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装载机结构.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6636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0876.8

申请日:

2014.09.01

公开号:

CN104514236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F 3/96申请公布日:20150415|||公开

IPC分类号:

E02F3/96; B66F9/075

主分类号:

E02F3/96

申请人:

迪尔公司

发明人:

达明·费浮; 雨格·贝尔特兰德; 迭戈·A·维拉里埃尔

地址:

美国伊利诺伊州

优先权:

102013219936.8 2013.10.01 DE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代理人:

吴敬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出一种具有加装框架(16)和加装杆座(18)的前端装载机结构(12),其中,加装杆座(18)能够联接到加装框架(16)上并且能够与加装框架(16)脱开联接。另外,还设置有与加装杆座(18)连接的装载机摇臂(20),装载机摇臂(20)能够借助在装载机摇臂(20)与加装杆座(18)之间延伸的液压缸(24)枢转。为了使前端装载机结构的联接变得简单,提出:在前端装载机结构(12)上设置有调整机构,在液压供给断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整机构将液压缸(24)送入浮动位置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前端装载机结构(12),具有:加装框架(16)和加装杆座(18), 其中,加装杆座(18)能够联接到加装框架(16)上并且能够与加装框架 (16)脱开联接;与加装杆座(18)连接的装载机摇臂(20),装载机摇臂 (20)能够借助在装载机摇臂(20)与加装杆座(18)之间延伸的液压缸 (24)枢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装载机结构(12)上设置有调整机 构,在液压供给断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整机构将液压缸(24)送入浮 动位置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装载机结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 调整机构包括液压液体储存器(84)和截止阀(82),具有活塞底部侧的 腔室(90)的所述液压缸(24)能够通过所述截止阀(82)与液压液体储 存器(84)液压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端装载机结构(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24)以起双重作用的方式构造有活塞杆侧的腔室(96)和活 塞底部侧的腔室(90),其中,所述截止阀(82)布置在所述两个腔室(90、 96)之间,并且所述液压液体储存器(84)布置在所述截止阀(82)与所 述活塞杆侧的腔室(96)之间。

4.
  一种农用车辆(10),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前端 装载机结构(12)。

