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充填可缩进针注射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充填的安瓿、卡普尔(carpules)或向病人体内注射药物液体的药筒(cartridges)。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装置,其具有一种可缩进针的特征,从而使它们不可再用,并安全地处置。
本发明的简要描述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安瓿和安瓿壳体设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设置处于一种准备输送的状态;
图2A是一针和一弹簧的分解视图,图中示出弹簧用粘合剂或环氧树脂连接于针;
图2B一针和一弹簧的分解视图,图中示出弹簧通过卷曲连接于针;
图3是图1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设备的一横剖面图,示出在液体注射前的组装;
图4是图1所示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图中示出排出药物后的安瓿和一柱塞;
图5是图1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地一横剖面图,图中示出一防止针过早缩进的杆锁,并示出该杆的锁定和解锁位置;
图6是图1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图中示出该装置在针缩进后的状态;
图7是一弹簧针和针固位件的一分解视图,图中将针和弹簧部分剖开;
图8是图7中所示的针、弹簧和针固位件的放大的横剖面图,示出针和弹簧在针固位件内的位置,并剖开示出安瓿壳体;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安瓿和安瓿壳体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准备好运输的状态;
图10是图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在注射液体之前组装好的该装置;
图11是图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在药物已经从安瓿中排出后的状态;
图12是图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在针缩进后的状态;
图1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安瓿和安瓿壳体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准备好运输的状态;
图14是图13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在注射液体之前的一横剖面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在药物已经从安瓿中排出后的状态;
图16是图13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侧视图;
图17A是沿图16中的17-17线截取的一横剖面图,示出锁定位置的锁定件;
图17B是一幅类似于图17A的横剖面图,只是图中的锁定件处于非锁定位置;
图18是安瓿和安瓿装置的另一横剖面图,示出针缩进到装置内;
图19是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安瓿和一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装置处于准备好运输的状态;
图20是图1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其在使用前的位置;
图21是图1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在药物排出后的状态;
