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屏蔽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屏蔽膜.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275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62756 A (21)申请号 201280024554.4 (22)申请日 2012.05.17 2011-113260 2011.05.20 JP 2011-113261 2011.05.20 JP 2011-124487 2011.06.02 JP G02B 5/26(2006.01) B32B 7/02(2006.01) B32B 27/20(2006.01) B32B 27/30(2006.01) G02B 5/28(2006.01) (71)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地址 。
2、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河野纯一 野岛隆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张平元 张涛 (54) 发明名称 红外屏蔽膜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制造成本低 廉, 可以进行膜的大面积化, 红外线的反射性优 异, 可见光透射率高, 且光学特性的均匀性优异。 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在基体材料上具备至少 1 个 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单元, 所述低折 射率层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一粘合剂, 所述高折射率层在与该低折射率层邻接的位置 上, 其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二粘合剂, 且 折射率高于该低折射率层,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 折射率层。
3、中的至少 1 层含有下述 (a) (c) 中的 至少 1 种作为粘合剂 :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其 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 体成分 ;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 (c) 改 性聚乙烯醇。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1.2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62697 2012.05.17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61096 JA 2012.11.29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4、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2756 A CN 103562756 A 1/2 页 2 1. 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在基体材料上具备至少 1 个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单 元, 所述低折射率层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一粘合剂, 所述高折射率层在与该低折 射率层邻接的位置上, 其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二粘合剂, 且折射率高于该低折射 率层,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层含有下述 (a) (c) 中的至少 1 种作为 粘合剂 :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其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
5、体成分 ;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 (c) 改性聚乙烯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1层 含有所述 (c) 改性聚乙烯醇。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为使 (1) 平均聚合度 200 以上且 2400 以下的聚乙烯醇与 (2) 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以 0.5:9.5 9.5:0.5 的质量比共 聚而得到的共聚物, 所述(2)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为选自不饱和羧酸及其盐、 以及酯中的1种 或 2 种以上。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为选自丙烯酸、 甲。
6、基 丙烯酸、 富马酸、 马来酸、 衣康酸及它们的盐、 以及下述通式 (I) 表示的不饱和羧酸酯中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化学式 1 CH2=C(R1)-COOR2(I)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2表示碳原子数 1 4 的烷基。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为丙烯酸或其盐与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 丙烯酸或其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3:70.5:9.5(丙 烯酸或其盐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于含有所述改性聚乙烯醇 的层的总粘合剂量 ,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含量为 5 45 质。
