     向 1000mL 三口烧瓶 (带有精馏塔) 中加入 500g 甲苯, 234g 碳酸二甲酯, 搅拌, 然后 加入 113g3,3,3- 三氟 -1,2- 丙二醇, 2.5g 碳酸铅, 加热至 65℃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提 高加热温度, 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甲醇。 反应结束后精馏回收未反应的碳酸二甲酯和溶剂, 得到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 65%, 产品纯度 99.8%。5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2689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2689ACN102372689A21申请号201110367546722申请日20111118C07D317/3620060171申请人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地址264200山东省威海市珠海路657号72发明人张翚鹰田志钢解承钢74专利代理机构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代理人于涛54发明名称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2溴3,3,3三氟丙醇为原料,碱液水解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和将得到的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按比例混合,以甲苯、。

2、二甲苯等为溶剂,碳酸盐为催化剂反应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纯度在998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避免了使用昂贵的3,3,3三氟1,2环氧丙烷作原料,未反应的原料可回收利用,溶剂可重复使用,制备过程简单并可得到高纯度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72692A1/1页21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2溴3,3,3三氟丙醇为原料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并以3,3,3三氟1,2丙二醇为中间体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3,3,3三氟1,2丙。

3、二醇作为合成中间体。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2溴3,3,3三氟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3,3三氟1,2丙二醇和碳酸二酯在溶剂中反应,并通过溶剂控制醇与碳酸二酯的共沸,使二者得以分离,所用溶剂为正己烷、庚烷、甲苯、二甲苯等,用量为碳酸二酯用量的110倍。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碱液对2溴3,3,3三氟丙醇进行水解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碱液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碱液浓度为160。6根据权利要求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

4、在30100。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3,3,3三氟1,2丙二醇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所用催化剂为碳酸盐,包括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锌、碳酸钙、碳酸铅等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3,3,3三氟1,2丙二醇用量的0110。8根据权利要求1、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升高,温度范围为65135。9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的摩尔比为11110。权利要求书CN102372689ACN102372692A1/3页3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和锂电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5、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环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及其类似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溶剂,能够充分溶解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具有很强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以及高的介电常数。因此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0003环状碳酸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高分子合成和电化学领域(见JP08325258),同时在药物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中也占据重要地位。0004由于环状碳酸酯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能够溶解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高的介电常数,被广泛用作电池的非水性电解质溶剂。近几年随着电池行业的飞速发展,环状碳酸酯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部分已进行了大规模生产。但作为电解质溶剂,也存在着一。

6、定缺陷,例如碳酸亚乙酯虽然其分子量低却有高达38的高熔点,在室温下是固态的,作为溶剂使用时必须通过加热液化,作为溶剂的使用温度范围很窄。碳酸亚丙酯被广泛用作电池的非水性电解质溶剂,但用作以石墨材料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溶剂,或用作以锂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的电池溶剂时,碳酸亚丙酯会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从而缩短了电池的寿命。0005为了弥补以上缺陷,国外提出用氟改性的环状碳酸酯代替现有的溶剂,主要有一氟取代碳酸亚乙酯、二氟取代碳酸亚乙酯和三氟取代碳酸亚乙酯,并已应用到电解液中,效果明显(见JP07165750)。特别是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作为非水性电解质溶剂使用时,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宽,物理化学稳定性好,。

7、耐电压性优,充放电循环性好,并且具有高闪点和高安全性,是未来电池电解质的理想溶剂。0006目前关于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研究较少,合成方面大致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用3,3,3三氟1,2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合成,这种方法反应条件苛刻,收率很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另一种是由3,3,3三氟1,2环氧丙烷先水解生成3,3,3三氟1,2丙二醇,再将3,3,3三氟1,2丙二醇加入到大量碳酸二甲酯中,以碱为催化剂合成,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反应效率很低(见US6010806)。另外,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使用了价格昂贵的3,3,3三氟1,2环氧丙烷做原料,直接制约了。