图22是图21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该装置上的一用于防止过早缩进的一锁定机构,图中锁处于锁定位置;
图23是图19所示的安瓿和安瓿装置的一横剖面图,示出针缩进到装置内;
图2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安瓿的前端的一横剖面图;
图25是按照本发明的一形成于一安瓿内的一掣子,用于将一安瓿保持在安瓿壳体内;
图26是按照本发明的一活塞组件的一局部横剖面图;
图27是一用于从一预充填的药筒中施加液体的装置的一侧视图;
图28是如图27所示的装置沿其线27-28截取的一剖面图,药筒插在其内;
图29是一栓塞支撑件的一剖视图,该栓塞支撑件为图27所示的装置提供一抵抗液体喷射的机构。
图30是图29所示的塞栓支撑件的一后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
现在参见图1-6,图中示出一预充填的注射安瓿1和一安瓿装置5的第一实施例。安瓿装置5具有一主体或壳体7,其包括一管筒8、一直径减小的管前部9和另一直径减小的鼻部10。筒8的内部限定一用于接收安瓿1的腔室11。一带有活塞15的活塞组件14可滑动地定位在安瓿1的后端17。该活塞组件14设置在安瓿1的壁上,形成一种防止液体通过其后开口12从安瓿1中漏出的密封。为了进一步防止液体从安瓿1中泄漏,可以围绕活塞15的前端形成一环形槽,用以保持一密封件。
一定容积的药物液体,优选足够一次剂量的液体或优选一个病人使用的剂量的药液容纳在安瓿1内,存放在活塞15与安瓿1的前端13之间。
安瓿1的前端13由一可穿透的膜16来密封,该膜优选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膜16安装成盖住安瓿1的前端13。如图24所示,可以用一个密封圈18将膜16保持在其位置上,该密封圈18接合在周边槽19内,周边槽19围绕着安瓿1的前端13的外侧形成。密封圈18可以是与膜16一体形成的一O型圈,它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半刚性结构件,其以挤压的方式将膜16保持在安瓿1的前端13。如图25所示,在壳体7的内部形成一掣子20,用于当密封件18处于围绕着安瓿1的前端13的位置时接纳密封件18的周边,并用于在使用前的组装好的结构中将安瓿1保持在安瓿装置5内。
参见图1,在安瓿装置5的外部形成外部凸起,例如指状爪21,以便使使用者更容易操作安瓿1和安瓿壳体7。
一个针固位件22位于安瓿装置5的前部23内,用于保持针25从装置5中伸出,如图1、2和8所示。针25优选由不锈钢制成,以便与各种药物保持化学一致性。针25的前部26优选由一盖或套28所包围,该套28以一种连接方式可卸地连接于安瓿装置5的前部23的外部,如图1所示。针25的后部27大致在轴向上伸入装置5,并向后伸出到针固位件22之后。针固位件22例如用一压件或用胶保持在安瓿装置5的前部23内。一弹簧29在针固位件22内围绕着针26,其后部30固定于针26,如图24所示,在后面还要更全面地说明。
设有一连接于活塞15的后端32的柱塞件35,如图3所示。手压柱塞件35,使其移动活塞15,以便将药物从安瓿1中排出。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柱塞件35成形为套在露出的针25及其保护套28上。柱塞件35可以可卸地连接于安瓿装置5的前端23,套在针25和其保护套28上以便运输,如图1所示。柱塞件35包括一柱塞杆36,其具有一轴向槽或腔37。腔37的尺寸适合地设定成将针25及其保护套28接收在其内。而且,当如图3-6所示,当柱塞杆36连接于活塞35时,腔37适合于接收缩进的针25,如图6所示。柱塞杆36的后端39包括一加宽的操作面40,在从安瓿1中注射液体时,使用者沿向前的方向迫压柱塞杆36所施加的力作用在该操作面40上。
如图26所示,活塞15和安瓿1优选包括用于将活塞15定位并保持在安瓿1的后部17的配合工作面。为此,围绕安瓿1的内表面的周边可以形成一环形腔41,用于与一个或多个从活塞15的外部沿径向伸出的薄片42接合。腔41优选具有一倾斜角的后表面43和一更接近垂直的前表面44。薄片42具有互补角度的表面45,以允许活塞15在组装安瓿1的过程中插入筒12并将其定位,但防止活塞从安瓿的后部撤出。还可以设置一可动的后盖,以便在使用前盖住安瓿1的后部17,以防止活塞15的后部32在运输、贮存或其它对安瓿1的处理过程中意外或无意中受到挤压。
