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6632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9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89838.3

申请日:

2014.12.18

公开号:

CN104533422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C 41/22申请日:20141218|||公开

IPC分类号:

E21C41/22; E21D11/00

主分类号:

E21C41/22

申请人: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夏甸金矿

发明人:

贾汉义; 王金波; 周东良; 王祯; 赵金刚; 宝海忠; 刘京超; 曹英莉; 何少博

地址:

265400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西芝下北夏甸金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4

代理人:

刘志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在对矿柱支撑稳定性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进行充填预处理后,根据遗留矿柱的形态特征,采用小断面全断面支护上向分层进路式充填法进行回采,既可充分利用矿岩自身稳定性进行自稳,同时采用小断面全断面支护方式进行支护,可有效削弱相邻已采采场对矿柱回采的安全影响,安全系数高,采用局扇进行通风,通风效果好。本发明实现了遗留矿柱的安全开采,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可有效解决矿山资源危机,充分回收利用有限的矿山资源,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包括多个遗留的采场隔离矿柱及位 于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对位于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所用充填 原料包括全尾砂或废石;
(2)将待回采矿区区域进行规划,并选定主进路位置作为回采的联络 道;
(3)对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进行分层回采规划,由最底层开始,设 定为第一层,在第一层上采用小断面支护对待回采的矿柱进行回采:首先利 用矿岩自身稳定性进行自稳,即进行小规格进路采矿形成采场进路;
(4)在小断面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空间内制作进路支护装置跟进进行 支护作业,然后边采进边支护,形成全断面支护;并在采进的所述采场进路 内设置局扇通风;
(5)当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结束后,进行接顶充填;
(6)然后,在该采场进路的上方进行第二层作业,重复上述(1)~(4) 步骤,直至第二层作业完成;
(7)重复上述作业,直至所选定矿柱回采结束;
(8)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重复上述作业,直至完成所选回采区作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步骤(2)包括:所述主进路施工至脉巷尾砂充填处,进行圆木棚架支护; 施工至下盘框体交界处,使圆木棚架支护与进路小断面同时跟进,直至施工 至矿体上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小断面的采场进路规格宽为1.2-1.5米,高为1.5-2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 层的进路支护装置的木立柱与下层位置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8)所述的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的选择原则为两个同时回采或前后回采 的矿柱之间至少应隔离一个矿柱。

6.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架构包 括:在进路两帮用圆木打竖撑,顶板用木板和圆木横撑充填,横撑与竖撑连 接处用金属斜撑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木直径大 于等于120mm,所述的木板厚度大于等于40mm,所述的竖撑间距大于等于 800mm。