8、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应用进程。0007综上所述,发展新型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及成本方面所存在的问题。0009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2溴3,3,3三氟丙醇说明书CN102372689ACN102372692A2/3页4为原料制备3,3,3三氟1,2丙二醇和以碳酸盐为催化剂制备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0010本发明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溴3,3,3三氟丙醇水解生成中间体3,3,3三氟1,2丙二醇;第二步,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反应生成目标产物三氟甲基。

9、碳酸亚乙酯。0011具体地,第一步反应是将2溴3,3,3三氟丙醇加入到碱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68H。然后冷却至室温,萃取,蒸馏回收溶剂,得到中间体3,3,3三氟1,2丙二醇。0012所述的碱液没有特殊要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等均可,可以为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优选碳酸钠、碳酸氢钠。0013所述的碱液的浓度在160之间,优选545。0014所述的反应温度在30100,优选5080,更优选6575。0015所述的萃取液没有特殊要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均可,优选乙酸乙酯。0016具体地,第二步反应是将得到的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按一定比例混合,。

10、然后加入到溶剂中,以碳酸盐为催化剂,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1014H,精馏,得到目标产物。0017所述的溶剂不能参与化学反应,能够控制醇与碳酸二酯共沸,在此条件下,优选正己烷,庚烷、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等,更优选正己烷、邻二甲苯、甲苯,最优选甲苯。0018所述的碳酸二酯没有特殊要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均可,优选碳酸二甲酯。0019所述的3,3,3三氟1,2丙二醇与碳酸二酯的比例按摩尔比为11110,优选1217,更优选1315。0020所述的碳酸盐催化剂没有特殊要求,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锌、碳酸钙、碳酸铅等均可,优选碳酸锌、碳酸钠。0021所述的催化剂用量为3,3,3三氟1,2。

11、丙二醇用量的0110,优选015。0022所述的反应温度在65135,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步升高。0023本发明的目标产物的收率在60以上,纯度在998以上,所得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图和质谱鉴定,准确无误。0024本发明与此前的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合成方法相比,优点在于所需成本大幅降低,不使用剧毒或有环保压力的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原料易得且可回收利用,是一种简单的制得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0025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26实施例1向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的碳酸钠水溶液1000G,搅拌加入164G2溴3,3,3三氟丙醇,加热至70反。

12、应6H。然后冷却至室温,用16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蒸馏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得到3,3,3三氟1,2丙二醇,收率80,产品纯度94。0027向1000ML三口烧瓶(带有精馏塔)中加入540G甲苯,然后搅拌加入180G碳酸二甲说明书CN102372689ACN102372692A3/3页5酯、130G3,3,3三氟1,2丙二醇,5G碳酸锌,加热至65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提高加热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蒸出甲醇,大约反应10H。反应结束后,精馏回收未反应的碳酸二甲酯和溶剂甲苯,并得到产物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77,产品纯度998。0028实施例2向2。

13、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1000G,然后加入130G2溴3,3,3三氟丙醇,加热至75反应6H。冷却至室温,用16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蒸馏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得到3,3,3三氟1,2丙二醇,收率78,产品纯度96。0029向1000ML三口烧瓶(带有精馏塔)中加入400G邻二甲苯,搅拌加入252G碳酸二乙酯、134G3,3,3三氟1,2丙二醇,32G碳酸钠,加热至80反应,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提高加热温度,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乙醇。反应结束后,精馏回收碳酸二乙酯和溶剂,得到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68,产品纯度998。0030实施例3。

14、向2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80G碳酸钠、20G氢氧化钠,配置成20的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混合水溶液1000G,搅拌,然后加入190G2溴3,3,3三氟丙醇,加热至70反应6H,冷却至室温,用16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萃取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至中性,蒸馏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得到3,3,3三氟1,2丙二醇,收率83,产品纯度95。0031向1000ML三口烧瓶(带有精馏塔)中加入500G甲苯,234G碳酸二甲酯,搅拌,然后加入113G3,3,3三氟1,2丙二醇,25G碳酸铅,加热至65反应,随着反应进行不断提高加热温度,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甲醇。反应结束后精馏回收未反应的碳酸二甲酯和溶剂,得到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产品收率为65,产品纯度998。说明书CN1023726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