活塞15的后部32包括一接收室46,用于接收柱塞杆36的前端38。如图1所示,接收室46包括一孔,其尺寸设计成与柱塞杆36的前端38一致,并保持柱塞杆36的前端38,如图3所示。
也可以如图26所示,使接收室46包括带螺纹的内表面47。在这种结构中,设置一个连接于柱塞杆36的前端38的尖端件48,用于与活塞15的接收室46配合,该尖端件优选带有螺纹,以便与接收室46的螺纹表面47接合。
安瓿1最好是透明的,其上可以带有刻度,以指示其内所装的药液的容积。在对病人注射药液之前,使用者可以从安瓿1中排出一初始量的液体,来获得所需的较小的注射给病人的剂量。
形成安瓿1材料最好与安瓿1中的药液化学一致。对于某些药液的贮存,聚丙烯是一种适用的惰性材料。对于另一些药液的贮存,可以优选用玻璃制造安瓿1。
盖28通过形成于壳体7的前部23外部的一横向凸起与形成于盖28的后部内的一环形配合凹槽保持在前部23上。
一柱塞件可以选择性地定位或形成在套28内,以便在输送过程中接收并密封针25的针头26。柱塞件优选保持在盖28的内部,因此,当即将注射药液之前,将盖28从壳体7上卸下,露出针25时,也从针25的针头26上卸下柱塞件。在柱塞件的组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沉积一定量的硅酮弹性体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将其形成于盖28内。当盖定位在壳体7上时,针25穿过柱塞件,从而被密封。
如图2A所示,优选使用粘合剂或环氧树脂31将弹簧29连接于针25。在用粘合剂或环氧树脂31将弹簧29连接于针25时,优选使用一种紫外(UV)可固化粘合剂,例如由LOCTITE出售的Loctite3001。为了易于制造,在与弹簧29的后部49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30处将弹簧29粘接于针25,如图2A所示,在粘接过程中可以抓住一个或多个弹簧29的线圈,以保证弹簧29和针25正确定位。
也可以如图2B所示,通过将弹簧29的减小直径的部分51将弹簧29卷曲在针25上将弹簧29连接于针25。在这种结构中,也可以将弹簧29的减小直径的部分51粘接于针25,以保证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在图7和8中最清楚地示出,针固位组件22包括一前部的对正部分55和一后部的针固位机构56。针固位件22的前部的对正部分55具有一形成于其前部的导针孔57,针25通过该孔伸入凸出的结构,如图8所示。导针孔57的尺寸适合地设计成保持针25在装置5中轴向对正。在前部的对正部分55的前内径处可以设置一密封件58,例如一弹性罩、垫圈、硅酮塞或可穿透盘。密封件58受压,围住针25。密封件58还有助于针25的轴向对正,并用于防止液体穿过导针孔57,从而由于膨胀而不能封住导针孔,使针25缩进。
针固位件22的前部的对正部分55牢固地接合在安瓿壳体7的前部23内,例如通过摩擦。还可以用环氧树脂或超声波焊接加强针保持件22的对正部分55在壳体7的前部23内的连接。其它将对正部分55固定在壳体7的前部23内的装置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管状针固位件22形成为两部分,其将弹簧29和针25定位,如图8所示。针固位件22的前端59保持着弹簧29,并具有一对正针25的前开孔57,这在前面曾予以解释。针固位件22的后部60包括固位机构56,后面将更全面地解释其操作。
参见图5,柱塞35还包括一环形凸缘70,其形成一止挡。凸缘70与一杆锁72的后端73上的一锁定止挡件71配合,该锁定止挡件71具有一止挡77。环形凸缘70位于沿柱塞35的长度上的一点上,使柱塞35能够推过筒2,在凸缘70顶到杆锁72之前,完全排出安瓿1内的药物。更具体地说,杆锁72包括一锁定件71,其在枢轴75处枢轴连接于壳体7的外侧,枢轴75保持在固定于壳体7的侧件76之间。锁定件71在一侧沿着壳体7的外侧平行延伸,并在壳体的端部向内弯曲,终止于适合顶到柱塞35的凸缘70的止挡77。在枢轴75的另一侧,锁定件向安瓿装置5的前端23延伸,但从壳体7向外弯曲,以使锁定件71绕枢轴75旋转。在锁定件上切出一舌片78,并将其向下弯到壳体7上,以便对锁定件77施加偏压,使止挡77与凸缘70牢固地接合,从而限制柱塞35向前移动到装置5内。通过压锁定件71的前端74使止档77与凸缘脱离接合,从而使锁定件71的止挡77转离凸缘70,这在图5中的锁定件的替换的视图(虚线)中示出。在止挡栓77与凸缘70脱离接合时,可以进一步向前推柱塞35,使针缩进。