说明书

前端装载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端装载机结构,其具有:加装框架和加装杆座 (Anbaumast),其中,加装杆座能够联接到加装框架上并且能够与加装 框架脱开联接;以及涉及一种与加装杆座连接的装载机摇臂,该装载机摇 臂能够借助在装载机摇臂与加装杆座之间延伸的液压缸枢转。
背景技术
前端装载机结构,也就是前端装载机在车辆(特别是农用车辆或者还 有其他类型的生产用车辆)上的结构或者说布置方案是已知的。于是,前 端装载机可以借助加装框架连接或者说加装到车辆(例如牵引车或农用拖 拉机)上,用以实施装载工作。加装框架通常被拧接到车架上或者被固定 在车架上。前端装载机自身具有连接或加装部位或者加装杆座,其连接或 加装或铰接到底座上。与之相关地已知不同的可行方案。于是,针对前端 装载机结构的一些已知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机制,其设置有两个构造于底座 上的抓钩,抓钩用于容纳两个构造在前端装载机的杆座结构上的支承栓, 其中,抓钩中的至少一个在容纳了支承栓之后被加以闩锁。在此,对支承 栓的容纳通过将加装框架拉近或者将车辆移近到加装杆座上或前端装载 机上来进行,加装杆座或前端装载机处在相应的停放位置或加装位置中。 在容纳了支承栓之后,对抓钩的闩锁能够以手动的或也有部分自动的或全 自动的或以外部马达驱动的或遥控的方式来进行。设置有其他机制:底座 仅具有一个抓钩,该抓钩用于容纳构造在杆座结构上的支承栓。于是,为 了闩锁,在加装框架和加装杆座上分别构造有连接开口,彼此对正的连接 开口通过闩锁栓相互连接,或者说将闩锁栓引导穿过这些连接开口。在这 里,闩锁也能够以手动的或也有部分自动的或全自动的或以外部马达驱动 的或遥控的方式来进行。
US 2007/0059147 A1公开了此类部分自动的闩锁方案,其中,提出了 如下的前端装载机结构,其包括以弹簧预紧的闩锁栓,该闩锁栓能够通过 构造在加装杆座上或加装框架上的调整元件来操作,方式为:调整元件通 过彼此的相对运动来触发闩锁,触发方式是:闩锁栓被以弹簧力引入到构 造于前端装载机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上的连接开口中。为了解除闩锁, 必须将闩锁栓克服弹簧力手动地从连接开口中拉出并且将调整元件送入 相应的解除闩锁位置中。在此情况下,起不利作用的是:特别是构造于杆 座结构上的调整元件的构造和布置及其与闩锁栓的连接需要相对复杂的 制造和装配耗费。
此外,EP 1 774 106 B1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前端装载机结构,其中, 加装杆座通过构造在加装框架上的坡面来引导,其中,抓钩构造在加装框 架上,构造于加装杆座上的支承栓容纳到抓钩中。通过以弹簧预紧的闩锁 卡扣(该闩锁卡扣嵌入构造在坡面上的第一凹陷部中,既而还嵌入第二凹 陷部中),能够对前端装载机结构加以闩锁,其中,在这里形成了预闩锁, 其中,闩锁卡扣嵌入第一凹陷部中并且加装杆座直至其达到其终位置为 止,还能够相对于加装框架运动,在终位置中,支承栓已被完全引入抓钩 中。于是,闩锁卡扣才扣合到第二凹陷部中,借此调整出最终闩锁状态。 在这里,起不利作用的是:一方面,设置在加装杆座上的闩锁卡扣的构造 及布置,以及还有用于预闩锁及最终闩锁的、构造在加装框架上的第一凹 陷部和第二凹陷部需要相对复杂的制造和装配耗费以及很高的部件多样 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头提及类型的前端装载机结构,通过 该前端装载机结构来克服一个或多个前面提到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教导来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有 利的构造方案和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