7、量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1层 含有所述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所述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 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分。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于含有所述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层的 总粘合剂量, 所述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含量为 0.2 5.0 质量 %。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1层 含有所述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具有pH依赖性的共聚物是以至。
8、少具有 乙烯基酰胺的单体和具有乙烯基羧酸的单体作为聚合成分而构成的共聚物。 11. 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乙烯基酰胺为选自乙烯基吡咯烷酮、 乙烯基己内酰胺、 N- 乙烯基甲酰胺、 N- 乙烯基乙酰胺、 N- 乙烯基 -N- 甲基乙酰胺及它们的 混合物中的至少 1 种单体。 12. 如权利要求 10 或 11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乙烯基羧酸为选自 ( 甲基 ) 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2756 A 2 2/2 页 3 烯酸、 丁烯酸、 衣康酸、 马来酸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 1 种单体。 13. 如权利要求 9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
9、膜, 其中, 所述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 共聚物为使用分子中具有至少 2 个能够聚合的自由基的交联剂聚合而形成的共聚物。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交联剂为选自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及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至少 1 种化合物。 15. 如权利要求 9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于含有所述具有 pH 粘 度依赖性的共聚物的层的总粘合剂量, 所述共聚物的含量为 0.2 4.0 质量 %。 16. 如权利要求 1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低折射率层具有空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
10、03562756 A 3 1/54 页 4 红外屏蔽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屏蔽膜。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对节能对策的关心程度提高, 从减少冷气设备所消耗的负荷等观点出发, 对安装于建筑物或车辆的窗玻璃、 遮断太阳光的热线透射的红外屏蔽膜的要求提高。 0003 由太阳放射的光从紫外区域至红外光区域具有宽广的光谱。 可见光为由紫色经过 黄色至达到红色光的波长 380 780nm 的范围, 占太阳光的约 45%。关于红外光, 接近于可 见光的红外光被称为近红外线 ( 波长 780 2500nm), 将其以上称为中红外线, 占太阳光的 约 50%。该区域的光能与紫外线进行。
11、比较时, 其强度低至约 1/10 以下, 热的作用大, 被物质 吸收时, 作为热被放出, 导致温度上升。 由此也被称为热线, 通过屏蔽这些光线, 可以抑制室 内的温度上升。另外, 也可以抑制寒冷地区冬季取暖设备产生的热逸散至室外。 0004 作为红外屏蔽膜的形成方法, 提出了主要使用蒸镀法、 溅射法等干式制膜法形成 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相互叠层而构成的叠层膜的方法。但是, 干式制膜法具有如下 问题 : 形成膜时使用的真空装置等大型, 制造成本高, 难以大面积化, 而且, 作为基体材料, 限定于耐热性原料等。 0005 因此, 代替具有如上所述问题的干式制膜法, 已知有使用湿式涂敷法形成红外。
12、屏 蔽膜的方法。 0006 例如, 已知有使用将含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化合物微粒的热固化型硅树脂及紫外 线固化型丙烯酸树脂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而形成的高折射率层涂敷液, 通过利用棒涂机的湿 式涂敷方式涂敷在基体材料上而形成透明叠层体的方法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0007 另外, 公开有将由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 杂环系氮化合物 ( 例如吡啶 )、 紫外线固 化型粘合剂及有机溶剂构成的高折射率涂膜形成用组合物通过使用棒涂机的湿式涂敷方 式涂敷在基体材料上而形成透明叠层体的方法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2。)。 0008 另一方面, 作为形成含有二氧化钛粒子的层的方法, 已知有例如使用球状金红石 。
13、型二氧化钛粒子的甲醇分散浆料和甲醇二氧化硅溶胶进行相互叠层的方法 ( 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 3。)。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平 8-110401 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 2: 日本特开 2004-123766 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 3: 日本特开 2003-26657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5 但是, 在应用专利文献 1 及专利文献 2 中公开的方法及专利文献 3 中公开的方法、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4 2/54 页 5 使用湿式涂敷法形成含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层制作红外屏蔽膜的。