现在描述安瓿1和安瓿装置5的操作。参见图1,为了给病人注射药物液体,将安瓿1的前端13插入安瓿装置5的后部24。将安瓿1推入筒8内,直到针25的后端27顶到,但没有穿透密封着安瓿1的前端13的膜16。为了防止安瓿1进入壳体5中超过所需的初始位置,沿着安瓿壳体5的筒8的内表面可以提供一第一掣子,以阻止安瓿1,使其不会超过所希望的点。为了准备注射药物的装置5,再对安瓿1的后端17施加足够的压力,将安瓿1推过第一掣子,使针25的后端27穿过膜16,从而沿着向前的方向将安瓿1推入安瓿壳体5的筒8内。沿着安瓿壳体5的筒8的内表面形成一第二掣子79,以阻止安瓿1推过该第二掣子79。然后从安瓿壳体5的前端23卸下柱塞件35,并将其固定在安瓿1的后部17处的活塞15上。然后卸下盖28,露出针25。这时,使用者可以将针25穿入病人的皮肤,再在向前的方向上推柱塞35,将安瓿1中的药物液体排出,通过针25进入病人体内,将药物液体注入病人体内。也可以将针25穿透与病人相连的一静脉入口装置的一注射孔,以进行所谓“IV push”注射。将柱塞杆36推入筒8,直到锁定件71接合形成于柱塞35内的凸缘70,在柱塞35的这一位置,活塞15顶到针固位件22的后端60。
在液体注入人体后,将针25从病人体内或者从注射孔内拔出。使用者推压锁定件72的前端74,使锁定件71与形成于柱塞35上的凸缘70脱离接合,从而使柱塞35能够进一步推入。然后向柱塞杆36的后部39施加一个很大的压力,该力最好超过在注射过程中排出液体所需的力。该力还顶着针25的后端27向前推活塞15,使活塞15的脆性的端件85破碎,这在后面还要更全面地加以解释。然后,一个响应这种压力的缩进机构使针撤回柱塞35内的腔37内,这样,针25的针头就不会造成伤害。后面对这一缩进机构还要描述。这时,遗弃安瓿1和安瓿壳体5就很安全了。
用于有效地撤回针25的缩进机构56选择性地将针25保持在图1、3和4中所示的凸出结构内。可缩进的固位机构56与活塞15的前端33配合工作,以响应于活塞15的强有力的运动释放针25。现在参考图6-8进一步描述固位机构65。
固位机构56包括多个形成于针固位件22的后端60处的锁定凸起或指66。这些指从针固位件22的后部伸入安瓿壳体5的内部。指66设有基本上为平面的部分67,该部分作为指66的一部分与指66一体形成。平面67的延伸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针25的纵轴线。此外,平面67制作成与针25的外表面接触,从而将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优选的是,用一种粘合剂或环氧树脂,例如在下面的表1中所列出的粘合剂或环氧树脂之一,将平面67固定或粘接于针25的外表面。
表1粘合剂类型 说明 供应商 环氧树脂 EP30 MasterBond 环氧树脂 EP21LV MasterBond 环氧树脂 301 RTCEpoxy Technology 环氧树脂 353 RTCEpoxy Technology 环氧树脂 E32 Permabond 环氧树脂 C-7/A-34 Armstrong 环氧树脂 3501 B/A灰 Scotch-Weld 环氧树脂 3501 B/A清 Scotch-Weld 环氧树脂Henkel Versamid 125 catalyst /Shell Epon 828树脂 Henkel/Shell 环氧树脂 Eccobond 1962-31 W.R.Grace 环氧树脂 Eccobond 927-10E W.R.Grace 环氧树脂 FDA-2 Tracon 环氧树脂 Eccobond LA 2843-23 W.R.Grace氰基丙烯酸盐 4011 Loctite氰基丙烯酸盐 4013 Loctite氰基丙烯酸盐 4161 LoctiteUV固化粘合剂 3001 LoctiteUV固化粘合剂 3011 LoctiteUV固化粘合剂 UV9006 W.R.GraceUV固化粘合剂 UV9007 W.R.GraceUV固化粘合剂 UV9008 W.R.Grace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指66,但根据装置的尺寸、任何一个加偏压件(在此为弹簧)的特性和在装置中影响最佳操作的相关结构,也可以采用多一些或少一些的指66。