根据本发明,开头所提及类型的前端装载机以如下方式来构造:在前 端装载机结构上设置有调整机构,在液压供给断开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 整机构将液压缸送入浮动位置中。通过将液压缸送入浮动位置的方式,使 得加装框架能够相对自由地运动并且不像否则通常在联接时发生的那样, 受到液压缸的阻动,这是因为:当加装杆座已经联接到加装框架上时,车 辆与前端装载机结构之间的液压连接在脱开联接时被断开,并且在联接时 才能由操作人员在另一步骤中加以操作。加装框架例如可以具有坡面,加 装杆座为了联接和脱开联接而在坡面上可推移地引导。基于该浮动位置, 加装杆座能够绕其连至装载机摇臂的铰接点,即相对于支承摇臂枢转,并 且例如在连接时适配于一相对于加装框架的安装角或者说与加装框架对 准。在此,对准以如下方式进行:加装杆座的支承栓在联接时滑过坡面并 且被引入抓钩中,其中,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将支承栓引入其设置用于联接 的状态或位置中。如果在液压缸处没有所提到的浮动位置的话,则加装框 架会处在与装载机摇臂固定的连接中,从而加装杆座相对于装载机摇臂不 能实施枢转运动。即,如果在使前端装载机结构与车辆脱开联接的时段期 间,车辆与前端装载机结构的几何尺寸已经发生改变,这完全是通常所表 现出来的:例如由于放置位置的不稳定性(地面不平整、地面下陷等)、 车辆轮胎充气度发生变化、轮胎尺寸发生变化、前端装载机装置的液压件 处发生泄漏或者由于其他状况,则一般也关联发生加装杆座相对于加装框 架的安置角的改变,由此,使得前端装载机结构的下次联接明显变得困难, 这是因为:基于加装杆座与装载机摇臂之间固定的连接,必须将整个前端 装载机结构(加装框架除外)抬升、推移、降下、倾斜等,并且由此,也 必须使前端装载机结构的整个重量运动,直至加装杆座已与加装框架相对 应地对准为止。
调整机构可以包括液压液体储存器和能手动操作的截止阀,液压缸能 够通过所述截止阀与液压液体储存器液压连接。通过打开截止阀,液压液 体储存器能够与在单方面起作用的液压缸的活塞底部侧的腔室相连接(其 中,活塞底部侧的腔室表现为举升腔室),从而液压油能够从液压缸流入 液压液体储存器以及从液压液体储存器流入液压缸,并且活塞在液压缸中 能够自由运动并且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能够自由运动。由此,加装杆座也 能够如上面已经介绍的那样相对自由地运动或者说自由枢转或者对准。截 止阀优选紧接在前端装载机与车辆脱开联接后被打开,其中,在脱开联接 时,也通常将车辆的用于前端装载机结构液压缸(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 供给中断或断开联接,由此,液压缸已被保持在浮动位置中并且为后一次 的联接做好准备。截止阀的打开自然也可以在稍前于后一次的联接过程时 才进行。在这里,虽然可以设置手动的打开方案,但这仅是要确保:针对 液压缸调整出浮动位置的过程可以独立于车辆液压系统或前端装载机结 构的工作液压系统地进行。在这里,完全可以考虑的是:也设置有用于打 开截止阀的机械装置或电气装置,只要该装置能够独立于前端装载机的工 作液压系统地运行或者说独立于工作液压系统地确保打开截止阀就可以, 也就是说:在连至工作液压系统的连接被中断的情况下,促使截止阀打开。
作为对于液压缸的上面提出的构造方案的补充,该液压缸也能够起双 重作用地构造有活塞杆侧的腔室以及活塞底部侧的腔室,其中,截止阀布 置在两个腔室之间,并且液压液体储存器布置在截止阀与活塞杆侧的腔室 之间。通过打开截止阀,将两个腔室短暂闭合,其中,实现了对于液压缸 的浮动位置或者说浮动状态,其中,两个腔室的容积差或横截面积差通过 液压液体储存器加以平衡。由此,加装杆座在这里也可以如上面已经介绍 地相对自由地运动或自由地枢转或对准。截止阀也在这里优选紧接在前端 装载机与车辆脱开联接后被打开,由此,液压缸已被保持在浮动位置中并 且为后一次的联接做好准备。截止阀的打开自然也可以在稍前于后一次的 联接过程时才进行。在这里,虽然可以设置手动的打开方案,但这仅是要 确保:针对液压缸调整出浮动位置或者说浮动状态的过程可以独立于车辆 液压系统或前端装载机结构的工作液压系统地进行。在这里,完全可以考 虑的是:也设置有用于打开截止阀的机械装置或电气装置,只要该装置能 够独立于前端装载机的工作液压系统地运行或者说独立于工作液压系统 地确保打开截止阀就可以,也就是说:在连至工作液压系统的连接被中断 的情况下,促使截止阀打开。