14、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 : 得 到的红外屏蔽膜的雾度高, 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红外线反射性及可见光透射率, 而且发现光 学特性不均, 辨识性的均匀性不充分等。 0016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人等提出了具有优异的红外屏蔽效果的红外屏蔽膜的方 案, 所述红外屏蔽膜是同时叠层涂敷具有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水系粘合剂的低折射 率层、 和与该低折射率层邻接且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水系粘合剂的高折射率层的单 元而制作的, 为了得到目前这样的更高的节能特性, 要求对更严酷的太阳光红外线等的屏 蔽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均匀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求进一步改良技术。 001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
15、于, 提供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制造成本 低廉, 可以进行膜的大面积化, 红外线的反射性优异, 可见光透射率高, 且光学特性的均匀 性优异。 0018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9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成来实现。 0020 1. 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在基体材料上具备至少 1 个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 的单元, 所述低折射率层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一粘合剂, 所述高折射率层在与该 低折射率层邻接的位置上, 其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二粘合剂, 且折射率高于该低 折射率层,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层含有下述 (a) (c) 中的至少 1 种 作为粘合剂 : 0021 (。
16、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其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 分 ; 0022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 0023 (c) 改性聚乙烯醇。 0024 2. 如上述 1.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层含有所述 (c) 改性聚乙烯醇。 0025 3. 如上述 2.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为使 (1) 平均聚合度 200以上且2400以下的聚乙烯醇与(2)选自不饱和羧酸及其盐以及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 的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以 0.5:9.5 9.5:0.5 的质量比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 0026 4。
17、. 如上述 3.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为选自丙烯酸、 甲 基丙烯酸、 富马酸、 马来酸、 衣康酸及它们的盐、 以及下述通式 (I) 表示的不饱和羧酸酯中 的 1 种或 2 种以上, 0027 化学式 1 0028 CH2=C(R1)-COOR2(I) 0029 式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R2表示碳原子数 1 4 的烷基。 0030 5. 如上述 4.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聚合性乙烯基单体为丙烯酸或其盐与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 丙烯酸或其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3:70.5:9.5(丙 烯酸或其盐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0031 6.如上。
18、述2.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于含有所述改性聚乙烯 醇的层的总粘合剂量 , 所述改性聚乙烯醇的含量为 5 45 质量 %。 0032 7. 如上述 1.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5 3/54 页 6 层含有所述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所述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分。 0033 8. 如上述 7.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于含有所述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层的 总粘合剂量, 所述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含量为 0.2 5.0 质量 。
19、%。 0034 9. 如上述 1.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层含有所述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0035 10. 如上述 9.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具有 pH 依赖性的共聚物是以至少具 有乙烯基酰胺的单体和具有乙烯基羧酸的单体作为聚合成分而构成的共聚物。 0036 11. 如上述 10.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乙烯基酰胺为选自乙烯基吡咯烷 酮、 乙烯基己内酰胺、 N- 乙烯基甲酰胺、 N- 乙烯基乙酰胺、 N- 乙烯基 -N- 甲基乙酰胺及它们 的混合物中的至少 1 种单体。 0037 12. 如上述 10. 。