指66粘接于针25,以将针25固定于针固位件22内的位置上,并从而固定于安瓿壳体5内。围绕针25的弹簧29被压到针固位件22内,并围绕着针25的后部27。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弹簧29被压缩保持在导孔57的前端和位置30之间,在位置30,弹簧29连接于针25。在针固位机构56和前部的对正件55内提供一轴向腔或空心区域61,针固位机构56与前部的对正件55一起限定针固位件22,针25的一部分及围绕着其的弹簧29位于固位件22内。因此,针25保持着一种加偏压的关系,这种关系将针25压向安瓿1的后部17,同时保持着与固位指的粘接。
指66优选为挠性的,以便能够向外运动,破坏粘接,并使指66与针25脱离。还应该理解,当指66向外运动以松开针25时,指66会破裂。指66的朝后的表面62被倒角或呈楔形,以便与活塞15的前端33配合。当指66由于与活塞15的接合面配合而变形或径向向外弯曲时,指66与针25脱离,弹簧29的膨胀力立即将针25向后推向安瓿1的后部17。
锁定凸起或指66的平面67在用于接收针25的针固位件22的后端60形成一圆孔63。针固位件22上设有沿着指66的外侧延伸的纵向槽或凹痕线64,以使指66易于断裂和分离。指66的平面67优选在针固位件22的内部形成一连续的轴向表面,以加强与针25接合时的密封特性。在指66之间的连续的表面提供了与针25的密封,因此,液体保持在安瓿装置5中的腔11之外。此外,可以围绕针固位件22的外部形成一径向凸起的肩部68,以便靠在壳体5内部的一互补的脊上,从而固定针固住件22,使压簧29的膨胀力不会将其向后推。
参见图1至6,具体地说,活塞15包括将针25从针固位件22上卸下的结构特征。活塞15的前端33的中部有一腔室34,一易碎端塞85从中部插入在活塞15的前端33处的腔室34中而将其密封。当易碎的端塞85顶到针25的后端27时,只要施加一足以使易碎的端部件85与活塞15分离的力,易碎的端部件85就会破碎或与活塞15分离。针固位件22和柱塞35优选构造成使针25能够提供一个适当的力,以便在针缩进之前弄碎易碎的端塞85。活塞15与所贮存的液体应在化学上一致。例如聚乙烯为使用各种药物提供了这种特性。可以通过,例如在保持与所贮存的药物接触的活塞15的表面上提供一种一致的涂层或化学惰性材料层,例如聚四氟乙烯来为活塞15的易碎端部85提供适当的易碎性和化学一致性。
活塞15的前端33的周边可以形成与指66的楔形配合表面62配合的轮廓或锥形,以便解除指66的平面67与针25之间的粘接,指66的楔形配合表面62使指66扩大。活塞15的向前的进程使指66径向向外扩展,并弯曲和破碎,从而松开针25。当针固位件22松开针25时,弹簧29的压力将针25向后推,推过活塞15的前端33上的孔69,该孔由易碎的端件85封闭着。然后针25就被接收并保持在柱塞35的腔室37内,如图6所示。
图9-12示出以预充填的安瓿101和安瓿保持器105为特征的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图9-12中与图1-8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标号再加上100表示。
图9中的安瓿壳体105与图1中的安瓿壳体5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安瓿壳体105具有一配合针导管187,其以套叠的方式接收主针125。主针125具有其前部的病人刺入部分188,其后部189的尺寸设计成适合于滑动地接收在针导管187内。在本设置中,安瓿101和安瓿壳体105的长度在其准备输送的状态下明显地减小。
如图9所示,针导管187一般为圆柱形的,并适合于滑动地接收在安瓿壳体105的筒108内。针导管187具有一朝向针导管187的后端191的第一轴向孔190。该第一轴向孔190的直径选择成恰好接收注射针125。针导管187的前端192具有一第二或放大的轴向孔193,其与第一轴向孔190连通。第二轴向孔193的直径尺寸设计成应使其能够将注射针188和所连接的弹簧129一起接收在第二轴向孔193内。当操作针固位件122将针188缩进时,压簧129将注射针188向后推。从而使注射针188和弹簧129进入第二轴向孔193,第二轴向孔193与第一轴向孔190之间的过渡段194用作弹簧129的一止挡,针188并不缩进到穿入安瓿101过多的程度,如图12所示。图9中示出处于输送状态下的装置,图10示出组装好备用的状态。图11示出药物已经从安瓿101中排出后的装置。如上所述,图12示出刺针188的缩进状态,后面将描述针的缩进。