上面介绍的前端装载机结构能够被用在不同类型的运载车辆上,但特 别是能够被用在农用车辆(如拖拉机或牵引车)上。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介绍和阐述本发明以及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有利的改进方案及构造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前端装载机结构的农用车辆的示意侧视图,
图2以截面图示出加装杆座的示意侧视图,并且以脱开联接的状态示 出图1中的前端装载机结构的加装框架的示意侧视图,
图3以第一联接状态示出图2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另一示意侧 视图,
图4以另一联接状态示出图2和图3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另一 示意侧视图,
图5以已联接状态示出图2至图4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另一示 意侧视图,
图6以第一脱开联接状态示出图2至图5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 另一示意侧视图,
图7以另一脱开联接状态示出图2至图6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 另一示意侧视图,
图8以已脱开联接状态示出图2至图7中的加装杆座和加装框架的另 一示意侧视图,
图9示出图2至图8中的加装杆座的枢转杆的透视侧视图,
图10示出图2至图8中的加装杆座的枢转闩所用的操作装置的透视 侧视图,
图11示出用于具有起单一作用的液压缸的前端装载机结构的示意液 压图解,以及
图12示出用于具有起双重作用的液压缸的前端装载机结构的示意液 压图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呈拖拉机10形式的农用车辆(运载车辆)。拖拉机 10具有加装的前端装载机结构12。前端装载机结构12包括:前端装载机 13以及在拖拉机10的两侧加装在拖拉机10的车架14上的、用以联接前 端装载机13的加装框架16。前端装载机13也在拖拉机的两侧具有加装 杆座18,借助加装杆座18能够将前端装载机13联接到前端装载机结构 12的加装框架16上,进而联接到拖拉机10上。
前端装载机结构12或者说前端装载机13具有能够枢转地固定在加装 杆座18上的前端装载机摇臂20,能够枢转的前端装载机工具22连接到 前端装载机摇臂20上。前端装载机摇臂20在拖拉机的两侧延伸并且包括 在拖拉机10的两侧平行延伸的承载件21,承载件21通过一个或多个横 向承载件(未示出)相互连接。前端装载机工具22例如呈装载铲斗形式 地构造,其中,前端装载机工具22也可以构造为装载叉、抓具等。前端 装载机摇臂20能借助液压升降缸24枢转,液压升降缸24在拖拉机10 的两侧在相应的加装栓柱18与前端装载机摇臂20之间延伸。分别有一个 转向连杆26在于前端装载机摇臂20的两侧与之相连接的转向件25与相 应的加装杆座18之间延伸,转向连杆26用于平行引导前端装载机工具 22。前端装载机工具22在前端装载机摇臂20的两侧能够借助与前端装载 机摇臂20和前端装载机工具22相连接的枢转连杆27以及借助与相应的 枢转连杆27和相应的转向件25相连接的液压枢转缸28枢转。
加装框架16具有用于容纳或联接加装杆座18的容纳区域32以及用 于将加装框架16固定到车架14上的固定区域34。在固定区域34上,将 加装框架16借助螺栓连接件(未示出)拧接到车架14上。加装框架16 在容纳区域32的下部区域上具有第一抓钩36,以及在容纳区域32的上 部区域上具有第二抓钩38,或者分别具有呈钩状的支承部位。
在图2至图8中以多个侧视图或以多个横截面视图放大地示出由前端 装载机结构12的加装杆座18和加装框架16组成的相应组合,其中,详 细地示出前端装载机结构12的其他细节。