20、或 11.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乙烯基羧酸为选自 ( 甲基 ) 丙烯酸、 丁烯酸、 衣康酸、 马来酸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至少 1 种单体。 0038 13. 如上述 9.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 的共聚物为使用分子中具有至少 2 个能够聚合的自由基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0039 14. 如上述 13. 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交联剂为选自季戊四醇三烯丙基 醚、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及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至少 1 种化合物。 0040 15. 如上述 9.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相对。
21、于含有所述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的层的总粘合剂量, 所述共聚物的含量为 0.2 4.0 质量 %。 0041 16. 如上述 1. 15. 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屏蔽膜, 其中, 所述低折射率层具有空 隙。 0042 发明的效果 0043 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制造成本低廉, 可以进行膜的大面积化, 红 外线的反射性优异, 可见光透射率高, 且光学特性的均匀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 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45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红外屏蔽膜, 其在基体材料上具备至少 1 个 具有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单元, 所述低折。
22、射率层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一粘 合剂, 所述高折射率层在与该低折射率层邻接的位置上, 其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 二粘合剂, 且折射率高于该低折射率层。而且, 该低折射率层及该高折射率层中至少 1 层的 特征在于, 含有下述 (a) (c) 中的至少 1 种作为粘合剂 : 0046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其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 分 ; 0047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 0048 (c) 改性聚乙烯醇。 0049 作为利用本发明中规定的上述构成可以实现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效果的理由, 推 测如下。 0050 即, 在本发明中, 。
23、通过在用于在基体材料上形成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涂敷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6 4/54 页 7 液中含有上述 (a) (c) 中的至少 1 种, 所述低折射率层含有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一 粘合剂, 所述高折射率层与该低折射率层邻接, 其含有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及第二粘合剂、 且折射率高于该低折射率层, 由此, 形成的湿润膜的厚度比较薄, 可以以少量的添加实现用 以稳定地进行同时叠层涂敷所需要的涂敷液的粘度, 其结果, 可以减少因涂敷干燥工序 中各层的混乱 (乱) 而造成的叠层膜的膜面及膜厚的异常, 而且, 容易实现第一金属氧化 物粒子或第二金属氧化物粒子各自相对于粘合剂。
24、的高含有率, 以使低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 层达到所期望的折射率或两层的折射率差的要求, 并且判明被认为是在涂敷干燥时因粘 合剂及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层间混合而引起的可见光透射率、 红外光屏蔽 ( 反射 ) 率降低的 减少, 完成了本发明。 0051 另外, 关于对层间混合 (在涂敷直至干燥而固化的期间, 前述低折射率层的第一 粘合剂中所含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粒子、 和高折射率层的第二粘合剂中所含的第二金属氧化 物粒子向邻接的其它层移动) 的改善效果, 由于为在薄膜叠层内发生的现象, 未对其理由进 行详细的分析, 但在第一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硅 ( 二氧化硅 ) 且第二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钛 的情况下, 目前作。
25、为第二金属氧化物的高折射率层中的氧化钛粒子向邻接的低折射率层移 动, 其结果, 两层的折射率差比预定的值小, 且不能防止前述红外光屏蔽 ( 反射 ) 率发生降 低, 相比之下, 认为通过含有本发明的上述规定聚合物, 可以将高折射率层的涂敷液粘度稳 定地保持在所期望的粘度, 可以得到优异的红外光屏蔽 ( 反射 ) 率。 0052 以下, 对本发明的红外屏蔽膜的构成要素及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等进行详 细的说明。 0053 红外屏蔽膜 0054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屏蔽膜含有基体材料、 和至少 1 个由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 构成的单元。 0055 通常, 在红外屏蔽膜中, 从可以以少的层数提高红外。
26、反射率的观点出发, 优选将高 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之差设计为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由高折射率层及低 折射率层构成的单元的至少 1 个中, 邻接的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优选为 0.1 以上, 更优选为 0.3 以上, 进一步优选为 0.35 以上, 特别优选为 0.4 以上。在红外屏蔽 膜具有多个由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构成的单元的情况下, 全部单元中的高折射率层和 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优选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 但是, 关于最表层及最下层, 可以为上述 优选的范围外的构成。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屏蔽膜中, 高折射率层的优选折射率为 1.80 2.50, 更优选为 1.9。