在注射针125与针导管187内的第一轴向孔190之间提供的径向间隙选择成基本上在给定注射时要防止注射时针与导管187之间的液体泄漏。这些尺寸间隙基本上允许最初容纳在安瓿101内的全部液体都注射到病人体内,而注射后残留在注射装置内的残余量最少。
从图9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针导管187的后端191具有一向外的轴向延伸的凸起或穿入部分189,其端部斜切以提供一刺入面195。刺入面195适合于刺入安瓿101的前端113上的膜116,使液体从安瓿101注入刺入部分189,并从而注入注射针125。
针导管187的前端192还包括一个大致轴向延伸的凸起196。凸起196的周边向内成形或呈向内的锥形,以与指166的配合的向外扩张面162配合工作并顶住该面,以破坏与针125的粘接,从而从针125上松开面167,所述配合的向外扩张面162将指166扩散。应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在安瓿中的活塞115不必具有一构形的前端133,因为它不起操作针固位件122的作用。
在图9-12所示的装置的操作过程中,将安瓿101定位在安瓿壳体105的筒108内,使得安瓿101的前端113顶住刺入件189的后端197,但不被其所刺破。如图9所示,安瓿壳体105的筒108的长度足够允许安瓿101定位在壳体105的筒108的内部。然后将柱塞135从壳体105的前端123上卸下,并将其连接于活塞115。再将安瓿101推入安瓿壳体105的筒108,直到刺入件189的后端197刺入密封着安瓿101的前端的膜116。然后用与参见图1-6所描述的方法基本相同的方式注射药物。
要缩进注射针125时,对柱塞135施加压力。该压力将安瓿101向前推进,使针导管187刺活塞115,以便打开一进入安瓿101的通道。同时,针导管187的前部凸起196的周边压到针固位件122上,从而松开注射针125,以便在弹簧129的作用下运动。这样,注射针125和弹簧129就被向后推入针导管187内的第二轴向孔193,以便将注射针125缩进安瓿101内的柱塞135,如图12所示。
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示于图13-18。该第三实施例是一优选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抽空安瓿201时不用一柱塞,而且在第三实施例中具有一不同的防止针225过早缩进的锁定机构271。图13-18中与图9-12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编号再加上100表示。
图13-18中所示的安瓿壳体205与图9-12中所示的安瓿壳体105相似。然而,在图13-18中的安瓿壳体205的针导管287恰到好处地接收在壳体205的内部,例如通过保持在沿安瓿壳体201的内表面的掣子200之间的一凸缘299。而且,针导管287的后端291包括一活塞适配件,例如一具有外螺纹的轴向延伸件280。轴向延伸件280的形状制成与密封安瓿201的一端的活塞215上的轴向孔246的内螺纹相配。进而,穿过针导管287的一中心孔281使注射针288能够通过针导管287缩进。优选的是,针导管287的第一轴向孔246和轴向延伸的凸起或刺入部分可以由一刺入针289所提供,如图16所示,刺入针289适合于当针缩进时以套叠的设置接收注射针288,如图18所示。
下面描述图13-18所示的实施例的操作。将安瓿201的前端或活塞端213插入安瓿壳体205的筒208内。转动安瓿201,使针导管287上的螺纹与安瓿201内的活塞的螺纹腔室接合。当针导管287完全与活塞215接合时,刺入针289的后端227穿过活塞215,进入安瓿201的内腔282,如图14所示。对安瓿201的后端217施加压力,以便将安瓿201推入安瓿壳体205。当将安瓿201向前推入安瓿壳体205内时,将其活塞215固定在位,通过活塞215相对于前进中的安瓿210的力将药物从安瓿201中的腔室282排出。将安瓿201向前推一个足以将全部药液从安瓿201中排出的距离。