加装框架16具有坡面40或坡面状的构造,其在两个抓钩36、38之 间延伸并且在自上部的抓钩38出发沿坡面40的下部区域中、在稍前于下 部抓钩36处具有凹陷部42或凹沟。
加装杆座18包括呈上部支承栓44以及下部支承栓46形式的上部和 下部的支承部位。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的是:抓钩36、38与支承栓44、 46的组合也能够以反过来的方式来实施,从而支承栓44、46构造在加装 构件16上,并且抓钩36、38构造在加装杆座18上。在加装杆座18上还 布置有上部枢转栓48、中部枢转栓50和下部枢转栓52,它们将转向连杆 26、前端装载机摇臂20以及液压缸24分别以能够枢转的方式与加装杆座 18相连接。
加装杆座18还包括枢转闩54,枢转闩54具有第一枢转臂56和第二 枢转臂58,并且以能够绕枢转轴线60枢转的方式得到支承(也参见图9)。 在第一枢转臂56的自由端部上布置有呈支撑机构62形式的调整机构,该 调整机构呈支撑合页形式地构造。支撑机构62借助铰链63能够枢转地铰 接在第一枢转臂56的端部上并且借助螺旋弹簧64以如下方式预紧:该支 撑机构62被朝向第一枢转臂56的端部压紧或者说挤压或者被压迫,并且 在极限位置中抵靠在枢转臂56的端部上或者抵靠在构造于那里的端面66 上。第一枢转臂56的底部侧,即枢转臂56的朝向坡面40的侧具有凸台 68,该凸台68与构造在坡面40上的凹陷部42互补地成型。
枢转闩54的第二枢转臂58构造得更短并且(在图中逆时针地)错开 大约70°角地布置在第一枢转臂56的上方,并且除第一枢转臂56外还形 成另一绕枢转闩54的枢转轴线60的杆臂。第二枢转臂58通过紧合弹簧 70与加装杆座18的框架部件72相连接,从而产生了枢转闩54朝向坡面 40方向的预紧。
在第一枢转臂56与第二枢转臂58之间布置有操作元件74(参见图 10),借助操作元件74能够操作枢转闩54。操作元件74具有操作杆76, 操作杆76在加装杆座18的外侧上能被达到并且自轴78起沿径向延伸。 轴78在两个枢转臂56、58之间能转动地支承在加装杆座18上。在轴78 的中部区域中构造有调整臂80,调整臂80自轴78起沿径向延伸并且以 如下方式构造和布置:调整臂80通过轴78的扭转而能够与枢转闩54的 第二枢转臂58发生嵌接并且能够拉动(aushebeln)第二枢转臂58或者说 使第二枢转臂58发生枢转运动。在此,所述轴通过操作杆76从基本位置 (图2至图5、图7和图8)枢转至嵌接位置(对应图6)而发生转动, 既而,调整臂80也同样发生枢转,并且与上方枢转臂58进而还与枢转闩 54发生嵌接,并且枢转闩54能够从闩锁位置(参见图5)运动到解除闩 锁位置(参见图6)。通过往回枢转,枢转臂58进而也还有枢转闩54被 再次释放。
前端装载机13或者说加装杆座18与加装框架16的联接及脱开联接 的过程在下面结合图2至图8加以介绍。加装框架16自脱开联接的状态 (其中,前端装载机13被停用并且被以液压或机械的方式与拖拉机分开) 出发,对应于通过箭头V示出的运动地朝向加装杆座18的方向运动(图 2)。上方的支承栓44开始与坡面40发生嵌接并且沿着坡面40的倾斜的 平面或者说沿着坡面表面滑上去,直至支承栓44与上方抓钩38发生嵌接 (图3和图4)。同时,下方支承栓46与下方抓钩36发生嵌接(图3和 图4)。大致在支承栓44、46与抓钩38、36发生嵌接的时刻(图3),下 方抓钩36或者说坡面40的下端部撞向支撑机构62,并且支撑机构62开 始克服对其的预紧从其基本上垂直于坡面表面取向的位置(其中,支撑机 构62占据支撑位置或支撑状态)枢转进入愈发偏转的位置中(参见图3 至图5)。通过在枢转闩54处的弹簧70,枢转闩54当支撑机构62处在其 抬起的支撑位置时,以其下方枢转臂56向坡面表面的方向运动,从而最 后,下方枢转臂56的凸台68抵靠在坡面40上并且沿着坡面滑上去(图 3和图4)。如在图5中所见地,加装杆座18相对于加装框架16达到如下 终位置,在该终位置中,支承栓44、46与抓钩38、36完全相抵靠。