27、0 2.20。另外, 低折射率层的优选折射率为 1.10 1.60, 更 优选为 1.30 1.50。 0056 特定波长区域的反射率由邻接的 2 层的折射率差和叠层数确定, 折射率之差越 大, 越能够以少的层数得到相同的反射率。 关于该折射率差和需要的层数, 可以使用市售的 光学设计软件进行计算。例如, 为了得到红外反射率 90% 以上, 折射率差小于 0.1 时, 需要 200 层以上的叠层, 不仅生产率降低, 而且, 叠层界面处的散射变大, 透明性降低, 而且, 也很 难无故障地制造。从提高反射率和减少层数的观点出发, 折射率差没有上限, 实质上 1.4 左 右为界限。 0057 而且,。
28、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屏蔽膜的光学特性, JIS R3106-1998 表示的可见光 区域的透射率优选为 50% 以上、 优选 75% 以上、 更优选 85% 以上, 另外, 优选在波长 900nm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7 5/54 页 8 1400nm 的区域具有超过反射率 50% 的区域。 0058 下面, 对本发明的红外屏蔽膜中的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基本构成概要进行 说明。 0059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屏蔽膜具有下述结构即可 : 在基体材料上含有至少 1 个由高折 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构成的单元。作为优选的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层数, 从上述观 点出发, 作为总层。
29、数的范围, 为100层以下、 即50单元以下, 更优选为40层(20单元)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20 层 (10 单元 ) 以下。 0060 本实施方式的红外屏蔽膜的整体的厚度优选为 12m 315m、 更优选 15m 200m、 进一步优选20m100m。 另外, 低折射率层的每1层的厚度优选为20800nm, 更优选为 50 350nm。另一方面, 高折射率层的每 1 层的厚度优选为 20 800nm, 更优选 为 50 350nm。 0061 基体材料 0062 作为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红外屏蔽膜的基体材料, 只要是用透明的有机材料形 成的基体材料即可, 没有特别限定。 0063 作为这。
30、样的基体材料, 可列举例如, 由下述树脂构成的膜 : 甲基丙烯酸酯、 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聚碳酸酯 (PC)、 聚芳酯、 聚苯乙烯 (PS)、 芳香族聚酰胺、 聚醚醚酮、 聚砜、 聚醚砜、 聚酰亚胺、 聚醚酰亚胺等 ; 以及将前述树脂叠 层两层以上而形成的树脂膜等。在成本及得到的容易性方面, 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 (PET)、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PEN)、 聚碳酸酯 (PC) 等。 0064 基体材料的厚度优选 5 200m 左右, 进一步优选为 15 150m。 0065 另外, 就基体材料而言, 作为JIS R3106-19。
31、98所示的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 优选为 85%以上, 特别优选为90%以上。 通过使基体材料为上述透射率以上, 在制成红外屏蔽膜时, JIS R3106-1998 所示的可见光区域的透射率为 50% 以上, 就这一点而言是有利的, 优选。 0066 另外, 使用了上述树脂等的基体材料可以为未拉伸膜, 也可以为拉伸膜。 从提高强 度、 抑制热膨胀方面考虑, 优选拉伸膜。 0067 基体材料可以利用现有公知的一般的方法来制造。例如, 将作为材料的树脂利用 挤压机熔融, 利用环状模具或 T 模具挤出并骤冷, 由此可以制造实质上无定形, 未发生取向 的未拉伸的基体材料。另外, 可以通过将未拉伸的基体材。
32、料利用单轴拉伸、 拉幅机式逐次 双轴拉伸、 拉幅机式同时双轴拉伸、 管状式同时双轴拉伸等公知的方法在基体材料的流动 ( 纵轴 ) 方向、 或与基体材料的流动方向垂直 ( 横轴 ) 的方向进行拉伸而制造拉伸基体材 料。此时的拉伸倍率可以根据作为基体材料的原料树脂而适当选择, 优选在纵轴方向及横 轴方向分别拉伸 2 10 倍。 0068 另外, 从尺寸稳定性方面考虑, 可以对基体材料进行松弛处理、 离线热处理。松弛 处理优选在前述聚酯膜的拉伸制膜工序中的热固定之后、 在横拉伸的拉幅机内、 或从拉幅 机出来之后直至卷绕的工序中进行。松弛处理优选在处理温度为 80 200下进行, 更优 选处理温度为 。
33、100 180。另外, 优选同时在长方向、 宽方向在松弛率为 0.1 10% 的范 围内进行, 更优选在松弛率为 2 6% 下进行处理。进行了松弛处理的基体材料通过实施下 述的离线热处理而提高耐热性, 而且, 尺寸稳定性良好。 0069 在制膜过程中, 优选对基体材料的一面或两面在线涂敷底涂层涂敷液。在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8 6/54 页 9 中, 将制膜工序中的底涂涂敷称为在线底涂。作为对本发明有用的底涂层涂敷液中使用的 树脂, 可列举, 聚酯树脂、 丙烯酸改性聚酯树脂、 聚氨酯树脂、 丙烯酸树脂、 乙烯基树脂、 偏氯 乙烯树脂、 聚乙烯亚胺亚乙烯基树脂、 聚乙。
34、烯亚胺树脂、 聚乙烯醇树脂、 改性聚乙烯醇树脂 及明胶等, 均可以优选使用。也可以在这些底涂层中加入现有公知的添加剂。而且, 上述底 涂层可以利用辊涂、 凹版涂敷、 刀涂、 浸涂、 喷涂等公知的方法涂敷。 作为上述底涂层的涂敷 量, 优选 0.01 2g/m2( 干燥状态 ) 左右。 0070 金属氧化物粒子 0071 作为可以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红外屏蔽膜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可列举例如 : 二 氧化钛、 氧化锆、 氧化锌、 合成非晶质二氧化硅、 胶体二氧化硅、 氧化铝、 胶体氧化铝、 钛酸 铅、 铅丹、 黄铅、 锌黄、 氧化铬、 氧化铁、 铁黑、 氧化铜、 氧化镁、 氢氧化镁、 钛酸锶、 氧。