说明书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 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
背景技术
在贵金属矿山企业中,建矿早期受开采技术水平的限制,回采过程中遗 留了大量矿柱用以维持采场稳定,该部分矿柱未能及时回收,造成矿石损失 严重,有限的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 法及支护架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多个遗留的采场隔离矿 柱及位于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步骤如下:
(1)对位于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所用充填 原料包括全尾砂或废石;
(2)将待回采矿区区域进行规划,并选定主进路位置作为回采的联络 道;
(3)对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进行分层回采规划,由最底部开始,设 定为第一层,在第一层上采用小断面支护对待回采的矿柱进行回采:首先利 用矿岩自身稳定性进行自稳,即进行小规格进路采矿形成采场进路;
(4)在小断面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空间内制作进路支护装置跟进进行 支护作业,然后边采进边支护,形成全断面支护;并在采进的所述采场进路 内设置局扇通风;
(5)当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结束后,进行接顶充填;
(6)然后,在该采场进路的上方进行第二层作业,重复上述(1)~(4) 步骤,直至第二层作业完成;
(7)重复上述作业,直至所选定矿柱回采结束;
(8)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重复上述作业,直至完成所选回采区作业。
进一步,所述步骤(2)包括:所述主进路施工至脉巷尾砂充填处,进 行圆木棚架支护;施工至下盘框体交界处,使圆木棚架支护与进路小断面同 时跟进,直至施工至矿体上盘。
进一步,所述小断面的采场进路规格宽为1.2-1.5米,高为1.5-2米。
进一步,上层的进路支护装置的木立柱与下层位置对应。
进一步,步骤(8)所述的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的选择原则为两个同时 回采或前后回采的矿柱之间至少应隔离一个矿柱。
一种上述回采方法中所述的支护架构,包括:在进路两帮用圆木打竖撑, 顶板用木板和圆木横撑充填,横撑与竖撑连接处用金属斜撑固定,形成一个 完整受力体的支护架构。
其中,所述的圆木直径大于等于120mm,所述的木板厚度大于等于40mm, 所述的竖撑间距大于等于8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支护架构和回采方法,能够对遗留 矿柱进行安全开采,降低矿石损失率,有效解决矿山资源危机,充分回收利 用有限的矿山资源,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支护架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矿柱回采主视图;
图4为矿柱回采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木板;2、圆木;3、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 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支护架构,包括:在进路两帮用圆木2打竖撑,顶板用木板1和圆 木2横撑充填,横撑与竖撑连接处用金属斜撑3固定,形成一个完整受力体 的支护架构。
利用上述所述的支护架构进行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步骤如下:
(1)包括多个遗留的采场隔离矿柱及位于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 对位于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周边的采空区进行充填,所用充填原料包括全 尾砂或废石;
(2)将待回采矿区区域进行规划,并选定主进路位置作为回采的联络 道;所述主进路施工至脉巷尾砂充填处,进行圆木棚架支护;施工至下盘框 体交界处,使圆木棚架支护与进路小断面同时跟进,直至施工至矿体上盘。
(3)对待回采的所述隔离矿柱进行分层回采规划,由最底部开始,设 定为第一层,在第一层上采用小断面支护对待回采的矿柱进行回采:首先利 用矿岩自身稳定性进行自稳,即进行小规格进路采矿形成采场进路;
(4)在小断面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空间内制作进路支护装置跟进进行 支护作业,然后边采进边支护,形成全断面支护;并在采进的所述采场进路 内设置局扇通风;
(5)当所述采场进路的回采结束后,进行接顶充填;
(6)然后,在该采场进路的上方进行第二层作业,重复上述(1)~(4) 步骤,直至第二层作业完成;
(7)重复上述作业,直至所选定矿柱回采结束;
(8)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重复上述作业,直至完成所选回采区作业。
进一步,所述小断面的采场进路规格宽为1.2-1.5米,高为1.5-2米。
进一步,上层的进路支护装置的木立柱与下层位置对应,充当人工矿柱, 保证良好的受力作用,保证采场稳定性。
进一步,步骤(8)所述的另选回采区其它矿柱的选择原则为两个同时 回采或前后回采的矿柱之间至少应隔离一个矿柱,。
其中,每一次的回采作业以已回采充填的采场支护架构顶板或尾砂充填 体为作业面,进行下一步的凿岩爆破出矿充填等作业,以此循环往复逐层(每 2米为一分层)向上进行回采。
如图3、图4中所示,需要对①号、②号、③号和④号矿柱进行逐一回 采,40#、41#、42#、43#、44#和45#采场已经回采完毕,且已经进行尾砂充 填。从43#主进路施工穿插进路作为回采的联络道,施工至脉巷尾砂充填处, 使用支护架构进行支护,施工至下盘矿体边界处,支护架构必须与进路小断 面同时跟进,直至施工至矿体上盘,一分层采场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尾砂 接顶充填。待一分层矿柱回采完毕后,如图4所示,若干个支护架构形成支 撑,根据矿体倾角,在矿体下盘施工通风井,进行下一层回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贵金属矿山矿柱回采方法及支护架构,在对矿柱支撑稳定性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进行充填预处理后,根据遗留矿柱的形态特征,采用小断面全断面支护上向分层进路式充填法进行回采,既可充分利用矿岩自身稳定性进行自稳,同时采用小断面全断面支护方式进行支护,可有效削弱相邻已采采场对矿柱回采的安全影响,安全系数高,采用局扇进行通风,通风效果好。本发明实现了遗留矿柱的安全开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