同时, 以弹簧预紧的枢转闩54占据其闩锁位置,并且以构造于第一枢转臂56 上的凸台68卡位于凹陷部42中,从而加装杆座18被闩锁在加装框架16 上,这是因为加装杆座18与加装框架16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这里一方面通 过抓钩来阻止,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抵靠在凹陷部42中的凸台68来阻止。 在这里,前端装载机处在运行位置中并且可以被置于运行状态中。图6 至图8示出对前端装载机解除闩锁的过程,即:将加装杆座18与加装框 架16脱开联接。在此,枢转闩54借助操作元件74如上所述的那样被从 其闩锁位置送入解除闩锁位置(图6)。由此,即刻可以使以弹簧预紧的 支撑机构62占据其支撑位置并且枢转闩54被操作元件74再次释放,方 式为:操作杆再次被送入其基本位置中。枢转闩54在这时通过支撑机构 62被保持在解除闩锁位置。加装杆座18在该状态下从加装框架16中解 除闩锁,从而加装框架16可以从加装杆座18中移开,如通过图7和图8 中的箭头R所示的那样。通过加装杆座18与加装框架16之间的相对运 动以及支撑机构62沿着坡面表面滑动,支撑机构62能够被压向枢转臂 56的端面66,由此,支撑机构62保持其支撑位置并且枢转闩54不能返 回扣合到凹陷部中(图7)。通过移走加装框架16,也就是通过缩回拖拉 机10,加装框架16在这时能够从加装杆座18上移开,也就是从前端装 载机13上移开,由此,结束了加装杆座18与加装框架16脱开联接的过 程(图8)。为了使前端装载机13能够完全从拖拉机10上分离并且移开, 必须事先断开升降缸24的液压供给。这对于操作者而言可以在对枢转闩 解除闩锁的同时来执行,也就是在一个工作流程中,将枢转闩54解除闩 锁并且断开液压供给。
为了使联接过程变得简单,有意义的是:如之前已经介绍的那样,使 加装杆座18在联接时能够尽可能自由地匹配于加装框架16的位置,从而 将支承栓44、46尽可能准确而且精确地引入抓钩中。这以如下方式达成: 加装杆座18与装载机摇臂20之间的固定连接被解除(其中,在固定连接 的情况下,升降缸当断开液压供给时保留在其最后占据的位置,并且将加 装杆座18相对于装载机摇臂20固定地保持)。加装杆座18由此被送入能 运动的状态,其中,加装杆座18能够相对于装载机摇臂20枢转。对此, 如图11和图12示意示出地,设置有截止阀82和液压液体储存器84,其 中,在图11中示出用于起单重作用的液压缸的液压连接线路,以及在图 12中示出用于起双重作用的液压缸的液压连接线路。在这两种情况中, 当连接或断开液压供给时,截止阀82被能手动操作地构造并且能够由操 作人员在将前端装载机13联接和脱开联接时加以操作。
参照图11绘出用于对两个在单方面起作用的升降缸24进行液压供给 的液压系统85的一部分,升降缸24具有活塞86并且被通过液压供给管 路87以液压的方式供给,其中,液压管路87从液压快速联接器(未示出) 的联接部件88延伸至升降缸24的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如在图1中可 见地,升降缸24在活塞底部侧与装载机摇臂20连接,并且在活塞杆侧与 加装杆座18连接,从而通过对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的液压填充,能够抬 升装载机摇臂20。在此,装载机摇臂20的降下以基于重力的方式进行, 其中,对液压系统85的控制阀(未示出)进行相应的操控,用以抬升和 降下前端装载机,并且通过前端装载机的自重能够将液压油从活塞底部侧 的腔室90中挤压出来。两个液压缸24还通过连接管路92相互连接以及 与供给管路87相连接,于是两个升降缸24被同样地加载压力。截止阀 82布置在连接管路94中,连接管路94将供给管路87与液压液体储存器 84相连接。通过打开截止阀82,确保:在液压供给断开的情况下,液压 液体未被收纳在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中,而是能够溢流到液压液体储存 器84中,以及反过来溢流。由此,升降缸24可以占据浮动位置,在浮动 位置中,活塞86能够自由地运动。该状态又实现了加装杆座18相对于装 载机摇臂20相对自由的运动,从而加装杆座18在截止阀82打开的情况 下以能够自由枢转的方式在联接时被对准。截止阀82的打开已经理想地 在将前端装载机13脱开联接时进行,并且于是能够在一个工作流程中与 枢转栓54的解除闩锁和液压供给的断开(断开快速联接器)一起由操作 人员来执行。通过截止阀82的打开在前端装载机13脱开联接时已经进行 的方式,则前端装载机13已经为接下来的联接过程做好准备,从而操作 人员在不离开拖拉机10的情况下就能将前端装载机13与能自由运动的加 装杆座18相联接。在联接前端装载机13后,在调试液压功能(连接液压 供给)时,关闭截止阀,以便确保前端装载机13的液压运行。但这也可 以在一个工作流程中与快速联接器的连接一起进行。