35、化钇、 氧 化铌、 氧化铕、 氧化镧、 锆石、 氧化锡等。 0072 为了形成透明且折射率更高的高折射率层, 高折射率层优选含有钛、 锆等的高折 射率金属氧化物粒子、 即氧化钛粒子、 氧化锆 (酸化) 粒子。特别优选含有体积平 均粒径为 100nm 以下的金红石型 ( 正方晶形 ) 氧化钛粒子。 0073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粒子或氧化锆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 100nm 以下, 更 优选为 4 50nm, 进一步优选为 4 40nm。如果体积平均粒径为 100nm 以下, 则从雾度低 且可见光透射性优异的观点考虑, 优选。 0074 在此所说的体积平均粒径为分散于介质中的一次粒子或二次粒子。
36、的体积平均粒 径, 可以利用激光衍射 / 散射法、 动态光散射法等测定。 0075 具体而言,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本身、 或折射率层的截面及表面上出现的粒 子, 测定 1,000 个任意粒子的粒径, 在分别分别存在 n1、 n2nink 个具有 d1、 d2didk 的粒径的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集团中, 在将每 1 个粒子的体积设 定为 vi 的情况下, 算出用体积平均粒径 mv (vidi)/(vi) 表示的体积加权的 平均粒径。 0076 而且, 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粒子或氧化锆粒子优选为单分散。在此所说的单分 散是指用下述式求出的单分散度为 40% 以下。该单分散度进一步优选为 30。
37、% 以下, 特别优 选为 0.1 20%。 0077 数学式 1 0078 单分散度 (%)=( 粒径的标准偏差 )/( 粒径的平均值 )100 0079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粒子, 优选使用将 pH 为 1.0 3.0、 且钛粒子的 电 位为正的水系氧化钛溶胶的表面进行疏水化而制成可以分散于有机溶剂的状态的粒子。 0080 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水系氧化钛溶胶的制备方法, 可以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昭 63-17221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7-819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9-165218 号公报、 日本特开 平 11-43327 号公报、 日本特开昭 63-17221 号公报、 日本特。
38、开平 7-819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9-165218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11-43327 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事项。 0081 另外, 关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钛粒子的其它制造方法, 可以参考例如 “酸化 - 物性応用技術 (氧化钛 - 物性和应用技术) ” 清野学 p255 258(2000 年 ) 技报堂出 版株式会社、 或 WO2007/039953 号说明书的段落序号 0011 0023 中记载的工序 (2) 的方 法。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9 7/54 页 10 0082 上述工序 (2) 的制造方法包含 : 在将二氧化钛水合物用选自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 碱土类。
39、金属的氢氧化物中的至少 1 种碱性化合物进行处理的工序 (1), 以及此后将得到的 二氧化钛分散物用含有羧酸基的化合物及无机酸进行处理的工序(2)。 在本发明中, 可以使 用通过工序 (2) 得到的、 用无机酸将 pH 调整为 1.0 3.0 的氧化钛的水系溶胶。 0083 作为高折射率层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 优选氧化钛粒子 ) 的含量, 相对于高折射 率层的固体成分 100 质量 %, 优选为 15 70 质量 %, 更优选为 20 65 质量 %, 进一步优选 为 30 60 质量 %。 0084 另一方面, 作为低折射率层所含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优选二氧化硅, 可列举, 合成 非晶质二。
40、氧化硅、 胶体二氧化硅等。其中, 更优选使用酸性的胶体二氧化硅溶胶, 进一步优 选使用分散于有机溶剂的胶体二氧化硅溶胶。 另外, 为了使折射率进一步降低, 作为金属氧 化物粒子, 特别优选使用在粒子的内部具有空孔的中空微粒, 最优选二氧化硅 ( 二氧化硅 ) 的中空微粒。 0085 低折射率层所含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 优选二氧化硅 ), 其平均粒径优选为 3 100nm。以一次粒子的状态分散的二氧化硅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 ( 涂敷前的分散液态态 中的粒径 ) 更优选为 3 50nm, 进一步优选为 3 40nm, 特别优选为 3 20nm, 最优选为 4 10nm。另外, 作为二次粒子的平均粒。
41、径, 从雾度低且可见光透射性优异的观点考虑, 优 选为 30nm 以下。 0086 就用于低折射率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平均粒径而言,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本 身或折射率层的截面及表面上出现的粒子, 测定 1,000 个任意粒子的粒径, 作为其简单平 均值 ( 个数平均 ) 求出。在此, 每个粒子的粒径用假设等于其投影面积的圆时的直径表示。 0087 本发明中使用的胶体二氧化硅是将利用硅酸钠的酸等的复分解或通过离子交换 树脂层得到的二氧化硅溶胶加热熟化而得到的, 例如, 记载于日本特开昭 57-14091 号公 报、 日本特开昭 60-219083 号公报、 日本特开昭 60-219084 号公。