当所有药液均已排出后,活塞215顶住安瓿201的后端217,安瓿201的前端213顶住针导管287的凸缘299。如图16、17A和17B所示,针导管287还有一个前凸缘或止挡面270,其顶住一锁定件271,该锁定件穿过侧壁上的一槽286伸入安瓿壳体205。锁定件271适合于穿过安瓿201的轴向区域,并可由一邻接面204保持,邻接面204挡住锁定件271,防止锁定件271的下部203向壳体205的前端223运动。如图16和17A所示,当针导管287的凸缘或止挡面270顶住锁定件271时,必须将锁定件271压向安瓿壳体205,以使针导管287的止挡面自由,如图17B所示,从而使针导管287进一步向前运动。锁定件271包括耳部206,以将锁定件271压到其锁定位置。当迫压锁定件271时,如图17B所示,耳部206变形到其正常的施加压力状态,允许锁定件271运动到其解锁位置,但在该位置,耳部206仍将锁定件271压向其锁定位置。为了缩进注射针288,当锁定件271被迫压到其解锁位置时,对安瓿201的后部217进一步施加压力,以使凸缘270离开沿安瓿壳体205的内表面的掣子200。在这种结构中,将针导管287的前端292向前推,使其与针固位件222接触,从而使针固位件222的指266与针之间的粘接被破坏,将针225松开。然后,针225缩进,如图18所示。
图19-23示出本发明的一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类似于第三实施例,只是用一个柱塞335推活塞315,将药物排出。致动针325的缩进的方式也与图9-12所示的结构相似,只是锁定杆172由图16所示的锁定件271所替代。图19-23中与图13-18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加上100表示。
在图19-23所示的实施例中,针导管387包括一后管件383和一前管件384。后管件383斜截,以便能够刺破安瓿301的前端313上的膜316。前管件384从后管件383延伸出,其直径比后管件383大。前管件384的直径尺寸设计成使注射针388能够与所连接的弹簧329一起被接收到前管件384内。前管件384的前端352的形状与针固位件322上的指366的向外斜截的端部362配合并顶在该端面上,以便使指366运动,破坏与针325的粘接,使针325缩进。前和后管件384和383之间的过渡段394提供对弹簧329的一止挡,弹簧329连接于注射针388,正如相对于图9和10所示的实施例所描述的。从前和后管件384和383,沿其长度径向凸起鳍354,其与安瓿壳体305的筒308的内表面接触,从而保证管件383和384正确对正在安瓿壳体305的筒308内。鳍354还用于当针导管387进入安瓿壳体305的筒308内以接触针固位件322的指366时,正确对正针导管387,如图23所示。
下面描述图19-23所示的实施例的操作。将安瓿301定位于安瓿壳体305的筒308内,使安瓿301的前端313顶住刺入部分389的后端397,但不被其所刺破。安瓿壳体305的筒308的长度足以允许基本上整个安瓿301定位在壳体305的筒308内。卸下套在注射针388上的柱塞335,然后将其连接于活塞315。如果提供了一个鞘328,则将套在注射针388的前端326上的鞘328卸下。然后将安瓿301推入安瓿壳体305的筒308内,直到刺入部分389的后端397刺破密封着安瓿301的前端313的膜316,如图20所示。然后可以与上面关于图9所示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注射药物。图21示出药物已经从安瓿301中排入病人体内的装置。
为了缩进注射针388,进一步对柱塞335,从而对活塞315施加压力。作用在活塞315上的压力顶着针导管387推安瓿301。然后将锁定件371迫压到其解锁位置,正如关于第三实施例所作的描述。然后安瓿301顶着针导管387的鳍354进一步向前推针导管387,以使针固位件322的指366扩张,从而破碎其间的粘接。更具体地说,前管件384的前端352与针固位件322上的指366的张开的面367接触,松开注射针388。弹簧329的力使注射针388缩进,然后将其向后推入后管件383内。如前所述并示于图23那样,防止注射针388和弹簧329穿过后管件383。
应该理解,通过粘接将针与针固位件固定的方法,以及通过破坏这种粘接使针与针固位件分离的方法,除了在此所描述的安瓿装置以外,还广泛适用于其它医疗装置。更具体地说,这种针保持和缩进装置可以用于注射、静脉切开放血术装置和导液管插入装置,以保持和缩进刺入病人体内的针。将针缩进有益于医护人员在使用后处置这种装置的安全,并防止重新使用用过的装置。