参照图12绘出用于对起双重作用的升降缸24进行液压供给的液压系 统85的一部分,升降缸24具有活塞86并且被通过液压供给管路87和液 压供给管路95以液压的方式供给。供给管路87从液压快速联接器(未示 出)的联接部件88延伸至升降缸24的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其中,供 给管路95从联接部件88延伸至活塞杆侧的腔室96。如在图1中可见地, 升降缸24在活塞底部侧与装载机摇臂20相连接并且在活塞杆侧与加装杆 座18相连接,从而通过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的液压填充来抬升和降下装 载机摇臂20,其中,以已知的方式对液压系统85的控制阀(未示出)进 行相应的操控,用以抬升和降下前端装载机。两个升降缸24在活塞底部 侧通过连接管路92相互连接并且与供给管路87相连接。另外,升降缸 24在活塞杆侧通过连接管路98相互连接并且与供给管路95相连接。两 个液压缸24由此被相同地加载压力。液压液体储存器84通过连接管路 100与供给管路95连接并且进而也与连接管路98和活塞杆侧的腔室96 相连接。截止阀82布置在连接管路94中,连接管路94将供给管路87 与供给管路100相连接。通过打开截止阀82确保:在液压供给断开的情 况下,液压液体未被收纳在腔室90、96中,而是能够溢流进入液压液体 储存器84中以及进入相应另外那个腔室90、96中,以及从相应另外那个 腔室90、96中反过来溢流。由此,升降缸24可以占据浮动位置,在浮动 位置中,活塞86能够自由运动,其中,活塞底部侧的腔室90与活塞杆侧 的腔室96之间的容积差通过液压液体储存器84加以平衡。该状态又实现 了加装杆座18相对于装载机摇臂20相对自由的运动,从而加装杆座18 在截止阀82打开的情况下以能够自由枢转的方式在联接时被对准。在此, 在前端装载机13脱开联接时截止阀82的打开能够在一个工作流程中与枢 转栓54的解除闩锁和液压供给的断开(断开快速联接器)一起由操作人 员来执行。通过截止阀82的打开在前端装载机13脱开联接时已经进行的 方式,前端装载机13也在这里已经为接下来的联接过程做好准备,从而 操作人员在不离开拖拉机10的情况下就能将前端装载机13与能自由运动 的加装杆座18相联接。同样在这里,在联接前端装载机13后,在调试液 压功能(连接液压供给)时,也必须关闭截止阀,以便确保前端装载机 13的液压运行。但这也可以在一个工作流程中与快速联接器的连接一起 进行。

前端装载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前端装载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前端装载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端装载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端装载机结构.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出一种具有加装框架(16)和加装杆座(18)的前端装载机结构(12),其中,加装杆座(18)能够联接到加装框架(16)上并且能够与加装框架(16)脱开联接。另外,还设置有与加装杆座(18)连接的装载机摇臂(20),装载机摇臂(20)能够借助在装载机摇臂(20)与加装杆座(18)之间延伸的液压缸(24)枢转。为了使前端装载机结构的联接变得简单,提出:在前端装载机结构(12)上设置有调整机构,在液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