42、报、 日本特开昭 61-20792 号 公报、 日本特开昭 61-188183 号公报、 日本特开昭 63-17807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4-93284 号 公报、 日本特开平 5-278324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6-92011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6-183134 号 公报、 日本特开平 6-297830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7-81214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7-101142 号 公报、 日本特开平 7-179029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7-137431 号公报及国际公开第 94/26530 号小册子等。 0088 这种胶体二氧化硅既可以使用合成品, 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0。
43、089 胶体二氧化硅可以为将其表面进行了阳离子改性的胶体二氧化硅, 另外, 也可以 为用 Al、 Ca、 Mg 或 Ba 等进行了处理的胶体二氧化硅。 0090 本发明中使用的中空微粒的平均粒子空孔径优选为 3 70nm, 更优选为 5 50nm, 进一步优选为 5 45nm。需要说明的是, 中空微粒的平均粒子空孔径是指中空微粒 的内径的平均值。 在本发明中, 如果中空微粒的平均粒子空孔径为上述范围, 则低折射率层 的折射率充分地进行低折射率化。平均粒子空孔径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而随机地观察 50 个以上的圆形、 椭圆形或实质上可以作为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的空孔径、 求出各粒子的空 孔径、 求出其。
44、数平均值来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 作为平均粒子空孔径, 是指将圆 形、 椭圆形或实质上可以作为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的空孔径的外缘用 2 条平行线夹住的距离 中的最小距离。 说 明 书 CN 103562756 A 10 8/54 页 11 0091 本发明中使用的中空微粒的外廓的平均厚度优选为10nm以下, 更优选17nm, 进 一步优选15nm。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 将中空微粒中的空孔的外侧部分称为外廓。 如果外廓的厚度为 10nm 以下, 则雾度少, 红外屏蔽膜的光透射率性优异, 因此优选。如果外 廓的厚度为 1nm 以上, 则粒子的机械强度增加, 可以在低折射率层中保。
45、持其形状, 因此, 空 孔的形成容易。外廓的平均厚度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而随机地观察 50 个以上圆形、 椭圆 形或实质上可以作为圆形或椭圆形观察的空孔的外廓的平均厚度、 求出各粒子的外廓的平 均厚度、 求出其数平均值来得到。 0092 这种中空微粒既可以使用合成品, 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在此, 作为二氧化硅的中空 微粒, 例如, 在碱条件下 ( 例如添加氨 )、 在碳酸钙水分散液中加入有机硅化合物 ( 例如四 乙氧基硅烷等烷氧基硅烷 ), 进行搅拌。其后, 加热至 50 80并进行搅拌, 得到二氧化硅 包覆的碳酸钙的分散液。将该二氧化硅包覆的碳酸钙的分散液在酸性条件下 ( 例如添加醋 酸 )。
46、 分解碳酸钙, 产生二氧化碳, 使碳酸钙溶出。在得到的分散液中添加蒸馏水之后, 对分 散液进行超滤, 直至与添加的蒸馏水等量的蒸馏水被排出。通过进行该超滤 1 5 次, 可以 得到含有二氧化硅中空微粒的分散液。 0093 相对于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 100 质量 %, 低折射率层中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含量 优选为 0.1 50 质量 %, 更优选为 0.5 45 质量 %, 进一步优选为 1 40 质量 %, 特别优选 为 5 30 质量 %。 0094 粘合剂 0095 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红外屏蔽膜中, 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分别含有第一粘合 剂及第二粘合剂。而且, 其特征在于, 高折射率层及低。
47、折射率层中的至少 1 层在含有下述 (a) (c) 中的至少 1 种作为粘合剂 : 0096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其具有全部组成的 20 75 质量 %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 分 ; 0097 (b) 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的共聚物 ; 0098 (c) 改性聚乙烯醇。 0099 在本发明中, 在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各自的层中含有粘合剂, 相对于折射 率层的总质量 100 质量 %, 各折射率层中粘合剂的含量优选为 5.0 质量 % 以上、 50 质量 % 以 下的范围, 更优选 5.0 质量 % 以上、 45 质量 % 以下, 进一步优选 10 质量 % 以上、 40 质量 % 以。
48、 下, 特别优选 25 质量 % 以上、 35 质量 % 以下。粘合剂少时, 在涂布折射率层之后的干燥时, 膜面混乱, 透明性劣化的倾向变大。另一方面, 如果含量为 50 质量 % 以下, 相对而言, 金属 氧化物粒子的含量适当, 容易增大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差。 0100 以下, 对上述 (a) (c) 各自详细地进行说明。 0101 (a)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 0102 本发明所述的(a)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特征在于, 具有全部组成的2075质量% 的含有羧酸的单体成分, 可列举 : 通常被称为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的式 : -(CH2CH(COOH)- 表 示的聚丙烯酸、 作为甘露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的聚合物的海藻酸、 作为 N- 乙酰基葡萄糖胺 和葡萄糖醛酸的聚合物的透明质酸等粘质多糖等含有羧基的聚合物等。 0103 本发明所述的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优选含有全部组成的 0.2 3 质量 % 的交联剂。 另外,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优选具有 pH 粘度依赖性, 优选为具有下述性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