现在参见图27,图中示出一注射装置405,其通过针413从一预充填的小药水瓶或药筒401中将液体注入病人体内。装置405包括一筒408,其尺寸设计成将一药筒401装入筒408的后端。药筒401中含有注入病人体内所需的液体。药筒401的前端由一可动的活塞或柱塞415密封,药筒401可由一轴向定位在筒408内的后针481刺入。从筒408向外延伸出一对指夹421,以便使用者在注射时稳定装置405。
为了防止针413的不希望的过早缩进,装置405包括一安全锁定件,其具有穿过在筒408上形成的一孔473向外伸出的按钮或操作面472。在进行注射时,将药筒401推入筒408的后部,从而用后针489刺柱塞415。药筒装置401的进一步前进使套在活塞415上的药筒通过针413排出液体。
在一注射冲程结束时,装置405和药筒401的位置如图28所示。在将药筒401推到柱塞415上时,固定活塞534的后端将柱塞保持相对于药筒固定。将药筒401推到柱塞415上,直到柱塞顶到药筒的后端。固定的活塞435轴向定位在筒408内,其后端形成一带螺纹的凸起480,用于与柱塞415接合。活塞435具有一轴向腔室493,该腔室形成于活塞435内直径减小的后部,用于支撑后针489,并用于在注射时将液体从小药瓶中引导到前针413。
前针413以一种凸出的构形从筒408的前端伸出。在筒408的前内部内的一压簧429围绕着针413,弹簧429的后部粘接于针413,或者设置成对针413施加一后部压力。针413通过与一基本上如上类型的针固位件422接合保持为凸出的构形。柱塞435的前端构造适合于使针413与针固位件422之间的接合分离。
在一注射冲程结束后,一锁定件481防止柱塞435松开针413的操作。锁定件481从柱塞435向外延伸。锁定件81在其上形成一可释放的掣子482,用于与形成于筒408上的一孔473的边缘接合。锁定件481还包括一与柱塞415连接的挠性悬壁梁483。在使用装置405时,梁483对掣子482施加偏向压力,以便穿过孔473。当顶着掣子482的操作面472施加向内的压力时,梁483向内偏转,使得掣子482脱离与孔473的边缘的接触。然后,当顶着面472保持这一压力时,使用者可以进一步将药筒401压入筒408,以便将活塞435向前移动,并从而使针缩进。在筒408的内部形成对中装置,例如肋485,以便在柱塞415的前端与针固位件422的后部之间保持轴向对正。
缩进过程中不希望从针413中喷出剩余液体,因此,装置405最好带有用于防止这种喷出的装置。在图28所示的实施例中,针413的后部伸入柱塞413的轴向腔室493的前部。在腔室493内定位一栓塞支撑件490,用以将一栓塞492保持在与针的后端轴向对正的关系。当针缩进时,栓塞支撑件490,从而栓塞492与柱塞435一起向前移动,使栓塞492接触并密封针413的后端。当柱塞向前移动时,针固位件422与针分开,并且栓塞492与栓塞支撑件490分开,以便保持在针413的端部的后面,在后部有过多间隙的针413的后部提供一局部真空。这样,残余液体就保持在针413内。
现在参见图29,栓塞492和栓塞支撑件490优选由一种弹性材料一体形成。栓塞支撑件490优选具有一围绕其外部形成的腰部494,以便与柱塞435的一互补的内表面接合。此外,栓塞支撑件内形成一轴向腔室,用于在装置405的组装过程中接收并保持前针413的后部。从图30中可以看出,一腹板495支撑栓塞492,使其与针的后端对准,腹板495形成栓塞支撑件490的后部。腹板495包括形成在其内的孔493,以提供一条与其中部腔室相邻的穿过栓塞支撑件490的后部的流体通路。当操作柱塞使针缩进时,塞子的前端被压到针的后端上。腰部494在柱塞435内为栓塞支撑件490提供了足够的保持力,因此,进一步向前移动柱塞就会弄破腹板495,从而在针缩进时使栓塞492保持在针的后端上。
这里所用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是作为描述词而使用的,并不是一种限制。在使用这些术语和表达时,并不打算排除任何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征或其一部分。应该承认,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可以作出各种修改。